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首页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长生界红楼群芳谱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红色苏联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妖孽九皇子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凤逆天下北月篇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全文阅读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txt下载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突如其来的笑声让李善长瞬间懵住:这不是皇后刚去世的第二天吗?怎可能如此开怀?

李善长大感惊愕,不禁心底泛起一阵恐惧。

要知道皇帝对皇后情深意重,怎么会有这般反常举动?

定有蹊跷!

“大哥,老李来了。”

这时徐达发觉站在院门的李善长出声通报。

朱元璋等人纷纷侧目望来。

李善长感受着朱元璋投来的目光顿时敛神整衣。

小心翼翼地靠近准备参拜。

却不料朱元璋竟抢先开口介绍他人:

“这是咱府上的账房李先生,你喊他李先生便是。”

李善长脑子飞速运转试图揣测朱元璋话中的深意。

目光扫向朱元璋对面端坐之人——朱英。

咦?二人模样好似颇为相似?

朱英察觉到李善长注视的目光,温婉一笑点头招呼道:

“李先生。”

随后朱元璋目光再次移至李善长身上。

那种平静却又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让李善长猛然一颤,连忙陪笑道:

“公子言重了,唤我老李就好。”

一旁汤和忍不住调侃道:

“哼哼!徐达你看那李酸秀才也好意思让人喊他老李?”

徐达不置可否甚至附和道:

“这丞相之位能坐得稳当,还不就是靠这厚脸皮吗?”

“哈哈!不错不错,这群读书人口是心非、实在不要脸!”

汤和继续嘲笑。

朱元璋摆摆手制止道:

“好了好了。

毕竟也是读书人且年纪不轻,先生之称您担得起。”

“是,老爷。”

李善长只好答应。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指了指朱英介绍道:

“他叫朱英。”

李善长一听这个名字内心震颤不已,慌忙上前弯腰作揖道:

“见过朱公子。”

“李先生不必客气,直接称呼我的名字就好。”

朱英也站起身来,向李善长拱手还礼。

看着两人一来一往地行礼,朱元璋显得颇为不耐烦,说道:

“你们俩行了,别在朕面前玩这些虚的!”

李善长尴尬一笑,“呵呵……”

他心里清楚,朱元璋出身草莽,对繁文缛节并不太在意。

当然,他有资格、也有理由觉得这些规矩让人烦躁。

毕竟他是大明朝开国皇帝,是洪武大帝,高高在上的天子。

但臣子可不能因为这点而怠慢君主,应有的规矩还是得守,应有的礼数还是得讲。

不然便是触犯龙颜,轻则失宠,重则丢掉性命。

然而李善长再惧怕朱元璋,也无法用同样的话语去约束朱英。

朱英却不以为意,听完朱元璋说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在“弄虚作假”

,立刻反唇相讥:

“皇上此言差矣,这怎么算得上虚头八脑呢?人敬我一尺,自然当我还人一丈。”

要知道,朱英眼前的李善长早已两鬓如霜,年纪足够做他的祖父了。

论尊老爱幼的道理,朱英自小受教颇深,自然懂得知书达理的重要。

当然,如果是那种刻意倚老卖老或者碰瓷的行为,那又另当别论了。

朱元璋听到朱英的话,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他说:

“你这小子,竟敢跟朕争辩,有趣,有趣啊!”

随即转向徐达三人:“看看,连朕都敢顶嘴,哈哈哈!”

徐达闻言立刻站队,“陛下,这次我们真帮不上您,倒觉得朱小子说得很对。”

汤和眼珠一转,顺势附和:“没错没错,我们也站在朱小子这边!”

这一下子,朱元璋好奇地看着李善长:“老李,你什么意思?要站在谁那边?”

李善长听罢,只好干笑着没敢言语,暗自腹诽:好个徐达、汤和,一个个全是耍滑头的东西!明知自己早已退居幕后许久,还故意找茬给自己惹麻烦!真是岂有此理!

见他默不作声,朱元璋也懒得追究,转而对朱英说:

“你小子也不吃亏,既然认李先生做先生,以后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他好了。”

这句话让李善长顿时摸不着头脑——究竟朱英何许人也?怎么突然被推到了自己面前?

然而接下来,朱英表现出了相当得体的姿态,再次对着李善长拱手行礼,算是拜了个简单的师:“多谢老爷子为晚辈找到一位良师,学生见过李先生。”

不过对于这位“先生”

,朱英其实并没有太多情绪上的波澜。

毕竟,在前世的记忆里,他早已经历过太多风雨洗礼,明白许多道理无需他人传授。

有了也没关系,没了亦无所谓。

李善长看着朱英恭敬的举动,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却故意微微侧身回避了一点。

他心底已经开始猜到朱英的真实身份:从两人容貌上的几分相似,以及隐约察觉到曾经属于马皇后那份温润气质,他确信,眼前这个年轻人正是多年不见的大明皇嫡长孙!

