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宋医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奇门医圣在都市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风云1200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长生界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拒嫁天王老公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章 桓温北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从“复仇少年”到“灭国名将”的逆袭之路

公元347年的成都城,桓温立于成汉皇宫的废墟之上,靴底碾着李势的龙袍残片。这位时年35岁的荆州刺史,刚以万余精兵攻灭立国44年的成汉政权,此刻正对着满目疮痍的宫殿朗笑:“谁说书生不能破万军?”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权臣、军事家。他出身士族,其父桓彝为“江左八达”之一,后在苏峻之乱中遇害。年少时的桓温便以“枕戈泣血”的复仇之志闻名,15岁时得知杀父仇人已死,竟持剑追至灵堂,逼其子弟自刎,时人谓之“勇烈”。《晋书》称他“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成年后尚南康长公主,以驸马身份跻身朝堂。

其成名之战——灭成汉一役堪称军事奇迹。当时成汉皇帝李势荒淫无度,桓温率数千精兵逆流而上,连东晋朝廷都以为他是“以卵击石”。在笮(zuo)桥之战中,晋军前锋失利,参军龚护战死,箭矢直射马前,桓温却反败为胜——因鼓吏误击进军鼓,士兵误以为胜券在握,竟爆发出惊人战力。

战后更见其权谋:他将李势押解至建康,却命成汉旧臣常璩(qu)编撰《华阳国志》,笑言:“你若将我比作‘当代韩信’,便饶你性命。”常璩连夜奋笔,在书中盛赞桓温“神兵天降,席卷巴蜀”。

二、三次北伐:以战功博取政治资本的跌宕历程

桓温一生三次北伐,每一次都试图以赫赫战功巩固权位,却屡因内外掣肘功败垂成。

第一次北伐(354年)· 关中鏖兵

桓温率四万大军攻入关中,沿途百姓牵牛担酒相迎,白发老者流涕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然而他进至灞上便按兵不动——实为待麦熟后收割军粮。前秦君主苻健看穿其意图,抢先收割粮食并坚壁清野。晋军缺粮被迫撤退,遭秦军追击,死伤万余人。

此间最富戏剧性的是王猛(325—375) 的拜见。这位后来的前秦“功盖诸葛”的丞相,彼时尚是布衣,竟穿着破衣一边捉虱一边与桓温纵论天下。桓温问:“我奉天子之命北伐,关中豪杰为何不附?”王猛冷笑道:“您深入敌境,却不渡灞水直取长安,众人不知您是志在收复中原,还是欲割据自立。”桓温闻言默然,三日未食。

人物注:王猛,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人,十六国时期着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出身贫寒,却博学多才,后辅佐苻坚统一北方,推行改革,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其“扪虱而谈”的典故,成为士人不拘小节的象征。

第二次北伐(356年)· 洛阳复失

此次桓温吸取教训,直捣河南收复洛阳。入城之日,他立于残破的城墙之上,对部将道:“昔刘琨守晋阳,祖逖中流击楫,今轮到我了!”然东晋朝廷对北伐本无诚意,他前脚撤离,洛阳后即被前燕夺回。更讽刺的是,当他提议迁都洛阳以固根本时,江南士族集体反对:“我等在建康有田宅美妾,岂愿北迁?”

第三次北伐(369年)· 枋(fāng)头之败

这是桓温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他率五万大军直抵枋头(今河南浚县),距前燕都城邺城仅百里之遥。前燕皇帝慕容暐(wěi)惊惧欲逃回辽东,幸得宗室慕容垂(326—396) 力谏:“且容我一战,若败再走不迟。”

人物注:慕容垂,字道明,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十六国时期后燕开国君主。他自幼善战,有“小孙策”之称,在枋头之战中以“拖字诀”耗尽晋军粮草,又派慕容德截断粮道。后因遭前燕太傅慕容评猜忌而降前秦,淝水之战后重建燕国,史称后燕。

慕容垂以骑兵骚扰晋军粮道,又散布“井水有毒”的谣言。桓温信以为真,命士兵“凿井而饮”,数万大军边行边掘井,疲惫不堪。慕容垂趁机追击,在襄邑(今河南睢县)设伏,斩首晋军三万级。桓温烧船弃甲,步行南撤,五万大军仅存万余人,归至建康时须发半白。

三、“废立皇帝”:权臣的终极政治豪赌

北伐失利后,桓温决意以废立之事立威。公元371年,他以“皇帝阳痿,皇子非亲生”为由,废黜晋废帝司马奕。此事荒诞至极,《晋书》仅载:“帝少患痿疾,嬖(bi)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嬖人:男宠)。

