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蔓月第一次拗不过叶明秀,乖乖坐在马车上,任由她牵着缰绳,拉着马车带自己回家去。
街上的人看见她们都觉得很奇怪,有马车不坐,反而拉着马车走路,这是什么毛病?
叶明秀对大家诧异的目光视若无睹。
她就要有孙子了,他们有吗,这么看着自己做什么。
她们回到家里,李青芸着急道:“怎么样,我嫂子怎么了?”
三个孩子也跑过来,昂着头看向张蔓月,一个个面露担忧。
叶明秀满脸喜色,“你嫂子有了。”
“有什么?”
叶明秀嗔怪地看了她一眼,“有孩子了,月月怀上了。”
“啊!我要做姑姑啦?”
李青芸看向张蔓月的小腹,真是一点看不出来。
见到叶明秀手上还拿着药,她问道:“娘,你怎么还拿着药呢?”
“这是保胎药,吃了对孩子好的,你赶紧去熬药。”
李青芸接过药,还是觉得十分惊奇,边走向厨房边回过头看着张蔓月。
这就有了?以后她就要给孩子当大姑了?
恍恍惚惚。
她还没做好准备呢。
叶明秀叮嘱其他孩子,“这件事你们可不能往外说,听见了吗?”
三小只齐齐点头。
叶明秀扶着张蔓月进屋。
张蔓月:……
真不用这么小心,还不到这个份上。
“娘,你不用这么注意,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真的没事。”
“那可不行,还是得多注意些才行,你可千万不能累着了。”
从这一天起,她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叶明秀几乎什么都不让她沾手。
张蔓月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教他们怎么做烤鱼,怎么调料汁,还得喝味道感人的保胎药。
中药的味道真是不咋滴,张蔓月喝了好几天,每天一天三顿的喝,她感觉自己身上都一股中药味。
好不容易到了元宵这一天,她让李青芸不要给自己熬药了,再喝下去她人都要不好了。
她自己有灵液,这不比其他补药要好得多。
李青芸去跟叶明秀申请,最后终于免除她喝药这一项任务。
做饭还是由叶明秀主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大家都吃得肚子浑圆。
李四凤过来看她,“我听说你们回来了,就过来看看。”
张蔓月看见她好像瘦了,别人过年胖三斤,她怎么还消瘦了呢。
“四凤姐,过年这么久,我怎么看你好像一点都没胖呢。”
李四凤笑着捏了捏她的脸,“你倒是吃得胖乎乎的。”
“啊,我真的胖了这么多吗?”
李四凤笑得更欢了,“胖点好,胖点好看,多有福气呀。”
张蔓月摸了摸自己的脸,现在她已经是有福气的脸了吗。
“四凤姐,你上家里坐坐。”
“不坐了,我就是过来看看你,这就得到酒肆去看着了。”
“你这么快就开店了吗?”
“是呀,开了好几天,生意还行。”
“那我就不留你了,我们以后再聊。”
李四凤笑着走了出去,出门以后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下去。
走到巷口的时候,原先一直在这里等候的人,早就没影儿了。
这段时间她一直幻想着王铁山来找自己,过年过节,他好歹过来跟自己拜年。
可是没有,一次都没有,她连他一面都没见过。
他真是好狠的心呀,说断就断了。
男人在情爱这方面,永远都比女人狠心多了。
张蔓月送走李四凤,感觉自己又困了。
这些天吃完了睡,睡起了又吃,怪不得长肉会这么快呢。
到了十六这一天早上,张成文早早赶着车,把人带过来了,大家到酒楼里忙活。
叶明秀没法去酒楼帮忙,还特意叮嘱梁惠娘帮忙看着点,不要让张蔓月干重活。
梁惠娘:“什么,月月有了?”
其他人都看过来,不住跟张蔓月道喜,同时大伙儿也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成亲这么久,却迟迟没有孩子,大家挺为她担心,生怕婆家人会嫌弃她。
虽说叶明秀跟她的关系不错,但子嗣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就算她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想抱孙子。
听说还有人因为生不出孩子被休的,还有的因为没有生下儿子,在婆家受尽冷眼的。
她怀了孩子,不止老李家的人高兴,老张家的人更加高兴。
宋飞霜拉住张蔓月的手左看右看,叮嘱她要多注意,像是想起什么,转头问叶明秀,“这个事跟小俭说了吗?”
叶明秀摇头,“还没说呢,等他回来再跟他说吧,让他们小夫妻自个儿说去。”
宋飞霜也笑了,“这样也不错。”
张蔓月看见大家高兴成这样,心情还真是复杂,大家也太关心她的肚子了。
“时间不早了,咱们该上酒楼去忙活了。”
宋飞霜:“你还要去干活?”
“娘,我就是怀孕而已,不至于要这么小心吧。
你不是老说你怀上孩子也一直干活,大哥差点就在地里出生吗,是爹把你背回家,还找了稳婆,没多久大哥就出生了吗?”
宋飞霜确实在生孩子的前一刻都在干活,可她舍不得自己的闺女这么辛苦呀。
“我那是没有办法,要是不干活就没有吃的,再苦再累也还是得干。
可你情况不一样,你怀的是头一胎,更得注意一些才是。”
“我会注意的,我就是过去看一看,也没有多少活儿让我做的。”
梁惠娘:“大嫂你就放心吧,有我看着呢,我肯定不会让月月上手的。”
张蔓月终于能出门,不过大家也像他们说的那样,根本不让她动手。
但凡她要搬个凳子,其他人立马“我来我来”,她要泡壶茶,又有人跑过来“我来我来”,她要烧炭生火,也被人挤到旁边“我来我来”。
张蔓月:……
她只是个孕妇,不是个废人呀。
你们太夸张了,知道吗。
可不管怎么样,他们就是不让她动手,张蔓月从这边被赶到那边,又从那边赶到这边,无所事事,在店里闲晃。
好不容易到开店的时候,有客人看见酒楼开门,走上前来,“你们还真的开门了,我还以为你们要晚点开呢。”
张蔓青笑着把客人迎进店里,因为开年第一天做生意,每一桌能赠送一份糕点。
早上的生意不算很好,不过也接待了七八桌的客人。
到了下午该处理烤鱼了,张蔓月真是受不了鱼腥味,就把处理鱼的活儿交给张成文和梁惠娘,还教会他们烤鱼和调料,以后这项活儿就交给他们了。
过了没几天,酒楼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家喜欢吃麻辣火锅,大冷天的吃得一身汗,浑身暖乎乎的,舒坦。
店里的香味日渐浓郁辛辣,不少吃不了辣的人看到那红彤彤的颜色,闻到那浓郁的香味,都禁不住咽口水。
真想尝尝是什么味道。
有的实在太想尝试了,问到张蔓月这边,能不能做些不那么辣的火锅。
行呀,怎么会不行,店里推出微微辣火锅。
有些吃不惯牛油,觉得有味道。
那就推出清油火锅。
火锅的名气越来越大,自然惹得有人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