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发现了周贼哨探!有几十个骑兵在几里外转悠!”附近哨探来报。
左梦庚,左良玉之子,奉命看护大营,大营与朱仙镇隔河相望,霸占了几个村子屋舍,围起的营寨。
“咱们和周怀民井水不犯河水,他这是不讲规矩,来干吗?”
左良玉这会并不在大营,随巡抚清扫河南四大凶去了。
明后期,归德府,即今商丘一带,文教昌盛,士风极厚,进士人数乃河南各府之首。
商丘、睢州等地显族累居、世家大族在地方支配权极重,越是经济发达、士族林立之地,土地兼并程度越高。相比河南府各县地主千亩地产,归德府这些望族都是百顷,甚至千顷。
乡里都有这样的传言。
“满朝文武半江西,小小归德四尚书。”
“商丘八大世家:沈宋侯,叶余刘,高杨在后头。”
归德地处南北咽喉,是官军、农民军反复争夺主战场,再加上崇祯年间,归德府水旱灾害不断,黄河肆孽,流民四起,土寇猖獗,朝廷控制力减弱。
当地缙绅望族逐渐膨胀,成为乡宦豪强,势力嚣张,横行乡里,这些缙绅地主、世家大族,更多是侵犯庶民地主、自耕小农,甚至绑架官员,肆意抢占土地财产。
地方官已不能约束,很多里甲民户逐渐脱离朝廷治下,要么跟随闯王等农民军造反,要么沦为土贼。
据《豫变纪略》载:“河南四大凶宦各畜健仆数千人,横行州府,戏之间恒杀人,其平居夺人田宅,掠人妇女,不可胜数,小民不敢一言,有司明知亦不敢一问也。”
哪四大恶宦呢?
睢州褚太初、宁陵苗思顺、虞城范良彦和南阳曹睿。
除了南阳曹睿,其他三个都在归德府。
新郑县郑官庙镇,周怀民、保民营总参议张国栋听了哨探详细禀告,惊异的看着眼前这哨长。
有四十多岁,看着像个老农民,黝黑干瘦的胸膛,和一张大脸匹配在一起,极其不协调。
“你叫什么?”
“我叫邓叔。”
张国栋笑道:“这名字就爱占人便宜。”
周怀民问他:“你是从哪里打听这么详细的?”
邓叔指了指自己的钱袋:“我到朱仙镇撞了几个兵卒,请他们吃饭喝酒,随便一问就知道,”
左良玉的部众,实有万余,现在对外号称十万。
但大多是收拢的农民军降将、盗贼、土匪、流寇、散兵溃将。
一群乌合之众。
周怀民道:“我说呢,左良玉勇于欺民,怯于强敌。他怎么可能听巡抚的乖乖剿贼,原来是去归德府打秋风去了。本地豪强,自然不是他的敌手,又能劫掠一番。”
张国栋笑道:“那咱就给他来个黄雀在后。”
“准备笔墨,我先到御前告他一状。”周怀民写好奏折,交于传信兵,送往郑州转奏。
保民营周怀民亲率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三个炮兵哨,张国栋为总参议,领道法学堂实习学员,各部聚集郑官庙,声势浩大挺进朱仙镇。
还没出郑官庙,便有几个孩童跟在刚秋种过的田地里跑,边跑边喊:“周会长!俺也要去报仇!”
这几个孩,不过十二三岁,多是镇上铺面里,被左兵所害掌柜或商妇之子。
“胡闹!枪都比你们高,回学堂好好上课,去吧!”
有两个孩童噗通跪在地里,双眼通红,告道:“俺爹娘都被害死,我没家了周会长。我放学去哪?”
周怀民听了默然,看着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小子们,个个眼神殷切,又带有迷茫和仇恨。
“走!你们跟着学员后面,带你们去报仇!回来给我好好上课,自己独立生活,年满十五就可以考道法学堂。”
几个孩子大喜抹泪,赶忙上前围在学员身边。
张国栋嘱咐学员:“照顾好孤儿,也是道法工作的一部分。”
出了新郑,进入尉氏,乡路就难走起来。
两边田地里村民正弯腰点豆,抬头忽见从东来了一条长龙,人人双肩背包,腰束皮带,挂着水壶,扎着绑腿,戴着亮闪闪的斗笠,走在狭窄的乡道上。
有村民吓的正要跑,被家人拉住:“这是保民营啊!”
“哦,我还以为流贼来了!”
“你聋啊,没听到三大纪律四项注意。”
各哨带队的宣教员在旁宣讲:“别踩农田!老乡刚种的豆!”
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民纷纷围上来,问道:“农会的!咱们这是去打谁?”
宣教员回道:“左良玉!”
村民听了激奋,虽说左良玉部众不怎么来附近,但偶有滋扰,马队四处盘旋,村民担惊受怕,夜里都睡不安稳。
去新郑找董会长告状,只让等秋种再说。
祥符县豆腐店村。
“少帅!周怀民亲自带人杀来了!”哨探踉踉跄跄奔向一绅宅。
左梦庚腾的站起,大惊道:“他怎么敢!刚投靠朝廷三个月,又要造反?快列阵备战!”
两军在尉氏县界列阵对峙。
“周怀民!你这是造反!”左梦庚高喊。
“别和他废话,把咱列的罪行和赔偿送过去。”
左梦庚一脸疑惑的看着一个社兵手无寸铁跑来,奉上一个书册。
心道周怀民这个生员,难道还先下战书不成?此人做事还挺讲究。
书签上竟写着:《郑官庙劫掠赔偿条约》。
打开一看,周怀民洋洋洒洒写了千字,左梦庚边看边皱眉,双手发抖,气的要死!
“来人!把税课征收那几个亲卫喊过来!”
仔细盘问一番,才知前些日子韩老三确实到新郑劫掠去了。
“韩老三!你说!左帅是不是不让你们去农会!”
韩老三吓的双腿直哆嗦,他哭丧脸道:“是抢了一点钱,死了几个商人而已,我哪想到他会为这些村民来报仇啊!”
左梦庚喊道:“周会长,都是误会,我们愿意赔偿抚恤,咱们都是朝廷官军,何必自相残杀?”
周怀民冷笑道:“这事我可做不了主,你还是问这些孩子们,看看他们同意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