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老子是最强皇帝大宋将门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南宋异闻录风云1200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31章 莫使忠魂空抱恨,一纸血泪照兴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

《大吴会典?驿传考》载:“凡边军烽燧急报,必以桑皮纸封裹三重,纸内涂松脂防潮,外缚红绸为记。驿马接力传递,换马不换人,悬‘急驿’铜铃于鞍前,铃响三里可闻,沿途驿铺闻声备马,昼夜不息,限三日必达京师。沿途驿卒需验信使令牌、记交接时刻于‘驿传朱簿’,延误一时者杖八十,隐匿延误者立斩,籍其家。”

德佑二十九年九月,大同烽燧连失三寨,边情骤紧。七名信使携急报次第出塞,或遇敌寇于荒野,或遭奸佞于驿途,或冻毙于风雪,尽皆殒命。唯老卒赵五怀报北行,至宣府狼牙口时冻毙雪中,怀中纸卷与指掌冻连如一体,三日后方为樵夫所获。那卷染血带冰的残报,终逾千山风雪,送达紫宸殿御前。

此记为德佑帝萧桓亲书于御书房密档,蝇头小楷端谨如仪,然末句 “七使皆殁,一报独存” 八字墨迹洇染,纸背隐见指痕,似泪渍未干,藏尽帝王见报时的痛与憾。档册匣内,至今存着那卷残报的拓本,血痕牙印宛然,与帝笔泪痕相映,成一段忠魂泣血的实录。

寒雪埋途驿马僵,残报冻血凝成行。

七使殒身烽燧外,千军泣血寨墙旁。

朝堂犹议轻开战,边地已闻哭断肠。

莫使忠魂空抱恨,一纸血泪照兴亡。

廷议第五夜 寒雨 御书房

三更梆子的余韵刚在御书房梁间散尽,“哐当” 一声巨响,朱漆木门被猛地撞开,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李德全顶着一头风雪闯进来,身上的貂裘早被冻成硬壳,雪沫子顺着帽檐往下掉,手里紧紧抱着个用油布层层裹缠的物件,像护着什么性命攸关的珍宝。寒风裹挟着雪粒灌进殿内,烛火被卷得剧烈摇晃,金黄的烛泪顺着铜烛台蜿蜒而下,映得他脸色比殿外的冻雪还要惨白:“陛下,大同急报…… 是边军信使从雪堆里刨出来的!人在宣府狼牙口找到时,已经冻僵了三天,怀里还死死揣着这个,手指都和纸卷冻在一起了。”

油布解开时,一股寒气顺着指缝钻进来,刺得人指尖发麻。里面裹着的是一卷桑皮纸,外层结着半寸厚的冰壳,冰棱像刀子似的翘着,边角被冻得发脆如薄瓷,轻轻一碰就簌簌掉渣,碎冰落在金砖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朕忙让小太监捧来鎏金暖炉,隔着双层细绢慢慢烘着,冰壳遇热后 “噼啪” 作响,化成的冰水顺着纸页的纹路往下淌,在案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烛火晃出细碎的光。

待纸卷稍软,朕小心展开,桑皮纸粗糙的纤维里还嵌着细碎的雪粒,像是没化尽的霜。墨迹被冰雪浸得晕成一片青黑,有些字几乎要看不清,可字里行间的惨烈却像冰锥似的扎进眼里:“大同烽燧连失三寨:云州寨被屠半寨,残垣上还挂着孩童的棉鞋,寨民被俘者逾千,哭喊声在山谷里飘了三天;阳和堡粮仓被焚,烈焰烧红了半边天,守卒三百余尽战死,甲胄熔在寨门上,连尸骨都辨不清;天成卫指挥使周昂自刎殉国,血书‘粮尽援绝’四字刻在寨墙石上,血珠冻成了红玛瑙……”

朕的指尖抚过 “北元骑兵掠寨而去” 的字样,墨迹下的纸页微微发皱,像是被信使的泪水浸过又冻硬,指尖能触到那凹凸的纹路。“边军残部退守大同卫,粮道被断已三日,士卒日食一餐稀粥,粥里掺着雪块;弓弦冻断者十之五六,拉弓时稍一用力就崩裂,木碴子扎进手里;甲胄薄如败絮,冻僵在哨卡上的弟兄,天亮时硬得能当柴烧,轻轻一碰就掉渣……”

落款 “大同卫指挥使周昂” 的字迹潦草如挣命,笔锋抖得厉害,最后一笔拖出三尺长的墨痕,末端沾着暗红的印记 —— 朕用指尖轻轻蹭了蹭,那痕迹坚硬发脆,不是墨迹,是冻凝的血,嵌在纸纹里,抠都抠不掉。纸卷边缘还有几处深深的牙印,齿痕嵌在纤维里,想来信使冻得手指僵直,是用牙咬着纸卷才没让它掉进雪窝,连桑皮纸的毛边都被唾液浸得发硬。

