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礁岛的阳光带着几分温柔,金色的光线穿透晨雾,洒在十五平方公里的岛屿上。
主峰海拔五百米的峰顶,雷达天线在朝阳下缓缓转动,扫描着五十海里内的每一寸海域;
峡谷深潭泛着翡翠般的光泽,白鹭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海岸线边,几层百年古树交织成密不透风的树墙,将咸腥的海风过滤得温润柔和,即便遭遇十级台风,也只能在树墙外徒劳咆哮。
岛屿最低处海拔足有五米,礁石嶙峋的海岸线上,浪花拍击岩石的声响如同永恒的韵律,为这片静谧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赵国强踏着晨露行走在岛屿西侧的缓坡上,脚下的青草带着湿润的凉意。
他停在别墅群正中心的一片开阔广场上,目光扫过四周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米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深灰色的屋顶线条流畅,露台的玻璃护栏反射着粼粼波光。
这里曾是荒岛,如今却成了人间仙境,而他今天要做的,是让这片仙境真正迎来它的主人,那些被他从时代阴霾中拯救出来的科学巨匠们。
“该让科学家们搬新家了。”
赵国强低声自语,指尖划过虚空,一道淡蓝色的光幕在广场边一处石壁上展开,与空间内部形成了稳定的通道。
通道看上去是向下的斜坡,仿佛是 通向地底深处一样。
他将这处入口精心伪装,外围是一圈仿真岩石堆砌的矮墙,藤蔓沿着石缝攀爬,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若不仔细辨认,绝不会发现这竟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门户。
这处门户他可以一直开着,通道内部被他用玄武岩加固,墙壁上镶嵌着柔和的夜明珠,即便在黑暗中也能清晰视物,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是绝对安全的庇护所,一旦有危险,只需踏入洞口,便能瞬间退回空间。
空间内,此刻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片广袤的空间里,汇聚了一九六八年那个特殊年代里,赵国强从全国各地拯救的数百位顶尖科学家及其家人。
广场上,董铁宝正和姚桐斌、周寿宪围在一起,讨论着计算机芯片与航天控制系统的适配问题,董铁宝手中的芯片设计草图上,密密麻麻的电路如同蛛网般精密;
不远处的草坪上,熊庆来坐在石凳上,耐心地给一群孩子讲解着数论难题,叶企孙站在一旁,偶尔补充几句物理学原理,束星北则拿着一台小型雷达样机,与几位助手调试着参数;
山林边,谢家荣拿着地质锤对着一块岩石仔细研究,陈天池在旁边记录着数据,旁边还有谈家桢、童第周正在观察培养皿中的生物样本,贝时璋则正在实验室里专注地看着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科学家们的家人们也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晾晒衣物,有的在整理书籍,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欢声笑语驱散了曾经的阴霾。
这些科学家们,每一位都是龙国科学界的瑰宝:“中国计算机之父”董铁宝、航天材料奠基人姚桐斌、雷达先驱束星北、近代数学泰斗熊庆来、物理学大师叶企孙、地质学开创者谢家荣、化学天才陈天池、生物学家谈家桢、胚胎学专家童第周、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半导体专家周寿宪、化工专家陈绍澧、有机化学家萧光琰……
他们本该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却因特殊时代遭遇不幸,赵国强觉得他们不应该就这样白白的冤死,他利用空间之力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拉回,并给了一滴圣水 让他们调理身体,给予了他们继续科研的机会。
赵国强的身影出现在空间中,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赵先生!”董铁宝率先走上前,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是不是可以搬去海岛了?我们都等不及想看看新家园了。”
搬迁的事情,赵国强早就已经通知了空间里这批科学家及其他们的家人子女。
“当然可以。”赵国强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黑礁岛已经全部准备就绪,别墅、实验室、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有足够的农田可以种植蔬菜粮食。
那里空间开阔,空气清新,适合长期居住和研究。”
赵国强没说的是,在那里 可以跟外界进行接触, 虽然接触的机会不多 ,但是总比空间里好吧。
“太好了!”
