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
唐寰宇觉得,等三清分身,顺顺利利证道称圣,迈入混元仙帝之境。
那么肯定就能够将元神和肉身,直接推至太初仙帝之境。
到那时。
道行再破入太素仙帝之境,这种情况下,哪怕就算是不如那些太易巨擘,可在洪荒之中,唐寰宇都有绝对把握,可以说是太易之下无敌手。
这种情况下。
就能够在这个波诡云谲的洪荒,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但是。
首先是要让三清分身,顺顺利利成为混元仙帝。
就在此刻。
酆都大帝整顿幽冥之后,暂时差不多跟平心娘娘分庭抗礼。
接下来。
唐寰宇也不敢再大肆有所动作,否则的话,那就是直接挑衅平心娘娘。
到那时。
就要直面真正的太易巨头。
这一点,唐寰宇还没有做好准备。
更何况。
以目前的幽冥局势,那足以让酆都大帝修道资粮无忧。
既如此。
酆都大帝离开幽冥。
受五庄观·明月仙帝邀请,自然是要来五庄观,拜见地仙之祖·镇元子和红云道人。
酆都大帝一步踏出幽冥,身后是无尽翻涌的九幽气息,身前是清灵浩荡的洪荒天地。
这一步,仿佛跨过了生与死的界限,阴与阳的藩篱。当他伟岸的身躯完全显现在洪荒苍穹之下时,天地间骤然生出异象。
五庄观所在的地仙界祖脉,万千地气如龙腾跃,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观外的天穹上交织成一片玄黄祥云。
云中隐隐有幽冥法则显化,轮回符文沉浮,却又与洪荒的生机完美交融。山川震动,草木俯首,仿佛在恭迎一位执掌生死权柄的至尊。
观内,正在参悟地书的镇元子忽然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他身旁的红云道人放下手中的赤玉葫芦,抚掌笑道:“好个酆都大帝,甫一出世,便能引动天地交感,看来幽冥权柄已得其半。”
话音未落,一道巍峨身影已踏云而至。但见酆都大帝身着玄黑帝袍,上绣九幽黄泉、六道轮回之景,头戴十二旒冠冕,每一串珠玉都似一颗沉浮的幽冥星辰。
他每一步落下,虚空中便绽开一朵墨色莲花,莲花开合间有无数亡魂虚影跪拜诵经。
“酆都道友驾临,蓬荜生辉。”镇元子起身相迎,手中拂尘轻扫,人参果树沙沙作响,落下三片蕴含先天乙木精气的叶子,化作三个蒲团。
虽然酆都大帝如今迎娶了侍奉万古元会的童女,镇元子也将明月视若己出,如同亲生嫡女对待。
但是,这并不代表镇元子就能够摆出长辈架势。
更何况,镇元子那是何等聪明。
绝不以长辈自居。
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地仙之祖·镇元子的脾气和秉性。
三人分宾主落座。
明月仙帝奉上三杯清茶,茶汤中竟映照出三界万象,正是五庄观独有的“万象茶”。
红云道人率先开口,目光灼灼:“大帝整顿幽冥,与平心娘娘分庭抗礼,这番手段着实令人惊叹。只是不知,此番前来,可是为了三清归来之事?”
酆都大帝端起茶盏,眸中幽光流转:“红云道友好眼力。三清证道仙皇在即,洪荒格局将变。本帝执掌幽冥权柄,自当未雨绸缪。”
镇元子抚须沉吟:“老君立人教,元始掌阐教,通天建截教。三清天尊若是归来,必引动天道气运重新分配。届时,怕是连幽冥轮回都要受到影响。”
“正是如此。”酆都大帝指尖在茶汤上一点,水面顿时显现出三道冲天清气,“三清本是盘古正宗,一旦证道无极仙皇,必将分割现有气运。西方二位,天庭帝俊,乃至巫族祖巫,都不会坐视。”
红云道人忽然笑道:“说起来,那通天教主若是成功归来,主张有教无类,怕是连幽冥鬼修都要心动。大帝何不早做打算?”
