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时分,这座曾经拥挤杂乱的古老四合院终于彻底归于林阳名下,完成了所有产权交接手续。
在正式接手之后,他第一步就是将原本临街敞开、人来人往的正门彻底封堵,只留下东侧一个低调窄小的院门,作为自己平日出入的唯一通道。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利用院落空间,林阳还特意请人拆除了原先隔开前后院的那堵旧墙,使得前后庭院连为一体,视野顿时开阔通透了许多。
同时,院内那些后期随意搭建、杂乱无章的临时建筑,也都被一一彻底拆除清理。
经过这一系列用心的整理与改造,这座四合院已大致恢复了初始建造时的空间规制与建筑风貌。尽管岁月留下的痕迹依然可见,砖瓦间透出沧桑之感,但整体上已重现出昔日的端庄格局与典雅气度。
春节刚过,不知出于何种缘由,突然有人将林阳在港城安家、娶有三位夫人并育有八名子女的私人情况向上级举报。
这一原本隐秘的家庭状况不胫而走,很快在单位内部掀起轩然大波,各种议论、猜测和指责甚嚣尘上。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和各方压力,林阳在经过一番冷静而深沉的思考后,认为唯有主动出击、果断行动,才能最大程度地化解眼前的危机。
于是他毅然向上级部门提交了辞职申请,明确表示自愿退出当前岗位。出乎他意料的是,辞职报告很快获得了批准,整个流程顺利得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就在辞职获准的当天,林阳正站在四合院中,注视着三麻子带领工程队对院落进行全面整修——不仅要彻底翻新维护所有房屋,还要将整个庭院重新规整布局。
遵照林阳的安排,再过些时日,这片院落里将会栽种下诸多名贵花木。到那时,这座曾承载着四九城普通百姓喜怒哀乐、生活百态的大杂院,便将彻底告别昔日的面貌,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只可惜,真正能见到它焕然一新后模样的人,其实并不算多。
四月悄然到来,阳光明媚,天气渐暖。林阳穿着一身轻便的春装,正在跨院里边晒太阳边和何雨柱、许大茂闲聊。
他们谈论的核心话题,是许大茂即将离开四九城的轧钢厂,动身前往深城创业的决定。林阳对许大茂的选择表示充分肯定,他清楚许大茂这些年来积累了不少财富,完全有实力在南方开一家服装厂,开启新的事业篇章。
聊完许大茂的事,林阳转头看向何雨柱,语气关切地问道:“你还打算继续留在厂里吗?”
毕竟如今的轧钢厂早已不复当年光景,连工资发放都时常遇到困难,前景并不明朗。
何雨柱沉吟片刻,回答道:
“不打算干了。但我家里孩子多,都还在上学,不方便离开四九城。前些日子雨水来看我,提议让我考虑开一家饭馆。我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琢磨,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林阳点点头,鼓励道:“既然决定开饭馆,不妨把规模搞大一些。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有问题我可以支持。”
何雨柱却笑了笑,说:“钱我倒不愁,这些年我也攒下了一些家底。不过我想,还是慢慢来比较好。先开一家小馆子试试水,经营三五个月,如果生意不错,再考虑扩大规模。”
林阳注视着何雨柱,深感这些年的干部经历确实让他变得成熟稳重、更有智慧,便对他的打算表示赞成。
正说着,一直在中院监督工程进度的三麻子走了过来,恭敬地说道:“小爷,这边的工程差不多收尾了,就等过几天做绿化。您看工程队是不是该转到后海那边的工地去了?”
林阳摆摆手,吩咐道:“不急,你安排他们明天开始去南池子大街的四合院,那边也需要维修和改造,具体方案他们都有。这些事交给你的手下负责就行,你不必亲自盯着。来,你先坐下,我有点事跟你商量。”
三麻子有些疑惑地在何雨柱旁边坐下,顺手从石桌上取了支烟点上。
林阳缓缓开口道:“你知道马五已经到深城了吧?我们在那儿投资了一家大型电子厂,现在非常缺人手。你愿意过去吗?”
三麻子立即表态:“小爷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听。家里人也都是这个意思。去深城确实是个好机会,我愿意去。”
林阳满意地点点头,说:“行,那你准备一下。住宿和其他生活问题都会安排妥当,不用担心。当年你留下来处理后续事宜,这些年来一直比较吃亏,这些我都看在眼里,会慢慢补偿你的。”
三麻子连忙说道:“谢谢小爷!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这些都是我自愿的。再说,比起四九城大多数人,我的日子已经相当好了,一点也没吃亏。”
林阳笑了笑,语气略带深意地说:“呵呵,你小子现在眼界还不够宽。等以后常去港城走动,自然就明白了。”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里,何雨柱的饭馆终于迎来了开张之日。尽管名字上称为“饭馆”,但实际上何雨柱采纳了林阳的建设性建议,投资打造了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餐饮场所。
整座建筑共有三层,还带有一个雅致的回字形院落,内部设有二十个独立包间以及宽敞明亮的大厅,共摆放四十张餐桌。
为了确保服务周到,何雨柱特地招聘了近三十名服务员,从细节上体现对顾客体验的重视。
最令何雨柱感到欣慰与喜悦的是,在开业前一天,他满头银发的父亲何大清带着妹妹何雨水与何雨晴一起回到了四九城。
已经四十多岁的何雨柱情绪激动难以自持,抱着年迈的父亲不禁失声痛哭,积攒多年的思念与牵挂在这一刻尽情释放。
由于何雨晴的母亲早已离世,这些年在港城的生活中,何雨水和秦诗韵一直悉心照顾何雨晴。
因此,何大清也放心的决定从此留在四九城,不再离开。他自愿到儿子何雨柱的饭馆里帮忙,还在开业后亲自下厨,炒制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邀请家人及林阳共同享用这顿充满温情的家宴。
林阳感慨地说,何大伯这是舍不得孙子们,所以选择留下。何大清则满怀欣慰地说道:“看着我这四个健壮如小牛犊的孙辈,我觉得自己浑身是劲,我要在这里继续努力,为他们打下更好的家业。”
1981年10月8日,由港城天阳集团斥资两亿美元兴建的天阳电子有限公司,在深城举办了盛大的开业典礼。
作为集团董事长兼天阳电子公司董事长,林阳首次在公开场合正式亮相,并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当天,深城与港城的各大报纸均大篇幅报道了林阳的消息。一直以来,港城媒体对这位低调而神秘的董事长充满好奇,不断探寻其背景与经历,如今终于得以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这一次公开露面,标志着林阳正式、坚定地踏上了商业道路。从此,他能够无拘无束地在商界挥洒才华、自由驰骋,谱写更加辉煌的事业篇章。
崭新的时代、充满机遇的环境,成就了一个更加从容坚定的林阳。他迎来了人生中最真实、丰富的一页,也将以此为契机,开创更为美好、充盈的人生。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