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首页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楼群芳谱三国之我是正经人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穿越占座山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重生国民千金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唐伯虎现代寻芳记天下长宁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1章 清查佛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朱由校与满朝文武那满含期盼的目光注视下,江宁直直地站在奉天殿中,沉默了许久。

此刻,江宁的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生钱的门道。

与此同时,他心里对毕自肃暗骂道:“不愧是郭老抠调教出来的人,也太较真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江宁的额头上渐渐冒出一层汗珠。

生财之道哪有那么容易想出来,又岂能随口就来。

可如今他是被赶鸭子上架,今日要是拿不出一条生财之路,估计都没法脱身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江宁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之前与便宜师傅神虚子探讨的佛道之争,顿时有了主意。

随后,他开口说道:“启禀陛下,据臣所知,如今大明境内寺庙林立,僧侣众多,但其中真正潜心修行的僧人却为数不多,大多都是些假大师、花和尚。

他们打着出家人的旗号聚敛财富、兼并土地,为非作歹。

坐拥大量财富却不事生产,一味地让信徒捐献。

再加上僧侣享有不纳税的特权,更是助长了他们肆无忌惮、横行不法的气焰。

据锦衣卫密报,不少寺庙中的僧人以各种理由欺骗愚弄百姓,假借佛祖之名沽名钓誉。

更有甚者,不少寺庙暗藏春色,藏污纳垢。

民间早有传闻,什么‘禅房鸳鸯床,经书扔一旁,香肩白玉腿,大师肩上扛,左手姑娘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由此可见,此种乱象已然严重影响我大明治下的风气。

所以,臣建议对这种乱象予以严厉打击,以正风气。

当然,打击对象不光是这些佛门僧人,道观、尼姑庵同样要一并整治。”

随着江宁话音落地,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和满朝文武算是听明白了,敢情江宁说了这么多,核心就是俩字——“整治”,不过众人第一反应联想到的却是历史上的“灭佛”。

毕竟历史上本就有“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僧人不事生产却拥有免税特权,依靠信徒捐献积累了海量财富,一度富可敌国,给国家和百姓都带来了沉重负担与危害。

其中,北周武帝灭佛运动尤为典型,通过严格管理僧人数量,让绝大多数僧人还俗,朝廷因此获得大量财富,为北周消灭北齐奠定了坚实基础,僧人之富有可见一斑。

众人正愣神间,江宁转头看向礼部尚书顾秉谦,开口问道:“顾大人,不知礼部僧禄司如今登记在册、持有度牒的僧人有多少?”

顾秉谦听到江宁点名,思索片刻后,赶忙回答:“礼部僧禄司登记造册、持有度牒的僧人大概有八十万人左右。

但实际情况恐怕远不止此数,因为许多偏远地区的寺庙和沙弥并未登记造册,也没有僧禄司下发的度牒。”

江宁点点头,再次向朱由校奏道:“启禀陛下,我大明开国之初,太祖对僧侣的评价乃是‘国家懒虫,民间蛀虫,色中恶鬼,财上罗刹’,由此可见僧人对百姓的危害之深。

臣恳请陛下下旨,清查大明境内所有寺庙以及僧尼,并对其进行严格限定,规定其人数。

对于那些未持有度牒的假大师、花和尚,一律严惩不贷,以正风气。”

朱由校闻言,站起身来点了点头,说道:“忠义侯所言有理。

僧人不事生产,却依靠信徒捐献,还享有免税特权,借此聚敛大量田产和财富,致使百姓生活困苦。

所以,朕决意灭佛。”

随着朱由校话音落下,在场众人皆是一愣,江宁也愣住了,心里直呼:“卧槽,我什么时候说灭佛了,我说的是整治啊!”

随后,朱由校开始点名:“顾秉谦,此次由你礼部牵头,厂卫协助,清查大明境内所有僧庙道观。

对于那些胡作非为、藏污纳垢的僧人,一律收回度牒,查抄寺庙,交由厂卫严办。

将持有度牒的僧人数量控制在五万以内,此为定数,今后不得增加。

多余出来的僧侣,仔细筛查之后,若有不法行为,交由厂卫严办,其余的勒令还俗。

同时,对道观庙宇下辖的田产财物全部清查,除保证各道观自给自足之外,其余全部充公。”

顾秉谦、江宁、老魏闻言,赶忙领旨。

最后,江宁再次开口补充道:“启禀陛下,对于道观庙宇的香火钱,朝廷也需进行管理,抽取五成,就当作是向朝廷缴纳赋税了。

至于剩下的五成用途,必须账目公开,由朝廷统一监督管理,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朱由校点头道:“忠义侯言之有理,就照你的意思办。”

朝堂上的官员们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此提议全票通过。

对于这样的结果,江宁并不意外。

毕竟大明国教是道教,当年成祖永乐都自称真武大帝转世。

大明朝堂之上,官员们大多信奉道教,对佛教的态度不冷不热。

因此,江宁的提议,众人自然能够接受,毕竟“和尚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嘛。

对于清查道观,大家心里都明白,无非是走个过场。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其教义宗旨使得它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处于尴尬境地。

但好在道士们大多身怀技艺,不依赖信徒捐献,基本能自食其力。

就拿江宁家中那位112岁高龄的老神仙来说,他可是陛下亲自册封的大真人,还有个当朝侯爵的徒弟。

可即便如此,一大把年纪了还得出来赚钱养家,如今更是肩负着为皇后娘娘调理身体的重任,时常入宫诊脉,完全是自力更生。

由此可见,忠义侯府的门风有多严,江宁的家教有多变态。

有这样一个标杆人物在,谁又会去为难那些一心修仙的道士呢?

