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富士山,被皑皑白雪覆盖,山峰在澄澈的蓝天下显得圣洁而巍峨。山脚下一处隐秘的日式居所,木质结构的房屋隐匿在松树林间,白墙黛瓦与雪景相映,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静谧。唐·本杰明坐在庭院的廊下,面前摆放着一套精致的日式茶具,绫濑雪乃正跪坐在对面,专注地进行着日式功夫茶的冲泡流程。
她显然是下过苦功学习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日式茶道的严谨与禅意。只见她身着一身素雅的米色和服,腰间系着浅紫色腰带,跪坐的姿态端庄挺拔,双手洗净擦干后,先是用茶筅轻轻拂过茶碗,去除尘埃,这一步名为“净器”,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易碎的珍宝。
接着,她从竹制茶罐中取出适量的抹茶粉,用茶勺小心翼翼地舀入茶碗,分量不多不少,恰好覆盖碗底——这是“取粉”,讲究的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随后,她提起陶制水壶,壶嘴细长,水流细如丝线,缓缓注入茶碗,水温控制得极为精准,不烫不凉,恰好能激发抹茶的香气,这一步叫“注水”,水流的粗细、快慢都有严格讲究,据说能影响茶汤的口感。
注水后,她拿起茶筅,以顺时针方向快速搅拌茶汤,抹茶粉与水充分融合,形成细腻的泡沫,泡沫洁白如雪,覆盖在茶汤表面,没有一丝气泡破裂——这是“点茶”,也是日式功夫茶最核心的步骤,茶筅搅拌的力度、速度、方向都需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沫饽均匀,凝于碗面”的境界。
最后,她双手捧起茶碗,轻轻转动了两圈,将碗上的花纹朝向唐·本杰明,然后恭敬地递了过去,口中轻声说道:“唐先生,请用茶。”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伴随着庭院中松枝轻摇的声响和远处富士山的雪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唐·本杰明接过茶碗,指尖触到碗壁的微凉,鼻尖萦绕着抹茶的清苦香气,他轻轻喝了一口,茶汤入口微苦,随即回甘,口感细腻顺滑,让人瞬间静下心来。
“雪乃小姐,你的茶道功夫越来越好了。”唐·本杰明放下茶碗,称赞道。
绫濑雪乃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微微躬身:“唐先生过奖了,只是跟着老师认真学了一段时间,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已经非常出色了。”唐·本杰明说道,“日式茶道讲究‘和、敬、清、寂’,你已经将这种意境融入到了冲泡的过程中,很难得。”
绫濑雪乃没有再多说,只是重新跪坐好,开始准备冲泡第二碗茶。唐·本杰明靠在廊柱上,看着远处的富士山,手中捧着温热的茶碗,思绪却飘回了自由交易所的布局上。
自由交易所的股权结构,是唐·本杰明精心设计的结果,每一份股份、每一笔佣金分成,都暗藏着他的算计。
摩根大通银行以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5%的股份和20%的佣金分成;加拿大枫叶银行出资3亿美元,拿下3%的股份和10%的佣金分成;英国汇丰银行同样投资3亿美元,获得3%的股份和15%的佣金分成;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旗下的三菱UFJ银行,以575亿日元(按照2021年汇率约合5亿美元)的代价,拿到5%的股份和10%的佣金分成;而唐·本杰明自己的加州银行,仅投资3亿美元,就获得了5%的股份和15%的佣金分成——这无疑是他利用自身便利获得的优势,毕竟加州银行是自己的产业,自然要多争取一些利益。
加州州长纽森家族的家族基金会,持有5%的股份,却没有任何佣金分成——这部分股份是唐·本杰明送给他们的“政治筹码”,目的是换取加州政府的公开背书,有了这层关系,交易所就能在加州乃至全美获得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剩下的64%股份,全部由唐·本杰明个人持有,这意味着他将掌控交易所的绝对话语权和大部分利润。
最关键的是佣金分成机制,这并非按照股份比例分配,而是根据银行的实力和贡献度来确定的。唐·本杰明特意设计了“独立分成”模式:每家合作银行的佣金分成,仅针对通过其法定货币通道完成的交易,与其他银行无关。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笔交易通过摩根大通的法币通道完成,产生了100美元的交易费,那么按照20%的佣金分成比例,20美元将归摩根大通所有,剩下的80美元归交易所;如果另一笔交易通过加州银行的通道完成,同样产生100美元交易费,15美元归加州银行,85美元归交易所。各家银行的佣金分成互不干涉,既保证了银行的利益,又避免了因利益分配产生的矛盾。
这种机制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各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摩根大通作为全球顶级银行,法定货币通道覆盖范围最广、资金结算速度最快,所以能拿到20%的最高分成;加州银行和汇丰银行的跨境支付能力较强,分成比例为15%;枫叶银行和三菱UFJ银行的区域优势明显,但全球布局稍弱,分成比例为10%。
唐·本杰明对此非常满意,这种设计既调动了各家银行的积极性,又能让交易所获得丰厚的利润。他知道,随着交易所的发展,交易规模会越来越大,这些佣金分成对银行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而交易所的利润更是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为了规避风险,唐·本杰明让安德烈对交易所的股权进行了复杂的隐匿操作。核心方式是“海外群岛交叉控股”:在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多个避税天堂,注册了数十家空壳公司,这些公司相互持股、层层嵌套,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股权网络。
具体来说,唐·本杰明个人先成立一家离岸信托基金,由信托基金控股开曼群岛的一家母公司,这家母公司再分别控股百慕大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两家子公司,两家子公司又共同控股交易所的运营主体公司。每一层控股都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并且由不同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打理,确保股权结构无法被轻易追溯。
更重要的是,所有空壳公司的股东信息都使用了匿名代持,代持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即便其中某一层代持人被曝光,也无法追溯到唐·本杰明本人。安德烈还特意安排了专业的团队,定期对股权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加追溯难度。
唐·本杰明的计划是,在交易所发展初期,暂时隐藏自己的实际控制人身份,以“匿名资本”的名义运营;如果未来交易所遇到无法抗拒的监管压力,或者需要借助他的个人影响力时,再逐步曝光身份。
而Z币的布局则更加谨慎,唐·本杰明严令禁止任何与Z币相关的信息与自己产生关联。为了实现这一点,他要求自由港交易所不仅要上线Z币,还要上线比特币、以太坊、U币等主流加密货币,营造“公平交易平台”的假象;同时,他还通过第三方机构,推动Z币在coinbase、Kraken等其他主流交易所上线,让Z币看起来像是一个独立的加密货币项目,而非交易所的“亲儿子”。
当然,唐·本杰明也为Z币预留了优势:在自由交易所,Z币的交易手续费最低、提现速度最快、充值通道最便捷,而且只有在自由交易所,才能使用Z卡(与合作银行联合发行的 debit 卡)直接将Z币兑换成法定货币,实时到账。
Z币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已经上市的U币。U币凭借先发优势,在全球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市场份额,但唐·本杰明深知U币的短板:没有稳定的专属交易平台,依赖第三方交易所,且缺乏大型银行和政府的背书,价格波动较大,合规风险高。
而Z币的核心优势恰恰在于此:有自由交易所作为稳定的交易载体,有摩根大通、枫叶银行等全球顶级银行提供资金托管和法币通道,还有加州政府的公开背书,这些都是U币无法比拟的。唐·本杰明相信,只要Z币保持价格稳定(1:1锚定美元),凭借这些优势,很快就能超越U币,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稳定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