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眼下并非急于开拍新电影的时候。因为由陈浩导演执导、他亲自参与创作与投资的电影《战狼》,此刻正席卷全国院线,热度居高不下,依旧在票房榜上强势领跑。
这部充满热血与家国情怀的影片,自上映以来便口碑票房双丰收,点燃了无数观众的爱国热情。
如今,电影上映刚刚进入第11天,票房数据便已传来捷报——成功突破30亿大关!
这样强劲的势头,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按照这个节奏稳步推进,最终票房突破50亿,几乎没有悬念。
要知道,国内电影票房的最高记录至今仍停留在48亿。这也就意味着,《战狼》这部横空出世的佳作,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向着新的票房纪录发起冲击,有望一举打破现有纪录,问鼎年度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书写国内电影市场的全新传奇。
如此喜人的成绩,也让陈浩导演激动不已。这些天来,他几乎每天都会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票房数据汇报给李星文,电话里、微信中,言语间难掩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期待。
作为影片的导演,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看到这部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作品,能够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李星文每次接到汇报,心中也满是欣慰与期待,他知道,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华夏本土电影走向成熟、走向自信的有力证明,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阳光渐渐西斜,将李星文的身影拉得很长,落在办公室的桌面上。他缓缓闭上眼,感受着这份属于他的宁静,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舞台,他都将带着这份热爱与责任,坚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将华夏娱乐推向世界的顶峰,让华夏文化在全球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李星文陷在办公室那张宽大的皮质座椅里,椅背向后倾斜出一个松弛的角度。
他双目微阖,长睫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浅浅的阴影,仿佛在享受这片刻的静谧,唯有搁在光滑桌面上的手指,正以一种不疾不徐的节奏轻轻敲击着——指尖落下去时带着细微的力度,抬起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那节奏忽快忽慢,恰好泄露了他看似平静外表下翻涌的思绪。
他哪里是在休憩,脑海里早已被一件事填满,翻来覆去,难以停歇。
秦诗诗在国外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名气,作为她背后重要的音乐策划人,李星文准备为她准备一首中文歌曲。
这不仅是一首单曲的发布,做为叩响海外市场大门的第一声,既要有足够的辨识度,能凸显她独特的声线优势,又要具备跨文化的传播力。让不懂中文的听众也能感受到音乐里的情感共鸣,同时还得保留中文歌曲的内核,不至于在海外市场里失去自身的特色。
到底哪首中文歌,才能完美平衡这些需求,成为秦诗诗海外试水的最佳选择?这个问题像一颗悬在心头的石子,沉甸甸的,让他始终无法真正放松。
“小爱。”李星文终于睁开眼,唤醒了脑海里的系统。
“我在!”
“打开曲库,筛选中文歌曲,优先推荐近年热度与口碑兼具,风格独特且具备传播潜力的作品。”他语速平缓,却字字清晰,将自己的核心需求准确传递给系统。
作为业内顶尖的音乐策划,他深知曲库浩瀚如海,盲目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必须精准定位方向,才能提高效率。
智能系统迅速启动,全息投影屏幕在他面前缓缓展开,无数首中文歌曲的封面如同流动的星河,在屏幕上依次划过。
李星文的目光锐利如鹰,快速扫过每一个标题和简介,手指偶尔在屏幕上滑动,放大某首歌的详细信息,听几句副歌片段,又摇摇头,指尖一滑将其掠过。
有的歌曲旋律过于小众,虽有格调却缺乏大众传播的基础;有的歌词意境过于本土化,海外听众难以理解其中深意;有的则风格过于陈旧,无法契合当下国际市场的审美潮流……
翻找了近一个小时,屏幕上的歌曲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心中的答案却依旧模糊,指尖的敲击节奏也变得愈发急促起来。
就在他有些烦躁,准备调整筛选条件时,一首歌曲的封面突然闯入视线——深色的背景上,是一片璀璨的星云,几颗流星划破天际,标题《光年之外》四个字以极具未来感的字体悬浮在画面中央,简洁又充满张力。
“就这首,播放并展示详细资料。”李星文的手指顿住,鬼使神差地开口。
下一秒,一段悠扬又带着几分空灵的旋律在他脑海里缓缓流淌而出。
前奏由轻柔的电子音铺垫,仿佛置身于深邃无垠的宇宙空间,紧接着,婉转又富有穿透力的歌声响起,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带着星光的重量,既有科幻的冷冽感,又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温暖。
李星文立刻坐直了身体,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之中,指尖的敲击也随之停下,取而代之的是不自觉地随着旋律轻轻律动。
歌曲播放完毕,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让系统将歌曲的歌词、创作背景、旋律分析等详细资料一一展示出来。
他逐字逐句地研读着歌词,那些关于宇宙、距离、坚守与爱恋的文字,像是拥有魔力一般,将宏大的时空概念与细腻的个体情感紧紧交织在一起。
这是一首典型的“科幻情歌”,看似以遥远的宇宙为背景,讲述的却是最贴近人心的情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