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的常在位分远没有安陵容的常在位分稳当。
她虽然有那样一张得天独厚的面孔,但入宫前降位,再加上甄家不敬皇室的罪名还在头上压着,皇上有意抻一抻她的性子,便在沈眉庄后,翻了安陵容的牌子。
“小主不必着急,有一个词叫做后来者居上,想来安常在得了这一次机会又如何?没有良好的学识教养,能不能抓住皇上的宠爱,还未可知。”
崔槿汐看着甄嬛的眼神从期待到失落,凑上前安慰着。
其实甄嬛原意并非现在就要承宠出头,韬光养晦以求来日才是她进宫摸索出来的生存之道。
可惜她身边时时跟着碧鲁嬷嬷,温太医想要独自留在屋子里把脉,顺便商量些不能见人的事情的机会根本不存在。
既然没办法装病,那甄嬛就想着一鸣惊人给皇上留下一个与众不同的印象才好。
可惜她自诩在殿选时和皇上侃侃而谈心灵相通,却过分高估了自己的地位。
新人入宫就连家世最低的安陵容都侍了寝,她仍旧没有消息。
崔槿汐的话倒是入了耳,甄嬛不自觉的在心里用安陵容卑微的家世和小家子气的气质和自己做对比,倒是越发觉得稳操胜券。
“安常在的出身也不是自己想要选择的,她虽然从小地方来也不通诗书,但人生的婉约也有自己的优点特色,皇上未必不喜欢。”
只是面上她从来都不是个刻薄的,在外头周全着形象,倒是让碧鲁嬷嬷刮目相看了一点。
“崔姑娘若是不会说话就闭上嘴,你是哪个嬷嬷手底下教出来的奴婢?敢在背后大胆议论小主,岂不是给咱们小主招灾殃吗?!”
崔槿汐自持资历,又带着几分不可言喻的目的非要赖在甄嬛身边当奴才。虽然眼下瞧着还算得甄嬛的信任,但若真有什么意外,她肯定是排在流朱后头。
所以便使了力气表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试图坐稳甄嬛身边大宫女的位置。
毕竟她年岁真不算小了,自梳为姑姑后,怎么也不应该在贴身宫女这个位子上打转。
若是今后有心人用这个打发了她出去,除非甄嬛开口保她,不然她是真的没有能力挤走承乾宫掌事姑姑的位子。
“是奴婢的错,奴婢口无遮拦,请小主责罚。”
到底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甄嬛不痛不痒的罚了崔槿汐一个月的俸禄银子,就打算轻飘飘的揭过了这件事。
碧鲁嬷嬷嘴角翘起一个嘲弄的弧度,既没有阻止也没有夸赞。
甄嬛觉得怪异,但并没有往心里去。毕竟碧鲁嬷嬷规矩严苛,又不苟言笑,实在不得她的喜爱。
等到了第二天,甄嬛就知道碧鲁嬷嬷那笑容代表着什么了。
“小主,小主救救奴婢。”
慎刑司来拿人,甄嬛一个没有侍寝的常在能有什么本事阻止?
眼睁睁的看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把崔槿汐拖走,甄嬛至多留下一句:“等我想办法”就再没了动静。
“嬷嬷可是算计到了槿汐会遭此劫难?”
甄嬛的语气难免带了些不满,毕竟这宫里头有一个一心为自己的宫人难得,崔槿汐纵使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她的谋划和她不谋而合,又有资历,是甄嬛目前最得用的宫人。
碧鲁嬷嬷上下打量了一下甄嬛,眼底的嫌弃溢于言表。
“甄常在,这里是紫禁城,不是你们那不值钱的甄府。这宫里头,会说话的不仅是宫人,一草一木都有耳朵有告密的嘴。安常在,不,是柔常在即使出身不高,也不是您,或者奴才们能议论的,这是规矩。”
碧鲁嬷嬷独特的腔调带了些说不上的阴森,甄嬛虽然不怕这些,但也有点毛骨悚然。
知道自己如今并不是露头的好机会,崔槿汐曾经也提醒过碧鲁氏深耕内庭不可抗衡。
权衡再三,甄嬛收敛起了所有小心思,安安稳稳的跟着碧鲁嬷嬷学规矩,进步飞快。
碧鲁嬷嬷听过自家这位念叨隔壁的沈贵人,对于郭络罗嬷嬷的合作格外的上心。只是她也不用多费什么口舌,只拦了几次没叫两人碰面,那头的老姐妹自会得到想要的。
方佳淳意也听到了安陵容成功侍寝并且得了柔字做封号的旨意。
正好奇着皇后居然没有动手,就瞧着芳荷走了进来。
“今日皇后娘娘免了各宫的请安。”
真是天上下了红雨,乌拉那拉宜修这样注重晨昏定省的人居然会无缘无故免了请安。
“可是皇后娘娘病了?”
方佳淳意没有抬头,摆弄着梳妆台上的胭脂盒子没心没肺的。
“景仁宫里的人说,是皇后娘娘昨夜歇的迟了些,今日头痛。”
芳荷虽然是养心殿出来的嬷嬷,但今后永寿宫就是她的养老地了。自然是以嘉嫔为先,也尽量的用自己的能力,避免主子搅和进后宫的风波里。
瞧着方佳淳意似是没往心里去,芳荷继续道:“奴婢听说,皇后娘娘昨夜和马佳嬷嬷起了争执,大约是因着意见相左,才有了不睦吧!”
昨夜是柔常在侍寝,皇后能和马佳嬷嬷有什么不睦?方佳淳意几乎是一秒钟就猜出了缘由,也想明白了安陵容能成功且平安侍寝的原因。
不过她现在可不是后宫倾轧出来的标准政治后妃,她现在只是一个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除了吃脑子分不出其他余地的天真无邪小可爱。
“那应当是皇后娘娘不对了。”
方佳淳意眨眨眼睛,把吟诗给她挑选的云间月兔珍珠流苏玉簪拨弄到一旁,拿起蝶恋花铃铛金簪在发髻上比划。
芳荷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家娘娘还是个孩子呢。
“主子和奴婢不睦,自然是奴婢的不对。”
虽然这么说,但芳荷还是认真的把方佳淳意挑选的簪子插到了合适的位置上。
方佳淳意照了照镜子,表示满意。
“可是马佳嬷嬷是皇上给皇后娘娘找的教养嬷嬷呀,就和芳荷姑姑你一样,那肯定是在宫里时间久的人规矩更好不是?”
方佳淳意的理论一向这么直白不拐弯,芳荷也习惯了。
不过主子能想明白皇后并非不会出错就行,今后心里能有数,就好劝。
“是,娘娘想的明白,是奴婢想的简单了。”
芳荷顺着夸赞了一句,方佳淳意得意洋洋的表示今日的煎饼果子可以分芳荷两个!
(煎饼工艺在数千年前就有哦,类似油炸馃子的油炸面食在唐代也有啦,只是雍正时还没有结合成咱们吃的煎饼果子。煎饼果子一词最早出现在1928年的天津【大公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