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意识的想说,那他还真没告诉咱,顺天府外的状况,竟然严重到这地步。
但转念一想,这话要是说了,岂不是说自己还不如李暄?
干脆闭嘴了,不搭理崇祯。
捏着那一纸口供,到了丹陛下的台阶那,扶着栏杆心力交瘁的坐下,直直的目光望着皇极殿外的大明天下。
直到现在。
朱元璋才意识到,他之前忽略了崇祯这时期的大明问题。
还以为这时候的大明即便就是烂!
也烂不到哪去。
应该就是一些乱臣贼子作祟。
只要杀干净了这些人,大明就还是能挽大厦将倾。
但现在看来。
这想法还是太简单了。
如今的大明天下,根本就不是杀几个臣子,换几个臣子,就能挽回的。
如贪污高达三千万两白银的东林党,也只是肘腋之患罢了。
大明真正的问题,恐怕已经不是在于这些臣子,而是这几百年下来,大明已经失去了天下的民心,病入膏肓。
对此。
有着丰富造反经验的朱元璋,感触颇深。
朱元璋嘴唇颤动,直直的目光望着皇极殿外的大明天下低声轻诵。
崇祯没听清,凑了过来想听听,听见朱元璋念的。
“天高皇帝远。”
“民少相公多。”
“一天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崇祯这回听清了,立马不敢说话了。
心思敏锐的他,已经从这话里听出来了朱元璋的言外之意。
意思就是怪自己这个皇帝当的,都还不如元末的暴君了呗?
..
朱元璋想了半天,都没想到该怎么解决当下的问题。
以他的身份,挽回如今的大明,比当初赤着脚造大元的反,还要难的多。
“皇祖,如今该怎么办?”
崇祯也不知道如今该如何,杀人已经不能解决当下朝廷的困境。
需要有一个能一眼窥见大明未来的人,或许才能让大明重新起死回生。
朱元璋不回答的这空档。
崇祯想到了一个人。
能一眼窥见大明未来的人?
这句话让崇祯的脑子里闪出来一个人的脸,还在说话。
“你报我李景和的身份证得了呗?”
“皇祖!”崇祯脸上骤然闪出来了兴奋,凑到朱元璋膝下,轻轻给其捶腿。
这时候要安抚,要说好话。
才能说服爱吃醋,爱被当成救世主看待的皇祖,让他去请教李暄。
崇祯腹黑,对于这些手段再拿手不过了。
说了好一阵子好话,见朱元璋脸色稍有缓和了,崇祯立马就想张嘴。
然而朱元璋却要比他还快,眼皮子一掀,没好气的戳破崇祯的举动:
“想让咱去求他?让他给个法子是吧!”
“你一撅屁股,咱就知道你要拉什么驴粪蛋。”
崇祯满肚子的话都被憋了回去,尴尬的笑笑:
“嘿嘿,还是老祖宗您了解朱家的子孙,咱们朱家人都这样。”
朱元璋没好气的哼了哼。
对于崇祯被骂成驴不乐意,干脆就把所有朱家人都拉下水的举动,翻了个白眼。
作为大明的皇帝,朱元璋实在不想拉下来这张脸,去继续再求李暄,给个解决办法。
但同样。
还是作为大明的皇帝,直觉告诉他,李暄那里有解决如今大明困境的法子。
应该去求他,救一救如今的大明!
想了半晌,朱元璋做不了决定,干脆站起来:“咱先回洪武。”
“皇祖!您回去是要让他给个法子吗?”崇祯急了,走?不管子孙了吗?
朱元璋没回答,而是瞪了崇祯一眼,“这都是你造的孽,你也好好想想,该怎么办!”
说完,一挥手召唤传送门。
然而这一挥,皇极殿里却没有任何动静,场面僵在这几秒,只有冷风吹过去。
“皇祖?”崇祯看朱元璋尴尬,竟然一挥手没把传送门召唤出来,赶紧给他解围:
“说不定是神仙在忙?没时间搭理您?您要不然再试试呢?”
“什么神仙!这是朕的系...”
正处于尴尬中的朱元璋,差点把系统给说出来。
他想着。
这是系统,哪来的什么神仙!
系统就是随便为自己所用,自己让她上东,她就不敢上西。
让她打狗,她就不敢撵鸡。
哪来的在忙?
“咳咳,咱...咱再试试。”
朱元璋又挥了一下龙袍,接着就等。
几息过去。
皇极殿里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蒋瓛都看不下去了,但一丁点的动作不敢做,生怕这时候被最尴尬的朱元璋抓着泄愤。
崇祯也把脸转了过去,尽量不让朱元璋感到尴尬。
但接连两次都没能召唤出来传送门的朱元璋,脸已经发烫了!
什么情况!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来了,回不去了?
你给咱开门!
朱元璋又接连用劲儿挥了几下袍袖,急眼了!
好在,最后一次,传送门终于好像不情不愿的打开了。
朱元璋看着出现的传送门,心有余悸。
还好,还好,总算是开了。
“咱回去了。”
跟崇祯打了个招呼,赶紧一溜烟儿进了传送门,生怕回不去洪武。
蒋瓛也跟着朝崇祯行了个礼,赶紧跟着进去了。
传送门很快关闭。
崇祯望着,心里压力有些大,只求朱元璋能多考虑一下他这个子孙,可千万要去求李暄。
...
洪武朝这边。
“哎哟,我说燕王殿下,凉国公,还有诸位,您几位就回了吧。”
“陛下真不在,您几位一直在这跪着,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奉天殿前的汉白玉台阶底下,太监望着跪了一地的人,苦口婆心的劝解。
这些人却一言不发,安静的就跪在这。
打最前头,跪着换了蟒袍的朱棣,肩上扛着日月两章,前胸后背是四爪的龙纹样。
还有穿上只有参加祭祀,或者皇帝寿辰才穿的正式朝服的蓝玉,徐辉祖等几个国公。
头上戴的是梁冠,一品和国公都是七梁,穿的是红色的罗衣和罗裳,系着革带,玉佩绶。
跪着的身边,放着象牙笏板。
他们后面,还有很多同样换上了正式朝服的淮西里的侯爷,伯。
这么正式的场面,已经把今天的这场跪殿的行为,上升到了一个很严肃的等级。
通俗点说。
近乎于直白的告诉朱元璋,我们现在是以大明朝廷臣子的身份。
以对待祭祀天地,皇帝寿辰这种重大典礼的严肃态度。
来提醒陛下。
希望陛下你也能通过我们的态度和身份,明白,我们今天这场跪殿的行为,有多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