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回到明朝当王爷藏国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步步生莲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红色苏联带着农场混异界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6章 杨素破叛平并州 炀帝兴役迁洛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却说前线的战况传达到隋廷,炀帝急召杨素商议。

这杨素乃是隋朝老将,最善用兵。

“爱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炀帝眉头紧锁地问道。

杨素捋着胡须,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勿忧。老臣愿往。”

“哦?”

炀帝眼前一亮,“老将军有何妙计?”

杨素微微一笑:“兵贵神速。

老臣只需轻骑五千,定能破敌。”

当夜,杨素率军悄然出发。

月光下,这支轻骑如鬼魅般疾驰。

行至河滨,杨素下令停下。

“将军,前方就是敌境了。”

副将低声提醒。

杨素眯起眼睛:“传令下去,征集商船。”

士兵们迅速行动,不多时便收得商船数百艘。

他们将草席铺在船上,士兵们藏在草席之下。

“记住,不许出声!”

杨素低声喝道。

天色微明时,这支奇兵已渡过河去。

纥单贵还在酣睡,忽听帐外喊杀震天。

“怎么回事?”

他慌忙起身。

“报!

隋军...隋军杀进来了!”

亲兵跌跌撞撞地冲进来。

纥单贵大惊失色,连铠甲都来不及穿,跳上马就逃。

主将一逃,士兵们更是溃不成军。

杨素站在城头,望着逃散的敌军,冷笑道:“乌合之众。”

蒲州城内的王聃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

杨素入城后,立即安抚百姓。

“将军神威!”

部将们纷纷称赞。

杨素摆摆手:“速速上书报捷。”

不久,炀帝诏书到来,加封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命他继续讨伐杨谅。

消息传到杨谅耳中,他拍案而起:“杨素老儿竟敢来犯!”

幕僚劝道:“王爷,杨素用兵如神,不可轻敌啊。”

杨谅冷哼一声:“本王亲自去会会他!”

转身对左右道:“豆卢毓、朱涛,你们留守此地。”

“王爷放心。”

二人齐声应道。

萧毓是杨谅王妃的哥哥。

当初杨谅准备起兵造反,萧毓曾劝阻过他,可杨谅根本不听。

萧毓私下对弟弟萧懿叹道:“我若独自策马回朝,或许能保命。

可这算什么事?

只顾自己,不顾国家?

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后来,他被派留守并州。

一进城,他就召来将军赵涛商议。

“汉王造反,必败无疑!”

萧毓沉声道,“咱们岂能坐以待毙,辜负朝廷?

不如合兵拒他入城!”

赵涛闻言,脸色大变:“王爷将重任托付你我,岂能背叛?”

说完,袖子一甩,转身就走。

萧毓盯着赵涛的背影,眼中杀意骤起。

他当即率人追上去,二话不说,拔刀就砍。

赵涛当场毙命。

随后,他又从牢里放出大将皇甫诞,与他商议对策。

二人联合开府仪同三司宿勤武等人,紧闭城门,准备死守。

萧毓这一手,看似大义灭亲。

可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投机者。

然而,他们的部署还没完成,消息已经传到了杨谅耳中。

杨谅大怒,立刻率军回城。

西门守军见主子回来,二话不说,直接开门放行。

萧毓和皇甫诞,就这么被乱军砍死在了城中。

这天,杨谅派手下大将余公理率领数万兵马,从太行山直奔河内郡而来。

“将军,前面就是河阴城了。”

探子来报。

余公理捋着胡子笑道:“区区河阴,不足为虑。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

此时,隋军总管史祥正在河阴城上巡视。

望着远处扬起的尘土,他转身对副将说:“余公理这人我了解。

他性子急躁,又仗着人多势众,必定轻敌。

咱们给他来个将计就计。”

副将疑惑道:“将军有何妙计?”

