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快穿:谁家白月光摁着男主亲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因为太怕死所以我选择无敌神奇宝贝:系统加载了16年网游:当一个血牛自带成长反伤谁动了我的老婆老子就是大魔王DC新氪星王者:别人教练费脑,你费命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闽江珠韵:洛神珠祭水仙秘闻(下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五卷·水毒侵肌 珠膏消肿

闽江下游的滩涂边,常年泊着江三郎的商船。那年入夏后,江水涨得厉害,船底总沾着腐泥,伙计阿福每天都要下水清理船锚,腿泡在江水里的时间久了,膝盖下方渐渐红了一片,起初只是发痒,后来竟肿起了铜钱大的疮,疮口流着黄脓,一碰就疼得钻心。

“三郎哥,我这腿怕是要废了!”阿福坐在船板上,撩起裤腿,疮口周围的皮肤又红又硬,连走路都一瘸一拐。江三郎想起去年江采苹治好自己风寒的事,赶紧驾着小船,带着阿福去了福州城,找到江采苹的住处。

江采苹蹲在阿福面前,仔细看着疮口,又摸了摸周围的皮肤,眉头微蹙:“这是水毒疮,闽江的夏水带着腐泥的湿浊,泡久了,湿毒就侵入肌肤,气血瘀滞在皮肉里,就成了疮。要是不及时治,毒会往骨头里走。”她转身去后院,从竹篮里拿出新鲜的洛神珠,又从药柜里取了蒲公英、马齿苋——这两种都是闽江边上常见的野菜,老嬷嬷说过能清热解毒。

“阿福,你先去把腿洗干净,我给你做药膏。”江采苹把洛神珠的果肉剥下来,放在石臼里捣成泥,再加入蒲公英、马齿苋的粉末,又兑了些芝麻油——芝麻油能润肤,还能把药力锁在疮口上。捣好的药膏呈淡红色,闻着有股洛神珠的清甜,混着草药的清香。

阿福洗干净腿后,江采苹用干净的棉布蘸着药膏,轻轻敷在疮口上,再用纱布缠好:“这药膏每天换两次,我再给你煮碗洛神珠水,加些金银花,你喝了能把体内的湿毒排出去。”阿福半信半疑,可当天晚上,腿就不那么疼了,第二天换药时,疮口的脓少了许多。

连敷五天后,阿福腿上的疮口竟结了痂,再过两天,痂掉了,只留下淡淡的印子。他拿着一筐新鲜的鱼,来谢江采苹:“采苹姑娘,您这洛神珠膏比城里郎中的药还管用!以后我们船家再得水毒疮,就知道怎么治了。”江采苹笑着把鱼推回去:“这法子不是我创的,是闽江的草木教我的——洛神珠生在水边,能抗水毒,蒲公英、马齿苋长在滩涂,能清湿浊,都是自然给我们的药。”

江三郎听了,赶紧让账房把“洛神珠配蒲公英、马齿苋制膏,治水毒疮”记在船家的《行船备急方》里。后来,闽江的船家们都学会了这个方子,每次行船前,都会采些洛神珠、蒲公英晒干,装在布包里带着,水毒疮再也不是船家的烦心事——这颗从祭台上走来的红珠,渐渐成了闽江船家的“护腿符”。

第六卷·小儿夏热 珠汤退热

福州的夏天,太阳像个火球,烤得地面发烫,连风都带着热气。巷尾的林嫂家,三岁的儿子阿辰突然发起了高烧,烧得小脸通红,嘴唇干裂,哭着要水喝,可喝了水又吐,尿也少得可怜。林嫂抱着阿辰去看郎中,郎中开了退烧药,可喝下去没半个时辰,烧又上来了。

“嫂,你去找江采苹试试吧,她的洛神珠能治暑湿,说不定能救阿辰。”邻居王阿婆劝道。林嫂抱着阿辰,急急忙忙跑到江采苹家,进门就跪下了:“采苹姑娘,求您救救阿辰,再这么烧下去,孩子就不行了!”

