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首页 >> 九州民间志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没错,我的卡牌是辛弃疾怎么了结婚两年未见面,军医老公回来了错撩疯批霸总后我一胎三宝藏起孕肚离婚后,豪门总裁天天跪求复合夜曦如幻beta的种田路徐队,求抱抱II小孕妻齁甜,被绝嗣大佬抱回家宠闺蜜双穿,我在七零年代吃大瓜我靠踹了前男友惊爆热搜
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 九州民间志全文阅读 - 九州民间志txt下载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2章 鬼童指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京东路济州地界有个叫柳泉铺的小村落,村西头住着个叫王二的脚夫。这王二三十出头,生得五大三粗,一双草鞋常年沾着泥,肩上那根枣木扁担被磨得油光锃亮,却总在月黑风高的夜里,透着股说不出的寒气。

那年头世道不算太平,澶渊之盟虽换了些安稳,可地方上盗匪仍多,尤其是济州往郓州去的那条官道,穿越大野泽边缘,芦苇荡深不见底,别说夜里,就是白日里也少有人敢独行。王二凭着一身蛮力和几分机灵,专接那些非走夜路不可的活计,赚的是旁人不敢挣的辛苦钱,只是每逢趟过那片叫“迷魂洼”的沼泽地,总免不了要往路边的老槐树下丢几个铜板,嘴里念念有词。

这年秋里,济州城里的绸缎商张大户托王二送一批货去郓州,说是给女儿做嫁妆的蜀锦,定要三日内送到。王二掐着日子算,头天就得赶到沼泽那边的陈家集歇脚,不然误了时辰,别说工钱,怕是连命都得赔进去。

起程那天傍晚,天阴得像块浸了墨的破布,风里卷着湿冷的潮气。王二挑着沉甸甸的绸缎担子,刚出柳泉铺,就见村口的老猎户李老爹蹲在石头上抽旱烟,烟杆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二小子,今儿这天头,怕是要落黑雨。”李老爹磕了磕烟灰,浑浊的眼睛盯着西边的乌云,“迷魂洼那边,这几日不太平。”

王二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白牙:“老爹放心,我走了七八年,闭着眼都能摸到陈家集。”

“不是路的事。”李老爹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声音压得低了,“前儿个邻村的刘三,说在沼泽边见着个穿红袄的小童,黑灯瞎火地在路边哭,问他啥,就说‘往这边走’。刘三那愣头青跟着走了半里地,回头再看,那小童没了影,脚下竟是片烂泥塘,再往前一步就陷进去了。”

王二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扁担似乎沉了些。他走夜路这些年,听过的邪乎事不少,可“红袄小童”这说法,还是头一回听说。

“许是刘三看花了眼,夜里风高,树影晃着像人影。”王二硬着头皮说,脚下却加快了步子。

李老爹在身后喊:“要是真遇着了,别应声,往有光亮的地方跑!那老槐树下的铜板,多丢几个!”

王二没回头,只闷闷地应了声。秋风吹过路边的庄稼地,高粱杆子摇得哗哗响,像是有无数人在身后窃窃私语。

走到日头擦黑,果然下起了雨,不大,却黏糊糊的,打在脸上像抹了层油。王二披上粗麻布雨衣,挑着担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官道上的泥被踩得稀烂,每走一步都要费上三分力气。

过了落马坡,就该进迷魂洼的地界了。这里的路渐渐窄了,两旁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风穿过芦苇荡,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听着像孩子哭。王二掏出火折子,吹亮了挂在扁担头上的灯笼,昏黄的光打在湿滑的泥路上,只能照见眼前三尺远的地方。

他心里记着李老爹的话,眼睛瞪得溜圆,耳朵也支棱着,连自己粗重的喘气声都听得一清二楚。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灯笼里的蜡烛烧了过半,四周静得可怕,只有雨打芦苇的沙沙声,还有自己挑着担子的吱呀声。

就在这时,风里好像掺了点别的动静,细细嫩嫩的,像是有个娃娃在哭。

王二的脚猛地顿住,脊梁骨上瞬间爬满了寒意。他屏住呼吸侧耳听,那哭声断断续续的,就在左边的芦苇荡里,不远不近,听得人心里发紧。

“谁?”王二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沼泽边荡开,又被风吹了回来,显得格外单薄。

哭声停了。

王二咽了口唾沫,握紧了扁担。他想往前走,脚却像被钉住了似的。过了片刻,那哭声又响了起来,比刚才更近了些,还带着点委屈,像是受了天大的欺负。

“是哪个村里的娃?迷路了?”王二试探着问,心里却七上八下的。这荒郊野岭的,哪来的小童?