史祥微微一笑:“你带人在南岸大张旗鼓准备渡河,吸引他们的注意。

我亲自带精锐从下游夜渡,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

当夜,余公理果然中计。

他正指挥大军在南岸严阵以待,忽然背后杀声震天。

“怎么回事?”

余公理大惊失色。

“报!

隋军从侧翼杀过来了!”

只见火光中,史祥一马当先冲入敌阵。

余公理的部队顿时乱作一团,前有渡河之敌,后有奇兵突袭。

“快撤!快撤!”

余公理顾不得其他,带着亲兵掉头就跑。

这一仗下来,他的军队折损过半。

消息传到白马津,杨谅的另一路大将綦良正在攻打黎州。

听说余公理大败,他的脸色顿时煞白。

“史祥的部队正朝这边来?”

綦良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

“将军,咱们...是不是该避其锋芒?”

副将小心翼翼地问。

“撤!

立即撤退!”

綦良连滚带爬地上了马,连营帐都来不及收拾。

就这样,隋军兵不血刃就解了黎州之围。

唯独代州城还处在叛军乔钟葵的包围中。

守将李景带领军民顽强抵抗,双方你来我往,已经僵持了一个多月。

朔州刺史杨义臣奉旨驰援代州,率军行至西陉关时,探马来报:“乔钟葵调转兵马,正朝我军杀来!”

杨义臣勒住马缰,眉头紧锁。

他环顾四周,麾下不过数千人,如何抵挡敌军数万之众?

“大人,敌众我寡,强攻必败啊!”

副将忧心忡忡道。

杨义臣沉吟片刻,忽而眼中精光一闪:“传令,尽取军中牛驴,再选数百壮士,每人备战鼓一面!”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其意,但军令如山,只得照办。

天色渐暗,乔钟葵大军已至,两军遥遥对峙。

杨义臣一声令下,先锋部队佯装冲锋,刚一交战,便故作不敌,且战且退。

钟葵冷笑:“杨义臣不过如此,全军压上!”

就在此时,山谷间陡然响起震天鼓声,尘土飞扬,似有千军万马奔袭而来。

钟葵军士大骇,纷纷驻足张望:“不好!中埋伏了!”

夜色昏暗,哪里辨得清虚实?

杨义臣趁机挥军反击,钟葵军心大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代州之围,就此解除。

另一边,杨素率四万大军南下,传檄各州,晋、绛、吕三州守将见势不妙,纷纷开城归降。

汉王杨谅震怒,急令部将赵子开率十万大军据守高壁,连营五十里,妄图以兵力优势阻挡杨素。

杨素凝望敌军阵势,忽而笑道:“赵子开徒有虚名,此战必胜。”

众将疑惑:“敌军壁垒森严,如何攻破?”

杨素不答,只点选精锐,趁夜潜入霍山。

山路崎岖,荆棘密布,士兵们攀藤附葛,艰难前行。

终于,他们绕至高壁后方。

黎明时分,杨素拔出佩剑,厉声喝道:“擂鼓!放火!”

刹那间,战鼓震天,火光四起。

赵子开正在帐中酣睡,忽闻喊杀声,惊得跳起:“怎么回事?

隋军从何而来?”

营中乱作一团,士兵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赵子开见大势已去,只得狼狈逃窜。

此一役,汉王叛军折损数万,元气大伤。

杨谅接到儿子战败的消息,顿时慌了神。

他急忙召集残部,好歹凑了十万人马,便带着全部兵力出城,直奔嵩泽设防。

不巧正赶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行军受阻。

军队士气低迷,杨谅心中动摇,想要撤军回城。

这时,谘议参军王頍上前劝阻:“殿下,杨素孤军深入,人困马乏。

若我们派精锐骑兵突袭,必能取胜!

若未战先退,军心涣散,待到杨素大军压境,谁还敢为殿下拼命?\"

杨谅听了,却犹豫不决,最终摆摆手:“雨势太大,还是先退回清源再说。”

王頍叹了口气,心想:汉王不听裴文安之计,如今又不纳我的建议,岂能不败?