三人谈话间,天外忽然传来阵阵道音。
但见东方紫气浩荡三万里,一座玄黄宝塔虚影镇压诸天。
南方玉清仙光冲霄,一面盘古幡猎猎作响。
西方剑气撕裂苍穹,四柄凶剑若隐若现。
“开始了。”镇元子神色凝重,“三教的年轻俊杰同时冲击混元境。”
酆都大帝眼中精光爆射:“好一个三清!竟选择同时证道,这是要借彼此气运相互印证,毕其功于一役。”
就在此时,虚空震动,三道恢弘意志贯穿天地。
整个洪荒世界的法则都在共鸣,无数大能纷纷惊醒,目光投向三十三天外。
首阳山上,第二任太上老君头顶天地玄黄玲珑塔,太极图化作金桥横贯虚空。他目视苍穹,声音传遍洪荒:“吾为太上老君,今冲击混元天道圣人之境,以太极图镇压气运!”
几乎同时,昆仑山巅玉虚子祭出盘古幡:“吾为元始,今冲击仙帝之境,阐述天道,以盘古幡镇压气运!”
金鳌岛上上清分身诛仙四剑齐出:“吾为通天,今以诛仙剑阵,截取一线生机,以诛仙剑阵镇压气运!”
三道宏愿响彻洪荒,天道降下无量功德。紫气东来三万里,金莲地涌九千朵,整个洪荒的灵气都在沸腾。
五庄观内,三人静观其变。镇元子感叹:“三教要迎回三清祖师,洪荒从此多事矣。”
酆都大帝却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三清证道无极,对本帝而言,未必不是机遇。”
红云道人挑眉:“哦?大帝何出此言?”
“三教分立,必争道统。人教需轮回转世,阐教要度化冤魂,截教更会广纳幽冥修士。”酆都大帝指尖幽冥法则流转,“届时,他们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幽冥秩序。”
镇元子恍然:“所以大帝与平心娘娘分权,实则是在为日后与三教打交道做准备?”
“然也。”酆都大帝目光深邃,“一个完全由平心娘娘掌控的幽冥,不符合三教利益。而一个能与平心分庭抗礼的酆都大帝,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就在三人交谈之际,三十三天外突然传来剧烈波动。
太阳帝宫之中。
太阴仙子和广寒仙子,都遣分身,来到这至尊太阳星之中。
她们的本尊目前还不敢亲身前来。
“夫君,三教的天之骄子冲击混元仙帝,要迎回证道无极的三清天尊。我们要站哪一方?”
太阴仙子沉声问道。
“这还用问,肯定占据三教这一方。一旦三教祖师归来,那我们就能得到三教友谊!”广寒仙子说道。
此时此刻。
唐寰宇的眸光,洞穿虚空。
“三清天尊归来,可没有这么容易。现如今洪荒之中,还不知道有多少大能,想等着吞噬三清天尊的无极道果!”
唐寰宇作为三清分身的本尊,对于危险,从来都是非常能够察觉。
“现如今,三教已经开始推动。接下来,就要看洪荒各大势力,该如何抉择?到底是跟三教为友,还是跟三教为敌。不存在中立,这种情况下保持中立,那无疑就是相当于跟三教为敌!”
唐寰宇沉声道。
“夫君,那你支持谁?”
太阴仙子沉声道。
“你们虽然不是太阴元君,但你们如今也是混元仙帝,就跟我这个太阳帝君一起,发布檄文,公开支持吧!”
唐寰宇沉声道。
唐寰宇自然是支持三教。
这一点,他的立场从来就都不变。
但是。
唐寰宇自己支持是自己支持。
其他的,他可就不敢保证。
甚至他都不会以紫微道子的身份来发布檄文。
因为。
谁知道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心中到底是如何想。
当即。
太阳帝君携太阴仙子、广寒仙子三位混元仙帝的檄文,通过天庭,传遍洪荒三界六道,五行十方。
太阳帝宫之中,唐寰宇负手而立,眸光穿透无尽虚空,映照出三界六道此刻的波澜壮阔。
太阴仙子与广寒仙子的分身静立两侧,虽只是化身临此至尊太阳星,亦带来了太阴本源的清辉,与这至阳之地交融,衍生出混沌初开般的道韵。
“檄文……”唐寰宇低声重复,声音在这恢弘的殿宇中回荡,引动太阳真火化作无数金乌虚影盘旋,“是时候,让洪荒知晓吾等的立场了。”
他心念微动,一道神意传入天庭枢机。
下一刻,以太阳帝宫为核心,一道璀璨夺目、蕴含着三位混元仙帝意志的金色法旨开始凝聚,其光穿透三十三重天,其威震动了九幽之地。
洪荒众生共鉴:
吾,太阳帝君,承天景命,执掌太阳星辰,运转至阳,泽被洪荒,今有感于天道变迁,气运流转,特颁此檄,昭告三界十方,五行六道。
吾本出身微末,根脚人族。自蒙昧而生,于荆棘中行,幸得人道垂青,更蒙太清道德天尊教化之恩,传金丹大道,明阴阳至理,始知宇宙之浩渺,大道之无穷。
人教立‘无为’之旨,行‘教化’之功,于吾族有开辟灵智,引领超脱之无上恩德。此恩此德,如同再造,吾与亿万人族子弟,永世不敢或忘!
