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十年秋,珠江口的风带着咸腥气,卷着林烨鬓角的汗珠砸在船舷上。他扶着新铸的碎发枪枪管,冰凉的铁温顺着掌心蔓延,压下了胸腔里翻涌的躁动。三年前在吕宋岛竖起夏华龙旗时,他从未想过,这支由流民、矿工和南洋土着组成的队伍,能一路打到大明的南大门。
“陛下,前哨回报,广州府外围水寨已破,两广总督丁魁楚正收拢兵力退守佛山镇,沿海商埠的粮船全被他们扣了。”亲卫指挥使赵虎单膝跪地,甲胄上还沾着水战的湿泥,“咱们的粮道靠琼州转运,这几日明军在琼州海峡布了火船,怕是要断粮。”
林烨低头摩挲着碎发枪的击发装置,这是他结合西洋火绳枪与华夏弩机改良的利器,枪管缩短便于近战,转轮击发比火绳更可靠,连番征战中,正是这火器让夏华军在丛林与水网中占尽优势。他抬头望向北岸,广州城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青灰色的城墙连绵如卧虎,却挡不住江面上夏华水师密密麻麻的战船。
“济战?丁魁楚想跟我比熬日子。”林烨冷笑一声,抽出腰间地图铺在船板上,指尖划过珠江水系,“传令下去,让云贵川的商队改走陆路,从广西百色运粮至梧州,再顺西江而下。告诉百色土司,谁敢卡粮道,我夏华的碎发枪就捅进谁的寨子。”
赵虎领命起身,刚要转身,却被林烨叫住。“让琼州水师分出三艘快船,伪装成渔船,夜里烧了明军的火船阵。另外,把咱们在南洋种的番薯、玉米装船,沿着珠江沿岸分发给流民,告诉他们,跟着夏华,有田种,有饭吃。”
夜色如墨,珠江水面上,三艘挂着渔灯的快船悄无声息地穿行。船工都是土生土长的琼州人,熟悉水道暗礁,避开了明军的巡逻艇。靠近火船阵时,水手们点燃随身携带的煤油罐,奋力掷向那些装满硫磺硝石的木船。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明军的火船连环爆炸,照亮了半边夜空。守阵的明军乱作一团,夏华水师趁机突破封锁,粮船陆续驶入珠江口。
次日清晨,林烨率主力在番禺登陆。脚下的土地松软湿润,稻田里的稻穗已经泛黄,却看不到一个农夫。沿途的村落十室九空,断壁残垣上还留着明军征兵的告示,墨迹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陛下,前面发现一队明军溃兵,正在劫掠村寨。”前锋哨探来报。
林烨端起碎发枪,快步上前。只见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明军士兵正抢夺村民的粮食,一个老妇抱着粮袋不肯松手,被士兵一脚踹倒在地。林烨眼神一寒,扣动扳机。“砰”的一声,为首的士兵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脚下的稻田。其余士兵吓得魂飞魄散,刚要举刀反抗,就被随后赶到的夏华士兵围了起来。
“夏华军规,不掠民财,不害百姓。”林烨的声音冷冽如冰,“愿意投诚的,编入辅军;顽抗者,就地正法。”那些明军士兵看着夏华军手中精良的碎发枪,又看了看地上同伴的尸体,纷纷丢下武器跪地投降。老妇颤巍巍地爬起来,捧着一把晒干的稻谷递给林烨:“将军,俺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官府要粮,兵匪要抢,只求你们能给条活路。”
林烨接过稻谷, grains 粗糙的触感硌着掌心。他想起穿越前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明末乱象,苛捐杂税,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老人家,”他放缓语气,“从今日起,岭南归夏华管辖,废除苛捐杂税,丈量土地,人人有田耕。”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珠江两岸。原本躲进山林的流民纷纷走出,主动为夏华军引路、运送物资。夏华军所到之处,明军望风披靡,那些原本还在抵抗的乡绅大族,见流民归心,又忌惮碎发枪的威力,纷纷开城投降。
丁魁楚在佛山镇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手里还有三万兵力,却挡不住夏华军的攻势。夏华军的碎发枪射程远、射速快,明军的鸟铳根本不是对手,几次正面交锋下来,明军死伤惨重。更让他头疼的是,粮道被断,城中粮草日渐匮乏,士兵们怨声载道,逃兵越来越多。
“总督大人,夏华军已经打到城门下了!”亲兵连滚带爬地冲进府衙,“他们用投石机把番薯、玉米扔进城里,还喊着‘降者有粮’,好多士兵都想开门投降!”
丁魁楚猛地一拍案几,茶杯摔在地上碎裂开来。“一群废物!传我命令,谁敢言降,立斩不赦!”他拔出腰间佩剑,想要亲自督战,却发现府衙外已经乱作一团。士兵们四处逃窜,百姓们则举着写有“夏华万胜”的木牌,涌向城门。
林烨骑着战马,率领大军来到佛山镇城下。城门缓缓打开,百姓们夹道欢迎,夏华军士兵列队入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丁魁楚被亲兵绑着押到林烨面前,他昂首怒视:“林烨逆贼,你勾结外夷,背叛华夏,必遭天谴!”
林烨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华夏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大明腐朽,民不聊生,我夏华吊民伐罪,何谈背叛?”他挥了挥手,“把他押下去,好生看管。”
占领佛山镇后,夏华军马不停蹄,向广州城挺进。此时的广州城已成孤城,守将见大势已去,开城献降。林烨率军入城时,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孩子们提着灯笼,欢呼声此起彼伏。他走进广州府衙,看着堂上悬挂的“明镜高悬”匾额,心中感慨万千。
半月后,岭南各州府尽数平定。林烨在广州设立岭南行省,任命贤能之士治理地方,推行新的税制与农制。碎发枪的工坊在广州城外建立起来,招募工匠改良工艺,批量生产。云贵川的药材、琼州的蔗糖、南洋的香料通过珠江航道汇聚广州,再运往夏华帝国的各个角落,贸易往来日益繁盛。
这日,林烨站在广州城头,望着滔滔珠江东流入海。秋风拂面,吹动他的衣角,身后是欣欣向荣的城池,身前是广阔无垠的南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夏华帝国的旗帜,终将插遍更多的土地。碎发枪的枪声,不仅打破了岭南的沉寂,更敲响了一个旧时代的丧钟。
远处的海面上,夏华水师的战船正在巡航,龙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林烨握紧了手中的碎发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来自未来,带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要建立一个真正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的帝国,让夏华的威名,传遍天下。
珠江的水依旧奔流不息,承载着过往的沧桑,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林烨知道,前路必然充满荆棘,大明的反扑、周边势力的觊觎、内部的治理难题,都在等着他去解决。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身后,是日益强大的夏华帝国,是千千万万支持他的百姓,还有那支握着碎发枪、所向披靡的铁血之师。
夕阳西下,将林烨的身影拉得很长。他转身走下城墙,步履坚定。岭南已定,下一个目标,便是中原。炎旗所指,所向披靡,夏华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