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灵剑尊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武炼巅峰大宋将门厂公威武鹰视狼顾神级英雄大明第一吏明末好国舅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3章 炀帝南返防余患 赏罚失信散军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汾阳宫刚落成,杨广就坐不住了。

这位爱排场的皇帝,带着一群妃嫔和第三子赵王杨杲,浩浩荡荡往汾阳去。

他倒也不傻,知道这一路盗匪横行,特意调了个狠角色——李渊。

“陛下,让李渊去清道,是不是……”

有大臣欲言又止。

杨广一摆手:“怕什么?

他姓李,名里带水,还能翻出朕的手掌心?”

李渊接了圣旨,心里直骂娘。

龙门一带的母端儿、敬盘陀两股悍匪,早把官道搅成了马蜂窝。

他带着河东兵,二话不说就开打。

母端儿脑袋挂在旗杆上那日,敬盘陀立马跪地喊爷爷。

“将军饶命!我们也是活不下去才……”

敬盘陀鼻涕糊了满脸。

李渊把刀插回鞘里:“滚去屯田,再让本官看见你拿刀——”

话没说完,降匪们已经磕头如捣蒜。

杨广哪管这些血腥事?

他舒舒服服到了汾阳宫。

新修的宫殿金碧辉煌,可地方实在太小。

随行的百官士卒们傻了眼——皇帝睡雕花床,他们得蹲野地。

“就这破地方?”

士兵甲一脚踢飞石子。

士兵乙苦着脸扯茅草:“知足吧,总比喂土匪强。”

夕阳西下,山谷里冒出一片歪歪扭扭的草棚子。

夜风一吹,茅草沙沙响,像极了饿肚子的咕噜声。

当时正值大业十一年初夏,天气越来越热。

“这长安城热得跟蒸笼一样!”

隋炀帝擦了擦汗,不耐烦地甩了甩袖子,“朕得去行宫避避暑。”

这一去就是一百多天。

等到秋风渐凉,大臣们都以为皇帝该回来了。

没想到炀帝突然心血来潮,打算去北方逛逛。

“陛下,塞外风沙太大……”

有大臣想劝他。

“朕已经决定了!”

炀帝一挥手,“收拾东西,明天就出发!”

于是,庞大的车队缓缓驶出长城。

这天中午,突然有一名突厥使者骑马飞奔而来,下马跪地喊道:“公主有紧急军报!”

炀帝接过密信,刚看了几行,脸色“唰”地变了。

“陛下?”

宇文化及在旁边小心地问。

“始毕可汗要偷袭朕!”

炀帝猛地攥紧信纸,指节都发白了,“快!马上回雁门关!”

营地顿时乱作一团。

文官们手忙脚乱地收拾文书,武将扯着嗓子调动兵马。

“保护皇上!

先护送陛下撤离!”

“粮草不要了!

轻装快走!”

尘土飞扬中,皇帝的马车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拼命狂奔。

刚进长城,就听见身后传来雷鸣般的马蹄声。

“关城门!

快关城门!”

守城将领声嘶力竭地大喊。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厚重的城门紧紧关闭。

城楼上,炀帝望着远处飞扬的尘土,冷汗浸透了龙袍。

突然,一阵刺耳的胡人哨声划破天空,紧接着轰隆的炮声震得大地直颤。

远处,马蹄声像打雷一样越来越近,轰隆隆地冲了过来。

“报——胡人杀过来了!”

城楼上的哨兵连滚带爬地冲下台阶,扯着嗓子大喊。

皇帝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跑上城楼。

往北一看,黑压压的骑兵铺天盖地冲来,像潮水一样挡都挡不住。

最前排全是弓箭手,还没到城下,就已经拉满了弓弦,准备射箭。

“陛下小心!”

身边的侍卫猛地扑过来。

话音还没落,箭雨已经呼啸而至!

嗖——一支五尺长的利箭破空而来,竟然把皇帝的御伞射穿了!

箭头擦着皇帝的袖子钉在地上,箭尾还在不停颤抖。

“这……”

皇帝浑身发冷,手指直哆嗦,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朕……朕差点就没命了……”

赵王听说后急忙赶来,见他脸色惨白,赶紧扶住他:“皇兄,这儿太危险了,快下城楼!”

皇帝两腿发软,几乎是被人架着下了城楼。

一到安全的地方,他一把抓住赵王,眼泪鼻涕都下来了:“都怪朕不听劝啊,这下可完了!”

将士们互相看看,都不敢说话。

最后,一个副将壮着胆子走上前:“陛下,始毕可汗带着几十万大军,咱们要是出城迎战,恐怕打不过啊……”

“那怎么办?”

