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杀猪匠

乱世浮萍

首页 >> 大乾杀猪匠 >> 大乾杀猪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老子是最强皇帝风云1200灵剑尊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奇门医圣在都市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晋末风云录醉枕江山留里克的崛起
大乾杀猪匠 乱世浮萍 - 大乾杀猪匠全文阅读 - 大乾杀猪匠txt下载 - 大乾杀猪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杀人立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次日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尽,武安君便带着苏符、张伯礼二人,前往建康城中的谢家与崔家。这两家在本地根基深厚,府中主事人听闻是淮北观察使亲访,早已身着正装在府门前等候,拱手迎客时礼数周全:“武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入内奉茶。”

厅堂内茶香袅袅,武安君不绕弯子,开门见山说明来意,直言三州之地缺粮严重,需要他们鼎力相助。有了谢必安跟崔思退的首肯,家中早已得到消息,自然表态全力配合,稳定地方粮价。

随后三人转道建康府衙,知府夏侯耀与通判谢必究早已接到消息,亲自在衙门口迎接。武安君的从四品官衔在人才济济的临安或许不算起眼,但在地方上已是手握军政实权的“大员”。

更何况他还掌控着刚收复的淮北三州,二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引着他们入厅后,连忙表态:“武大人为三州百姓奔波,我等岂能不配合?采购粮食之事,府衙会出面协调所有事宜,保证苏、张二位幕僚行事顺畅,绝无阻碍。”

事情敲定,武安君便让张伯礼与苏符留在建康——各留一匹战马供他们出行,方便对接粮商与府衙;自己则带着李采榛快马加鞭北上,直奔唐州。三州刚定,人心未稳,还有太多事等着他拍板,半点耽搁不得。

一路疾驰间,武安君已在心中将三州官员布局梳理得清清楚楚:邓州刚经历战乱,最为混乱,必须派信得过的人坐镇——他决定调泌阳县令苏晋任邓州知州,苏晋务实能干,又是最早投靠他的官员,做事让人放心;等苗正雨送葬归来,便任邓州通判,二人一主一辅,正好能牢牢掌控邓州局势。

蔡州则由原遂平县令费珉任知州,费珉土生土长在蔡州,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再加上确山县令徐向远从旁协助,足以稳住局面。唐州作为根基,自然由他亲自坐镇,居中调度三州军政、粮草。

至于张伯礼与苏符,等他们完成建康的粮食采购,便委以蔡州、唐州通判之职——二人暂无官身,通判虽只是正八品(三州人口虽多却远离中枢,这个品级既不扎眼又合身),却有权插手刑狱诉讼、监督地方官员,既能让他们历练实务,又能帮自己盯着地方动静,避免暗生乱子。

行至半途,武安君又临时调整安排:抽调一批精干人手,让李采榛带领,先护送苏晋去邓州摸清当地人口、耕地情况;他则改道北上汝州,等谭良弼把冷碑等人送来——辛表程之死,冷碑临阵脱逃是直接诱因,这笔账必须算清楚,既告慰辛表程在天之灵,也给襄阳军旧部一个交代。

刚抵达鲁山,郭进就带着几名亲信急匆匆赶来。海棠已安全抵达大盘山,可他自己的前程还悬着,见了武安君,脸上难掩急切:“武大人,不知我后续……”

武安君看着他,缓缓说道:“郭大哥,我打算行书吏部,举荐你任邓州防御使,你看如何?”他心里清楚,把郭进编入唐州军会引起其他将领忌惮——郭进骁勇善战,早已闻名,若归入唐州军,难免有人担心被分权。

而防御使麾下多是守城厢军,编制、后勤补给都依赖兵部,在外人看来,这更像是“安置辛表程旧部”的折中安排,而非壮大自己势力,能减少不少阻力。

郭进闻言,眼睛瞬间亮了,声音都带着激动:“当真?末将谢过大人!”他如今只是从六品的昭武校尉,防御使是从五品,这可是连升两级,还能手握邓州城防实权,对他而言已是天大的机缘。

“邓州如今百废待兴,还需有人稳住秩序。”武安君话锋一转,说出了真正目的,“你可先率麾下两千精锐入邓州,安抚百姓,清剿流寇,待苏晋到任后,再协同打理城防。”他要的是郭进麾下的精锐战力,至于剩下的数千人,可随襄阳军返回襄阳,既不浪费兵力,又不得罪襄阳军旧部,算是一举两得。

