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霄

竹晴园

首页 >> 逸霄 >> 逸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小姐重生,通通闪开!不爲神他看见你的声音先婚试爱:闪婚后大佬又野又浪神医狂妃:天才召唤师重生后娘娘宠冠后宫凌宇秦明月全本免费阅读福运小农女,重生旺满门情妃得已快穿之路人甲的爱情
逸霄 竹晴园 - 逸霄全文阅读 - 逸霄txt下载 - 逸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10集:糖龙河畔的星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林舟的指尖悬在数位板上方时,窗外的雨丝正斜斜掠过写字楼的玻璃。屏幕里是未完成的数字糖龙模型,龙角的朝阳纹还泛着冷调的蓝光——这是他改到第三十七版的设计,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桌角的牛皮纸信封被风吹得轻轻晃动。

信封是温如霜寄来的,边缘带着手工裁剪的毛边,正面用墨笔写着“林舟亲启”,字迹里藏着竹溪村特有的温润。他拆开时,一片干燥的竹叶从信封里滑出来,落在邀请函上。纸面印着浅金色的糖龙纹样,正文那句“诚邀您参加竹溪村‘糖龙文化节’”,像是温如霜站在他面前,笑着递来的一杯热茶。

“还在跟朝阳纹较劲?”同事路过时瞥了眼屏幕,“上次你说要加‘人情味’,现在加得怎么样了?”

林舟没说话,只是摩挲着邀请函上的竹叶。他想起三个月前,村支书第一次给他发视频,镜头里竹阿婆正坐在竹筐旁,手里的竹篾在阳光下泛着浅黄的光。“后生,你画的糖龙是好看,可少了点竹溪村的气儿。”老人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麦芽糖的甜意,“你得来看看,竹篾要泡多久才软,糖要熬到什么颜色才不苦,才知道龙该长什么样。”

那时他只当是老匠人对传统的执着,直到后来收到孩子们寄来的糖珠——琥珀色的糖块上,歪歪扭扭刻着七道弧线,小阿妹在附言里写:“林舟哥哥,这是朝阳纹,像不像早上的太阳?”糖珠寄到的时候有点化了,粘在信纸上,他小心地揭下来,放在办公桌上,每次改设计时看一眼,就觉得心里暖了点。

雨停的时候,林舟把数字糖龙的文件存进U盘,又把那片竹叶夹回邀请函里。他想起温如霜在电话里说的:“文化节那天,孩子们要把自己做的糖龙都摆出来,青灯先生还特意把陈老接来了,说要教大家熬‘团圆糖’。”

“陈老的腿好了?”林舟当时追问。上次青灯跟他提过,陈老的膝盖受了旧伤,冬天连下床都难,更别说熬糖了。

“是孩子们攒的钱,凑了医药费请医生来村里看的。”温如霜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虎头每天早上去山上捡笋,说要‘给陈爷爷换好腿’,小阿妹把自己攒的麦芽糖都卖了,换了包钙片。”

林舟的鼻子当时就酸了。他忽然明白,自己一直找不到的“人情味”,从来不在数位板的参数里,而在竹溪村的竹篾里、糖锅里,在孩子们攥着糖珠的小手里。

出发去竹溪村的那天,天难得放了晴。高铁驶离城市时,林舟看着窗外的田野渐渐染上绿意,手里的U盘被体温焐得温热。他特意带了台便携投影仪,还把孩子们之前画的糖龙草稿都扫描进了电脑——他想让数字糖龙的龙身上,能映出每一个孩子的笔迹。

竹溪村的村口飘着槐花香时,林舟远远就看到了那棵老槐树。树干上挂着十几盏红灯笼,每盏灯笼上都画着数字糖龙的图案,是孩子们用彩笔涂的,有的龙身涂成了粉色,有的龙角缀着星星,歪歪扭扭却格外鲜活。树下站着一群孩子,虎头举着半截竹篾,小阿妹怀里抱着个竹编的小筐,筐里是刚熬好的麦芽糖。

“林舟哥哥!”小阿妹最先看到他,撒开腿就跑过来,怀里的麦芽糖晃得厉害,“你终于来啦!我们的糖龙都做好了,就等你的数字龙了!”