废帝当日,桓温带甲士入宫。司马奕正与男宠宴饮,见刀光剑影,酒杯脱手落地。桓温将太后诏书掷于案上:“陛下,您被废了。”司马奕颤声问:“可保爵位否?”桓温冷笑:“特封‘海西公’。”

后续更显权谋交锋:桓温命谢安(320—385) 起草废帝诏书,谢安故意写错数处,桓温怒斥:“汝欲折辱我耶?”谢安从容道:“此等大事,生平首次,难免手抖。”最终诏书言“皇帝昏聩淫乱,不可以君四海”,成东晋最大政治笑柄。

人物注: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着名政治家。他出身琅琊谢氏,早年隐居东山,后出山辅政,在淝水之战中以“围棋赌墅”镇定军心,击退前秦大军。其“镇以和靖,御以长算”的执政风格,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

四、“树犹如此”:英雄迟暮的千古喟叹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兵败后,途经金城(今江苏句容),见昔日亲手栽种的柳树已粗至十围,不禁怆然曰:“昔年种此树时,吾方二十四岁,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言罢泪落沾衣。随从皆屏息不敢语——这位杀人不眨眼的大司马,此刻竟如失路之童。

此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后成中年危机的代名词。辛弃疾《水龙吟》云“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苏轼亦叹“桓温之叹,盖有年矣”。世人多知其叹时光流逝,却少知此语背后,是枋头惨败后、篡位功亏一篑的锥心之痛。

五、“九锡之礼”:权臣篡逆的最后一步

桓温晚年汲汲以求“九锡之礼”——此为古代帝王赐给权臣的最高礼遇,实为篡位前的铺垫。然谢安、王坦之等士族领袖故意拖延,每次桓温遣使催促,便以“文辞未工,需再润色”为由搪塞。

桓温病重时,令弟弟桓冲(328—384) 问谢安:“九锡究竟何时可成?”谢安笑答:“急甚?大司马百年之后,自当定论。”桓温闻之吐血,对桓冲道:“谢安此语,直咒我死!”

人物注:桓冲,字幼子,桓温之弟。他性情谦退,虽接掌桓氏兵权,却能与谢安协作共御前秦,时称“荆扬和穆”。淝水之战时,他率荆州军攻前秦襄阳,牵制秦军兵力,为东晋取胜立下功勋。

临终之际,桓温犹喃喃自语:“吾灭成汉、定巴蜀、三举北伐,功岂在王导、谢安之下?”然后世评其“功高盖主,威震人主”,亦惜其“志大才疏,终难成事”。

六、桓氏家族的兴衰:从权倾朝野到土崩瓦解

桓温死后,其弟桓冲、子桓玄(369—404) 相继掌权。桓玄更为跋扈,于公元403年废晋安帝,自立为帝,建国号“楚”,史称“桓楚”。然他治国无方,骄奢淫逸,终被刘裕起兵推翻,桓氏家族自此衰亡。

桓玄兵败逃亡时,仍不忘摆帝王架子:“吾桓玄乃天命所归,尔等何惧?”麾下士兵窃议:“昔年桓公北伐,虽败亦有气势,岂似今日狼狈?”桓玄闻之,怒砸炊具:“此非败逃,乃战略转移!”

人物注:桓玄,字敬道,桓温之子。他继承父权后,先杀殷仲堪、杨佺期等荆州豪强,后篡晋称帝,却因“游猎无度,政令无常”失去民心。刘裕以“匡复晋室”为名起兵,桓玄兵败被杀,时年36岁,其建立的“桓楚”政权仅存半年。

七、历史的多面镜:权臣、名将与名士的交织

桓温的一生充满矛盾:他是灭成汉、三度北伐的名将,也是废立皇帝、觊觎神器的权臣;能道出“树犹如此”的千古悲叹,亦行废君篡逆的荒唐之事。这种复杂性,恰如史家所言:“历史人物非黑白两色,其人性的幽微处,正如水墨画的浓淡皴染,方见真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他都把台风唱跑了,你说他是明星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仗剑高歌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明星前女友报复我神级小坏蛋甜蜜婚令:陆少的医神娇妻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字符的游戏生活达人在末世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捡个飞碟送外卖宇宙职业选手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从遇见云韵开始灵气复苏
经典收藏大唐最强路人甲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汉官走进唐朝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三国之武皇炮灰"攻"养成系统寒门第一才子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王爷深藏,妃不露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穿越水浒收好汉最强大唐魏虎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朕实在太难了
最近更新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衣冠谋冢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唐代秘史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道藏辑要寒门状元路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冰临谷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大楚武信君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笔架叉将军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明朝的名义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