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这读书人稍显异样的目光,丁良是有些忍俊不禁,但马展却是镇定自若。
只见他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兄台应该是看错了,但也可能是在下长得像兄台的某个朋友吧!”
在这里,马展自然不会承认自己的身份,便是开玩笑似的,随口解释了一句。
这书生心有不解,但他看着马展的面容,却是怎么都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见过。
犹豫了一会,他终究没有多言,是微微拱手说道:
“兄台所言极是,或许是在下看错了吧。”
对此马展并未纠结,他也是拱手回礼,便是告辞而去,带着丁良继续凑热闹。
等离开了那书生的视线,丁良才凑上前,小声的说道:
“十二弟,看来和你出来当真多有不便,想不到这样都差点被认出来了。”
此刻马展身上的装束颇为普通,一般人根本联想不到那位大名鼎鼎的镇国王身上,却偏偏被那书生察觉异常。
马展亦是哑然失笑,但他并没有过多在意,他之所以隐藏身份,只是不想引起麻烦而已。
可就算被人识破,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这里可是大兴城,马展随时可以找人维持秩序,不至于出什么事。
就这样,马展三日继续向前,也是听着沿途读书人的议论。
看得出来,这些读书人对接下来这场科举,都充满了期待。
他们都知道,随着此次大隋对外开疆扩土,疆域大幅度增长,需要的人才也是越来越多。
这便意味着,此次科举录取的人数将会再创新高。
如此难得的机会,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了。所以如果他们不能趁此次科举金榜题名,以后想要得偿所愿,必然更加困难。
这么多人里面,有人在谈论科举,也有人十分务实,他们虽然尚未考中,前往地方任职,却已经在谈论,接下来该如何治理。
虽然如今天竺之地和萨珊王朝故地,都已经成为大隋的疆土,但那里的风土人情和中原截然不同。
想要将之治理妥当,并且取得足够的政绩,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们不能用如今的固有思维去照搬,必须考虑的更加周全。
否则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毕竟,考中科举也不代表,接下来他们就能高枕无忧,可以享尽荣华富贵。
如果他们想要实现自己的志向,能够在朝堂上取得更高的成就,那他们还要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要是他们连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达到,别说更进一步了,恐怕不久之后,就会因为考核不合格被筛除了。
这些读书人想法各不相同,有人的说法让马展眼前一亮,但也有人的说法马展不敢苟同。
但这些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对马展来说,他虽然是穿越者,但很多事情都不曾经历过,若是以自己的固有观念去考虑,同样会出现问题。
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因地制宜,事实就是,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
也就是此刻,姜松忽然注意到某处,他饶有兴趣的说道:
“马兄,那边有不少人,看着倒是颇为热闹,我们也过去看看吧!”
在姜松所指的方向,果然是有一行人聚在那里。其他人都是三五成群,但这个群体却是有二三十人,很是显眼。
被姜松这一说 ,马展也来了兴趣,他没有拒绝,简洁明了道:
“好!”
——
过不多时,马展三人便是凑上前去。
虽然这里人不少,但为首者却是正中的一位青年。
只见这青年开口说道:
“诸位,科举之日将近,自从朝廷开办科举以来,尤重策论实事。
是以在下笃定,等到科举之时,朝廷必然考校如何治理地方之事。诸位理应早做准备,到了考场之上,或有奇效。”
旁人闻言,皆是面露思索之色,接着赞同道:
“长孙兄所言极是,究其根本,此番科举选拔人才,本就是为了巩固我大隋边境,恐怕大多数人,都要前往西域任职。
若是无治理地方之能,却是滥竽充数,怕是要惹得人心动荡。”
有人赞同道:
“虽然西域路途遥远,但这也是一个好机会,因为越是如此偏远,就越容易做出政绩,实现我等心中所愿。”
众人侃侃而谈,又有人笑道:
“现在说这些未免太早了,虽然此番科举,人数比起往日多了不少,但竞争却也不小,要考中可没那么简单。”
这时候,一名读书人感慨道:
“此次科举,有长孙兄这等人物,必然能够名列前茅,哪怕抢的头筹,高中状元,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至于我等,只求能够考中,也就心满意足了。”
“那是自然,长孙兄何等人物……”
听着众人夸奖,被称作长孙兄的青年,倒是不卑不亢,微微拱手道:
“诸位客气了,在下岂敢奢求状元之位,只求能够考中,能够替朝廷效力,实现自己心中志向即可。”
青年倒是十分坦然,亦是不骄不躁,并未因为众人之言洋洋自得。
而在众人谈笑之际,马展的目光则是落在这位长孙兄身上。
别看此人年轻,但在这些读书人中,倒是颇为威望。并且,从他先前所言中,足以证明他还是很有远见的。
因为,马展还真就打算这样考。
毕竟,他选拔这些人出来,是要让他们干实事的,而不是找人浑水摸鱼。
哪怕此次科举,因为原因特殊,要求降低了不少,但这并不代表,马展能够接受滥竽充数之辈。
就这样,马展对这青年的身份好奇起来,他转过身,看向旁边的一名书生,笑着问道:
“敢问兄台,这位长孙兄的大名是什么?”
马展心中已有猜测,只是还不敢确定。
而这书生,面对马展的询问,很快反应过来,指着前方道:
“这位啊,阁下莫非不知道,他便是大兴城中有名的才子,长孙家的长孙无忌。
此次科举,这位长孙公子,说不定能够拔得头筹呢!”