回到营帐,王頍叫来儿子,压低声音道:“汉王败局已定,你赶紧收拾行装,随我离开,免得沦为阶下囚。”

儿子一惊:“父亲,我们就这样走了?”

王頍苦笑:“不走,难道等着给汉王陪葬?”

当夜,父子俩悄悄整理行装,准备找机会逃离。

还有那个南陈旧将萧摩诃,如今也跟着杨谅混饭吃。

七十三岁的老将,胡子都白了,偏被杨谅当救命稻草似的供着。

要说这老将军当年确实威风,可如今嘛......

您瞧,杨素大军压境时,萧摩诃带着兵马上阵,身后那些小崽子们早吓得腿软,就剩个老头子举着长枪往前冲——这不找死么?

果然一个照面就被杨素的人捆成了粽子。

消息传回城里,杨谅正抓着清源城的墙砖发愣呢。

先前仗着有王頍出主意、萧摩诃打仗,现在倒好,一个跑没影了,一个让人逮了去。

“他娘的!”

杨谅一拳砸在城垛上,碎砖屑簌簌往下掉,“早知今日......”

话没说完,城外突然战鼓震天。

抬眼望去,杨素的军队正推着云梯往城墙边涌,黑压压的旗子把日头都遮住了。

“殿下!”

亲兵连滚带爬扑过来,“东西两门都起火了!”

杨谅望着自己发抖的右手,突然笑出了声:“降了吧......横竖都是个死。”

当夜开城时,这位汉王殿下倒是硬气,自己解了佩剑走到杨素马前:“要杀要剐......”

“陛下有旨。”

杨素拿马鞭支起他下巴,“押回长安发落。”

转头却对副将低声交代:“搜捕余党,顽抗者——”

手掌在脖子前划了划。

这时候的王頍正在山道上狂奔。

树枝刮破了锦袍,这位谋士突然勒住马:“前头是突厥地界?”

向导哆嗦着摇头:“官道全是隋军......”

王頍默默取出匕首,寒光映着惨白的脸。

“阿爹!”

少年郎君扑上来抢刀,被他反手一记耳光:“记着!”

血沫子从嘴角溢出来,“往后要饭也别敲故人家的门!”

石窟里阴冷潮湿,頍子用碎石垒成个简陋坟堆。

他跪在父亲尸首前,指甲抠进岩缝里渗血,却觉不出疼。

“爹说千万不能去找人...”

頍子盯着洞外晃动的树影自言自语,“可这山里连野果都啃光了。”

他突然抓起块尖石往腿上扎,血珠子冒出来又马上被粗布吸走——饿急的人,连疼痛都成了提神的药。

“要是儿子饿死了,谁给您报仇?”

三天前他搀着受伤的父亲进洞时,老人突然拽住他衣襟:“那些豺狼正等着你自投罗网!”

当时洞外还下着雨,父亲咳出的血沫溅在他手背上,像烧红的铁砂。

頍子终是下了山。

故人宅邸的朱漆大门开着条缝,他刚要叩门,里头就冲出四个持刀大汉。

“对不住啊老弟。”

故人躲在影壁后搓手,“晋阳来的大人们说...擒住你能换三十亩永业田。”

晋阳城头的乌鸦黑压压盘旋。

当刽子手的鬼头刀砍向萧摩诃时,頍子突然笑起来:“爹您看,他们连血都不敢让溅到新旗上。”

话音未落,他自己的头颅已滚到父亲首级旁边,两双没闭上的眼睛正好望着并州方向——那里二十万户人家正被铁链串着往边疆走,女人的簪环在路上叮当响。

杨谅在特制的精铁牢笼里,每日盯着小窗外巴掌大的天空。

狱卒说这废人总重复句话:“早知当个真庶民...”

