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素听到三皇子这话,脸色白了几分。
三皇子这是知道什么了吗?
怎么今日的这个行为这么反常,像是笃定自己一定对他存在异心一样。
可是,最近几日自己在三皇子府邸没有任何逾规的行为,哪里又让他起疑心了呢?
莫非就是自己方才碰了这柳枝?
她的视线看向三皇子,只见他的眸子中带着一抹凝重,但是她还是从中看到了一抹试探。
当即心中一个机灵,涌上一种猜测。
“殿下,您这是折煞奴婢了,奴婢现在已经是您的人,怎么又变成别人的人呢?”
阿素眼中蓄满泪水,一脸伤心的表情看着他。
“我的人?”
“是,阿素以前是安郡王府的人,来到三皇子府后,便是你的人了。”
阿素泪眼婆娑,心中却在绞尽脑汁不断想办法,“我方才没有看到您在房中,便四处看了看,就到这柳枝,觉得它与其他柳枝不同,才会多敲了几眼。哪知道竟然会被您误会了。”
她越说越伤心,眼泪像不要钱一样,簌簌直流,“您说我不喜欢看花,喜欢看柳枝,那是因为您没有了解我的过去。
以前我也是喜欢看花的,可是自从我被家人买入安郡王府后,我便不再喜欢那些娇弱的不能长久的花朵,因为,我在郡王府做了三个月的花奴,那三个月的记忆并不是很好。”
“花奴?”
“是,在您看来花朵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是在我看来,她与地里施肥长出来的那些菜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颜色而已。”
阿素带着哭腔,“我那时刚到郡王府,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大人罩着,是一个人都会为难我。我每日要给花朵施肥,还要去刨土,手上经常会被花圃里的蔷薇刺给扎伤,您说这样的我,现在还能有多喜欢这些花呢?
而柳枝对阿素有着不同的意义,阿素小时候家中的院子中,也有一棵大柳树,每日走会与兄长在树下玩耍,可惜后来兄长不幸失踪了。所以,现在看到柳树,心中便多了一份寄托,我觉得要是我的兄长还活着,看到柳树肯定会想到我,也许会有一日,他也会来寻我。”
阿素一顿哭诉,让三皇子的面色明显地松弛下来。
那柳枝在他心中是不一样的存在,也是最不能见光的存在,他将它放在寝殿中见到的人很少,方才自己一进来就看到阿素拿着花瓶,心中的猜忌便如同潮水一般涌上。
“殿下。”
见三皇子的面色有些缓和,“如果您是讨厌阿素,请直接告诉阿素行吗?不要说这样的话,或者找这样的理由赶阿素回安郡王府。”
阿素眼中带着泪水,睫毛上,眼尾,都是湿润的,看得三皇子心中一软。
他不自觉地擦拭她眼角的泪水,“本皇子不过是问一下,你怎么哭得这样梨花带雨的?”
“因为,殿下你方才很凶,阿素害怕你不要我了……”
阿素抽抽噎噎地哭泣起来,她说的这些话半真半假,就算三皇子时候去核查也未必能够核查一个结果。
但是就因为有一半的事实,因此她的眼泪也有一半眼泪是真的。
这样就足够了,足以让她达到以假乱真的结果。
“不会,刚才不过是本皇子一时说话重了,你不要放在心上。”
三皇子将阿素揽在怀中,“本皇子最近事情繁多,难免有心绪不稳定的时候,你若是想长久地呆在本皇子身边,需要的更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知道吗?”
“嗯,阿素知道。”
阿素乖巧地点了点,心中却是在冷笑。
什么叫做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过是三皇子给自己发脾气找了一个借口罢了。
他与安郡王本质上没有区别,明面上疼惜自己,实际上将自己当作下等奴婢,说白了不过是一个发泄的出口罢了。
又过了一晚。
阿素终于从三皇子的寝殿中出来。
她回到小院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给陈凤递了消息,让她将三皇子寝殿里有一支不同寻常的柳枝的消息告诉太子妃。
陈凤也没有耽搁,当即寻了一个借口离开三皇子府邸,来到东宫。
“太子妃,最近阿素又得到了一个新线索。”
陈凤向林棠棠汇报,“在三皇子的寝殿中有一盆柳枝,她说很不寻常,肯定是一个身份不同寻常的女人送的。”
她将阿素的原话转告给林棠棠。
林棠棠听了一是觉得阿素心思细腻,二是觉得仅凭柳枝,难以有实证。
“除了柳枝本身,阿素还说了什么?”
“她说在京城中有这种柳树的人不多,一共只有三处。”
陈凤认真回忆,“一处是在王尚书府,一处是在前周国公府邸,一处便是在皇宫。”
“她为何如此笃定?”
“这个小女子便不知道了。”陈凤摇了摇头。
“嗯,这些我知道,这几日本宫会跟阿素见一面的。”
林棠棠见陈凤只知道一部分内容,便知道阿素有一些情况没有跟她说清楚。
阿素有些话想当面跟自己说。
经过这段时间的试探与追查,林棠棠发现阿素却是对安郡王府没有衷心。
等到陈凤离开后,林棠棠蹙眉,方才阿素说的三处都是高门,阿素一个小丫头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东松,阿素进王府之前的身份可有查实?”林棠棠问道。
“属下目前已经查探到,她是家道中落的管家小姐,现在用的阿素是化名。”
东松拿出一本资料,“她是一对老年夫妻买入安郡王府的,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卖她的人了。”
“继续查下去。”
林棠棠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你去查查,前周国公府现在可还有血脉在世?”
折柳送给男人,其中的寓意,实在是不同寻常。
阿素能供发现这一点,便代表她的见识绝对不是一个小丫鬟能够做到的。
“是。”
“对了,你去查一查这三处的柳树,看看是否如同阿素说的那样。”
在东松离去之前,林棠棠又补充了一句,“对了,还要重点查一下皇宫中的那棵柳树。”
她又将李嬷嬷唤来,“嬷嬷,你在宫中的门路比较多,请打听一下,最近宫中有哪些人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