江采苹赶紧把林嫂扶起来,接过阿辰,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得吓人,再看他的舌苔,黄而干,又把了把他的脉,脉细数无力。“林嫂,阿辰这是小儿夏季热,”她轻声说道,“福州夏天湿热重,小儿脾常不足,肺常娇嫩,湿热侵体,伤了津液,就会高烧不退、口渴、尿少。不能用猛药退烧,得慢慢清热生津,护住他的脾胃。”

她去闽江渚边采了最新鲜的洛神珠,又从家里拿出莲子、百合——莲子能健脾,百合能润肺,都是温和的食材,适合小儿。江采苹把洛神珠的果肉剥下来,和莲子、百合一起放进陶罐里,加了些冰糖,用小火慢慢煮。“这汤得煮半个时辰,让洛神珠的清润渗进莲子百合里,”她一边煮,一边跟林嫂解释,“洛神珠性微寒,能清热,却不伤人;莲子百合补脾胃、润肺气,能把阿辰耗掉的津液补回来。”

汤煮好后,江采苹用勺子舀起一点,吹凉了喂给阿辰。阿辰喝了两口,就不再哭闹了,眼睛也慢慢睁开了些。林嫂赶紧接过汤碗,一点点喂给儿子,没过多久,阿辰就睡着了,额头的温度也降了些。

“这汤每天喝三次,喝完让阿辰躺凉席上,别盖太厚。”江采苹嘱咐道。林嫂照着做,第二天,阿辰的烧就退了,能自己坐起来吃粥;第三天,已经能在院子里跑着玩了。林嫂拿着自己绣的帕子,来谢江采苹:“采苹姑娘,您这方子比郎中的药还温和,阿辰喝了不吐,还爱喝。”

江采苹把帕子收下,又给了林嫂一篮洛神珠:“这方子你记着,以后夏天再遇到孩子发烧,就这么煮。福州的孩子,多是湿热引起的病,洛神珠是闽江的果子,最合咱们这里的气候。”后来,这个“洛神珠莲子百合汤”成了福州百姓夏天治小儿夏季热的常用方,母亲们都会在院子里晒些洛神珠干,等孩子发烧时,就拿出来煮水——这颗红珠,从救急的药,变成了家常的暖。

第七卷·产后湿热 珠汤养血

福州城西的李家,媳妇李氏刚生完孩子,还没出月子,就发起了热,恶露也排不干净,颜色发黑,带着腥气。李氏躺在床上,浑身无力,连给孩子喂奶的力气都没有,婆婆急得团团转,请了郎中,郎中说李氏是产后气虚,不敢用清热的药,怕伤了正气,只能用些温和的补药,可喝了几天,热还是没退。

“娘,我听说江采苹的洛神珠能治湿热,要不请她来看看?”李氏虚弱地说。婆婆半信半疑,毕竟产后是大事,不敢随便用民间方子,可看着儿媳难受的样子,还是派人去请了江采苹。

江采苹来到李家,坐在床边给李氏诊脉,指尖搭在腕上,只觉得脉象虚而滑,又看了看李氏的舌苔,白腻中带着点黄。“李嫂子这是产后湿热,”她说道,“产后多虚多瘀,您生产时耗了气血,气虚就挡不住湿邪,湿邪积在体内,就成了热,所以恶露不尽、发热。得一边清湿热,一边补气血,不能偏废。”

李氏的婆婆急忙问:“那能用洛神珠吗?会不会伤了我儿媳的身子?”江采苹点了点头:“洛神珠性微寒,清湿热却不烈,再配些补气养血的药,就不会伤正气。”她去药铺买了黄芪、当归、益母草,又回家取了些晒干的洛神珠。

江采苹把黄芪、当归切成片,益母草切碎,和洛神珠一起放进陶罐里,加了些红糖,煮成汤。“这汤里,黄芪补气,当归补血,益母草活血,能让恶露排干净;洛神珠清湿热,退低烧;红糖能暖脾胃,还能调味。”她端着汤碗,递给李氏,“您慢慢喝,喝完躺会儿,别着凉。”

李氏喝了汤,觉得肚子里暖暖的,不像之前喝补药那样胀得慌。江采苹又嘱咐婆婆,每天给李氏煮一碗,再用洛神珠的果肉捣烂,敷在李氏的小腹上——小腹是胞宫所在,敷上洛神珠膏,能帮助子宫排出瘀浊。

