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首页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醉枕江山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朕实在太难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刀尖上的大唐带着农场混异界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卦妃天下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朝议亲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与此同时,紫禁城御书房里,英宗皇帝正看着王振一党与百官争吵。

争吵的议题当然是御驾亲征。

作为成祖朱棣的重孙子,宣宗朱瞻基的亲儿子,身上自然流淌着尚武的血脉。

他太爷爷朱棣从小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受封燕王之后更是镇守北平,靖难时重新打了一遍天下,五次亲征漠北,打的蒙古人抱头鼠窜,赫赫武功传遍大江南北,天下无人不服。

他爷爷就不说了,只当了一年的皇帝,还来不及展现什么武功。

不过他爹厉害啊,朱元璋带着朱棣打天下,朱棣就带着朱瞻基打蒙古,登基之后还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也有能拿得出手的功绩。

虽然自己也是三次北伐,但是都不是亲征,更别提打的磕磕绊绊的云南了,这些年和蒙元、和云南土司、和福建浙江的叛匪打了不知道多少次,国库都快打空了,更别提自己的内库。

要不是王振在勉力支撑,自己的内库恐怕早就可以跑马了。

当然,自己亲爹留下的一群文武大臣也有一些功劳。

不过自己要想压得住这群文武大臣,就必须在武功上有所建树。

此次蒙古犯边,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英宗皇帝不禁想起早上那一幕。

今晨,兵部收到八百里急报,瓦剌进犯大明,也先带着数万人马在大同外烧杀抢掠,连参将吴浩都战死沙场,当真以为我堂堂大明好欺负么?

于是他叫来王振,和他商议亲征事宜。

御书房内,英宗皇帝坐在软榻上,对面小凳上坐着王振王公公。

英宗看了看王振,问道:“先生可知大同的事?”

王振点点头,答道:“回皇上,内臣已经看过大同的折子。”

英宗继续问道:“先生有何看法?”

王振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大同参将吴浩战死,应从厚抚恤,以收军心。”

英宗点点头,又接着问:“还有么?”

王振也是接着答道:“还要传旨大同宣府诸镇,严加守备,勿使蒙元余孽越过边墙。郕王爷的车队已经开始起运粮食,大概十几日便可运抵大同。内臣也让兵部准备军器,打算等郕王爷的车队回来,就让他们把军器也运过去,朝廷也可以少征发一批徭役了。”

英宗点点头,笑道:“我这个弟弟啊,真没想到他搞出的买卖居然可以帮到朝廷。”

王振听了也是笑道:“全赖陛下英明。不过话说回来,郕王殿下这个买卖当真不错,朝廷少征发百姓服徭役,那百姓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啊。”

英宗笑了笑,突然问道:“此次蒙元犯边,朕打算御驾亲征,先生你看如何?”

王振听了心中一惊,旋即答道:“陛下御驾亲征,军心必然大振,鞑子闻风丧胆,必然远逃漠北。”

“呵呵,先生过誉了。”英宗在软榻上笑着说道。

王振作为一个宦官,必然挑着皇帝喜欢的话来说。不过他毕竟也是司礼监掌印,专权八年之久,已经锻炼出一定的大局观,所以继续道:“陛下此次亲征,三大营是必然要带的。”

英宗点点头。

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是负责拱卫皇帝的军队,属于大明最核心的战营,拥有最强悍的战斗力,五军营是步兵,防御最内圈,三千营配马,属于骑兵,负责巡哨,神机营装备火器,负责外围防御。

皇帝每次亲征,必然带着三大营,这是惯例。

王振继续道:“十五万石粮草已经开始起运,月底就会运到大同,陛下如欲亲征,军器随军带过去就可以,就不必单独起运了。只是这军队,如果只带三大营,不足以威慑蒙元,还需抽调一批京营。”

英宗点头道:“大明有先生,是大明之幸啊。”

王振连忙起身行礼:“陛下过奖了,内臣有幸伺候陛下,乃是内臣的福分,大明之幸在于陛下。没有陛下慧眼识人,内臣怎能做得了这司礼监掌印。”

英宗挥挥手,让王振坐下,道:“先生请坐。此事还需先生帮忙,看看如何说服六部大臣。”

王振坐下。

半个时辰后,二人商议完毕,便命人招各部大臣商议亲征之事。

然后,果然不出意外,大臣们听到皇帝要御驾亲征,坚决果断地拒绝此事,双方便在御书房这里吵了起来。

大臣们的意见是,大同边患乃是疥癣之痒,不足以威胁江山社稷,大明又没有必胜的把握,皇帝没必要亲征。

王振自然是跟皇帝一伙的,坚持要亲征宣大,好好教训蒙古那群野蛮人,最好学习成祖皇帝,把这群货赶到漠北去,省得有事没事就来大明打秋风。

双方鸡同鸭讲,自然谈不到一块去,事情就这样僵持住了。

大臣拿王振没办法,这货毕竟是宫里的,他们管不着。

王振拿大臣也没啥好办法,这群货人数太多,说不过。

英宗皇帝听得头疼,让这群人先别吵,自己再好好想想,你们先回去干自己的事情。

大臣们见暂时阻止了亲征这种不靠谱的事情,心里也是满意,于是便纷纷离开御书房,回自己的衙门办公去了。

不论哪个朝代,宫里的事情都没办法保密,英宗皇帝要亲征这事,就在大臣们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各部官员便全都知道了。