话没说完就咳出半截咬断的舌头。

而蜀王府地牢深处的锁链声,还在夜复一夜地响着。

话说隋炀帝刚刚平定了并州,就又开始盘算着怎么享受玩乐了。

天下都太平了,他反而觉得待在皇宫里特别烦闷。

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是他特别喜欢的美人。

但毕竟从名分上来说,不能直接把她们纳入后宫,所以只能偷偷地把她们安置在别的院子里。

他隔三岔五就偷偷跑去和她们幽会,还自以为没人知道。

有一天,隋炀帝刚从那别院回来,迎面就碰到了萧妃。

萧妃靠在走廊的柱子上,手里拿着团扇半掩着嘴,说道:“陛下今天气色还挺好的,莫不是去西苑观赏新开放的牡丹花了?”

隋炀帝被说中了心思,耳朵都红了,结结巴巴地说:“朕……朕去批阅奏章了。”

萧妃“嗤”地一声笑了出来,用扇子朝西边指了指,说:“可尚书省在东边呢。”

到了晚上,隋炀帝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他既担心萧妃要是闹起来会很难看,又嫌弃皇宫里规矩太多。

他一脚踢开锦被,坐起身来,抱怨道:“当皇帝还不如做个有钱人家的老头痛快呢!”

正好术士章仇太翼来讨好他。

这个人最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一看到隋炀帝满脸烦躁,马上凑到跟前说:“臣昨晚观察天象,发现了一件奇事。”

“说吧。”

隋炀帝懒洋洋地拨弄着香炉。

章仇太翼说:“雍州在五行里属金,和陛下您的木命相克。

您这几天是不是总觉得头疼啊?”

隋炀帝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章仇太翼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说:“谶书里早就写了——‘修治洛阳还晋家’。

这洛阳……”

“洛阳怎么啦?”

“洛阳可是块风水宝地啊!”

章仇太翼用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桌子上画出了洛河的形状,接着说,“陛下您为什么不营造洛阳城来应验谶言呢?”

炀帝一听,心里可高兴了。

他当即就把长子晋王昭留下来,让他守着长安。

自己呢,带着妃嫔、王公这些人,浩浩荡荡地前往洛阳去了。

这时候有人就说了:“皇上这么大张旗鼓去洛阳干啥呀?”

旁边人就回答:“嘿,皇上有大计划呢!”

到了洛阳,炀帝可没闲着。

他马上就征发了几十万的壮丁,让他们去挖壕沟当防御工事。

这壕沟从龙门一直挖到上洛,还在重要的地方设置了关卡,说是用来防守。

一边忙着这些,炀帝又下令把洛阳改成东京,开始大兴土木营建宫殿。

他还下了个敕文,说要倡导节俭。

这可真是糊弄人呢。

有个大臣就跟旁边人嘀咕:“这说是节俭,我看啊,指不定咋铺张呢。”

旁边人赶紧嘘了一声:“可别乱说。”

那些会讨好皇上的官吏,接到命令后,没日没夜地监工。

没多久,就先盖好了几座大房子,当成行宫,好让皇上住。

炀帝住进行宫后,就这么在这儿过了残冬。

他在宫里吃喝玩乐,看着自己的“杰作”,那叫一个得意。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修仙界的捡尸人我有修真界绿卡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我在异世界做普通人捡个飞碟送外卖我的谍战岁月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行走的正能量三国之袁术家臣北明不南渡逝者敲门字符的游戏从遇见云韵开始灵气复苏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医武狂兵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浪迹在诸天世界透视牛医不从圣
经典收藏我们家的小静静北宋大法官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亮剑:一亿碎片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他改变了法国七煞侍魂天下长安田园大唐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乌龙召唤:冷情妈咪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汉官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NBA万界主教乱世黑马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红楼群芳谱
最近更新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唐代秘史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巨宋万浪孤舟,沧海一粟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