郭进略一迟疑,面露难色:“只是……辛大人的仇还没报……”襄阳军将士愿意暂时听令,本就是因为武安君承诺要为辛表程讨公道,如今冷碑还没处置,他怕麾下将士有怨言。

“放心,朝廷已有公论,冷碑及其部众,定会交给我处置。”武安君语气笃定,眼神锐利,“最多这几日,谭良弼就会把人送来——按和议,汝州要还给北元,襄城是北元收复的第一站,他在汝州多待一天,风险就多一分,耗不起的。”

随后,武安君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送往郾城,令唐州军步兵营与辎重营:将郾城、舞阳一带的粮食、物资全部装车运回西平、方城,连百姓也一并转移——不留一粒粮、一个壮丁给北元;原郾城县令刘启源调任西平县令,负责协调西平、方城两县吸纳流民,实在安置不下的,再由三州其他县分流接收。

至于鲁山、叶县,他干脆放弃——两地人口早已被谭良弼搜刮一空,只剩一片荒芜的耕地,正好丢给北元,算是给他们挖了个“包袱坑”——等唐州军一撤,汝州百姓没了依靠,必然往北元境内逃荒,北元接手后,光是安置流民就要头疼许久。

果然,武安君到鲁山不过两日,谭良弼就派心腹卞正南押着冷碑一行数十人赶来。谭良弼在汝州搜刮了不少金银财物,急于撤离把东西运回去,冷碑这群“烫手山芋”,自然成了优先舍弃的对象。

“卞将军,回去告诉谭将军,明日一早,我唐州军便撤回方城,把道路让出来。”武安君看着卞正南,语气强硬,“但兴化军需从邓州南下返回襄阳,沿途不得扰民,若是敢劫掠百姓,本官定在朝堂上参他一本,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辛表程之死,兴化军提前撤离有很大责任,他绝不会让兴化军再祸害刚安定的邓州。

卞正南连忙陪笑道:“武大人放心,我家将军说了,路上定然秋毫无犯。”兴化军如今满心想的是回襄阳分赃,早已没了搜刮的心思——更何况邓州早已被他们刮得一干二净,也没什么可抢的了。

“如此最好,送客。”武安君一摆手,懒得再与他寒暄——他对兴化军,本就没什么好感。

卞正南一走,冷碑顿时慌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武大人,小人知道错了!小人愿带弟兄投效您,做先锋、上战场,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求您饶我一命!”他知道武安君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可不会心慈手软。

武安君冷笑一声:“辛大人就是被你坑死的,我岂会再用你这种临阵脱逃之辈?来人,把他吊在城门上,再派人去叶县,请郭进、贺宽、徐修远、谢永思几位将军前来观礼!”他要借冷碑的人头,为辛表程报仇,更要为自己立威——想吞并襄阳军精锐,必须让所有人知道,他武安君说了算,敢犯事的,绝没有好下场。

凌氏兄弟应声上前,一左一右架着挣扎的冷碑就往辕门走,冷碑嘴里被塞了布条,只能发出呜呜的闷响。不多时,郭进、贺宽、徐修远、谢永思四人便带着亲信赶来,刚到鲁山城外,就看见城门上密密麻麻吊着一排人,最中间的正是冷碑,脸色惨白如纸。

城门下,香炉火烛早已摆好,辛表程的牌位供奉在正中,香炉里插着三炷香,烟气袅袅。武安君身着麻衣,腰系麻绳,以子侄之礼静立在牌位旁,神色肃穆。

“武大人,您这是……”郭进心中已有答案,却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武安君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四人,声音低沉却有力:“诸位,冷碑临阵脱逃,致襄阳军阵型大乱,辛大人才中了北元的羽箭,不幸殉国。今日,我要亲手杀了这些叛逆,告慰辛大人在天之灵!”

谢永思神色淡然——他本就是客军,战事已毕便要另谋高就,此事与他无关;贺宽与徐修远却心头一震,下意识挺直了腰板——武安君的威势,已远非昔日可比,如今的他,早已是能决定他们前程的“大人物”了。

“取弓箭来!”武安君一声令下,卫骁捧着一把通体黝黑的铁胎弓上前。这弓比寻常战弓长了近一尺,力道极大,普通人根本拉不开,武安君接过弓,手指搭上一支羽箭,缓缓拉满——弓弦绷得笔直,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贺宽眼神一凝——箭头对准的不是冷碑,而是冷碑昔日最亲信的那名亲兵!