林舟蹲下来,刚想跟她说话,虎头就把竹篾递到他面前:“你看,我这次编的龙身没断!竹阿婆说,比上次编的好看十倍!”竹篾是浅棕色的,龙身的万字纹编得不算规整,但每一道竹篾都紧紧贴在一起,看得出来练了很多次。

“真厉害。”林舟摸了摸他的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竹阿婆身上。老人穿着蓝布衫,手里牵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笑着朝他走过来。

“林舟后生,一路累了吧?”竹阿婆递来一块用油纸包着的麦芽糖,“刚熬的,还软乎,你尝尝。”糖块放在手里温温的,咬一口,甜意里带着竹溪村泉水的清冽,比城里买的糖果多了点实在的香。

林舟跟着他们往村里走,村道两旁摆着不少旧物件:有掉了漆的铜糖勺,勺底还沾着褐色的糖渍;有编了一半的竹篮,竹篾上留着老匠人的指痕;还有一本泛黄的《竹编技法》,书页里夹着干枯的野菊花。每样东西旁边都贴着张卡片,上面是孩子们写的字:“这是陈爷爷年轻时用的糖勺,他说用这把勺熬的糖最甜”“这是竹阿婆的竹篮,编了三十年,装过五十斤冬笋”。

“这些都是藏家捐的。”竹阿婆指着那些物件,“上次公益拍卖后,好多人给村里寄东西,说要帮我们把老手艺传下去。你看那把竹刀,是青灯先生爷爷的,刀刃磨得发亮,当年就是用它刻朝阳纹的。”

林舟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那把竹刀放在玻璃罩里,刀柄被摩挲得光滑,刀身上刻着个小小的太阳图案。他忽然想起青灯给他发的私信,说爷爷当年教他刻朝阳纹时,总说“每道弧线都要跟着太阳走,心要静,手要稳”。

走到非遗工坊时,里面已经热闹起来。几张长桌上摆着竹篾、麦芽糖、剪刀和粗瓷碗,几个村民正帮着孩子们整理糖龙。林舟看到角落里放着个熟悉的木盒,里面是上次孩子们做的迷你糖龙——竹篾龙身裹着一层薄糖霜,龙角是用糖珠做的,虽然有的龙身歪了,有的糖珠掉了,但每只龙的额头上都刻着七道朝阳纹。

“这些都要拿去巡展。”温如霜从工坊里走出来,穿着米白色的连衣裙,头发用竹簪挽着,“陈老和青灯先生在里面准备熬糖的工具,你要不要进去看看?”

林舟跟着她走进工坊,里面飘着麦芽糖的香气。陈老坐在轮椅上,正低头调试小炭炉,青灯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本线装书——是《民间糖艺图谱》,书页上满是青灯写的批注。看到林舟进来,陈老抬起头,脸上的皱纹里堆着笑:“林舟后生,你来得正好,帮我看看这炉火候够不够。”

林舟走过去,只见小炭炉里的炭火泛着橙红的光,粗瓷碗里的麦芽糖正慢慢融化,变成琥珀色的糖液。“差不多了,”他想起陈老之前教他的,“糖液冒小泡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

陈老点点头,眼里带着赞许:“看来你上次没白听我唠叨。”他伸手摸了摸旁边的铜锅,“这锅是我十八岁出师时买的,熬了四十年糖,上次拍卖时青灯非要拍下来给我,说‘老伙计不能分开’。”

青灯笑着补充:“陈老当年用这锅熬的糖龙,在县里拿过奖。我小时候还偷吃过锅里剩下的糖渣,甜得我牙都疼了。”

工坊里的人都笑了,林舟看着他们,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他之前在城里做设计时,总想着怎么让作品更“高级”,却忘了最动人的东西,从来都是藏在这些烟火气里的——是老匠人手里的铜锅,是孩子们攥着的竹篾,是每个人眼里对老手艺的珍视。

下午三点,糖龙巡展准时开始。村道上挤满了人,有村里的老人,有来帮忙的村民,还有从邻村赶来的游客。打头的是十几个孩子,每人手里举着一只迷你糖龙,竹篾龙身在阳光下泛着浅黄的光,糖霜反射着细碎的光点。小阿妹走在最前面,她的糖龙龙角上系着根红绳,走一步,红绳就晃一下,像小龙在点头。

“看,那是我做的!”虎头举着糖龙,跟旁边的游客炫耀,“竹阿婆教我编的龙身,陈爷爷教我熬的糖珠!”