姚桐斌的妻子激动地说道,“孩子们在这里待久了,早就想看看外面真正的大海了。”
赵国强补充道:“岛上最低处海拔也有五米,海岸线有百年树墙防护,台风海啸都不用担心。
我还在岛上安装了多座雷达塔,二十四小时监视海面动静,绝对安全。
另外,广场中央有地下安全入口,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只要岛屿上的警报响起,大家可以迅速跑向地下入口通道 ,进入地下之后,在里面绝对安全 ,就算是有核弹也伤不了你们。”
科学家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憧憬。
他们在这他们以为的封闭环境里虽然安全,但终究觉得像是被困在一方天地,如今能搬到真正的海岛上,既能继续科研,又能享受正常的生活,自然满心欢喜。
“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束星北已经迫不及待地扛起了他的雷达部件,这位“龙国雷达之父”对新环境的科研条件充满了期待。
“不急,”赵国强摆摆手,“我已经安排好了顺序,分批次行动,避免拥挤。
这里里的实验室和建筑,我会亲自搬运,保证万无一失。”
话音刚落,赵国强心念一动,空间中那些从全世界各大研究所“零元购”回来的顶尖实验室,以及一座座精心建造的科研建筑,便开始缓缓升空。
这些实验室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计算机、航天、医学、地质等各个领域:
有董铁宝急需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实验室,整套设备从美国贝尔实验室搜罗而来,精度达到纳米级别;
有姚桐斌专用的高温高压材料实验室,内部的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等离子喷涂设备在当时的龙国还属空白;
有束星北的精密雷达研发实验室,各种波长的雷达天线和信号处理设备一应俱全;
还有熊庆来的数学运算中心,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远超同期水平;
叶企孙的核物理实验室里,粒子加速器、探测器等设备整齐排列;
谈家桢、童第周、贝时璋的生物实验室中,冷冻电镜、基因测序仪等尖端仪器应有尽有;
谢家荣的地质勘探实验室里,遥感探测设备、矿物分析仪一应俱全;
陈天池、萧光琰的化学实验室中,高纯度反应釜、色谱仪等设备更是琳琅满目。
除了专业实验室,空间里的图书馆、会议室、小型讲堂等建筑也被赵国强连根拔起,这些建筑采用了特殊的模块化设计,在他的意念操控下,如同积木般有序地通过空间通道飞往黑礁岛。
图书馆里珍藏的数十万册中外典籍、科研文献,是赵国强耗费数年时间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科研机构搜集而来,涵盖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各类学术成果,此刻也随着建筑一同迁移。
搬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第一批次搬迁的是董铁宝、姚桐斌、周寿宪三家。
当他们穿过空间通道,踏上黑礁岛的土地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董铁宝的儿子董明挣脱父亲的手,跑到广场边缘,指着远处的大海欢呼:“爸爸,你看!是大海!还有好多海鸥,啊 ,我看到一只野兔,跟以前住的地方看到的一样!”
董铁宝站在原地,目光从湛蓝的大海扫到葱郁的山林,再到周围错落有致的别墅和刚刚安置好的实验室,眼中满是震撼。
他曾在美国见过不少海滨城市,却从未见过如此纯净、安宁且科研设施如此完备的地方。
“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是科研的天堂。”他喃喃道。
姚桐斌的妻子抱着小女儿,走到分配给自己的别墅前,推开房门,明亮的客厅、设施齐全的厨房、宽敞的卧室映入眼帘,二楼的书房不仅采光极佳,还预留了大量书架位置。
“老姚,你快看,这里太舒服了!”
她激动地喊道。姚桐斌走进隔壁的材料实验室,看着熟悉的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忍不住伸出手抚摸着冰冷的仪器,眼中闪烁着科研的光芒:“有了这些,我们的航天材料研究一定能突飞猛进。”
周寿宪则直奔半导体实验室,看着里面的外延炉、光刻机等设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设备比我在美丽国使用过的还要先进,咱们的的半导体事业有希望了。”
赵国强笑着走过来:“三位先生,你们的实验室都已经调试完毕,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生活物资也都已配齐,有任何需要随时告诉我。”
今天就两章了 ,两章都是三千字以上的大章 ,谢谢大家的五星好评 ,谢谢大家的爱心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