再者,道教虽说发展不温不火,但千万别把他们逼急了,一旦逼急了,他们可是真敢造反。

万一惹毛了,道士跑到大街上随便拉个人,说这人有帝王之相,那可就麻烦大了。

毕竟东汉末年张角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掀起了多大的风浪,朝堂上的众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最后,朱由校宣布散朝,一众官员纷纷朝着宫门外走去。

江宁此时心情有些郁闷,暗自思忖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

要知道,刚才朱由校喊出的可是“灭佛”口号,虽说还保留了五万额度的度牒,但这对大明境内的佛教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也不知道佛祖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怪罪自己。

不过江宁转念一想,自己是道家弟子,有三清祖师保佑,佛祖就算想找麻烦,也找不到自己头上。

这时,顾秉谦和毕自肃笑着快步走到江宁身旁。

顾秉谦满脸笑容地说:“侯爷手段果然了得!

如此一来,既能为朝廷聚集大量财富,又能铲除民间毒瘤,还能整顿佛门内部,当真是功德无量啊!”

江宁尴尬地笑了笑。

就在此时,老魏也凑了过来,几人笑着相互打了招呼。

老魏上前一把拉住顾秉谦的袖子,笑眯眯地说:“顾大人呀,咱家也没别的要求,西山煤矿最近缺人手,那些和尚一个个吃得膀大腰圆、脑满肠肥,等清查完后,给咱家西山煤矿送一批过去。”

顾秉谦赶忙笑着回应:“魏公公放心,下官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毕自肃也赶忙说道:“顾大人,清查寺庙、核定僧侣人数的事,您来负责。

对于那些不守清规戒律、没有度牒的花和尚,就交给侯爷和魏公公处置。

查抄寺庙财务田产的差事,就由我们户部来办。

大家分工明确,想必用不了多久,国库又能增加一大笔收入了。”

老魏耸耸肩,满不在乎地说:“咱家无所谓,只要给咱家西山煤矿送够人,咋都行。”

江宁也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毕竟自己只负责出谋划策。

几人一边走一边聊,顾秉谦猛地一拍脑袋,忽然嘿嘿一笑,说:“侯爷、魏公公,下官突然想到一个办法。

如今大明持有度牒和未持有度牒的僧侣、尼姑加起来,估计少说也有上百万人,但陛下钦定度牒五万,且此为定数,不得增加。

那么,这五万度牒的名额,朝廷自然不能随意发放。

对于那些在民间声望颇高的僧人,查证后若确实没问题,再给他们下发度牒。

不过,真正符合条件的高僧毕竟有限,所以度牒肯定还会剩下不少。

下官寻思着,到时候可以让各个寺庙花钱来购买度牒,价高者得。”

江宁和老魏闻言,都点了点头,显然对顾秉谦的提议没有异议。

随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江宁开口道:“那个,顾大人,本侯是道家子弟,为避嫌,清查道观的事就由礼部和东厂负责吧。

要是本侯出面,难免有徇私舞弊之嫌。”

其余几人闻言,都笑着摆摆手。

顾秉谦说:“侯爷不必如此谦虚,咱们公事公办就行。

您家中的老神仙,那可是陛下亲封的大真人,更是天下道门的楷模,都这把年纪了还自力更生,下官就不信,谁还能挑出理来。”

江宁闻言,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对师傅太苛刻了。

但随即又想,“严徒出高师”,自己也是为师傅好,便笑着说:“顾大人言重了,师傅如今才112岁,正是闯荡的年纪,能做些事也是应该的。”

听到江宁这话,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心说这江侯爷也太狠了,112岁还叫正是闯荡的年纪,这么不要脸的话,他也说得出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豪门第一少奶奶太吾传人响当当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川军抗日,屠百万鬼子铸傲世强军慕林暴力军嫂有点甜转乾坤之凡缘世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重生之小小玩家七零穿越:最强军官的锦鲤妻不从圣神王令凡仙飘渺传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
经典收藏日月余晖续命大明朝超神妖孽兵王女国公种田一二事大唐好相公圣雄之名我爹是奸臣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三国之飞将再世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魏虎春风玉露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我助大唐盛世天下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我们家的小静静三国之武皇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
最近更新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巨宋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水浒之往事随风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大明辽国公北宋第一狠人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