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鸡飞狗跳中,这趟飞拉达之旅总算磕磕绊绊的抵达了终点。
当脚踏上坚实地面的那一刻,刘家兄妹腿一软,差点直接跪下。
工作人员笑着为他们解开安全锁,并颁发了印着“七星山飞拉达挑战成功”的奖状和一座小小的水晶奖杯。
朱棣拿着手里的两个小物件,表情哭笑不得。
他本以为,自己闯过这所谓的飞拉达,心里多少会有些后怕。
结果被这俩倒霉孩子一闹,他全程都在担心他们会不会掉下去,自己那点恐惧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现在竟然一点害怕的感觉都没有。
随即,朱棣不由得看向了全程轻松惬意的李今越,不由的有些好奇的问道:“今越,我怎么感觉你对这个什么飞拉达,一点害怕的心思都没有?”
李今越闻言,神情古怪的看了他一眼,随即笑道:“四哥……你是不是忘了,我是陆军出身?跳伞,攀岩之类的,都是训练科目。”
“跳伞?”朱棣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那又是个什么说法?”
两人话还没说完,刘家兄妹已经缓过劲来,乐呵呵的捧着奖状和奖杯凑了过来。
“叔!李姐!”
李今越和朱棣笑着点了点头。
刘怀妍满脸感激,连忙说道:“对了,叔,李姐,这次多亏了你们!现在都快两点了,咱们还没吃午饭呢!我跟我哥请你们吃顿饭吧!”
朱棣与李今越相视一笑,朱棣其实对这两个虽然有点缺心眼但性情纯粹的后辈还是颇有好感的,也不介意一起吃顿饭。
于是,他笑了笑,带着长辈的口吻说道:“如此也好。不过,你们请客就算了,哪有出门吃饭让小辈破费的道理,我来即可。”
一行人又推辞了一番,两兄妹说不过朱棣,只好决定等到了地方再说。
下山的缆车上,刘怀瑾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个关键问题:“对了,叔,李姐,我们好像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诶!”
朱棣闻言,嘴角抽了抽,心说合着你们现在才想起来问啊!他没好气的吐出两个字:“朱棣。”
“李今越。”
“朱棣?”刘怀瑾念叨了一遍,随即眼睛瞪得溜圆:“卧槽!成祖!”
朱棣闻言,额角青筋瞬间暴起,几乎是咬着后槽牙一个字一个字的纠正道:“是——太——宗!”
刘怀瑾愣了一下,挠了挠头,没太在意,还以为朱棣在跟他开玩笑:“不是,叔,你真叫这个名啊?”
朱棣懒得废话,直接朝李今越伸出手。李今越心领神会,从包里摸出了朱棣的身份证递了过去。
朱棣将身份证递给刘怀瑾,兄妹俩凑过去一看,顿时傻眼了。
姓名:朱棣。
照片上,是一个穿着龙袍,神情威严的男子,赫然就是面前这位“叔叔”!
他们又反复确认身份证号码,开头是……南京的,要不是他们反复确认,他们还真以为这是张假证!
不是!现在身份证照片都可以拍成这样了吗?!
刘怀妍倒是没那么在意名字,她仔仔细细的看了看朱棣的脸,又看了看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不由得惊叹道:“哇!叔,你竟然都四十多了吗?!保养得也太好了吧!我们都看不出来诶!我还以为你顶多三十出头呢!”
一句发自内心的夸赞,让永乐大帝龙心大悦,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不少,嘴角微微上扬:“嗯,还行吧。”
下了缆车,一行人赶往市区。刘家兄妹找了家攻略上评价颇高的餐厅,点了菜,话匣子便彻底打开了。
因为朱棣这个特殊的名字,加上他那一身汉服,话题很自然地就聊到了明朝。
刘怀瑾好奇地问:“诶,叔,你又叫朱棣,又穿明制的汉服,是特别喜欢明朝,还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啊?”