这书生说话间,脸上流露出几分钦佩。
“果然。”
书生的答案和马展想的一样,前方这青年,果然就是大唐一代名相长孙无忌。
因为马展的缘故,这天下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看来,长孙无忌应该没成李世民的大舅哥。
确定了长孙无忌的身份,马展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他上前一步,颔首问道:
“长孙兄方才说得好,就是不知,在长孙兄看来,若是朝廷当真考了此题,长孙兄会如何回答?”
随着马展话音响起,众人纷纷侧目看来,他们显得有些惊奇。
一方面是他们对马展并不熟悉,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现在却突然出来个陌生人,总归是有些奇怪。
至于另一方面,那就是马展这个问题,多少有些冒昧。科举考场上,大家都是对手,岂能轻易泄露自己的想法?
不过,长孙无忌在听得马展之言后,虽然有些意外,却没有厌烦,只是摇头道:
“此事没有确切答案,因为无论何地,民情地理皆是不同,岂能一概而论。
相信朝廷也不会如此简单的出题,到时候,必然会添加诸多限制。”
众人点头附和。
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现在就可以商量出一个准确答案,那此次科举也就不用考了。
朝廷也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马展恍然,他这个问题确实不太合适,不过,他仍旧没有停下的意思,而是换了种说法,随口道:
“长孙兄所言极是,那在下还想问,如果长孙兄当真金榜题名,日后前往镇西都护府,治理百姓的要诀是什么?”
科举都是后面的事情了,此刻马展便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考一考长孙无忌。
方才长孙无忌已经给出答案,可马展还这般追问,有人不禁面露不满之色。
至于长孙无忌,他还是一副淡定的表情,他接着说道:
“镇西都护府之地,原是萨珊王朝疆域,若要治理百姓,首要之事便是安稳民心。
既萨珊王朝已经覆灭,便应建立学堂,推行汉学,从此移风易俗。
若是长此以往,不消数十年,汉学传于西方,镇西都护府百姓,也将人心所向。
当然了,此举虽然效果最好,却非一日之功。在短时间内,便应该核实田亩,劝农减税,以期民心安定……”
长孙无忌侃侃而谈,说得无比流畅,完全没有卡顿的意思。
一番话听下来,马展不由得连连点头,真不愧是长孙无忌啊,果然是不同凡响。
虽然很多东西,未必周全,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到了地方之后,自然可以针对某些事情,提出相应的对策。
这些事是着急不得的。
“好!”
马展出言赞叹道,别看如今大隋国力蒸蒸日上,疆域也是越发辽阔,但对人才的重视,却是越来越强。
像长孙无忌这等人才,即将科举入仕,当然是一件好事。
其实马展还是很愿意和长孙无忌聊一聊的,但此刻,他身份多有不便,真要说起来 那可真是太热闹了。
就这样,马展欣然道:
“好一个长孙无忌,我在科举考场等你!”
说完这话,马展便是给丁良和姜松打了个招呼,三人直接离开了。
众人眼中皆是浮现疑惑之色,他们也不知道什么缘故,总觉得此人不太对劲。
又有人盯着马展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迟疑,紧接着,喃喃自语道:
“在下是在何处见过此人?为何总觉得此人的模样看着有些眼熟。”
很快,另一人也出言附和道:
“不错,在下也觉得眼熟,就是不知道具体在哪里见过这位。”
但是,长孙无忌仍旧淡定,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紧接着说道:
“其实这位的名号,诸位应该都听说过。”
“都听说过?”
此言一出,在场读书人皆是面面相觑起来,显然他们不太理解,长孙无忌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也有人联想歪了,自言自语道:
“难不成这位是京中某位才子,但为何在下完全没有印象。”
在这个时候,并没有人往那个方面联想,因为此事太过不可思议。
长孙无忌则是继续道:
“若是在下没有猜错,这位应当就是……镇国王!”
“什么?”
如果说,方才在场读书人只是疑惑,但在此刻,他们脸上满是震惊之色,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
在长孙无忌开口之前,他们完全没有联想到马展身上,他们也不敢这样想。
毕竟,那可是堂堂镇国王马展啊,何等英雄人物,怎么会如此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他们身旁,可他们却浑然未觉。
这未免太过不可思议了。
马展的威名对所有大隋百姓来说,都是如雷贯耳,男女老幼都听说过这个名字。
但更多的人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他们对马展并没有太多印象。
结果此刻,马展就这样出现在他们身边,他们却没有半点察觉。
虽然此刻,还有人觉得难以置信,但已经有人回过神来。
他们想到方才马展所言,那些问题,确实有些不对劲。
“原来是镇国王,难怪我会觉得眼熟,也难怪在下方才就觉得,这位身上的气质,着实有些与众不同……”
“镇国王怎会突然出现于此?在下都没能与之说上两句话,这实在是太可惜了。”
在众人惊叹的同时,又觉得无限惋惜。
曾经出现在传闻中的那个人,此刻却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但他们并未把握住这个机会,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可马展已经走了,连背影都不见了,他们现在明白这个道理,已经太晚了。
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有人后悔莫及的同时,向着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兄,方才镇国王可是对你欣赏不已,相信日后长孙兄定能飞黄腾达,功成名就,当真令人羡慕。”
长孙无忌回想方才与马展对话,正色道:
“在下也是方才才敢确定,这位竟是镇国王,只希望接下来,在下能够考中科举,不负镇国王厚望。”
虽然长孙无忌是读书人,但马展的事迹何其惊人。可谓是文治武功,面面俱到,这样的人物,岂不令人心生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