“咻!”羽箭破空而去,带着尖锐的风声,精准地射入那名亲兵胸口,巨大的力道直接将人钉在城墙上,箭尾还在微微颤动,那亲兵连哼都没哼一声,便没了气息。

紧接着,武安君连发十几箭,动作行云流水,箭无虚发——每一箭都精准命中一名叛逆的胸口,将人钉在城墙上,鲜血顺着城墙缓缓流下,染红了砖石。

冷碑看着麾下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剧烈地挣扎起来,绳索勒得他手腕、脚踝生疼,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死亡逼近。

贺宽与徐修远对视一眼,无奈摇头——冷碑落到今日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最后,武安君取出四支羽箭,搭在弦上,猛地拉开——“咻咻咻咻!”四箭齐发,精准射穿冷碑的四肢,将他牢牢钉在城墙上。巨大的痛苦让冷碑浑身抽搐,嘴里的布条被血水浸透,却发不出丝毫声音。

武安君再取一支羽箭,搭弓、拉满,目光冰冷地看着冷碑:“记得下辈子,做个忠臣,别再临阵脱逃了。”

“咻!”羽箭飞出,正中冷碑咽喉,他的身体猛地一僵,随即垂了下去,彻底没了气息。

处理完冷碑,武安君脱下麻衣,递给身后的亲兵,语气缓和下来:“诸位,辛苦赶路了,随我入城赴宴。此番北伐,你我也算同生共死的袍泽,往后辛大人不在了,咱们更该互相照拂,共守这淮北之地。”

立威之后,便是拉拢——谢永思要走,不必多费心思;但贺宽与徐修远是襄阳军的核心将领,提前打好关系,对后续整合襄阳军精锐大有裨益。

贺宽与徐修远连忙躬身应道:“大人所言甚是!”如今辛表程已死,谭良弼又在一旁虎视眈眈,武安君手握三州大权,与他交好显然是最稳妥的选择。

入城后的宴席上,鲁山虽被搜刮一空,但武安君还是让人找来了城中最好的厨师,杀了几头猪羊,备了上好的酒水。酒过三巡,武安君当着众人的面宣布:“我已上表朝廷,推举郭进为邓州防御使,他麾下人马充作邓州守军,负责邓州城防。”

贺宽与徐修远当即起身,端着酒杯向郭进道贺:“恭喜郭将军!往后还望郭将军多多关照!”他们心里清楚,郭进留在邓州,对他们在襄阳军的地位毫无影响,反而能卖武安君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谢永思则自顾自饮酒,事不关己;郭进更是激动,端着酒杯走到武安君面前,躬身道:“多谢大人提拔,末将定不负大人所托,守住邓州!”他没想到,自己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一跃成为一州防御使,算是因祸得福。

而此时的邓州乡间,苏晋正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连片荒芜的耕地,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他来之前就知道邓州情况不好,却没想到会差到这个地步——中原各地都在忙着播种秋粮,可邓州的耕地,完成播种的还不到两成。若是错过了这最后的农时,到了冬天,要么百姓饿死,要么流民作乱,民变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武安君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厘清人口后,每户可凭人头向官府贷两石粮、一百文钱,无需利息,但秋收后必须归还。这已是唐州军能拿出的极限——如今军中和三州的开支都是天文数字,再多便无以为继了。

“这位老大爷,请问村长家在何处?”时间紧迫,苏晋必须尽快让百姓动起来耕种,他拦住一位背着柴薪、须发皆白的老者问道。

老者停下脚步,警惕地看着苏晋和他身后的随从:“你找村长做什么?”战乱过后,百姓对陌生人都充满了戒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绿茵三十六计医武狂兵北明不南渡我有神功丈母娘着不住福妻嫁到乱世枭臣怪物的新娘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我在异次元修复地球灵气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
经典收藏七煞侍魂大唐最强路人甲超神妖孽兵王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虎啸三国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回到大汉打天下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走进唐朝乌龙召唤:冷情妈咪乱世才子魏虎带着淘宝去抗日超神狂兵明末好国舅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亮剑:一亿碎片
最近更新穿越之原始之路历史中的酒馆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寒门状元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楚武信君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唐代秘史铜镜约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大周第一婿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大乾杀猪匠 乱世浮萍 - 大乾杀猪匠txt下载 - 大乾杀猪匠最新章节 - 大乾杀猪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