游客笑着拿出手机拍照,有人问:“这糖龙能吃吗?”

“能!”小阿妹抢着回答,“但我们舍不得吃,要留着给大家看,让大家知道竹溪村的糖龙最好看!”

孩子们后面,是陈老的展示车。车上铺着深蓝色的土布,上面摆着两尊糖龙:一尊是新做的,龙身用竹篾编得紧实,糖霜涂得均匀,朝阳纹刻得清晰;另一尊是老的,龙身有点歪,糖霜已经泛黄,龙尾还缺了一块——这是陈老十八岁做的第一尊糖龙,当年不小心摔在地上,龙尾碎了,他一直没舍得扔,用胶水粘好,藏在箱子里。

“这尊老糖龙,比我儿子年纪都大。”陈老摸着糖龙,眼里满是温柔,“当年我师傅说,做糖龙要‘心比糖甜,手比竹韧’,我记了一辈子。现在把它拿出来,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老手艺不是放在箱子里的,是要拿出来看、拿出来学的。”

林舟跟在展示车后面,手里提着便携投影仪。等走到竹林旁时,他停下脚步,将投影仪架在石头上,连接好电脑。当陈老的展示车经过时,他按下了开关——一道光突然射向竹林,数字糖龙从光影里游了出来,龙身泛着暖金色的光,在竹影间穿梭。

人群里传来一阵惊呼。数字糖龙的龙身上,万字纹、朝阳纹、儿童竹篾纹依次亮起:万字纹是竹阿婆编粮囤时用的老纹样,每一道都透着实在;朝阳纹是青灯爷爷传下来的,七道弧线像刚升起的太阳;儿童竹篾纹是孩子们编的,歪歪扭扭却满是活力。更特别的是,龙身旁边还浮着一张张故事卡片,有的是藏家写的“我捐的竹编篮,是奶奶留给我的,希望孩子们能编出更好的东西”,有的是孩子们写的“我要跟竹阿婆学编竹篾,以后做最好的糖龙”。

“这是竹阿婆的万字纹,”林舟站在投影仪旁,声音里带着点激动,“她用这纹样编了三十年竹篮,村里一半人的粮囤都是她编的;这是青灯爷爷的朝阳纹,藏着他爷爷的糖艺梦,也藏着我们对老手艺的念想;这是孩子们的竹篾纹,是传承的新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孩子,用这纹样编出属于他们的糖龙……”

他的话还没说完,人群里突然传来一阵欢呼。林舟抬头,只见青灯推着轮椅,正慢慢从人群里走出来,轮椅上的陈老手里拿着块刚熬好的糖,糖液还冒着热气。

“娃子们,”陈老的声音虽然有点哑,却格外有力量,“刚才林舟后生说的好,老手艺要传下去,就得靠大家一起动手。今天我教你们做‘团圆糖龙’,把竹阿婆的竹篾、青灯的图谱、还有你们的心意,都裹在糖里,让这糖龙带着咱们竹溪村的心意,走得更远。”

孩子们一下子围了上去,小阿妹拉着陈老的衣角,虎头则蹲在轮椅旁,帮着递粗瓷碗。青灯打开《民间糖艺图谱》,翻到“团圆糖龙”那一页,上面画着一条盘绕的糖龙,龙身里裹着竹篾、糖珠和彩线,旁边写着“团圆者,人心相聚也”。

“熬糖要顺时针搅拌,”陈老握着小阿妹的手,教她搅动糖液,“就像咱们村里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事做好。”糖液在碗里慢慢转着圈,泛起金色的光,小阿妹的眼睛睁得圆圆的,认真得连睫毛上沾了糖沫都没察觉。

竹阿婆则带着几个孩子编竹篾,她把泡软的竹篾分成细条,手把手教他们编龙身:“编的时候要轻,竹篾就像孩子,你对它温柔,它就给你好看的纹样。”有个小女孩编到龙颈时,竹篾突然断了,她眼圈一红,差点哭出来。竹阿婆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从兜里掏出根红绳:“断了没关系,咱们用红绳接起来,就像遇到困难时,大家帮你一把,事情就又能做好了。”

林舟拿出手机,打开直播。屏幕里很快涌进了不少人,都是之前关注非遗公益拍卖的藏家。

“陈老居然在教熬糖!我当年收藏过他的糖珠,现在还放在玻璃柜里!”

