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朱厚熜只能选择缩减三大殿的面积,可是即便如此,重修的费用还是不够,尤其是经过了这么多年历朝历代关于宫殿和陵墓的修建,世上能够支撑起高大宫殿的巨木,早就已经所剩无几。】
【朱宪?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了朱厚熜的困境,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木头不够他就支援木头,银子不够他就支援银子,总而言之,一定要让皇帝陛下开开心心的!】
【朱宪?当即进献了巨木七根,还拿出了两千两白银支援紫禁城的重建工作。】
【后来还找了一个理由,推拒了自己一年的俸禄,将这些也全都捐给了国库。】
【我们都知晓,这些东西对于朱宪?这种经营多年的藩王来说,根本就算不上多少东西,可是架不住这却是献到了嘉靖皇帝的心坎里啊!】
【高兴万分的朱厚熜,直接为朱宪?赐了道号,名为“清微忠教真人”,以嘉奖朱宪?的奉献。】
【就这样,朱宪?用一点对他来说小小的钱财,就为自己挣来了一个道号!】
【大家可别看不起这个所谓的道号,要知道,嘉靖皇帝对修仙的痴迷已经到了一定的境地,不仅也是非常的喜欢炼丹,穿道袍,甚至还给自己的父母也上了道号。】
【在嘉靖皇帝眼中,他亲封的道号,可能要比任何朝堂上的官职甚至是爵位都要来的金贵。】
{哇靠,张居正过了这么久才报仇,原来还因为这个小辽王这么会来事儿啊!}
{喜欢修仙?真的假的?}
{应该是比较真的,毕竟嘉靖皇帝是真的喜欢修仙,看过的道家典籍不知凡几,要是这个朱宪?真的只不过是在做人设而不是真的好好修道,那么跟朱厚熜论道的时候,一张嘴就暴露了!}
{对哦,不管是不是人设,朱宪?至少是真的下苦功夫研究过这些道家典籍的才是!}
{那些藩王们怎么就不知道学学小辽王呢?看看人家多懂事啊!}
{迎合皇帝的喜好,作为藩王应该用不着吧?}
{嘉靖年间的时候,藩王们的俸禄已经跟不上了,虽然这些藩王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经营也不缺钱,但是又有谁会嫌钱多呢?只要朱宪?能够跟明道宗打好关系,那么就有可能获得份数不多的俸禄啊!}
{别觉得跟皇帝打好关系没什么用,其实要不是有朱元璋的命令,这些皇帝也根本就不想养这么多的藩王!}
{就是就是,有皇帝罩着,那不就可劲儿作呗!}
{朱家很多人的性格都很扭曲,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也不知道这个朱宪?怎么样!}
{辽王府本来就很有权势,若是能够在得到皇帝的青眼,基本上就相当于钻了一块免死金牌,做了什么混账事情,都能找皇帝帮忙!}
{古代可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那个时候只有有权有势的人能够护着,大概率是能够脱罪的!}
{朱宪?这小子也够鸡贼的,就上了这么几根木头加上两千两白银,就得了这么大的好处?}
{也不知道其他的藩王有没有什么表示,不然的话,辽王可就是独一份儿的贡献,那不得把朱厚熜的龙屁都给拍爽了!}
{可别小看这几根木头,到了明朝的时候,大型的树木早就被之前的皇帝用光了,树木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哪有这么多能够支撑高大宫殿的木头啊!}
{嘉靖皇帝正在心烦呢!朱宪?这一招可不就是正好投了朱厚熜的下怀!}
{其实还有一件事,嘉靖皇帝修仙这事儿吧,其实也是有很多大臣反对的,双方之间也是闹的非常的不愉快,再加上三大殿再次被烧毁,这让那些大臣们又有了借口劝谏皇帝不要修仙,这可不就是直接把嘉靖皇帝惹得心烦的不要不要的!}
{这个道号也就是在嘉靖朝的时候才值钱,等到了隆庆朝,就一文不值了!}
{可是朱宪?本来就是藩王,嘉靖赏他点什么都不合适!国库里面还没钱!}
{这倒也是,道号想来竟然还是最合适的!}
{等等,我记得嘉靖皇帝还非常的喜欢给大臣们赏赐自己炼制的丹药,不会就是为了省钱吧?}
{不会的,嘉靖炼丹的那些材料本来就很贵,在嘉靖看来,什么样的金银珠宝都比不上自己用龙气炼的丹!}
洪武年间。
明太祖朱元璋简直要被这个不孝子孙给气死了。
修仙修道,还亲自炼丹?
这真的是他们老朱家的孩子吗?
他当初当过和尚都没想到要修仙炼丹啊!这群家伙不都是接受皇家子弟精英教育长大的吗?怎么还能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
他也不知道看看,历史上这么的多人修仙问道,又有谁真的成功了?
就算是强如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那不也是照样被那些所谓的仙师术师们骗得团团转!
他既当过普通的百姓,也同样当过皇帝,虽然皇帝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有龙气庇佑,呵呵,又有谁真的见过真龙呢?
龙气什么的,又什么时候显化过呢?
还用龙气炼的丹,谁能信啊!怕不是自己骗自己吧!
这些大臣们从朱厚熜这个不孝子孙手里接过丹药的时候,估计都在心里骂皇帝既抠门又愚蠢吧!这种事都能相信!
“老四!看看你的后代!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时候咱们还能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能够飞升成仙了!”
朱元璋一双虎目看向朱棣。
朱棣也很无奈,他本人也不相信能够飞升成仙这种傻话的,谁能知道自己的后代还真的有人去修仙啊!
看这架势,还已经修的疯魔了!
“父皇,儿臣其实吧,也不怎么信这些炼丹之类的东西来着!”
但是呢,祥瑞什么的,还是要信一信的,毕竟祥瑞这种东西虽然基本上都是假的,但是谁让民间的百姓们很是相信呢?
就是不知道,经过了天幕的解说,民间的百姓们还信不信这些多为的祥瑞。
朱棣的脑中霎那间闪过了很多的想法,但是天幕这事儿,本来就算是祥瑞的一种了,估计现在民间也挺混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