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云舒抬手挡住了脸,这个顾振远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咋还说这种让人脸红的话呢?
“那个,我给你熬了鸡汤,还热着呢,喝汤,喝汤。”
厉云舒转移了话题,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打开盖子,把勺子和保温桶递给了顾振远。
顾振远看了一眼自己缠着纱布的右手,“我手不太方便。”
他右手在跟歹徒搏斗的时候,被刀划了很深的口子,还缝了针。
“那、那我喂你?”厉云舒有些不自在地说。
顾振远舔了舔唇说:“好啊。”
厉云舒把凳子拉到床边,一只手捧着保温桶,一只手拿着勺子,舀起一勺鸡汤,送到顾振远嘴边。
顾振远低头将鸡汤喝进嘴里,嘴角控制不住地朝上扬,只觉得这香浓的鸡汤喝在嘴里还有点儿甜丝丝的。
厉云舒:“你笑什么?”
顾振远憨笑着说:“鸡汤好喝。”
厉云舒抿唇控制着上扬的嘴角,舀起一勺,送到他嘴边,语气生硬地说:“好喝你就多喝点儿。”
“好。”
厉云舒看着带着几分傻气的顾振远,嘴角还是不受控制地扬到了苹果肌。
第二天,厉老爷子老两口还有顾老爷子老两口,都来看了秦野和顾振远。
厉老爷子和余老太太拉着秦野的手,一个劲儿地夸他是好孩子,心里对秦野这孩子,是充满了感激,更是被他感动到了。
还问秦野要不要改姓厉,以后就做他们厉家的亲孙子。
但秦野想了想, 还是婉拒了改姓这个提议,他叫了十八年秦野,突然让他改姓,他还不习惯。
同样的厉老爷子和余老太太也特别感谢顾振远,去他病房里说了好些感谢的话。
厉云舒要在医院照顾秦野和顾振远,就把饺子店交给了秦蓉管着,这两天又开始飘雪了,到店里吃饺子的人少,就让她们停了堂食,只做生饺子外带。
厉云舒在医院照顾秦野和顾振远,每天的一日三餐,汪姐做好了,就让小汪就会开车送来。
每次吃饭的时候,厉云舒就先喂了秦野,就去喂顾振远。
不过喂了两天,恢复了不少的秦野就可以自己吃了,只是伤了手的顾振远还需要继续喂。
两个都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才出院,出院后,秦野就直接被接到了厉家。
余老太太让汪姐把之前厉展翔回家住的房间收拾了出来,让秦野住在里面养病。
秦野是很想回饺子店的,但厉家有暖气,还有保姆照顾,更适合他养病。
不管是厉老爷子和余老太太还是厉云舒,都让他住在厉家养病,还说这也是他的家,让安心住家里养病,他就住下了。
秦野出了院,厉云舒也终于得了空,去了趟店里。
刚到店里,就看见秦蓉和黄秋燕在疯狂和面剁馅儿,这备的馅儿还不少呢。
“怎么备了这么多馅儿?”厉云舒取下围在脖子上的围巾问。
秦蓉看到她宛如看到了救星,“厉姐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们都快忙死了。”
厉云舒:“咋会忙呢?雪天大家不爱出门,不是没啥人来吃饺子吗?”
秦蓉说:“是啊,这下雪天大家不爱出门 ,但同样的这在家里煮饭洗菜它也冻手啊,这买的冻饺子煮起来多简单,不用动手洗菜备菜,直接丢锅里煮就是了,还好吃呢,这些天咱们家的冻饺子卖得老好了。”
黄秋燕也说:“国营商店的那个什么后勤部经理,还要找我们定五百斤饺子,说过年前当福利发给商店的员工,这单子太大了,秦姨没敢应,正打算今天打电话问问你呢。”
厉云舒面露惊讶之色,没想到还能接到国营商店过年福利的单子。
这些国营厂子和商店过年过节,都要发福利,不是水果就是点心啥的。
过年就是要吃饺子的,用饺子来作为过年的福利,那确实是最合适不过的。
“厉姐,你说这单咱们接吗?”秦蓉看着厉云舒问。
厉云舒道:“接,当然接,有钱干嘛不赚啊?”
秦蓉说:“那个国营商店的经理的意思是,他一次要这么多饺子,想要优惠一点。”
厉云舒:“要得多,是可以适当优惠一点的。”
第二天,国营商店的后勤经理就找上了门。
厉云舒一份肉馅儿的饺子卖四毛钱一份儿,一斤饺子大概三十个,就是两份的量。
这国营商店要得多,厉韵姝就给他算七毛钱一斤。
鸡蛋馅儿的饺子,就算五毛钱一斤。
相当于每斤饺子便宜了一毛钱,但是这些饺子不用煮,它也省了饺子醋和柴火钱。
国营商店的后勤经理追加了数量,肉馅儿的饺子三百斤,鸡蛋馅儿的三百斤,总共就是六百斤,付了一百块钱的定金,签好了合同。
等一月二十二号,把饺子送到国营商店,再结剩下的尾款。
临近年关,那些自己做饺子不好吃的,也像采买年货一样,到饺子店买冻好的饺子过年吃,也有人买了冻饺子,送朋友 送亲戚送领导。
这饺子店的生意,又红火忙碌了起来。
相较于饺子店的红火生意,张家的面馆生意可以说是非常惨淡了。
基本上是属于守上一天都卖不了十碗面出去。
下午五点半,张母迎着风雪,站在店门口揽客。
“圆圆妈,这么冷的天,就别回家煮饭了,带圆圆进来吃碗热汤面吧?”
牵着孩子的圆圆妈,笑着说:“哎呦,婶子我倒是想吃,可是我婆婆说她今天晚上要包饺子呢。”
张母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又看着巷子里的另一个邻居说:“白姐,这些雪天回家做饭多冷呀,进来吃碗热汤面吧。”
白姐摆着手道:“不用了,我中午还剩了些菜没吃完呢。”
说罢,就匆匆走了。
张母肩膀一垮,感到挫败极了。
白姐追上圆圆妈跟她吐槽道:“谁敢吃她家的面啊,那臊子不知道放多少天了,我上次去吃,那臊子都有味儿了,吃了拉了我两天。”
圆圆妈点着头说:“可不是吗?而且还缺斤少两的,这店刚开业的时候,我说邻里邻居的去捧个场,带着圆圆去吃了个肉酱面,要的二两,那量可比国营饭店少多了,肉酱也少,还跟国营饭店一个价。”
“吃她家的面,还不如去吃国营饭店的呢,人家的臊子和面条还新鲜。”
“是啊,冤大头才去她家吃面呢。”
两人吐槽着渐渐走远了。
外面太冻了, 张母冻得脸疼,只得钻进了店里。
张二嫂站在案台旁,看着大前天擀的面条说:“妈,这面条好像长霉了诶,不能吃了吧?”
张母走过去道:“怎么就不能吃了,把霉点洗一洗,一样能吃。”
张二嫂皱着眉道:“别吃出啥问题来。”
张母板着脸道:“饥荒年代,长毛的东西都吃过,何况是长了这么点儿霉点的面条。等到六点半要是没生意,就和剩的臊子一起拿回家,咱们自己煮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