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
康熙和几位随扈的皇子,仔细观赏京城快马送来的羊毛毯和羊毛衣服
他们时不时上手摸一下,康熙甚至还用力撕扯了一下,发现这羊毛衣服很是结实。
康熙扭头看向神色有些傲娇的九阿哥,面色欣慰中带了些许自豪。
“老九现在也成才了,羊毛织场这事切实可行,老九也是成才了。”
“只要此政策持续三十年,北疆的忧患就会大大减弱。”
康熙越说越豪情万丈,此事要成,以后史书工笔,也会记下自己的这份功绩。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都是一脸赞同的模样。
这事就是没人想到这里 一旦有人点破。
大家仔细想想,就发现这事还真有这样的效果。
他们之前怎么没想到,白白让老九捞了这个功劳。
九阿哥听康熙这么夸,立时笑的见牙不见眼。
心里想着,等筑堤的材料成功,皇阿玛心里得更惊叹。
到时候,看皇阿玛怎么好意思压着自己的爵位。
想到这里,九阿哥心里面的小人更加傲娇,得意的叉着腰,哈哈大笑起来…………
从御前出来,几个皇子阿哥互相聊了几句,就分开了。
“老九。”
听到有人叫自己,九阿哥回头一看,原来是板着一张死人脸,面色严肃是老四。
他想立刻拔腿离开,奈何四阿哥已经快步追上来。
九阿哥吐口气,乖乖站定,对四阿哥抱了下拳:“四哥。”
四哥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他拍拍九阿哥的肩膀。
“以后多用些心思在衙门里,不要整日缠着你福晋。”
“男儿立于世,不做出一番大事业,岂不是在白白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九阿哥下意识后退一步,想离说教的四阿哥远一点,注意四阿哥脸色变黑,他冷哼了一声:“我的事不用四哥管。”
说完九阿哥就快步走了,以前几个哥哥里面,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老四。
觉得他面色太严肃,还爱教训人,恨不得大家和他一起拼命办差。
现在九阿哥最讨厌的哥哥变成老八,可他依然不喜欢四阿哥,老四太能念叨了。
难到老四以为,每个人都像他那么热爱办差?
自己努力办差,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婉婉过上好日子。
他自然不能因为办差,减少赖在婉婉身边的时间,不然那就是因噎废食,得不偿失。
四阿哥望着九阿哥跑远的背影,气的胸口起伏,直运气。
自己看九阿哥虽然行事肆意,可本身还是很有才能的。
他这才不想浪费九阿哥这样的才能,没想到九阿哥依然是这个狗脾气,听不进去好话。
四阿哥被九阿哥气着了,转身,怒气冲冲的往反方向走。
这动静,很快被侍卫报到御前,康熙听了,也没多大的反应,挥挥手就让侍卫长下去了。
老九和老四从小就脾气不合,吵架也是常事。
他们两个要是亲亲热热的,自己才会感到诧异。
*
康熙又溜达了几天,才启程往回走。
如蕴婉预料的那样,回来的时候,空气中的热气已经彻底降了下去。
早晚出去的时候,人还有点冻手,这时候小毛衣裳就派上用场。
董鄂蕴婉回宫后,给太后和宜妃请过安。
第二天,她穿上一件浅粉色绣牡丹花的旗装,脖子上戴着雪白的兔毛围脖。
梳着简单的小两把头,便和九阿哥一起坐马车往都统府行去。
出去两个多月,她一直没见阿玛、额娘、大伯母,她还挺想他们的。
马车上,蕴婉发现九阿哥眼睛一直粘在自己身上,有些无奈。
“爷,我们天天在一起,难道这都看不够。”
“看不够。”九阿哥摇摇头,漂亮的桃花眼底是一片认真。
他发现蕴婉是初见惊艳,然后越看越惊艳的类型。
她的眼眸似一汪秋水,清澈的如同晨初雾气未散的湖面,倒映着天光云影。
一身气质如兰,看向自己没有惯常的清冷不可接近,反而眼波流间转尽是温柔。
让自己心里面酥酥麻麻,无法抑制的更加沉沦。
董鄂蕴婉问了一句,见九阿哥依然痴痴望着自己,就由他去了。
董鄂七十听女儿要归宁,从衙门回来。
见到女儿的第一眼,他一点没在意女儿女婿带来的一马车礼物
他只顾着观察女儿的脸色,见她脸颊白皙,微微泛着粉意。
眉眼间也没有愁绪,九阿哥似乎对女儿的感情还更深了。
董鄂七十放下了悬着的心,急匆匆上又回了衙门上值。
觉罗氏和董鄂七十的想法一样,觉得女儿日子应该挺顺心,九阿哥则由董鄂蕴婉的几个弟弟陪着。
董鄂蕴婉看过觉罗氏,又带着人参、鹿茸这些珍稀药材,还有从蒙古带来的金银皮子去了隔壁府。
大夫人见到蕴婉果然很高兴,她忙走过来,拉着蕴婉的手,细细的观察蕴婉的神色。
“哎呀,看你这面色,伯母就知道你日子顺心没受委屈。”
蕴婉和大夫人一起坐到榻上,她对大夫人道。
“我们的皇子府正在修建,等修建好了,我们从宫里面搬出来,就把您接过去。”
不过以康熙那磨叽的封爵速度,这事估计还得几年。
大夫人则是有些激动,压低声音道。
“你暂时不用着急接我过去,这府的戏正精彩,我正看的起劲儿。”
“你大堂哥和几个弟弟为了爵位,每天闹的不可开交,你的几个堂嫂也跟着闹。”
“以前他们捆成一股绳,现在好了,他们先内斗起来。”
“这时候,就有人想着拉拢我,可他们也不想想,我当初都不耐烦管这事,现在会乐意管吗?”
“现在你大伯那边,估计是为了儿孙能更孝顺他。“
“对于继承爵位的事情,他也含糊起来,让你的几个庶堂兄闹的更凶了。”
“这老头子还真是自私自利,也不想想。”
“兄弟几个闹着急赤白脸,以后还能拧成一股绳吗?”
董鄂蕴婉静静听着大夫人说,她能听出来。
大夫人言语间全是痛快,明显对府里的戏有很高的兴趣。
不过这也是本朝规矩不同,没有嫡子才能承袭爵位的规矩。
本朝除了外室子,谁都可以承袭爵位,满人又更重才干,不再注重长幼的规矩。
因为在当家人脑子不清醒的条件下,爵位之争向来十分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