“这信使…… 叫什么名字?” 朕的指尖捏着纸卷,指节因用力泛白,冰碴子硌得指腹生疼,声音却像被寒冻住,发不出力气。李德全垂着头,肩膀微微颤抖,袖口沾着的雪水正往下滴,在金砖上洇出小小的湿痕:“宣府驿卒说,从他怀里的铜令牌上看,叫赵五,是大同卫的老卒,守了十年烽燧了。找到时人蜷在雪窝里,像只被冻僵的虾米,怀里死死揣着这卷报,另一只手攥着半截马缰绳,指骨都冻进缰绳的麻纹里了。马倒在旁边,四条腿都冻成了冰柱,马鞍上还挂着‘急驿’的铜铃,铃舌和铃身冻在一起,摇不出半点声……”

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哽咽:“驿卒说,赵五的睫毛上还结着冰花,像是死前还在看路…… 这雪太大了,他身上的棉袄早被风雪打透,冻得像块铁板。”

德佑帝望着纸卷上的血痕与牙印,喉间像堵着冰块,说不出话。御案上的烛火明明灭灭,将急报上的字迹映得忽明忽暗,那些 “连失三寨”“粮尽援绝” 的字样,比任何廷议奏折都更锋利,直刺人心。

“镇刑司验信?” 朕猛地攥紧纸卷,指节因怒泛白,桑皮纸被捏出深深的褶皱,边缘的碎冰碴扎进掌心,渗出血珠也浑然不觉。“《大吴会典?驿传规制》明载‘边军急报直达御前,非兵部、五军都督府堂官不得擅拆’,魏忠一个阉宦,凭什么插手?!” 胸腔剧烈起伏,御案上的青瓷笔洗被震得 “哐当” 作响,墨汁溅在残报的血痕上,晕开一片黑,像把边军的血污得更脏。

李德全吓得双肩微微发颤,头垂得几乎要抵到胸口,后颈的筋络都绷得发白,从袖中小心翼翼掏出个磨得发亮的油布小包。那布面早被汗渍浸得发黑又冻干,结着一层硬壳,边角磨出毛边,针脚处都绽了线,显然是被反复摩挲过无数次。“这是从赵五怀里贴身藏着的,” 他声音发颤,带着未散的惊悸,“驿卒说…… 他把布包缠在腰上,外面还裹着三层棉袄,用麻绳勒得紧紧的,冻得跟皮肉粘成一团。找到时布包都硬了,是用温水捂了半个时辰才慢慢化开,取下来时布角还沾着血丝,想来是勒得太紧磨破了皮肉。” 他捧着布包的手微微发抖,仿佛那不是寻常物件,而是载着忠魂的千斤重担。

布包解开,一股麦香混着冰雪的寒气飘来。里面是块冻硬的麦饼,饼皮裂着蛛网似的纹路,上面留着浅浅的牙印,却只咬透薄薄一层 —— 想来他是想省着路上吃,却连一口热乎的都没等到,饼心还嵌着几粒沙砾,是从大同到宣府的官道上沾的。旁边压着半张麻纸,是个小女孩用炭笔描的歪扭小人:一个戴头盔的男人牵着个扎小辫的娃娃,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爹归” 两个字,笔画里的期盼像要从纸里渗出来,墨迹被冰雪泡得发涨,却仍能看出反复描摹的痕迹。

德佑帝的喉间像堵着冰块,将麻纸轻轻按在御案上,龙纹玉镇纸压下去时,纸页发出 “咯吱” 的细碎声响,像赵五冻裂的骨头在呜咽。这哪里是画?是边关万千将士的牵挂,是无数家庭的盼头。

御案左侧还摊着今日廷议的奏折:宁远侯赵承的 “轻出必胜疏” 用的是上好的玉版宣,字迹龙飞凤舞,朱印鲜红刺眼,写着 “大同烽燧固若金汤,北元不过疥癣之疾,一月可平”;威远伯李穆的附议奏折盖着 “威远伯府” 的鎏金印,说 “边军甲胄精良,粮草堆积如山,稍战即胜,何惧之有”;兵部尚书的 “边军整肃奏” 更离谱,竟称 “急报迟滞乃风雪寻常事,无伤大局,主战方为上策”。