朱棣思索片刻,自己是大明皇帝,可不就是从事明朝方面的工作么?于是便点了点头。
刘怀瑾一听,以为朱棣是研究明史的学者,便顺着话头夸道:“那叔您跟明朝还真有缘,说起来,明朝的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哈。”
朱棣闻言也来了兴趣,问道:“哦?那你们对明朝是怎么看的?”
此言一出,兄妹俩都宕机了一下。
刘怀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emm,反正,我是不太喜欢明朝那种环境啦。不过我哥,他挺喜欢看明朝历史的。”
朱棣以及天幕下的朱元璋和马皇后,心中都是微微一沉,这也是意料之中。
于是,朱棣将目光投向刘怀瑾,想听听这位“喜欢明朝历史”的后世子孙,究竟有何高见。
刘怀瑾组织了一下语言,很谦虚的说道:“嗯,叔,您也知道我是读工程学的,对明朝历史也只是喜欢看而已,对里面的各种缘由了解得不是很深。如果我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您就指正一下哈。”
朱棣笑着点了点头:“好,你但说无妨。”
“嗨呀,”刘怀瑾笑了笑,开口第一句就让朱棣和朱元璋的心又凉了半截:“其实,我跟我妹一样,对于明朝也不是说特别喜欢。”
又是一箭!精准命中!朱棣和天幕下的朱元璋同时皱起了眉。
只听刘怀瑾继续说道:“其实呢,我比较感兴趣的也就是明朝的一些皇帝。主要是明朝的皇帝,比较有意思。”
“比如说,有爱斗蛐蛐、爱搞书画的(朱瞻基)。”
“爱做木匠的(朱由校)。”
“爱做锁匠的(朱由检)。”
“爱修仙炼丹的(朱厚熜)。”
“还有像什么爱打仗,开动物园,听戏的,搞纯爱的,哦,还有跑去瓦剌留学的,等等,就感觉挺有意思的。”
此刻,别说是朱棣了,大明宫里的朱元璋简直人都要麻了!不是!咱大明后头的这些皇帝,究竟都在干什么啊!
你特么一个皇帝!去搞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副业干什么!
朱棣更是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合着让后世子孙对大明感兴趣的,不是大明的文治武功,不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是这些离谱的皇帝副业吗?!
他强压下心头的翻腾,更关心另一个问题。
“怀瑾,”朱棣沉声问道,“那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喜欢大明吗?”
刘怀瑾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哎呀,其实也没什么。主要还是因为……朱元璋。”
此言一出,天幕之下,朱元璋的脸色又是一变。
又是因为咱!
为什么!为什么!!!
李今越不是说后世喜欢朕的人还是很多吗?为什么到了如今,咱就没听到一句好话!
可接下来的一段话,却让朱元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其实我一开始还是挺佩服朱元璋的,”刘怀瑾说道,“他是第一个从南到北统一中原的皇帝,能力毋庸置疑。而且他也是苦出身,我觉得他多少能体谅百姓。加上他那些政策,像勤政、反腐,确实都挺狠的,也能看出他想把国家治理好的决心。”
朱元璋闻言,面色稍缓,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可他也知道,后面肯定跟着一个“但是”。
“但,”刘怀瑾话锋一转,“当你越深入了解这个人,你就会越害怕这个人。你会了解到他骨子里的那种冷漠。怎么说呢,皇帝嘛,他那样做你不能说他错,可你就是会害怕他,喜欢不起来他。”
“而且,我总感觉,他当上皇帝后,似乎也忘了自己的出身,对百姓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在乎。”
“再加上朱元璋的教育方式……说实话,我很难评。反正,结合朱元璋那些个孩子的作为,我是很难对他产生好感。”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随即,怒火上涌,几乎就要在天幕上开口反驳。
而此刻,朱棣的声音也随之传来:“怀瑾,可否展开讲讲?”
“诶?展开讲讲?”刘怀瑾来了兴致,“那可太有得讲了!说实话,朱元璋的儿子里面,就压根没几个正常人。”
“别人家的皇子,最多是‘望之不似人君’。”
“他老朱家的皇子,好家伙,那直接就是‘望之不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