如此重要的人物!李善长大喜过望,若隐若现间已意识到未来无限可能的责任与机遇。

所以当朱元璋提出让他担任朱英的老师时,他内心涌起一阵狂喜。

这便表示,老朱又一次给予了老李机会。

而且,李善长过去曾是当今皇太子朱标的师长。

如今又成为皇嫡长孙的导师,这就意味着继大明开国皇帝之后的两位君主,皆是李善长的学生!这是连任帝师之誉,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如此殊荣,怎能让老李不欣喜、不疯狂?

于是,李善长当即跪倒在朱元璋面前,高声立誓道:

“老李在此发誓:必竭尽平生所学,倾注一生心血,精心培育朱英公子。

苍天在上,若违此誓言,叫老李死无葬身之地,不得入宗庙祠堂,后代沦落畜生道!”

目睹此情景,朱英都惊呆了。

这不就拜个师吗?何必发这样恐怖且残忍的誓言?到底是我拜师还是你老李拜师啊?

“嗯,起来吧。”

朱元璋表情平静地点头。

然而作为多年的手足下属,徐达与汤和看得出,对于李善长的誓言,朱元璋内心甚是满意!

“是,老爷。”

看着缓缓起身的李善长,

汤和不爽地骂道:“该死的李酸狗,就会耍嘴皮子。”

“哎,这是他的本事,换做你我能做到这么迅速的反应吗?”

徐达叹息说道。

“好吧,择日不如撞日。

既然已然拜师,那就让老李你出几道题考考他。”

朱元璋开口道。

咦?朱英听闻一怔,这就开始了?

“是。”

李善长毫无异议,反正他也希望尽快了解朱英的水平,尽早将毕生所学授予朱英。

回过头,望着朱英道:

“少爷准备好了吗?”

朱英实则很想说还没准备好。

刚拜完师就随堂测验,这也太匆忙了。

但瞧了瞧一旁神情淡然的朱元璋,又想起他因马皇后遗言对自己这般照料,遂点头道:

“来吧,先生。”

……

文华殿内,

一身丧服的朱标正审阅奏章。

是的,他在审阅奏章。

一般来讲,批阅奏章乃是皇帝的权力与职责。

古往今来,即便有些皇太子得到皇帝允许参与军国大事,却也从未触及批阅奏章的范畴。

但是,现在的天子、大明开国皇帝洪武帝朱元璋可不一般。

对待这个他和原配妻子的嫡长子、皇太子朱标,他是大力放权。

很多政事直接交由朱标处理,

其中就包含批阅全国各地官员递呈的奏章。

话说回来,收益与代价并存。

虽看似掌控巨权,犹如生死予夺,

但这也让朱标耗费大量心力。

毕竟,这堆满案牍的奏章来自整个大明。

即便是朱标的父亲,勤勉如耕牛的朱元璋,也是常常从早批到晚。

相较之下,朱标的精力远逊于其父,审阅这些奏章简直如同煎熬。

可这毕竟是他日后必须承担的任务。

他是大明的皇太子,在朱元璋离世后将成为大明的第二任皇帝。

逃避是没有选择的。

只能硬着头皮强撑,拼命审批这些奏章。

此刻,一位太监走进殿门道:

“殿下,该去灵堂了。”

听到这句话,朱标放下手中的朱笔,暂时中断了批阅奏章。

他终于能够抽空歇息片刻。

向身旁的太监轻轻点头,说了一句:“好吧。”

随后便起身随着太监离开了文华殿。

奉天殿距离文华殿并不遥远,没多久朱标便抵达了目的地。

踏入大殿,映入眼帘的是吕氏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朱允炆、朱允熥,正跪坐在蒲团上为高皇后守丧。

看到一双儿女因为长时间下跪而脸色苍白,朱标内心不免泛起一丝疼惜。

不过此刻他还无暇多言,因为还有一些必要的仪式要完成。

来到母亲的灵柩前,朱标跪地叩首,庄重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起身之后,望着母亲的遗容,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的眼眶瞬间湿润,几乎难以自控。

调整情绪后,他对吕氏等人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吧,你带他们两个回去休息。”

经历过一次类似场景的朱允炆与朱允熥立刻站起,准备离去。

但吕氏却显得颇为惊讶,犹豫道:“殿下,这不符合礼仪啊。”

“孤所说的话,便是规矩。”

朱标的语调虽然平缓,却带着不可置疑的威严。

吕氏看着眼前这位表情平静却气场强大的丈夫,突然产生一种陌生感。

他还是那个彬彬有礼、谨遵法度的大明太子吗?此刻的模样,反而像是她的公公——那位雄才大略的朱元璋。

在吕氏沉默之时,朱标再次吩咐:“退下吧。”

见状,吕氏也只好起身施礼,答道:“是,臣妾告退。”

带着两个孩子退出奉天殿后,大殿内只剩下朱标一人。

他来到原先吕氏跪过的地方,跪下凝视着母亲的棺椁,一言不发。

心中的疑问渐渐浮起:父皇朱元璋此刻身在何处?

“既然您与母亲情深似海,为何如今不在她身边?

