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刚过,大唐帝国的中枢太极宫,沉浸在盛大而庄重的年节气氛中。
两仪殿内,灯火辉煌,冠盖云集。
皇亲国戚、宗室勋贵、三品以上重臣及其诰命夫人,皆身着朝服吉服,依品阶肃立于大殿两侧。
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酒肴以及属于帝国最高权力中心的威仪气息。
盛大的皇家新年庆典正在进行。
丝竹管弦悠扬,身着彩衣的宫廷舞姬翩翩起舞,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然而,在这表面的繁华之下,某些人的心弦却绷得极紧。
李承乾身着明黄色太子衮服,站在御阶下离帝后最近的位置,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温煦而恭谨的笑容。
只是那笑容之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李泰站在李承乾身后一步的位置,胖脸上努力维持着亲王应有的沉稳,但那双滴溜溜转的小眼睛,还是泄露了他心中的兴奋和一点点计划即将实施的忐忑。
冗长的礼仪程序终于接近尾声。
李世民身着玄黑绣金的帝王常服,头戴通天冠,端坐于高高的御座之上,不怒自威。
长孙皇后凤冠霞帔,仪态万方地陪坐一旁。
李世民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群臣,威严的声音在宽敞的大殿中清晰地响起。
“值此新春佳节,万象更新,朕心甚慰,但家国大事,亦不可稍怠。”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李承乾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移向站在勋贵前列,身形依旧臃肿但努力挺直腰板的侯君集。
“太子承乾,国之储贰,年已长成,宜当婚配,以固国本。”
“朕与皇后,思虑再三,择定潞国公侯君集之女,温良淑德,可为太子妃。”
“礼部,即日着手筹办大婚典仪,择吉日完婚。”
话音落下,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整齐的恭贺之声。
“陛下圣明!皇后娘娘圣明!恭贺太子殿下!”
声浪如潮。
侯君集激动得浑身肥肉都在轻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洪亮带着哽咽。
“臣侯君集,叩谢天恩!陛下隆恩浩荡,臣与小女万死难报!必当竭尽忠诚,效犬马之劳!”
他身旁的侯夫人也是喜极而泣,连连叩首。
李承乾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甚至更加温煦了几分。
他上前一步,对着御座深深一揖,声音平稳清朗。
“儿臣叩谢父皇母后隆恩!潞国公乃国之柱石,能得此良配,儿臣幸甚!”
他转过身,又对着侯君集的方向微微颔首示意,礼数周全,无可挑剔。
然而,只有离他最近的李泰,才能看到他垂在身侧,掩在宽大袍袖下的手,正紧紧攥着。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李泰。
“另有一事,越王泰,封王已久,按制当就藩。”
“扬州地处要冲,临海富庶,亦为皇家商行海事开拓之重地。”
“着令越王泰,即日就藩扬州,加扬州大都督衔,督理扬、楚、滁等州军事,并总理皇家商行海事拓展及岭南造船厂诸务,望你体察圣意,勤勉任事,勿负朕望!”
李泰立刻出列,胖脸上满是郑重,撩起袍角跪地。
“儿臣李泰,领旨谢恩!定当恪尽职守,不负父皇母后重托!”
李承乾看准时机,在李泰谢恩起身后,也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有一言!”
“青雀此番就藩扬州,肩负开拓海事重任,责任重大。”
“越王府属官,尤其是王府司马一职,需得老成持重、才学兼备、精于实务之人辅佐,方能事半功倍。”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道:“哦?太子心中可有人选?”
李泰立刻接上话头,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恳求之意。
“父皇!儿臣正为此事发愁呢!”
“儿臣年轻,身边多是些年轻气盛的,处理地方庶务,协调各方关系,经验尚浅。”
“方才皇兄所言极是!儿臣斗胆,听闻秘书丞苏亶,为人端方,学识渊博,更难得是精通文书案牍,处事稳健老练。”
“苏亶在秘书省多年,于朝廷规制、文书往来最是熟悉不过。”
“儿臣在扬州,既要与地方官府打交道,又要筹建皇家商行,处理大量文书、协调各方关系正是重中之重!”
“恳请父皇恩准,调任苏亶为越王府司马,随儿臣一同赴任扬州,襄助儿臣!”
这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理由充分,显然是兄弟俩早就排练好的。
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种微妙的安静。
李世民的目光在李承乾和李泰脸上转了一圈,那眼神深邃,仿佛早已洞悉了一切。
他没有立刻回答,手指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细微的笃笃声。
这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过了片刻,李世民才淡淡一笑,道:“准奏。”
...
皇家新年庆典的喧嚣终于散去,两仪殿的灯火渐次熄灭,只留下空旷殿宇里残余的香烛和酒气。李承乾独自回到略显冷清的东宫显德殿。
脸上那副在御前维持得滴水不漏的温煦笑意,终于缓缓卸下。
他挥退左右,只留了心腹内侍在殿外守着。
李承乾没有立刻去休息,而是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
深冬的寒气立刻涌了进来,让他有些发胀的头脑清醒了几分。远处宫墙的轮廓在夜色中模糊不清。
“成了…”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几分轻快的意味,更多的是一种紧绷后的疲惫松懈。
苏亶调任越王府司马,随青雀赴扬州。
这条路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一些。
父皇没有多问,一句“准奏”就定了乾坤。
虽然侯家女太子妃的名分已定,但那至少是一两年后的事情。
时间,现在对他而言就是最宝贵的东西。
只要苏亶能在扬州立下功勋,哪怕只是协助青雀把皇家商行海事那一摊子事理顺了,苏家的分量自然不同。
届时,再提苏玉萱,阻力就会小很多。
他不着急。
只要这条路通了,等个一两年,他等得起。
想到苏玉萱在宴会上那强装镇定却难掩忧色的面容,李承乾心里微微发涩,但更多的是坚定。
他摩挲着腰间那块温润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