皇帝亲征是大事,各部官员首先想到的就是阻止,而他们能够阻止皇帝亲征的唯一方法就是集体进谏。

朱祁钰当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现在还是有点纠结,到底该怎么办?

阻止皇帝亲征?这个很难办到。

且不说他还想继任当皇帝,就是他一个宗室亲王的身份就没办法掺和此事。

从汉朝开始,宗室亲王就没办法参与政事,基本就是在自己的封地逍遥快活、混吃等死。

你要是想掺和到政事里,皇帝没骂你,那群大臣就先跳出来参核你了。

因此,他最多就是以弟弟的身份来劝一劝。

不阻止皇帝亲征?这个倒是简单,不出声就行了。

不过说实话,这会英宗皇帝朱祁镇对自己还是很不错的,各方面照顾得不说是关怀备至,最起码也能做到不让人说什么。让自己在旁边冷眼旁观,的确有点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想了半天,最终朱祁钰还是决定,以弟弟的身份去劝一劝自己的哥哥。

于是,一封申请觐见的折子就送进了皇宫。

然而等了一天,宫里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朱祁钰想了想,便知道这是英宗皇帝猜到了自己要干嘛,见了还麻烦,摆平那群大臣还没有时间呢,索性就不见他了,耳根子也能清净一会。

好吧,不见就不见,反正自己已经尽力去做了。

大臣们闹得沸反盈天,自己再掺和也没啥意义。

之后的事情很简单,朱祁钰老老实实地呆在府上不出门,客也不见,连谭裕和陈韶联觉拜访都被拒之门外,不沾染一丝麻烦。

次日早朝,奉天殿。

英宗皇帝正怒气冲冲地盯着跪了一地的大臣,为首的正是吏部尚书王直。

果不其然,经过一天的串联,各部大臣都已经串联了起来,由文官之首的吏部尚书王直牵头,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等各部尚书率领下属集体进谏,要求皇帝放弃亲征的念头。

大臣们的理由十分充分,边防这种事从古到今都是严密守城就行,大明朝在这方面最为严谨,谋臣勇将随处可见,还有太祖设计的卫所制度,蒙古人来了就会直接被打回去,天悖理而自取败亡。您只要增加一点兵力,再许下重赏,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蒙古人打不下城池,再野外也抢不到什么东西,前不得战,退无所掠,人困马乏,神怒众怨,到时候将士再突击一下,蒙古人保证立马跑路,不必劳烦陛下您亲征。

再说这个时候草原上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水源的水质还不好,人都不够喝的。您跑到草原上打蒙古人,但是大明这么大,朝政这么多,四方如果有急务奏报,怎么可能像京城这样交通发达,能够快速送到您手里决断。

并且打仗这种事危险性极高,古代的圣人都不会轻易打仗,您身为天下至尊,还是老老实实在京城呆着,居中指挥即可。

一番话说的是有情有理,惹得朱祁镇一肚子火气,却没办法发泄出来。

王振这会也是眼观鼻鼻观心,站在旁边一声不吭。

朱祁镇转头看了看王振,心说:咱们不是商量好了么?你来想办法让大臣们同意我亲征,怎么这会儿就不出头了?

王振余光看到皇帝盯着自己,心知不出面不行了,于是站出来道:“陛下,内臣有话要说。”

英宗皇帝见他出面,脸上便露出一丝喜色,点点头道:“讲。”

王振躬身行礼:“谢陛下。”

然后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道:“陛下,王尚书所言,内臣不同意。”

英宗皇帝立刻变成了捧哏的角色,道:“为何不同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不从圣替身狂婿阴阳先生重生之小小玩家都清穿了,不妨大胆点选康熙啊!员工比老板还有钱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太吾传人响当当食梦貘手记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最强帝尊在都市北明不南渡神级英雄终极教官一不小心赖上你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龙王婿上门女婿叶辰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透视牛医
经典收藏新闯王大宋风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最强终极兵王日月余晖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寒门第一才子女国公种田一二事带着淘宝去抗日晋风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最强大唐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大唐镇国公大唐最强路人甲朕实在太难了三国之汉室再兴红楼群芳谱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最近更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三藏还俗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玉符传奇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铁骑红颜:大秦霸业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巨宋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楚武信君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大唐躺平王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 - 重生之景泰大帝txt下载 -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 重生之景泰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