过了五天,李氏的热就退了,恶露也渐渐干净了,颜色也变浅了;第七天,已经能自己给孩子喂奶,还能下床走动。李氏的婆婆拉着江采苹的手,感激地说:“采苹姑娘,您这方子真是救了我儿媳!之前郎中不敢用药,多亏了您。”

江采苹笑着说:“这方子是我听闽越的老嬷嬷说的,她们说产后的妇人,最忌湿热瘀滞,用洛神珠配黄芪当归,既能清又能补,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稳妥法子。”她把方子写在纸上,交给李氏的婆婆:“您记着,以后再遇到产后湿热,就这么煮,比补药管用。”

后来,这个方子在福州的产妇间传开了,很多产后有湿热的妇人,都用“洛神珠黄芪当归汤”调理,效果出奇的好。江采苹把这个方子也记在竹简上,竹简上的记录越来越多,从暑湿、风寒,到小儿病、妇人病,洛神珠的药用范围,在一次次实践中,慢慢拓宽——它不再只是祭台上的灵物,而是真正走进了百姓的生活,护着闽江流域的男女老少。

第八卷·通志载珠 文脉传世

南宋淳熙年间,朝廷下令编撰《福建通志》,派了学者陈梦庚来福州考察地方风物。陈梦庚在福州城里走访时,总能听到百姓说起“洛神珠”——船家说它能治水毒疮,母亲说它能退小儿热,产妇说它能清产后湿,连福州府的医官都提到,《便民医方》里记载的洛神珠方子,百姓用着效果极好。

“这洛神珠究竟是何物?竟有这么多用处?”陈梦庚好奇不已,派人去请江采苹。江采苹来到府衙时,手里捧着一篮新鲜的洛神珠,还有一卷用红绳系着的竹简——那是她这些年记录的洛神珠用法,从祭水仙的传说,到一个个治病的病案,都写得清清楚楚。

陈梦庚接过竹简,仔细翻看,只见上面写着:“洛神珠,生闽江渚,味甘酸,性微寒,主清热生津。治暑湿泄泻,配葛根;治风寒夹湿,配武夷岩茶、生姜;治热毒喉痛,配玄参、麦冬;治小儿夏季热,配莲子、百合;治产后湿热,配黄芪、当归……”每一条后面,都记着日期、患者姓名、症状和效果,详细得像一本医案。

“江姑娘,这些都是你亲身经历的?”陈梦庚问道。江采苹点了点头,把洛神珠的传说讲给陈梦庚听——妹妹采菱溺水,她用红萼果实祭水仙,水仙显灵,说洛神珠能济世救人,这些年,她只是照着水仙的嘱托,把洛神珠的用法一点点摸索出来,记在竹简上。

陈梦庚听了,感慨不已:“没想到一颗山野间的果实,竟藏着这么多百姓的智慧!《福建通志》要记载的,就是这种源于生活、惠及民生的风物。”他跟着江采苹去了闽江渚边,看着满滩的洛神珠,红萼丹珠,映着闽江的绿水,美得像一幅画。江采苹还带他去见了江三郎,船家们拿出《行船备急方》,指着上面的洛神珠方子,说这是他们行船的“保命符”;又去了巷尾的林嫂家,林嫂正给孩子煮洛神珠汤,说这是福州孩子夏天的“平安汤”。

回到府衙后,陈梦庚在《福建通志》的“风物卷”里,专门写了一段关于洛神珠的记载:“洛神珠,生闽江渚,果如丹珠,祭水仙可保行船平安,闽越遗俗至今犹存。其性微寒,味甘酸,主清热生津,治暑湿、小儿热、产后湿诸症,百姓多采而用之,实为济世良品。”这段记载,虽简短,却把洛神珠的传说、习俗和药用都写了进去,让这颗闽江的红珠,第一次正式走进了官方文献。

江采苹拿着陈梦庚送的《福建通志》刻本,坐在闽江边上,手里捏着一颗洛神珠,眼泪掉了下来——她知道,妹妹采菱的名字,虽然没写在书上,可这颗带着妹妹心意的洛神珠,却永远留在了福建的文脉里。竹简上的口传知识,终于变成了文献里的文字,而这文字背后,是闽江百姓一代代的生活实践,是传统医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

