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张道陵而言,既然这西方佛国,出手对付他弟子,他又岂会袖手旁观?
此刻,随着张道陵开口之后,另外三大天师,也都纷纷开口,禀明玉帝,也要下界,做一场佛道之争。
听到四大天师的话,玉帝皱了皱眉,心想这佛道之争,危害甚大,稍有不慎,便是生灵涂炭。
不过玉帝心中,也是大为光火,这佛祖也太过无礼了一些,竟然主动开启战端,下界争斗也就罢了,竟然还从天界佛门中,派出护法神下去,这不是主动入了因果吗?
玉帝却是不知,释迦牟尼佛祖,其实并不在意这些护法神的生死,毕竟又不是他佛国的心腹,而且这些护法神中,有不少人对当年苯教几近覆灭,心中不满。
只不过碍于形式,不得不被佛门收编而已。
玉帝还未说话,大殿之中,便有托塔天王李靖,出列说道:“陛下,那藏传佛教护法神,虽然也是天界佛国的护法神,但下界张天师,却是先在吐蕃开启了战端,也不在理,佛门为了维护道统,自然有义务出手保护自己的道统,依本王之见,且让他们自行争斗便是。”
此言一出,那张道陵不禁满脸怒气,便出口与李靖争执起来,怒斥道:“李天王,此言差矣,下界之争,终究只是下界之争,天界如何能够过多参与?何况这是下界两教相争,他下界的佛门争不过,便派佛门天界护法神下界争斗,那我道门一脉,岂不是也可以?”
李靖自知理亏,也不与张道陵争执,而是拱手向玉帝道:“陛下,臣是忠心之言,并无私心,不愿两教争斗,徒增伤亡。”
玉帝心中冷笑,这李靖自称没有私心,全满口之中,全是私心。
原来这李靖,封神时期,师傅乃是阐教的燃灯道人,后来封神之后,燃灯道人叛离阐教,入了西方佛门,成为了燃灯上古佛。
因此,李靖飞升成仙之后,虽然在天庭挂了职,但西方佛门因为燃灯古佛的关系,也封了李靖为多闻天王。
李靖有三子,长子金吒,师傅也是阐教的文殊广法天尊,后来文殊广法天尊也拜在了佛教门下,转世重修,成为了佛门的文殊菩萨,现在文殊菩萨身旁伺候,也是佛门的护法神之一。
次子木吒,拜了阐教普贤真人为师,封神之后,成了观世音菩萨座下童子,也为佛教的护法神。
这普贤真人,本来也是阐教弟子,后来也入了佛门,成为了普贤菩萨。
那观世音菩萨,原本也是阐教的慈航道人。
三子哪吒,拜阐教太乙真人为师,是佛道两教都封为了护法神。
因此,李靖在佛门,关系深厚,错综复杂,又因师傅的关系,虽在天庭任职,但也多为佛门说话,不愿两教相争。
只不过,哪吒向来性子顽劣,又因早年的一些事,与李靖本就有愁怨,这才不喜佛门,对于佛门所封的职位,向来也不感兴趣。
当下,他心中一动,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既然西方佛教都下场了,臣作为道门弟子,理当为我道门,讨一个说法。”
此时,玉帝与众神也不戳破李靖心中的心思,又听得哪吒之言,又陷入了犹豫,玉帝沉吟片刻,旋即又看向了众星官,只见一众星君,都是沉默不语,也不知他们心中在想什么。
玉帝只得又将目光移向了太白金星,问道:“太白星君,你可有什么好计策?”
太白金星自然知道玉帝心中所想,但这事牵扯过大,太白金星也不敢乱出主意,要不然,到时候两边都得罪了,确实不好说。
然而玉帝又问了他,只得出列说道:“陛下,兹事体大,待臣深思熟虑之后,再行作答。”
玉帝见商议不出结果,便道:“待朕三思之后,再作定夺,众爱卿在此稍候。”
接着,玉帝便起身,离了宝座,向通明殿而去,同时将太白金星给唤走了。
到了通明殿之后,不等玉帝开口,太白金星便率先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如今正是脱身的好机会,故此,方才在灵霄宝殿,不敢多言。”
玉帝心中一动,也明白了太白金星心中所想,便道:“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太白金星道:“陛下,臣以为,应当派几位道门仙人下界,那下界张天师,乃是太清道祖一脉,自然也该派太清道祖一脉的仙人,阐教和截教,虽然也是道门,却是不太合适,免得闹得太大,到时候佛道两门争斗,不好收场,那西方佛国,既然派了藏传佛教的护法神,陛下也只能派太清道祖一脉的仙人,如此一来,未让元始天尊座下的门人入局,却又解了下界佛道两门的纷争,若是道门得胜,到时候,任命那下界天师上界,为勾陈大帝,即便是太清道祖,元始天尊,也定没什么话说,如此,陛下便可趁机寻思去个脱身,任他们闹个天翻地覆。”
听到这话,玉帝不由轻轻一笑,应道:“知朕者,太白星君也,既然如此,那就传旨,让上洞八仙,下界去助下界张天师,一臂之力吧,上洞八仙,都是人间飞升成仙,如此,也正好与佛门派下的护法神相差不多了。”
太白金星急忙应道:“陛下圣明!”
当下,商议已定,玉帝便和太白金星,回了灵霄宝殿,下了法旨,让上洞八仙下界去一趟。
张道陵身为四大天师,自然不方便亲自下界,对于这个安排,也算是满意了。
至于李靖,却是并未多言,毕竟这事他已经替佛门开了口,其余的也便多说了,不管怎么说,他如今也在天庭任职,不能一味的替佛门说话,要不然,在这天庭可就没法混了。
却说太白金星将法旨送到了上洞八仙的洞府,上洞八仙立刻接了法旨之后,便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向那太白金星问道:“太白星君,我等已经飞升成仙,本来不该管那人间之事,陛下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