难道是因为触景生情的缘故?还是……”

经过许久思索,最终只留下一声悠长的叹息在这被白色布幔装饰的灵堂中回荡。

李善长坐在小院中的石凳上缓缓开口提问:“当年前元强盛之时,其兵马曾横扫四海。

无论南北东西,幅员千万里的国土都被纳入囊中。

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今日却仅剩漠北的一隅之地,这是为什么呢?”

朱英沉思良久,回答道:

“前元的强大,在于他们的百姓自幼孩提便可马上杀敌的蛮勇。

它的力量源于武力与肉体的强健。

可即便如此强势,他们竟想用区区百万族人奴役数以万计的华夏儿女。

殊不知,华夏之所以称为华夏,

正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三皇五帝以来,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英雄帝王率领麾下像白起、王翦、卫青、霍去病、李靖这样的猛将守护疆土,保我中华安宁。

更离不开像神农、老子、孔子、荀子、李白、杜甫、辛弃疾这些先贤,通过他们的诗篇与哲思为华夏注入千百年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也许短暂的野蛮能征服暂时柔弱的精神。

但当野蛮衰退,精神复苏之际,局势必定会反转!

蒙元以前的五胡乱华时期,中原陷落,国家分裂。

四方敌人虎视眈眈,每一个都想替代华夏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最终,他们依然湮没于漫长的历史进程里,被我华夏所同化融合。

元朝残暴,将我汉人视如牛马,定为四等公民。

通过沉重的赋税层层盘剥,妄图借此摧毁华夏文明。

然而,他们忘记了一个事实:在他们之前,已有很多人有过类似的妄想,并尝试过同样的做法。

当天下汉人中的豪杰齐心奋起,高呼“驱逐鞑虏,恢复华夏”

的口号时,

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为时已晚。

历史总惊人的相似,当今洪武帝陛下亲率魏国公、信国公、颖国公、曹国公、凉国公等人,

从南向北,创下史无前例的伟绩,将元政权彻底逐出中原,赶回漠北老家,形成北元的局面。

华夏民族或许会有低迷之时,也会经历极大的耻辱,

但若有人真怀有灭我华夏之心,那必将会自吞苦果,迎接毁灭!”

李善长听罢,沉默……

不过就是随便问问问题,何必要给我这样的长篇大论?这是李善长心中腹诽。

尽管如此,李善长也不得不承认朱英这番话极具说服力。

看看旁边已经挺直腰板,一脸骄傲的朱元璋、徐达和汤和三人就知道这话多有力。

但李善长是不会表现出满意的。

作为老师,特别是面对学生第一次考核,总要挑剔一点才像话。

故作平淡地点点头:“嗯,说得还凑合,勉勉强强及格吧。”

朱英并不介意这一评价,只是不以为然一笑置之。

反而旁边的徐达和汤和两人立刻变脸。

汤和率先发难,指着李善长的鼻子大骂:“老子的姥姥啊,李酸狗!怎么仅仅只是个及格?说说看!朱英小子哪说错了?

你今天不给我个合理的解释,我跟你没完!”

一旁的魏国公徐达亦是立马附和:“对啊老李,平常我们都敬你三分。

可今儿这事上你确实太过分了点。

照我们的理解,朱英的回答那简直就是满分!”

两人为何这般激动,并非为了讨好皇嫡长孙朱英。

只因为朱英的话深深触动他们的共鸣之处——

正是他们从南到北,把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元赶出了华夏中原,将其逐回漠北变成北元,

创造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战绩,并构建了伟大的大明帝国。

如此盛赞简直让两个粗人差点不好意思起来。

你说,现在李酸狗站出来评价勉强及格,怎能让人心平气和?

就算天塌下来能够忍,我们兄弟俩也不能忍受!

面对二人的指责谩骂,李善长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老实讲,他觉得朱英对于徐达、汤和这类战将的赞誉太高了些。

毕竟,大明建立的过程中,韩国公同样功不可没嘛。

自己的贡献朱英竟然连提都不提一句,叫他怎么能甘心?

于是乎,李善长大倒其怨,转手将怒火洒向徐达与汤和二人。

“就你们这两个老丘八懂个啥?会读书认字么?

连扁担横在地上不知道是个一的东西,教导学生乃是我的职责,轮得到你们来说三道四吗?”

此言一出,激得徐达、汤和七窍生烟。

口才方面而言,他们怎能敌得过大明开国丞相呢?

这场争论显然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哼!李善长,你这个酸腐货,今天我汤和非要跟你较量一番!”

汤和怒声喊道,作势要冲上前去给李善长一拳。

朱英眼见不妙,急忙挡在二人之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上掉下个科技狂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神王令燃道梦境里我为主宰修仙界的捡尸人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太吾传人响当当东邪物语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星际最强关系户娘亲偷听我心声后,转头清家产她们都是重生者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高武:猛练龙象般若功横推一切敌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末世运转重生八零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经典收藏冷王的金牌宠妃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北宋大法官寒门第一才子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网游:一把锄头行天下大唐好相公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秦时之七剑传人超神狂兵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乱世黑马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独治大明续命大明朝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最近更新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整活小砖家大胤商枭哈哈哈,大明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太子无敌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十七世纪富二代我在元末当霸王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困冬忆M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txt下载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