皇帝急得不行。

“不如先守住险要关口,这才是上策。”

皇帝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嘴里念叨着:“守……对,先守住再说……”

这时候,城外的号角声越来越凄厉,像恶鬼索命一样吓人。

隋炀帝在原地来回踱步,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心想:“都到这份上了,只能拼一把了!”

“来人!”

他大喊一声,声音却有些发抖。

“末将在!”

几名将领立刻上前听令。

隋炀帝定了定神,翻身上马,下令道:“传朕命令,全军立刻列阵迎战!”

马蹄声渐渐远去,他亲自巡视军营。

士兵们个个满脸疲惫,眼神里透着不安。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将士们!”

嘈杂的声音渐渐平息。

“那始毕可汗实在可恨,竟敢偷袭我大隋!”

他的语气越来越坚定,“但大家别慌,只要守住这关,朕重重有赏!”

一个老兵鼓起勇气问:“陛下,此话当真?”

“君无戏言!”

隋炀帝挺直腰板,“原本有官职的,升一级!

没官职的,直接封六品!”

士兵们立刻炸开了锅。

几个年轻士兵激动地窃窃私语:“六品官啊!”

“这辈子值了!”

“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欢呼声瞬间响彻军营。

就连刚才还蔫头耷脑的伙夫,这会儿也抄起了菜刀,准备拼命。

始毕可汗的大军黑压压地冲了过来,可守军却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城墙上。

箭如雨下,滚石轰鸣,鲜血染红了城墙砖。

“顶住!

都给老子顶住!”

校尉的吼声淹没在厮杀声中。

一个小兵被流箭射中肩膀,却咬牙折断箭杆,骂道:“呸!

想拿老子的命?

做梦!”

就这样,在重赏的刺激下,这支原本军心涣散的守军,竟硬生生扛住了突厥人的猛攻。

一天、两天……足足撑了将近一个月。

隋炀帝又下命令,让全国各地招募士兵。

附近的守将和官吏都积极响应,带着军队赶来救皇帝。

屯卫将军云定兴也赶忙招募壮丁,准备去支援。

有一天,营帐外面来了个少年。

这少年个子挺高,精神头十足,站在那儿就跟普通新兵不一样。

云定兴抬头一看,心里暗暗称赞,就招手问他:“你是谁啊?从哪儿来?”

那少年抱拳行了个礼,声音清脆地说:“我姓李,叫李世民,是抚慰大使李渊的二儿子。”

云定兴一听,马上笑了,说:“将军家的孩子就是厉害,果然不一般!

不过你年纪还小,怎么上战场打仗啊?”

李世民不慌不忙,大声说:“将军,我虽然才十六岁,但也知道报效国家的道理。

再说当将军的,关键不在于有多勇猛,而在于有没有谋略。

谁说非得亲手杀敌人,才算是为国出力呢?”

云定兴有点吃惊,心想这少年说话不简单,就抬手示意他坐下,说:“行,那我问问你,现在始毕可汗带着大军把皇帝困住了,情况很危急,你有啥好办法不?”

李世民稍微想了想,淡定地说:“始毕敢这么嚣张地来进攻,就是觉得咱们一下子召集不了很多军队。

现在咱们兵力不够,新招来的士兵也没训练过,硬拼肯定得输。”

他停了一下,眼睛里闪过一道亮光,接着说:“咱们不如虚张声势,用疑兵计。

白天多插些旗帜,让旗帜排出去几十里;

晚上就敲鼓呐喊,把动静弄得大大的。

始毕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以为咱们的大部队到了,心里害怕,就不敢强攻了。”

云定兴听了,猛地一拍桌子,说:“好主意!”

他哈哈大笑,“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厉害的谋略,李家后继有人啦!”

于是,他马上命令按照李世民说的去做。

只见旗帜在风中呼呼地飘,鼓声轰隆隆地响。

远处突厥的探子看到这情况,赶紧跑回去报告。

始毕可汗果然心里犯嘀咕,一直不敢使劲攻打雁门关。

炀帝又专门派了密使,让突厥来使当向导。

这两人一起出了关,抄小道绕到了突厥的牙帐。

密使见到义成公主后,请求她想办法解雁门之围。

义成公主听后,皱着眉头说:“这事儿我肯定得出力。”

她很快就给始毕写了封信,在信里谎称北方出了紧急情况,催始毕赶紧回军。

始毕收到信后,正带着兵往前进呢,心里犯起了嘀咕。

他心想:“这北方要是真出事儿了,我再往前打,后方可就危险了。”

这么一犹豫,他就没法再前进了,还得操心后方。

没办法,始毕只好下令撤兵解围,垂头丧气地带着人走了。

炀帝一看始毕撤兵了,胆子一下子又大了起来。

他对手下说:“给我派骑兵去追!”