哭声又停了。紧接着,芦苇丛里“窸窸窣窣”响了一阵,一个小小的黑影从里面钻了出来,就站在路边,离着王二不过七八步远。

王二举起灯笼往前照,手忍不住发起抖来。那黑影果然是个小童,看着也就五六岁的样子,梳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发髻,身上穿着件红得发黑的小袄,领口袖口都磨破了边。雨打在他脸上,却不见有水滴滚落,那张脸白得像纸,眼睛黑洞洞的,直勾勾地盯着王二。

“你……你谁家的?怎么在这儿?”王二的声音有点发颤,他这才发现,刚才的哭声明明是童音,可这小童站在那儿,嘴巴一动不动。

小童没说话,只是朝着王二身后的方向指了指,然后转身,迈开小短腿往芦苇深处走,走了两步,又回头看王二,像是在叫他跟上。

王二脑子里“嗡”的一声,李老爹的话在耳边炸开:“别应声,往有光亮的地方跑!”

他猛地后退一步,握紧扁担就要转身,可眼角的余光瞥见那担绸缎,心里又犯了难。张大户说了,这批货值百两银子,要是丢了,卖了他这身骨头也赔不起。

“小……小哥,我还有急事,就不跟你去了。”王二结结巴巴地说,脚下却不由自主地往前挪了半步。他想,万一真是个迷路的娃呢?这么小的孩子,丢在这沼泽边,还不得被野兽叼走?

小童见他没动,又往前走了几步,这次王二看清了,那红袄上沾着些黑褐色的东西,像是干涸的血。小童的脚根本没沾着地,是飘在泥路上的,离着地面还有寸许的距离。

“鬼!”王二喉咙里发出一声低吼,头发根子全竖了起来。他再也顾不上什么绸缎,转身就要跑,可刚迈出一步,就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得像两座山,怎么也挪不动。

小童幽幽地开口了,声音尖细,却没一点温度:“往这边走,近。”

王二吓得魂飞魄散,拼了命地往前挣,扁担“咔嚓”一声,竟被他挣得弯了个弧度。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李老爹说的老槐树。他抬头往前看,借着灯笼的光,果然见着不远处的路边立着棵歪脖子老槐树,树干上挂满了路人系的红布条,在风雨里飘得像招魂幡。

“去你娘的!”王二爆了句粗口,不知哪来的力气,猛地把担子往地上一摔,转身就往老槐树那边跑。他跑得太急,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在泥里,脸上糊满了烂泥,可他连滚带爬地接着跑,生怕那小童追上来。

跑到槐树下,王二抱着树干大口喘气,回头往刚才的地方看,灯笼还倒在地上,昏黄的光斜斜地照在芦苇丛里,那穿红袄的小童已经没了影。

他蹲在树下,心脏“砰砰”地跳得像要炸开。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那担绸缎,咬咬牙,从怀里摸出几个铜板,哆哆嗦嗦地丢在树根下,嘴里念叨着:“各路神仙,过路的爷,多担待,多担待……”

念叨完,他握紧扁担,猫着腰往回挪,眼睛死死盯着灯笼的方向,耳朵里全是自己的心跳声。还好,那担绸缎还在原地,只是外面的油纸被风吹开了一角,露出里面光鲜的蜀锦。

王二扛起担子,不敢再走原来的路,绕着老槐树往另一个方向走。他记着这条路虽然绕远,可走的人多,据说平安些。走了没几步,就听见身后又传来那尖细的童声:“错了,往这边……”

王二头皮一麻,头也不回地往前冲,嘴里喊着:“别跟着我!我不去!”

风里的哭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格外凄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撕扯,听得王二心头发酸。他想起自己那早夭的儿子,要是还活着,也该这么大了,也爱穿件红袄……

这么一想,脚步竟慢了些。他偷偷回头看了一眼,那小童就跟在身后不远的地方,红袄在黑暗里格外扎眼,脸上还是那副没表情的样子,只是眼睛里好像多了点什么,像水汽,又像……泪?

“你到底想干啥?”王二停下脚步,声音里带着哭腔。他不怕了,心里反倒堵得慌。

小童没回答,只是伸着小手,往左边指了指。王二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那边的芦苇更密,根本不像有路的样子。

“那边是死路,我走过。”王二说。

“不是死路。”小童的声音依旧尖尖的,“刘三……昨天……掉下去了……”

王二心里一动。李老爹说刘三差点陷进烂泥塘,难道是……

“你是说,刘三昨天走的是这边?”王二指着自己刚才要走的方向。

小童点点头,又指了指左边:“往这边,能绕开……”

王二看着小童那张惨白的脸,忽然想起村里老人说的,有些枉死的鬼,会守在原地,给后来人指路,算是积点阴德,好早日投胎。

“你是……想救我?”王二的声音有点抖。

小童没说话,只是转身往左边的芦苇丛里走,走几步就回头看看。王二咬了咬牙,挑起担子跟了上去。他想,反正也是死路一条,信这鬼童一次,说不定还有活头。

小童在前面引路,脚步轻飘飘的,红袄像一团火苗,在黑暗里忽明忽暗。王二紧跟着他,灯笼的光刚好能照见小童的脚后跟——不对,是照见离地面寸许的地方。

芦苇丛里果然有条小径,窄得只能容一个人过,显然是很少有人走的。王二挑着担子,肩膀被芦苇叶子划得生疼,可他不敢作声,只是跟着小童往前挪。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面忽然亮了起来,是灯笼的光!王二心里一喜,加快脚步钻出去,竟到了陈家集的村口!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赶夜路的商人正围着篝火取暖,看见王二从芦苇丛里钻出来,都吓了一跳。

“这位大哥,你从哪儿冒出来的?”一个商人问。

“从……从那边绕过来的。”王二指着身后,回头想谢谢那小童,可身后空荡荡的,只有风吹芦苇的声音,红袄的影子,早就没了。

“刚才跟你一起的那娃呢?”另一个商人好奇地问,“穿红袄那个,刚才还在你后面呢……”

王二心里一震:“你们也看见了?”