“小阿妹好认真啊,我家孩子也想学编竹篾,下次文化节能带他来吗?”

“我家里有我外婆留下的竹编工具,明天就寄去竹溪村,给孩子们用!”

“我是做食品原料的,想给工坊捐点麦芽糖,让孩子们能熬更多糖龙!”

林舟把镜头对准孩子们的手——有的小手在搅拌糖液,有的在编织竹篾,有的在刻朝阳纹,虽然动作还很生涩,却满是专注。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画数字糖龙时,只是凭着网上找的资料,画得精致却空泛,直到后来看到竹阿婆编竹篾的样子,才知道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匠人的心意。

夕阳西下时,第一批“团圆糖龙”做好了。竹篾编的龙身里裹着琥珀色的糖块,龙角上缀着孩子们做的糖珠,额头上刻着七道朝阳纹,龙尾系着红绳。陈老看着糖龙,眼里闪着光:“真好,比我当年做的还好。”

“我们去河畔吧,把糖龙都摆出来。”温如霜提议。大家都点头,孩子们抱着糖龙,大人们提着工具,一起往糖龙河畔走。

河畔的风带着水汽,吹在脸上很舒服。夕阳把河水染成了橙红色,像铺满了碎金。大家把糖龙摆在河畔的石阶上:孩子们的迷你糖龙排在最前面,陈老的老糖龙放在中间,新做的团圆糖龙摆在后面。林舟打开投影仪,把数字糖龙的投影投在河面上——虚拟的糖龙在水面上游动,与真实的糖龙相映成趣,龙身上的纹路在暮色里亮起,像一串流动的星光。

温如霜站在石阶上,手里拿着话筒,声音里带着点哽咽:“今天,我们在糖龙河畔,摆了一条‘糖龙河’。这条河里,有孩子们的初心,有老匠人的坚守,有藏家的心意,还有所有为非遗传承努力的人的付出。以后每年,我们都在这里举办糖龙文化节,让这条糖龙河一直流淌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老手艺从来不是老古董,而是活着的故事,是我们心里的念想。”

人群里响起了掌声,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在小声说着什么,还有老人在抹眼泪。林舟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第一次修改数字糖龙的那个深夜——当时他对着屏幕,总觉得朝阳纹少了点温度,直到村支书发来一段视频,里面是孩子们在工坊里熬糖的样子,小阿妹举着糖珠,笑着说“像小太阳”。那一刻,他突然明白,所谓的“温度”,就是这些真实的人和事,是孩子们的笑声,是老匠人的叮嘱,是每个人对老手艺的珍视。

青灯走到林舟身边,手里拿着那本《民间糖艺图谱》:“你看,这书之前快散架了,我用线重新装订了,还加了孩子们的草稿。现在它不是一本旧书了,是新的故事。”

林舟翻开书,里面夹着不少东西:有孩子们画的糖龙草稿,有陈老写的熬糖笔记,还有一片风干的糖花——是小阿妹用糖液做的,虽然有点变形,却格外好看。书页上的批注,有的是青灯写的技法,有的是孩子们写的疑问,还有陈老画的小图标,满是生活的气息。

“我之前总觉得,传承就是守住旧物。”青灯看着河畔的糖龙,“现在才知道,传承是让旧物里的故事,在新的人心里发芽。就像这图谱,以前只有我一个人看,现在孩子们在看,藏家在看,以后还会有更多人看,它的故事就永远不会断。”

林舟点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身上。小阿妹正蹲在河畔,用手指点着水面上的数字糖龙,嘴里小声说着什么。虎头则在给陈老捶腿,一边捶一边说:“陈爷爷,明年我要熬更大的糖龙,比数字糖龙还大!”