骑兵领命而去。可始毕走得早,早就没影了,只在后面剩下一两千老弱残兵。

官军逮住这些人后,就把他们带回来报功。

炀帝看着这些俘虏,眼睛一瞪,大声说:“都给我砍了,把头挂在关门上!”

手下人赶紧照办。

其实啊,这不过是炀帝虚张声势的老办法罢了。

他还是改不了这毛病,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威风。

处理完这些事,炀帝觉得差不多了,便下令启程南返。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只留下关门上那几颗孤零零的头颅,见证着这场短暂的风波。

隋炀帝一行人走到了太原。

这时候,宇文述等大臣就跟隋炀帝说,要不咱们还是回东都去吧。

就在这时,有个老臣站了出来,上前劝谏道:“陛下,最近这盗贼闹得不停,咱们的士兵和马匹都累坏啦。

您还是赶紧回西京吧,好好稳固根基,这可是为了社稷着想啊。”

隋炀帝定睛一看,原来是光禄大夫苏威。

隋炀帝有些感慨地说:“你说得在理,朕就听你的。”

苏威听了,便退了出去。

这苏威啊,之前因为阻拦修筑长城,忤逆了圣旨被罢黜。

不过没多久又重新被起用,担任纳言,后来还升为了光禄大夫,加封房公。

这次他也跟着皇帝到了雁门,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建议。

等苏威退出去后,隋炀帝又把宇文述召进来商议。

宇文述说道:“陛下,那些跟从的官员,他们的妻子大多都在东都呢。

就算咱们要回西京,先到洛阳停留几天,再从潼关进入京城,也不算晚呀。”

其实呢,隋炀帝心里本来就想去洛阳。

这宇文述可是会察言观色,顺着皇帝的心意说话,那自然是句句都说到了隋炀帝的心坎里,隋炀帝听着那是格外顺耳。

于是呢,隋炀帝就改变了去关中的想法,带着人马从太原一路南下。

他们马不停蹄,一路前行,最后顺利地直达东都。

炀帝站在街上,眼睛扫视着周围,然后转头对身边的侍臣说:“这街上人还不少呢,得防着点儿。”

侍臣们大多没明白他这话啥意思,只能唯唯诺诺地应着。

有些机灵的人,在旁边琢磨了一番,才恍然大悟。

原来啊,炀帝觉得之前平定杨玄感叛乱的时候,杀的人还不够多,怕那些余党混在这都城之中,所以心里头一直不安生。

其实呢,老百姓要是有反抗的心思,全得靠当君主和宰相的好好安抚,哪能光靠杀人就能把天下治理得太平呢?

再说这炀帝,他这人喜欢杀人,却舍不得赏赐,性子刻薄得很。

之前平定杨玄感叛乱的时候,给的赏赐就跟人家的功劳不匹配。

这次,将士们在雁门拼死守城,一共有一万七千人呢。

可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就只有一千五百人能晋升官阶,

这跟在雁门的时候下的谕旨完全不一样。

将士们都觉得皇上说话就跟闹着玩儿似的,心里头满是怨言。

樊子盖看大家都有意见,就站出来替众人向皇上请求,说不能失信于将士啊。

炀帝一听,脸立马就变了,冷冷地说:“你这是想收买人心吗?”

樊子盖碰了一鼻子灰,哪还敢再说话。

从这以后,将士们的心都散了,各自都有了别的心思。

唉,这君主做事如此,怎能让手下的人忠心耿耿呢?

赏罚不明,本就是治军大忌。

炀帝却这般行事,实在让人叹息。

要知道,军队可是国家的根基,将士们若离心离德,这国家又怎能安稳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修仙界的捡尸人重生之小小玩家曹贼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修仙:开局获得一双鹰瞳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我家的厕所通异界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绝代武神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快穿精灵梦叶罗丽重生之官路商途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豪门第一少奶奶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
经典收藏汉官凰啼山河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利刃无声虎啸三国我爹是奸臣七煞侍魂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龙飞凤儛我保驾大唐好相公乱世才子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医将婿最强终极兵王王爷深藏,妃不露北宋大法官
最近更新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唐代秘史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越之原始之路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北宋第一狠人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藏还俗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岂独无故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笔架叉将军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