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照顾很多选手的个人粉丝,也为了考虑数量庞大的比赛观众,最后主办方不得不妥协,被迫搞出一手“暗箱操作”。
即直接光明正大按照参赛选手的表现、以及以往的大致实力,来排列序号。
而后,根据序号分配对手。
前面的匹配后面的,中间的互相战斗,大致就是这种固定模式。
实力强的跟弱的打,这很好理解,避免了强强对决提前出现。
而如果这样,都有排名在前的选手被淘汰,那就完全是活该,而且这种小概率事件,也没人敢质疑比赛。
虽说对那些实力弱的人不太公平,毕竟以前他们有些人偶然运气好,能取得一个极好的名次,但从此以后,却是不太可能再出现。
而主办方这次学聪明了,提前将赛制完善,搞出了正常情况有多少排名有奖励,除了前一两轮,后面的就算输掉比赛,也就是排名不能靠前,可奖励同样在。
以及一系列诸如败者赛、一两轮淘汰赛后就循环赛、最后再淘汰赛等等可以灵活调整比赛的规则。
虽然这样做,还是无法避免,对那些初入二品的武者来说,一上来就大概率被淘汰的命运。
可本身比赛就看实力,切磋派的比赛实力虽然和实战派的战力不是一个概念,但本质一样。
主办方总不可能照顾弱者吧?
而后,让排名中间的人内部比赛,也能保证前段比赛的具有一定精彩程度。
自从定下这个基调,多年来擂台赛一直遵循,虽然像这一届因为奖励丰厚导致人数变多,可整体理念不变,如今已经演化成完整的体系。
当然,这些弯弯绕绕,主办方也不可能大肆宣扬。
毕竟怎么说,他们这也能算暗箱操作,虽然这样做反而比完全公正得到的骂名更少,可他们也没必要主动说出来。
当然,这些内幕,大多数擂台赛常客都是知道的。
也只有没怎么关注擂台赛的人,才不会在意。
比方说杨慎行,他先前就不知道,还是自己观察出来后,因为在休息室太闲,上网搜了一下以前擂台赛的事,才有所了解。
就这样,在他百般无聊中,今日的比赛终于结束。
196名参赛者,98人获胜,直接进入第三轮,即前五十与后五十的总计一百人排名争夺。
而输掉的98人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明天一早,将要进行的就是今日输掉之人的比赛,98个人,争夺前一百剩下的两个名额。
而等败者赛结束后,今日胜者们才会开始比赛。
所以,明天杨慎行可以不用一大早就来,等到下午入场完全可以。
不过第二天,杨慎行还是没能如愿,一大早,就被拽到了圣武馆。
只不过,他当然不可能是来比赛的,而是被齐浩渊他们拉着,来观看一场特殊的表演。
原来,是因为四品赛场上,因为参赛选手总共也就不到五十人,而主办方虽然要考虑延长赛制以不至于让购买了四品赛场的观众看的比赛太少。
但又要考虑到,哪怕人只有这些,就算没有淘汰赛全是循环赛,也维持不了几天。
毕竟,总不能一天只有一两场比赛,那样不仅观众不乐意,参赛选手也不乐意。
所以,四品赛场在比赛期间,是有一连两天的休赛期的。
只不过,为了不让买到四品赛场的观众觉得太过亏本,他们就在这两天时间中,设置了一项特殊表演。
说是表演,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表演赛,只不过参加人选,要么是主办方的自己人,要么是他们刻意邀请来的。
而这些人,也不是普通武者,他们所比赛的方式,也不是很简单的上台战斗。
原来,这些人竟是武者之中,非常少见的驯妖师。
所谓驯妖师,即训练妖兽的武者。
世上妖兽无数,除了形成规模的北方妖国、南境妖盟外,夏国周边,就没有其他大型妖族文明。
可这不代表,其他地方就没有妖族。
不管是那些没有被大型妖族文明收编的小种族,还是本身就独居的妖兽,亦或者由普通野兽,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化而来的妖兽,数量其实并不少。
只不过要说质量,这些妖兽,是远远比不上妖国、妖盟的,这个群体就和赤毒秘境的本地妖兽类似,连妖族都称不上。
而很多夏国武者,不管是武大学生,还是正常散修,都有不少人喜欢去那种没有夏国敌人盘踞的野外冒险。
自然而然的,就和这些妖兽时有相遇。
至于碰面后会不会战斗,则并不一定。
有时候人和妖兽看上同一个猎物,或者宝物,自然难免有争夺。
但如果只是路上遇到,则双方大多会选择分开。
但种种情况不尽相同,可总的来说,夏国武者在这方面,斩杀的妖兽也不少。
不过从夏国层面来说,对于这种不成气候的妖兽,则采取放任态度,毕竟,这也能给国内的散修,提供相当一部分收益。
找妖兽拼,总比利欲熏心之下犯罪要好。
而且,其他如军方、武大等内的年轻人如果想历练,这也不失为一条门路。
严格来说,杨慎行以前,就勉强算是靠此道谋生的。
青川省的西北角的山脉,往西是鬼冥族,往东北是妖国,中部低端,位于三方交界,就算是很多散修,乃至普通人冒险采药的地方。
而之所以说这些,其实是因为,武者中的驯妖师职业,就源自于这种散修赚钱的门路。
以前,有武者外出冒险,偶然之下,能带回妖兽的幼崽,亦或者尚未孵化的卵。
至于怎么得到的,倒是不尽相同,有恰好斩杀带着幼崽的妖兽的,有碰巧之下进入妖兽巢穴,恰好成年妖兽不在的,更有运气好到极点的,直接在野外捡到的等等。
虽然一个人不经常带回妖兽幼崽,或者未孵化的妖兽卵。
可架不住去冒险的人多了,一个人时间少,但人一多,那些例子自然也就不可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