今三清正统,盘古遗泽,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之道承再现世间。
三教俊杰,秉承祖师宏愿,冲击混元,欲迎天尊法驾重临,此乃顺天应人之举,亦是洪荒天道循环之必然!
太清天尊之《道德》真言,犹在耳畔。
玉清天尊之阐天正道,心向往之。
上清天尊之截取生机,亦感其宏愿。
三教归一,皆为教化众生,稳固洪荒天地秩序,此大功德,大慈悲,焉能不助?
然,吾观现今洪荒,暗流汹涌。有西方极乐,虽言慈悲,却东渡之心不息,欲分润东土气运。
有天庭统御,虽掌秩序,然内部权衡,立场未明。
有幽冥深处,轮回重地,平心娘娘虽德配天地,然一家独掌,非平衡之道。
更有诸多隐世大能,或觊觎无极道果,或欲阻道统大兴,其心叵测,其行难料!
若三清天尊归来受阻,洪荒失此柱石,则天道倾颓,魔长道消,万灵何辜,遭此涂炭?
故,吾太阳帝君,今日于此,以太阳星辰为誓,以混元道果为凭:
一者,吾与太阴、广寒二位仙妃,鼎力支持三清道统,尤尊人教太清道德天尊!
凡有助三教迎回祖师者,皆为吾友。
凡有阻挠、破坏,乃至妄图窃取天尊道果者,皆为吾敌!
太阳真火,焚尽奸邪。
太阴清辉,涤荡污秽!
二者,吾将开放太阳星域部分古道,允三教弟子历练修行,汲取太阳本源,淬炼道体神魂。
凡持三教信物者,皆可得此便利。
三者,吾将密切关注洪荒动向,若有哪方势力,不顾大局,悍然对三教发难,吾与太阴、广寒,必率麾下仙神,第一时间驰援!
太阳帝宫,愿为三清归来之前驱!
此誓,天道鉴之,洪荒万灵共听之!
太阳帝君、太阴仙子、广寒仙子,共立于太阳帝宫!
檄文既成,化作三道万丈金光,一道直冲凌霄天庭,一道遍传四大部洲,一道沉入九幽地府。
其声恢弘,其意煌煌,如旭日东升,无可阻挡!
刹那间,洪荒震动!
天庭,凌霄宝殿。
昊天玉帝手持金色檄文,面色平静,眼底深处却有无尽星河幻灭。“太阳帝君……好快的决断,好明确的态度。”
与此同时,上古妖庭之主帝俊眼中迸射出凌厉杀机,东皇太一立于身侧,混沌钟虚影微微震荡:“兄长,我们……”
“静观其变。”帝俊将檄文放下,声音听不出喜怒,“三清归来,势不可挡。但这水,被太阳帝君这么一搅,是更浑了,还是更清了?”
西方,极乐世界。
接引道人面露悲苦之色,准提道人则目光闪烁。
“这位太阳帝君,倒是会选时候。如此一来,三教气运更添一把火,我西方东渡之计,阻力更大了。”
准提缓缓道,“不过,他既尊人教,我西方亦可从阐、截二教寻些机缘……”
幽冥,轮回盘旁。
平心娘娘漠然抬首,目光似穿透了无尽土层,看到了那煌煌日光。
“支持三清,制衡于吾?”她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酆都……看来你这步棋,走得比我想的更快。不过这太阳帝君,倒是给了本宫一个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