结语

洛神珠的故事,始于闽江的一场离别,终于通志的一页记载。它本是滩涂上无人问津的野果,因姐妹情深而与水仙结缘,因百姓的实践而成为济世良药——从祭台到药罐,从口传到文献,它走过的路,是闽越文化的传承路,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路。

它的药用历史,印证了“实践先于文献”的真理:百姓先在暑湿中用它解渴,在疮疡中用它消肿,在产后用它调理,这些鲜活的实践,才让它最终走进《福建通志》的书页。而那些没被写进书里的细节——船家晒在船头的洛神珠干,母亲藏在抽屉里的竹简,产妇碗里温热的珠汤,更是它最珍贵的注脚,藏着最朴素的生活智慧。

如今,闽江的水还在流,滩涂上的洛神珠每年夏天依旧红得像火。福州的老人还会给孩子讲“洛神珠祭水仙”的故事,母亲们依旧会用洛神珠煮水给孩子退烧,船家的船上,还是会备着洛神珠膏——这颗红珠,从未离开过闽江,从未离开过百姓的生活,它像闽江的水一样,温柔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代代相传的智慧。

赞诗

闽江潮起映丹珠,洛神遗韵入船图。

祭水仙能安渡险,清湿热可解民痡。

小儿热退珠汤暖,产后津生玉露濡。

莫道野芳无记载,通志一页记真如。

尾章

清代乾隆年间,福州府重修《福建通志》,编撰者在原有记载的基础上,补充了更多洛神珠的药用案例——从明代船家用它治水毒疮,到清代妇人用它调产后湿,每一个案例,都来自百姓的实践。后来,《本草纲目拾遗》编撰时,作者赵学敏特意来福州考察,将洛神珠的性味、功效、用法详细记入书中,称其“闽中珍品,清热济世,非寻常野果可比”。

如今,在福建省中医药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颗保存完好的洛神珠标本,旁边放着江采苹竹简的复刻本,还有《福建通志》的原版刻本。标本的标签上写着:“洛神珠,又名‘红萼珠’,闽江流域特有草药,因南宋江采苹祭水仙传说得名,民间实践先于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医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之智慧。”

每当有游客驻足,讲解员都会说起那个发生在南宋的故事——关于一对姐妹,一颗红珠,一条闽江,还有一段从口传到文献的智慧传承。而故事的最后,总会有一句叮嘱:“下次夏天来福州,要是遇到湿热,不妨找颗洛神珠煮水喝,那是闽江给我们的礼物,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闽江的水还在流,洛神珠的故事,还在继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修仙界的捡尸人绿茵三十六计转乾坤之凡缘世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惊,玄学大佬竟是鬼怪它祖宗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崩原铁:观影二创降临我的谍战岁月我在异次元修复地球灵气七零穿越:最强军官的锦鲤妻神王令一不小心赖上你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乱世枭臣食梦貘手记浪迹在诸天世界
经典收藏他从顶端踏云来狼人杀之我是最强双面人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重生何雨柱,心狠手辣屠尽院内狗斗罗之诸天抽奖系统金牌辅助的王者时间开局海贼世界地爆天星女主大佬在生存游戏里嗨炸了!网游:开局觉醒唯一SSS天赋航海求生:我的船是一座岛HP一个不顾读者死活的爱情故事得分狂魔提瓦特与直播那些事游戏降临我有一座新手村玄幻网游:逐鹿世界重生阿勋,我为长高打职业!网王:冰帝拿冠军?理所当然!谁动了我的老婆奥特同人:命运的冲击[HP]错觉
最近更新黑曜纪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封神?孤大商称霸洪荒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1800年之龙腾四海民国,从军阀到横扫亚洲重生仙帝只是我的小弟戏神:被六大灭世病娇强制爱后算命吗?超准还送打脸服务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谍战:我知道你的隐秘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孤剑残雪录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垂涎:无声告白平凡青云路独宠,娇妻的无敌马甲篮坛天穹:与科比共铸十冠王朝重生之炼狱归来师姐每天都在走火入魔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