“看见了啊,”商人点点头,“那娃跑挺快,刚钻进林子了。”

王二放下担子,往商人指的方向看,黑暗里只有树影摇晃。他蹲在地上,对着芦苇丛的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那晚在陈家集的客栈里,王二跟掌柜的说起这事。掌柜的听了,一拍大腿:“你遇上的怕是前几年淹死在迷魂洼的那个娃吧!”

掌柜的说,三年前,有户人家从郓州往济州搬,走到迷魂洼时,孩子贪玩,跑到沼泽边捉青蛙,不小心陷了进去,等大人发现时,早就没气了。那孩子,就穿着件红袄。

“后来啊,总有人说在那边见着红袄小童,”掌柜的叹口气,“起初都以为是恶鬼索命,可这两年,听好几个赶夜路的人说,跟着那娃走,都避开了新陷的泥塘。你说怪不怪?”

王二这才明白,那鬼童不是要害他,是真的在指路。他想起小童那双黑洞洞的眼睛,想起那凄厉的哭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

第二天一早,王二送完货,特意绕回迷魂洼,在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摆了些供品,有刚买的油糕,还有一串糖葫芦——他儿子生前最爱吃的。

风穿过芦苇荡,沙沙作响,像是有人在低声道谢。王二对着空无一人的沼泽地,深深鞠了一躬,转身往回走。

从那以后,王二还是接着赶夜路的活计,只是每次经过迷魂洼,都会往老槐树下多放些供品,有时是块干粮,有时是半张饼。他再也没见过那个穿红袄的小童,可走在那条被芦苇掩盖的小径上时,总觉得身后有团温暖的光,像极了儿子小时候攥着他手指的温度。

后来,柳泉铺的人都说,迷魂洼的鬼童是善鬼,专给夜行人指路。再后来,走那条路的人多了,小径被踩成了大道,泥塘也被填了,那片沼泽渐渐成了良田。

只是每到阴雨天,路过那片老槐树下的人,偶尔还会听见细细的童声,在风里轻轻说:“往这边走……”

有人害怕,加快脚步;也有人会停下,对着空无一人的地方,说声“谢谢”。就像当年那个叫王二的脚夫,在那个潮湿的秋夜,对着一团红影,放下了所有的恐惧,只余下满心的悲悯。

这世间的鬼,或许也分善恶;就像这世间的人,总有放不下的执念。那穿红袄的小童,是困在原地的怨魂,还是守着善意的引路人?怕是只有走过那条夜路的人,才能说得清了。而柳泉铺的老人们,总爱把这个故事讲给后生听,说做人啊,哪怕到了阴曹地府,也得存点善心,不然,连鬼都当得不踏实。

雨还在下,打在窗棂上噼啪作响,就像当年迷魂洼里的芦苇声,缠缠绵绵,把这个关于鬼童指路的故事,在时光里泡得越来越软,越来越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医武狂兵北明不南渡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暴力军嫂有点甜豪门第一少奶奶怪物的新娘直踏青云之巅陆太太复婚吧神王令侧妃每天都想逃跑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阴阳先生我有修真界绿卡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上门女婿叶辰福妻嫁到九阳生死变逝者敲门
经典收藏火葬场女工日记人在斗罗,开局觉醒时间零我被女鬼缠上当她老婆那年梨花开又落美女天才中医与黏人总裁四合院:精神病面前禽兽算个球我靠踹了前男友惊爆热搜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将军归来成了权臣心尖宠撒哈拉的阳光百穿:我来自麦块豪门团宠,玄学大佬在上流圈杀疯横空出世的娇帝君从末世穿来的大佬,她有病,得治野玫瑰欲又撩,太子爷失控诱捕身有玄术自悠闲,算命抓鬼我在行最后的任务,许我为妻诸天从武魂觉醒开始海贼:骑马与砍杀隼甲大勺日记
最近更新重生换宗,小可怜被大佬们团宠了帝台娇快穿:又被美强惨反派BOSS撩了市井娇厨和竹马分手后,被太子爷蓄意诱吻太子妃是捉妖人恶雌狂刷好感,五个绝美兽夫沦陷陆少:你家小祖宗马甲又爆了通房娇妾校草的蜜宠甜心大小姐搬空家产,闪婚随军成团宠穿书七十年代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宸宫嘘,京兆府来了位女杀神我是废雌?可哥哥们是大佬重回替嫁,受气包脚踹渣亲杀疯了快穿:这个大佬画风清奇快穿:宿主她恃宠而娇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快穿:反派总是女装大佬
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 九州民间志txt下载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 九州民间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