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能吃一口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王哲道了声谢,踉跄着朝巷子尽头走去。
果然,在一处稍微开阔的空地上,支着几口大锅,冒着微弱的热气。
几十个流民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眼神渴望地盯着那几口锅。
几个头裹黄巾、穿着灰色道袍的人正在维持秩序,口中念念有词,大多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信大贤良师,得饱腹”之类的话。
王哲排到了队伍末尾。
他看着那些黄巾道士,心中飞速盘算。
加入黄巾军?
这似乎是他目前摆脱饿死命运最直接的一条路,黄巾军初期声势浩大,确实吸纳了大量流民。
而且,他对张角其人,也抱有一定好感。
但是,熟知历史的他知道,黄巾起义最终会被镇压。
初期加入,固然可能快速获得经验和资源,但中后期很可能面临被各路官军围剿的命运,风险极高。
是苟全性命于乱世,还是投身这即将燎原的烈火?
轮到他时,一个面色冷峻的黄巾道士舀了半碗清澈见底、几乎能数清米粒的稀粥递给他,同时沉声道:“新来的?信大贤良师否?”
王哲接过破碗,感受着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热量,深吸一口气。
他的智力属性是13,远超其他属性,这或许意味着他的优势不在于冲锋陷阵。
他没有直接回答信不信,而是抬起头,看着那道士,用尽量沉稳的语气说道:“这位仙师,在下略通文墨,不知贵教可需人手抄写经文、登记名册?”
那道士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王哲虽然面有菜色,但比起周围那些纯粹的饥民,眼神中多了一丝清明和镇定。
“哦?你识字?”
道士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在这个时代,识字率极低,能写会算的也算是人才。
“略知一二。”王哲点头,三国世界里的文字跟冒险家世界不太一样,但由于设定上有点智力,因此王哲还是能看懂也会写的。
道士沉吟片刻,指了指旁边一个拿着竹简和笔墨的人:“你去他那边试试。若真有用,以后不必在此排队领粥。”
王哲心中微微一喜,知道自己赌对了第一步。他走到那个文书模样的黄巾教徒旁边,接过对方递来的竹简和毛笔。
上面是一些歪歪扭扭的人名和符号,似乎是记录领粥人数的“账本”。
王哲的毛笔字虽然不算多好,但至少工整清晰。
他迅速地将之前潦草的记录重新誊写整理了一遍,还按照某种顺序做了归类。
那文书看了,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俺写得强。你以后就跟着俺,帮忙记录教众名册,分发符水。”
【触发任务:黄巾文书】
【任务要求:协助太平道教徒处理文书工作,登记教众信息。】
【任务奖励:每日食物供给,少量经验值,太平道声望微幅提升。】
王哲接受了任务。
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差事,但至少暂时解决了生存问题,并且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观察位置。
在这乱世中,已是难能可贵......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哲一边做着枯燥的文书工作,一边留意收集信息。
他知道了这个难民营的规模,知道了附近黄巾军的调动情况,也听到了许多关于官军动向的传闻。
他甚至凭借稍微超前的历史知识,在与其他教徒闲聊时,小小“预测”了几件小事,比如某地可能发生小规模冲突,渐渐被少数人认为“有点见识”。
他的智力属性似乎在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让他能更快地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并从零碎的信息中拼凑出有用的情报。
然而,平静是短暂的。
这天下午,营地突然一阵骚动。
一队风尘仆仆的黄巾兵带着大量伤兵,进入了营地。
并且带来了一个噩耗:一支官军正在向这个方向扫荡,距离此地已不足三十里。
营地瞬间炸开了锅。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负责管理营地的黄巾小头目急得团团转,是撤离?还是组织人手依托简陋的工事抵抗?
王哲知道,这又将是一件决定他【三国无双】人生轨迹的大事。
继续留在这里,很可能被官军当作黄巾乱党一并剿杀。
但独自逃跑?
以他这流民的身份和可怜的武力值,在外面乱窜也是死路一条。
他看向那个焦头烂额的小头目,又看了看手中记录着营地人口、物资的竹简,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他走到小头目面前,镇定地说道:“头领,在下有一言。”
小头目正烦躁,没好气地道:“有屁快放!”
王哲快速说道:“官军来袭,兵力不明,但我营地多为老弱妇孺,能战者不足百人,甲胄兵器更是匮乏,硬守无异于以卵击石。依在下之见,应立即分批撤离,向西北方向山林转移。那边地势复杂,易于隐蔽。同时,可派少数机灵之人,向南面大路制造痕迹,佯装主力南逃,迷惑官军。”
小头目瞪着他:“撤离?说得轻巧!这么多人能跑多远?粮食怎么办?”
王哲指着竹简:“根据记录,营地存粮尚可支撑三日。轻装简行,只带必要口粮。组织青壮协助老弱,分批出发,约定山中集合地点。至于疑兵......我可带两人前往布置。”
小头目将信将疑,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王哲这几日表现出的“见识”和冷静,让他决定赌一把。
“好!就依你!你带两个人去南面弄出点动静,然后自行赶往西北黑风岭汇合!若是骗我......”小头目眼中闪过一丝凶光。
王哲心中一紧,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迅速挑选了两个看起来还算机灵的年轻流民,带着马车和一些破布、树枝等物,朝着南面大路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