第二天一早,何玉芳揣着张建国给的地址,带着两个闺女一路打听,没多会儿就找到了赵萍家。
赵萍一开门,看到门外只有娘仨,满脸惊讶:“干妈,建国没跟你一起?他居然这么放心,让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来?”
何玉芳无奈地笑了笑,拍了拍自己的胳膊:“建国生意忙,走不开,我也没老糊涂,跟着地址一路问,这不就到了?”
赵萍笑着侧身让她们进屋,何玉芳刚跨过大门,脚步就顿住了,眼睛瞬间直了。
赵萍家在东湖边上,是栋独门独院的小别墅,白墙黛瓦映着湖水,看着就气派。
站在屋门口随便望一眼,就能瞧见屋外浩瀚的东湖,湖面波光粼粼,偶尔有游船缓缓驶过。
院子里更是别有洞天,碎石铺就的小径两旁种满了花草,还有个小小的石桌石凳,透着雅致。
赵萍见何玉芳盯着花草不放,以为她喜欢,笑着解释:
“我平时没事就爱摆弄这些花花草草,笑笑也总在院子里揪草玩。”
“你要是瞧着顺眼,回去的时候随便挑几盆带回去,我这儿还有不少花苗呢!”
何玉芳连忙摆手,脸上带着新奇:
“可不敢要!以前在农村,院里长草那都是房子要荒废的象征,哪敢这么种啊!”
赵萍听得直乐:“那都是老说法了!以前达官贵人的院子,不都种满花草添生气嘛?”
何玉芳点点头,打趣道:“这么说,你家就是现在的‘达官贵人’咯!”
这话把赵萍逗得哈哈大笑,拉着何玉芳往屋里走:
“现在人人当家做主,哪有什么贵人!自己喜欢,怎么舒心怎么来。”
进屋一看,徐叔和刘琴早就到了,正坐在沙发上聊天,看到何玉芳进来,连忙起身招呼。
赵萍给何玉芳沏了杯热茶递过来,何玉芳双手接过,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显得格外拘谨。
李全家的格局和张建国家里差不多,宽敞明亮,但没有儿子在身边,她总觉得不自在。
何玉芳双手紧紧拉着两个孩子,低声嘱咐:“快叫徐爷爷、刘奶奶。”
两个孩子怯生生地叫了人,眼睛却忍不住瞟向屋里的摆设,满脸好奇。
笑笑在沙发上爬来爬去,周芷兰坐在旁边,手里拿着小玩具逗她,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赵萍看出孩子们的拘谨,笑着从屋里拿出一碟零食:
“孩子们随便坐,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别客气!”
俩孩子一见零食,立马放松了不少,伸手抓了几块,周芷兰笑着招呼她们:
“来,过来跟笑笑一起玩呀!”
这边孩子们很快玩到了一起,李全和徐叔才凑过来,好奇地问何玉芳:
“建国怎么没来?他昨天不是说好了吗?”
何玉芳喝了口茶,慢慢说道:
“昨天傍晚刘强来找他,聊了半天生意上的事。”
“今天一大早天没亮,建国就出门了,说今天是假期最后一天,得把事情处理完,让我带着孩子过来。”
听说张建国来不了,李全脸上掠过一丝失落,徐叔更是酸溜溜地说道:
“我特意推了别的事过来,他倒好,居然来不了?”
一旁的刘琴赶紧打圆场:
“年轻人创业不容易,一腔热血都扑在生意上,事情哪能说推就推?咱们多体谅体谅。”
徐叔听了,无奈地笑了笑,摆了摆手:
“也是,总不能耽误人家正事,算了算了。”
这事就此翻篇,几人又聊起了家常,何玉芳渐渐放松下来,跟着一起唠起了赵家村的趣事。
另一边,张建国正坐在建国百货的办公室里,面前放着一份文件,眉头微微蹙着。
昨天刘强过来汇报,红太阳百货的场地已经彻底清空,李家的人早就搬得一干二净,只留下空荡荡的铺面。
刘强特意问他,这些剩下的门面该怎么处理,是继续做百货,还是改做其他生意。
今天是周末假期的最后一天,张建国想着把这事彻底敲定,省得拖到工作日又被其他事耽误。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热闹的街道,心里盘算着:把红太阳当成建国百货的附属门店,这个想法其实不错。
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妥——红太阳和建国百货虽然离得近,却隔着两条街,并不相邻。
真要这么做,以后进货、管理都得两边跑,不仅麻烦,还容易分散精力,反而影响生意。
他又琢磨着,要不把红太阳改成其他行业?比如开个饭店、茶馆,或者文具店,正好弥补周边的业态空缺。
可到底选哪种,张建国还没拿定主意,所以今天特意打算去红太阳实地看看,再做决定。
这次去,主要是看看里面有没有遗留的物品,顺便把建筑垃圾清理干净,也好后续规划。
反正门面已经买下来了,产权在自己手里,张建国有的是时间慢慢琢磨,不急着一时。
只是想到李全家里的聚会,他忍不住无奈地笑了笑:徐叔那人爱热闹,自己没去,估计还在心里埋怨呢。
笑过之后,张建国收起思绪,站起身走出办公室,叫来了赵凯、王一兵等几个靠谱的保安。
他看着众人,认真地说:“跟我去红太阳那边看看铺面,大家多留意点,小心点总没错。”
之所以带这么多人,张建国自有顾虑:他怕李家不甘心,暗地里留下什么“惊喜”,比如损坏的设备、隐藏的隐患。
而且这几天,刘强也跟他说过,总有些刘家的人在红太阳门口徘徊,眼神不善。
之前晚上围堵他的那群人,身份至今不明,保不齐就是刘家的人,或者跟李家有关系。
万一自己一个人去,被人套了麻袋,那可就麻烦了,多带几个人,也能壮壮声势,以防万一。
一切准备就绪,张建国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红太阳百货的门前。
眼前的红太阳,早已没了当初开业时的热闹景象,大门紧闭,玻璃门上蒙着一层灰尘,透着衰败的气息。
张建国看着这副模样,心里忍不住偷偷发笑:想当初红太阳刚开业,李国梁站在门口,那叫一个耀武扬威。
当时李国梁还嘲讽他的建国百货规模小、没前途,说不出多久就要被红太阳挤垮。
他怎么也想不到,才短短几个月时间,红太阳就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真是世事难料。
说到底,张建国还得感谢李国梁:要不是有红太阳做对比,江城的百姓怎么会知道建国百货的货真价实?
要不是红太阳的价格虚高、服务一般,又怎么能凸显出建国百货的性价比?
可以说,建国百货能有今天的名气,红太阳“功不可没”,算是个合格的“参照物”。
张建国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忍不住笑出了声,身边的赵凯见状,好奇地看了他一眼。
就在这时,赵凯突然拍了拍张建国的肩膀,手指着红太阳门口的方向,压低声音说道:“张哥,你看那里,有个人!”
张建国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红太阳百货紧闭的大门旁,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双手插在口袋里,正盯着铺面发呆。
仔细一看,张建国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那人居然是赵元成?
他怎么会在这里?难道是还惦记着红太阳的铺面,想从中捞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