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拧了拧眉,轻叹一声,把她扶起来:“你先起来吧。有件事要告诉你,你姐姐牛翠兰,并不是当时就死了。而是在差不多两年前我刚回宫时,她被郑皇后派来刺杀我,没有成功。后来她被关进了天牢审问,却怎么也不肯说出她背后的主谋,因为她一直以为只要她忠心耿耿地给郑皇后做事,她的家人就会一直被郑皇后庇佑。”
“什、什么?”
在牛青如不可置信的眼神中,声声继续说道:“是真的。可是,郑皇后还是害怕她会把自己拱出去,派了身边的大宫女偷溜进了天牢,给她留了毒药,叫她自尽。”
声声回想起小黑当时偷听到的对话,彩云向翠云承诺,只要她自己服毒自尽,郑皇后会一辈子供牛家人吃穿。
可是她没法跟牛青如说明白她怎么知道彩云对翠兰说了什么,所以声声只是说:“最后,翠兰被发现服毒自尽了。结合我之前说的,你应该能猜到她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去服毒自尽吧?”
牛青如满脸不可置信,小心翼翼地说:“难道,难道姐姐是因为,她以为自己乖乖听郑皇后的话,就可以保护我们一家了?”
声声有点心疼,这一家人,一个以为对方早就死了,一个以为对方一直在郑皇后的照拂之下活得好好的。
可惜,牛家人早就被害死,翠兰的妹妹也被逼得装疯卖傻、远离家乡。
可惜,翠兰一直都在为家人做尽坏事,她自以为她做了坏人能让家人过得好,谁知,家人早就死了。
“嗯,我想,她应该就是这样想的。”
牛青如泪如雨下,一时间,心疼、绝望、后悔、愤恨……
所有情绪一瞬间冲上来,牛青如无声地哭着,快要喘不上气来,跌跌撞撞地顺着椅子滑倒在地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早知道姐姐没有死,我就是拼了我这一条命也要去告发她郑皇后!”
牛青如的儿子从来没见她这样过,呆呆地坐在那里。
牛青如发泄般哭了一阵之后,心情终于平复了一点,又开始要给她磕头:“公主殿下,我们一家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和贵妃娘娘啊!”
“别这样,这件事你也是受害者,你又有什么错呢。你已经很厉害了,你从权势滔天的皇后手中活了下来呀。”
李青如眼眸微动,哽咽道:“可是、可是我……公主殿下,我姐姐她……”
声声拉着她坐下,摇摇头:“其实,就算不是你姐姐,郑皇后也还会找其他人来办这件事。难道你姐姐拒绝,就能改变她要害我的事了吗?”
听到声声说的话,紫鹃对这李青如的怒火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是啊,郑皇后既然要害公主,有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宫女的不配合而就此作罢?
甚至,就算那晚公主殿下身边留了人,或者连大火都没有,郑皇后也只会再找其他的机会下手。
翠兰也只是一个宫女而已,拒绝是死,接受更是死。
李家的人都为此付出了生命,只有李青如死里逃生,靠着装疯卖傻一路苟延残喘到了晋国,这才脱离了噩梦。
要怪,只能怪那郑皇后。
追风不愧是做暗卫的,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李青如说的这些信息之后,提醒声声:“小姐,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了解翠兰,而是郑皇后指使翠兰都做了些什么,翠兰是怎么把你运出宫外的?”
“对,没错。”
声声点点头,忽然想起那次老鼠大军大闹坤宁宫时小黑趁机从中偷出来的那一份卖身契。
声声有些激动:“紫鹃,你还记不记得之前小黑偷出来的那一份翠兰的卖身契?”
与那份卖身契一起的,是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那信上就几句话,一句是“事已办成”,另一句则是“其妹染上疯病,不知所踪”。
当时他们还不懂上面说的办成的事是什么,现在看来,应该就是指那场大火时声声被成功转移到宫外的事。
“奴婢记得!”紫鹃激动点点头,“当时奴婢想拿着那卖身契去告发郑皇后,可奈何那卖身契是咱们偷出来的,郑皇后要是咬死不承认的话咱们也奈何不了。现在咱们有人证在了,是不是可以拿着那份卖身契去告发郑皇后了?”
“不急,你忘了,那份卖身契上还有一个名字,应该更为关键。”
“公主是指那位病亡的吴嬷嬷?”紫鹃反应过来了,“公主是怀疑,当年和翠兰接头,把公主偷偷送出宫去的,就是吴嬷嬷?”
“嗯,不错。当时咱们便怀疑牛家人和吴嬷嬷的死都有问题,现在证实了牛家人是被郑皇后害死的,那这位吴嬷嬷,多半也和郑皇后脱不了干系。如果不是她帮郑皇后做了什么事,吴嬷嬷怎么会忽然病亡,看来多半是郑皇后让她‘病亡’的。”
牛青如努力回想:“我好像知道那位吴嬷嬷,当初就是吴嬷嬷在我们全家乞讨时将姐姐带进了宫,后来过了一阵子又出宫给了我们家一笔银子。”
追风皱眉:“那就难办了,如果真是和吴嬷嬷也有关,可她早就死了,就算知道和她有关,我们又从何而查?”
声声默不作声地握紧了拳头,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自己最不想回忆起来的地方,抿了抿唇,说:“也许,去我曾经被拐到的地方,可以找到些什么。”
可是她听说镇国公府连下人都换了一批,这么多年过去,还找得到线索么?
声声有些忧心忡忡,牛青如见她如此,连忙说道:“公主殿下,如果公主殿下有需要,小人愿意和公主殿下一起回京作证!不管怎么说,我姐姐也是害了公主殿下的凶手之一,小人理应替姐姐偿还。还有贵妃娘娘当年对我的救命之恩,我知道贵妃娘娘不在意,那我就一并还给公主殿下您好了!”
牛青如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证,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她带回京在众人面前当众作证。
但牛青如好不容易逃出那里,现在又在晋国成了家有了孩子。
当年的事牛青如也是一个受害者,声声不想她把这些强加在自己身上。
声声原本想着,是让她写一份证词,然后找沈家帮忙,找一个有可信度的公证人,例如上京城的京兆尹之类的大官,亦或者是官至尚书的沈家三公子。
在一个能让人信服的人的见证之下,让牛青如在证词上摁手印。
然后,他们把这份证词带回去就好了。
这证词若是有人不信,他们可是找了人见证的,随时都可以派人来晋国求证。
如此这般,证词便可以成为揭穿郑皇后的最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