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爱吃鱿鱼小炒的沈秦

首页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色苏联秦歌一曲明末好国舅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天下长宁神级英雄北宋穿越指南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爱吃鱿鱼小炒的沈秦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全文阅读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txt下载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9章 八股初探,格律之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随着县试的目标日益明确,方敬儒先生对陈平安的教学重心,也开始向科举应试的核心——八股文倾斜。

这一日,方先生没有像往常一样讲解经义,而是拿出几张写满了字的旧纸,神情严肃地铺在桌上。

“平安,今日起,老夫便正式教你八股文的作法。”

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过来人的郑重。

“此乃国朝取士之重器,科场制胜之关键。其格律之森严,法度之谨密,远非你平日所作诗词可比。务必用心学习,勤加练习,方能有所成。”

陈平安立刻收敛心神,躬身应道:“是,先生。学生定当用心。”

虽然他对这种被后世诟病的文体没什么好感,但也清楚,想要在科举场上有所斩获,就必须先掌握这套“游戏规则”。

方先生点了点头,指着纸上的文字,开始讲解八股文最基础的格式。

“八股文,顾名思义,主体需有八股对偶。然其起承转合,自有章法。开篇之‘破题’,最为关键。”

“何为破题?即将题目之义,用两句精炼之语点破。要简明扼要,直中要害,不可拖泥带水,亦不可偏离题旨。”

“譬如,若以‘学而时习之’为题,你当如何破题?”方先生看向陈平安,考校道。

陈平安略一思索,结合图书馆中关于破题技巧的总结,试探着回答:“回先生,学生以为,或可破曰:‘圣人诲人,必以学为先;而学之所以成,必以不时之习也。’”

这个破题,中规中矩,点明了“学”与“习”的关系,也扣住了“圣人诲人”的背景。

方先生微微点头:“嗯,尚可。点题尚准,唯略显平淡,气势稍弱。但初学至此,已算不易。”

接着,又讲解“承题”。

“承题者,承接破题之意,稍加申发,为下文起讲张本。需与破题呼应,又不可重复。如刚才之题,或可承曰:‘盖学由师授,然其精微奥妙,必待学者自身时时温习,反复玩味,方能心领神会,化为己有也。’”

老先生一边讲解,一边举例,将八股文开篇的“破”、“承”二法,剖析得颇为透彻。

随后,又依次讲解了“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各个部分的格式要求、写作要点、以及常见的忌讳。

比如,起讲要宏大,入手要细微。

中间四股(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必须两两对仗,字数、句式、平仄都要力求工整。

行文需围绕题旨,不可旁生枝节。

语言要典雅精炼,多用经史典故,避免俚俗之语。

等等等等。

一套套的规矩,一条条的限制,听得陈平安心里直皱眉头。

这哪里是在写文章,分明是在戴着重重镣铐跳舞,而且还得跳得合乎节拍,姿态优美。

难怪后世对此文体深恶痛绝,斥其为思想的牢笼。

不过,吐槽归吐槽,学习还是得认真学。

凭借着图书馆里海量的理论储备和范文积累,陈平安对于方先生讲解的这些格式、技巧,理解起来毫无困难。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他的理论认知比方先生还要更系统、更全面。

然而,理解是一回事,真正动笔实践,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天晚上,方先生便布置了第一篇八股文的习作题目:“民为贵”。

要求陈平安按照今天所讲的格式,写一篇完整的八股文出来。

陈平安回到家中,坐在灯下,铺开纸张,提起毛笔,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别扭和困难。

脑子里有无数的想法在翻腾。

关于“民本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关于历代王朝兴衰与民心向背的关系,关于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这些来自现代思维和图书馆知识的见解,宏大而深刻。

可一旦要将它们塞进那死板的八股框架里,就变得寸步难行。

破题,要两句点明题旨。

“民为邦本,社稷之基”?太平淡。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太直白,不像破题。

承题,要承接破题,稍加申发。

起讲,要宏大开阔…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还要两两对仗…

每一个环节,都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他的思维,限制着他的表达。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内力深厚的高手,却被捆住了手脚,空有一身力气,却使不出来。

要么,就是思想自由奔放,写出来的东西观点新颖,见解深刻,却完全不符合八股的格式要求,如同脱缰的野马。

要么,就是小心翼翼地遵循着格式,遣词造句,对仗押韵,写出来的东西四平八稳,工工整整,却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如同没有灵魂的木偶。

两种初稿写出来,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

这…也太难了。

陈平安第一次,对自己引以为傲的“智慧”和“知识储备”产生了怀疑。

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这种文体?

