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也能经常给孩子们买点肉吃了,他们正在长个子!”
军嫂笑眯眯地分享着自己做生意后的情况,苏念念也为她感到高兴。
快要到饭点了,吃饭的人越来越多。
摊上的人也多了起来。
苏念念吃完了牛肉面主动帮忙,一直到人少了点才打招呼离开,临走的时候还指了指旁边的碗筷,“嫂子,你记得收一下!”
军嫂又忙着煮了两碗面,反应过来,这才收拾刚才那个碗。
碗下压着几元钱。
军嫂看着苏念念已经走出很远了,把几元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心里默默的想着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报答她。
来这里摆摊是苏念念给她出的主意,他想着今天请她吃,所以特意多放了些牛肉酱。
没想到苏念念看出来了她的心思,没说话,也没提要给钱,但是却把钱放在了碗下。
这么好的人,部队里为什么还会有人造谣?
下一次,要是他听到有人在继续嚼舌根子,她一定不会跟他们客气的!
不骂的他们狗血喷头,她就不姓王!
从这边离开,苏念念又去了江晚意的卫生所。
卫生所装修的差不多了,基本有了雏形,这两天再收收尾,剩下的江晚意会自己搞定。
“你来啦!”
江晚意看见人也很高兴,给她倒了杯水,“大姨应该跟你说了王嫂子的事情吧?”
“说过了,是不是后天做手术?”
“对!”江晚意很高兴,“我带他们去看那个医生说两个孩子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而且带来的比较及时,做了手术,慢慢的就能恢复了。”
“大概一两个月的时间,年后春暖花开时就能完全恢复。”
“而且,那个医生打算在这里待三个月,因为他治疗的那个人情况还不太好!”
“所以我们还可以等着做了手术之后去请他复查!”
江晚意由衷的感觉到高兴。
她以前对自己的这份工作其实挺矛盾的。
虽然能够治病救人,可有时候看到他们救不回来的人时,也会觉得心里面堵得慌。
后来因为婚姻的关系,她对这个工作没有了热爱,只有责任。
甚至很多时候她都不愿意出去应酬,也不愿意跟那些朋友一起出去认识新的医生。
连学术论文也不愿意写。
现在想想,要是她能够多认识一些人,以后不就能够多帮助一些看不了病的人了吗?
她之所以会认识那个医生,也是因为没结婚之前他们经常一起出去。
“那太好了!”
两个人说了孩子做手术的具体问题,苏念念虽然听不太懂,但是她知道这个手术交给那个医生来做,不会有问题。
“怎么样,你的火锅店打算开在哪里?”
江晚意拉着苏念念过去坐下,“要不下午你就待在这儿,我们去附近的几家新饭馆,挑一家你喜欢的?”
“火锅店的位置有人在帮我看了,我下午得回去确定菜单,尝尝鸳鸯火锅。”
昨天就约好了,但是没空,今天不能再爽约了。
“吃火锅呀,那我下午也去!”
江晚意毫不掩饰自己想吃美食的心思,“这两天的天气越来越冷了,要是能够吃一个火锅,肯定浑身都是暖的。”
天气冷了倒是真的,苏念念今天都穿了毛呢外套出门。
“好啊,那下午你过来,我有点正事要跟你的装修师傅说!”苏念念站起来去找装修师傅。
“咋了,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装修师傅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上次苏念念跟他交谈过,觉得他很有主意。
“师傅,你这个活干完了,还有别的活要干吗?”
“我那边有个火锅店要装修,时间应该会比较长,因为铺面会比较大,你看你有没有兴趣?”
“不过时间上会比较急,你可以多请几个人,工资我们也好商量!”
苏念念不喜欢拐弯抹角,一次性把该说的事情都说清楚。
这人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吗,我们还能有活干?”
“当然了,你愿意吗?”
苏念念一问出来,对面的人就连连点头,“当然愿意,在过年前再干一单活,我们就能美美的回去过年了,兄弟们手里的钱也就够买年货了!”
“行,那就定下来吧,等店铺搞好了我会通知你们,估计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你们好好的收这里的尾!”
定下了建筑工人,苏念念就安心了。
“我期盼着你的火锅店!”江晚意看着她连建筑工人都定下来,心也定了。
火锅店一开起来,她就能够随时去光顾。
下雪天吃一个热气腾腾的火锅,这难道不是人生最美的事儿吗?
“今天下午就让你好好的品尝品尝!”
苏念念眨着眼睛,嘴角带笑。
江晚意挽着她的手臂嘿嘿一笑,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
从这里离开,苏念念又买了各种各样的补品去了大院。
去见了王香。
王香这两天也没有工作了,苏念念借了她一笔钱,她好好的在家里给两个小家伙准备东西。
两天后就要手术,她得安排好所有的事情。
苏念念一来,王香就知道了,看见她拿了那么多的东西,立刻皱起了眉头,“你这是干嘛呀?”
“带这么多的东西干什么?”
“放心吧,不是给你带的!”苏念念把东西放在了一边的地上,大概的分了一下。
有营养的补品和麦乳精是给王香的两个孩子的,剩下的一些罐头之类的就是分给另外的两个军嫂。
两个小孩做手术的那几天,王香肯定是要在医院,照顾不到大的三个孩子,只能偶尔回家来看一看。
苏念念想托另外两个军嫂帮忙照顾。
既然都帮王香找医生,借她钱给孩子看病了,她觉得多考虑一点也没什么。
两个军嫂听到声音也出来了,听说苏念念的请求后,他们立刻答应了下来。
“放心吧,我们在家看!”
“都是一样的人,我们一定会帮忙照料照料。”
她们两个的日子过得还行,偶尔还有老家的人帮衬,自然是愿意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