陈老笑着点头:“好,爷爷等着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星星开始在天上闪烁。林舟关掉投影仪,却觉得心里的光更亮了。他想起温如霜说的“糖龙河”,其实这条河从来不是具体的糖龙组成的,而是由无数人的心意汇成的——是竹阿婆手里的竹篾,是陈老锅里的糖液,是青灯手里的图谱,是孩子们攥着的糖珠,是藏家捐出的旧物件,也是自己屏幕里的数字糖龙。

“该回去了。”竹阿婆走过来,拍了拍林舟的肩膀,“明天还有活动,你早点休息。”

林舟点头,跟着大家往村里走。河畔的糖龙还摆在石阶上,在星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他回头看了一眼,忽然觉得那些糖龙像一个个小太阳,照亮了传承的路。

回到住宿的地方,林舟打开电脑,开始修改数字糖龙的设计。这次他没有纠结于参数,而是把今天看到的一切都加了进去:孩子们编的竹篾纹路,陈老熬的糖液光泽,青灯批注的图谱细节,还有糖龙河畔的星光。他想让数字糖龙不仅好看,更能讲故事——讲竹溪村的故事,讲老手艺的故事,讲每个人心里的传承梦。

凌晨一点,设计终于完成。林舟保存文件时,在文件名后面加了个括号:“糖龙河上的星光”。他看着屏幕里的数字糖龙,龙身上的纹路在黑暗里亮起,像一条流动的河,带着过去的故事,奔向未来的星光。

他知道,这条糖龙河不会停下。因为有无数双小手在编织,无数本旧书在传递,无数颗真心在守护。而他,会一直做那个“搭桥”的人,用数字技术,让更多人看到这条河的美,让更多人愿意加入进来,一起让这条河,流淌得更远、更久。

窗外的星星很亮,林舟想起小阿妹说的话:“林舟哥哥,星星是不是糖龙变的?不然怎么会这么甜?”

他笑着拿起手机,给小阿妹发了条消息:“是呀,每颗星星都是糖龙的鳞片,藏着大家的心意。以后我们一起,让天上的星星越来越多,让糖龙河越来越长。”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林舟仿佛看到了明年的糖龙文化节——更多的孩子举着糖龙,更多的老匠人在教手艺,更多的藏家在捐物件,数字糖龙的投影映在河面上,与真实的糖龙一起,组成了一条永远流淌的河。河面上,星光闪烁,像无数颗跳动的心,在守护着那些珍贵的老手艺,也在期待着更明亮的未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级小坏蛋豪门第一少奶奶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直踏青云之巅我有修真界绿卡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我家的厕所通异界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崩原铁:观影二创降临侧妃每天都想逃跑暴力军嫂有点甜食梦貘手记三国之袁术家臣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星际:最强机甲师霸道首席嗜宠妻绿茵三十六计
经典收藏百穿:我来自麦块以泪为证:校园那点事儿海贼:骑马与砍杀蚀骨情深,顾总他上头了撒哈拉的阳光重生端木,我不吃牛肉四合院:虐禽永无止境两只虫崽在垃圾星的日常生活妖尾:开局被时间之神诅咒窃玉偷娇帝少动情,顾大小姐三年抱俩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女配给大反派生孩子后,男主疯了我被女鬼缠上当她老婆从末世穿来的大佬,她有病,得治当我在火影成为空律火葬场女工日记我一个小刑警,你让我当鬼差那年梨花开又落
最近更新老公哑巴我喇叭,一言不合怼全家风筝奇案京夜低吻危险物种?换个星球就能吃!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穿越恶妇,我靠算卦在乱世谋国路团宠夫人又翻墙了!修仙后,大佬们都来找我了一往而覃深前夫他又作妖了全能大佬:病娇陆爷太黏人凶案笔记成真,我成警局常客召唤玩家喂养反派三岁半顶流经纪人他步步诱陷双生兄弟要换亲?我稳做侯门主母农女她官拜一品甲方的春天手术刀在手,王爷跟我走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仙子,你的本命剑成精了
逸霄 竹晴园 - 逸霄txt下载 - 逸霄最新章节 - 逸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