难道,现代灵魂真的无法与这古代的僵化格律相兼容?

烦躁地将写废的稿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头涌起一股深深的挫败感。

第二天,将自己勉强拼凑出来的一篇“习作”交给方先生。

方先生仔细批阅之后,眉头也皱了起来。

“平安。”老先生放下笔,看着他,“你这篇文…怎么说呢。用心是用了,但…问题不小啊。”

“请先生指教。”陈平安低头道。

“你看这破题,虽点中‘民贵’,却失之于泛,未能紧扣题旨精髓。”方先生指出,“承题尚可,但起讲便有些…天马行空了。你谈及历代兴衰,固然有见地,却偏离了‘民为贵’这一核心,显得枝蔓过多。”

“至于中间这四股…”方先生摇了摇头,“对仗倒是工整,但斧凿痕迹太重,且多为空泛之语,未能深入阐发‘民何以为贵’、‘君当如何重民’之理。束股也显得仓促无力,未能照应全文。”

一番点评,可谓是一针见血,将陈平安自己感受到的问题都指了出来。

“平安啊。”方先生放下批改的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夫知你聪慧,胸有丘壑。但八股文,有其自身的法度。”

“作八股,非是让你畅所欲言,抒发己见。而是要你‘代圣人立言’。”

“何为‘代圣人立言’?就是要揣摩题旨中蕴含的圣贤之意,用圣贤的语气,按照规定的格式,将这层意思清晰、准确、典雅地表达出来。”

“这其中,个人的见解和才情,固然重要,但必须…收敛,必须服务于题旨,服务于格式。不可喧宾夺主,更不可天马行空,离经叛道。”

“你如今的问题,便是…想得太多,放得太开,未能将自己的才思,纳入这规矩方圆之内。”

“为今之计,你莫要急于求新求变,更不要想着在文章中夹带私货。”

“当先从模仿入手。仔细揣摩老夫给你的那些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破题,如何承题,如何起承转合,如何遣词造句的。先将这格式法度烂熟于心,做到形似,而后再求神似,再求…在格律之中,展现你自己的东西。”

老师的话,如同醍醐醐灌顶。

陈平安瞬间明白了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

是啊,自己一直带着一种批判和抵触的心态去看待八股文,总想着如何“打破”它,“超越”它。

却忽略了,在现阶段,自己首先要做的,是“适应”它,“掌握”它。

科举应试,本质上就是一场带着镣铐的舞蹈。

自己必须先学会如何在镣铐的束缚下,跳出合乎规范的舞步。

然后,才能考虑,如何在这些规范的舞步中,加入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旋转和跳跃。

急于求成,急于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反而会欲速则不达。

“多谢先生指点。学生…明白了。”陈平安再次躬身行礼,这一次,是真正的豁然开朗。

心态,需要调整。

必须耐下性子,从最基础的模仿开始,一点点地打磨格式,锤炼语言。

将脑海中那些“超前”的思想暂时压下,先学会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和逻辑,去“代圣人立言”。

这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

但,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认识到科举应试的本质后,陈平安不再焦虑,也不再抵触。

重新拿起笔,摊开纸,对照着范文,一字一句地模仿,揣摩。

虽然依旧别扭,依旧困难。

但他的眼神,却变得更加专注,更加沉静。

带着镣铐跳舞,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他能否真正掌握八股文的精髓,并最终化用自如,甚至在格律中展现自己的锋芒?

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

无人知晓。

但至少,他已经找准了方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国士系统逼我炸了女主的鱼塘肆虐韩娱高武:猛练龙象般若功横推一切敌修仙界的捡尸人绝代武神食梦貘手记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这县衙深藏不露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我靠读书成圣人林亦侧妃每天都想逃跑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电锯使用手册
经典收藏日月余晖独治大明他改变了法国续命大明朝我们家的小静静冷王的金牌宠妃医将婿寒门第一才子误入红楼,修仙人生特种兵之至尊高手汉官唐哀帝,中兴大唐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超神狂兵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NBA万界主教三国之飞将再世
最近更新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三国野史!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美利坚当兵王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白话三国志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爱吃鱿鱼小炒的沈秦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txt下载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最新章节 -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