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鹰视狼顾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宋医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伏羲夫妻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章 朱标病逝埋隐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南京突然下起了冰雹。豌豆大的冰粒砸在奉天殿的琉璃瓦上,噼啪作响,像无数只手在敲打宫殿的门窗。朱元璋正对着一幅《万里江山图》发呆,太监们连滚带爬地冲进来:“陛下!太子……太子爷薨(ho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了!”

朱元璋愣了半晌,突然抓住太监的衣领嘶吼:“你说什么?标儿前几日还跟朕议事,怎么会……”话没说完,这位铁石心肠的帝王,竟当众瘫坐在龙椅上,老泪纵横。

朱标出生那年,朱元璋正在攻打集庆(今南京)。听说长子降生,他兴奋地在山上刻石:“到此山者,不患无嗣。”或许是这份初为人父的喜悦太过浓烈,朱元璋对朱标倾注了毕生心血。

这孩子打小就跟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脾气暴躁,朱标却温文尔雅;朱元璋信奉“乱世用重典”,朱标总劝他“以仁治国”。有次朱元璋要处死大臣宋濂,朱标跪在地上求情,说:“臣若不能救老师,何以面对天下学子?”朱元璋气得把椅子都掀了,朱标却不起来,最后朱元璋没办法,只好赦免了宋濂。

《明实录》里说朱标“性仁厚,有君人之度”,但民间传说里,这位太子也有“硬气”的一面。有回他跟朱元璋争论刑罚太重,朱元璋偷偷把一根满是尖刺的荆棘扔在地上,让他捡起来。朱标看着尖刺犯难,朱元璋说:“朕这是在为你拔刺啊!”朱标却反问:“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要是陛下能像尧舜那样仁政,何必要拔刺呢?”气得朱元璋抄起椅子就砸,朱标赶紧跑,怀里掉出一幅画——那是马皇后背着朱标逃难的画像。朱元璋看到画,想起死去的皇后,顿时没了脾气。

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请了全天下最牛的老师:宋濂教他读书,徐达教他兵法,刘基教他谋略。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干脆下令:“朝中政事先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也就是说,国家大事先让朱标处理,再报给他看。这时候的朱标,就像明朝的“第二太阳”,所有人都觉得,等他登基,一定会是个明君。

可随着朱标越来越成熟,他和朱元璋的矛盾越来越深。

最严重的一次,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后。朱元璋杀了三万多人,朝堂上空荡荡的,朱标实在看不下去,劝父亲:“陛下杀人太多,恐伤天和。”朱元璋当场就要打他,朱标跑回东宫,竟气得大病一场。

这场病让父子关系降到冰点。有段时间,朱标总觉得父亲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像是在审视,又像是在怀疑。他开始失眠,夜里总梦见那些被处死的大臣向他索命。东宫的侍从说,太子爷经常对着月亮叹气,手里的《论语》翻得卷了边,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说法:朱元璋曾偷偷派锦衣卫监视朱标,发现他跟几个被牵连的大臣家属有来往,气得把朱标的太子冠摘了,扔在地上说:“你是不是觉得朕做得不对?”朱标跪在地上,把冠冕捧起来,哭着说:“儿臣不敢,只是觉得他们可怜。”朱元璋冷笑:“等你当了皇帝,再可怜他们吧!”

这些传闻或许有夸张,但朱标确实活得很累。他既要做父亲满意的太子,又想做百姓期待的仁君,夹在中间,像被两股力量撕扯。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他去陕西考察迁都事宜,说是考察,其实是想让他看看北方的民情。朱标冒着酷暑赶路,回来后献上详细的迁都方案,可还没等朱元璋批复,就病倒了。

朱标的病很蹊跷,开始只是咳嗽,后来浑身发烫,太医们束手无策。朱元璋急得把太医院的院判都关了起来,说治不好太子就杀头。可再好的药,也治不好心病。

躺在病榻上的朱标,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让人把几个弟弟叫来——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他们,都连夜从封地赶来。朱标拉着朱棣的手说:“四弟,我走后,你要好好辅佐皇太孙,咱们朱家的江山不能乱。”朱棣眼圈红红的,点头答应,可心里却是另有算盘。

最让人唏嘘的是朱标给朱元璋的遗言。他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力气说:“陛下,儿臣死后,请立允炆为皇太孙。他性子像我,一定能善待百姓。”朱元璋握着他的手,泪水滴在朱标的脸上:“标儿,你放心,朕会照做的。”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去世,年仅三十八岁。朱元璋给了他一个谥号——“懿文太子”。“懿”是美好,“文”是仁德,这两个字,是父亲对他的评价,也是对他一生的总结。

出殡那天,南京城的百姓自发地站在路边送行。有人捧着白菊,有人烧着纸钱,还有个老秀才哭着说:“太子爷,您怎么就走了呢?我们还等着您当皇帝呢!”

朱标的死,像在明朝的地基上炸了个洞。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的痛苦慢慢变成了偏执。他觉得,是自己杀得太少,才让太子忧心忡忡;是那些“刺头”大臣,搅得太子不得安宁。于是,蓝玉案爆发了——这场株连一万五千人的大案,与其说是清除谋反者,不如说是朱元璋在给皇太孙朱允炆铺路。

可这条路,铺得太血腥。朱元璋杀了所有可能威胁朱允炆的功臣,却忘了自己的儿子们。朱标在时,兄弟们还能安分守己,朱标一死,朱棣这些手握兵权的藩王,就露出了野心。

有个叫刘三吾的老臣,曾小心翼翼地劝朱元璋:“陛下,您杀了这么多武将,万一藩王作乱,谁来抵御?”朱元璋指着朱允炆说:“朕的孙子聪明仁厚,藩王们都是他的叔叔,怎么会作乱?”刘三吾没敢再说,但心里清楚,权力这东西,能让父子兄弟反目,何况是叔侄。

朱标死后,东宫成了禁地。里面的书籍、器物都保持着原样,朱元璋偶尔会去坐坐,摸着朱标用过的笔,看着他批注的奏折,老半天不说一句话。有次他看到朱标写的“君舟也,民水也”,突然老泪纵横:“标儿,朕错了吗?朕只是想让你坐稳这船啊!”

可这船,终究还是要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刚登基就开始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史称“靖难之役”。当朱棣的军队打进南京时,有人说,他特意去了东宫,看着朱标的牌位,拜了三拜,然后说:“大哥,我不是要抢你的位置,是允炆太不懂事了。”

这话真假难辨,但朱标的死,确实是这场动乱的开端。如果他能多活几年,顺利登基,或许就没有后来的靖难之役,没有那些流血牺牲。可历史没有如果,就像南京城的那场冰雹,砸下来了,就再也回不到天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武炼巅峰直踏青云之巅医武狂兵行走的正能量福妻嫁到三国之袁术家臣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北明不南渡宇宙职业选手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明星前女友报复我不从圣我有修真界绿卡食梦貘手记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
经典收藏唐哀帝,中兴大唐寒门第一才子北宋大法官明末好国舅汉官大明最后一个大帝魏虎圣雄之名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穿越水浒收好汉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三国之飞将再世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制霸大宋之奸臣传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大宋风云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红楼群芳谱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
最近更新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锦衣血诏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浴血山河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铁骑红颜:大秦霸业高门庶子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水浒之往事随风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