这些字在烛火下跳动,刺得朕眼疼 —— 他们在紫宸殿里喝着热茶、拍着胸脯说豪言时,赵五正揣着冻饼在雪地里踉跄,脚底板磨出血泡结了冰;周昂的弟兄们正啃着掺雪的稀粥,冻裂的手攥着断弦的弓,守在连炊烟都断了的寨墙上。

“传旨!” 朕猛地起身,龙袍下摆扫过御案,砚台 “哐当” 险些翻倒,墨锭滚落在地。“着谢渊即刻协理兵部驿传司,持朕鎏金手谕彻查:镇刑司为何拦截边报?大同粮道被断是天灾还是人祸?边军‘日食一餐’是哪个环节克扣?凡涉及驿传、粮饷、军情延误者,无论勋贵爵位多高、宦官权势多大,先锁拿诏狱,调用玄夜卫搜证,再奏朕处置!”

李德全捧着圣旨欲退,朕又唤住他,声音沉得像殿外的寒冰:“赵五和那匹老马,按‘边军忠烈’规格安葬。墓就修在宣府驿道旁,立碑刻传,碑首刻‘帝念忠魂’,碑身刻‘边尘信使赵五’,朕亲自题字。再传谕沿途驿卒:每月初一十五,给赵五坟前添碗热粥,给老马添把草料。告诉守寨的弟兄们:这卷报,是用命换来的;他们的苦,朕看见了,也记着了。”

窗外的寒雨斜打窗棂,噼里啪啦响得像无数双边军的手在叩门,又像无数百姓的哭声在风里飘。烛火在风里摇晃,将朕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长忽短,像个困在深宫却心悬边关的囚徒。朕拿起那卷《烽燧残报》,暖炉的热气慢慢烘化纸里的冰雪,晕开的水渍在纸上漫延,像一片哭湿的脸 —— 这才是真实的边情:没有 “固若金汤” 的空话,没有 “轻出必胜” 的妄言,只有失寨的痛、缺粮的苦、信使冻裂的血,还有万千百姓的眼泪。

德佑帝将残报小心翼翼叠好,塞进贴身的锦囊。锦囊上绣的龙纹被体温焐热,残报的冰碴在锦囊里慢慢融化,渗进锦缎的纹路,像要把这刺骨的寒意和滚烫的血泪,一起烙进朕的骨血。明日廷议,朕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卷冻硬的纸,看看上面的血痕和牙印,看看他们口中 “轻易可击” 的北元背后,是怎样的人命如草;看看他们说 “不必忧惧” 的边情底下,是怎样的血泪成河。

片尾

三更的梆子又响了,寒雨还没停。朕望着窗外的黑暗,那里连着大同的烽燧,连着赵五冻死的山道,连着无数在寒风里盼援的边军和百姓。今夜,这卷残报压在所有奏折上面,它冻硬的纸页会提醒朕:帝王的决断,从来都该踩着边军的白骨、百姓的血泪,而不是飘在朝堂的空话里,更不能被奸佞的私心蒙了眼。

烛芯爆出个火星,映着锦囊上的龙纹明明灭灭。朕知道,这卷残报不仅是急报,更是警钟,要把这边关的疾苦、信使的忠魂,都烙进每一个决断里,烙进这大吴的根基里。

卷尾

《大吴史?德佑实录》载:“二十九年九月,大同烽燧连失云州、阳和、天成三寨,边报为镇刑司太监魏忠所阻。忠矫称‘边报需细验真伪’,将大同卫七封急报尽锁值房暗格,或毁或匿。

七信使携报次第出塞:三使遇‘北元游骑’于宣府左近,尸身无存;二使入镇刑司‘验信’,旋即‘病殁’于驿馆;一使被诬‘通敌’,斩于大同市曹;唯老卒赵五怀报北行,至狼牙口时冻毙雪中,怀中纸卷与指掌冻连如一体,三日后方为樵夫所获。

帝得报于御书房,见纸卷血痕凝冰、边缘牙印深嵌,恸掷朱笔曰:‘边情若此,朕为宵小所蔽,实乃大过!’遂命谢渊持节彻查,次第揭出镇刑司扣压边报十七封、威远伯李穆等勋贵勾结粮商贪墨军粮十万石、魏忠私通北元泄军情等弊案。

论曰:‘残报虽薄,载边军白骨之痛;信使虽微,系万民生死之命。德佑帝见报而惊,惊而后省,省而后查,查而后整,此非独帝王之明,亦赖赵五等忠魂血未冷、骨未朽。烽燧残报一页,实乃德佑朝整饬吏治、稳固边防之转捩,史册昭昭,足为后世戒。’”

(德佑二十九年九月初六,谢渊持帝手谕查宣府驿站,于驿卒口中始知镇刑司‘验信’实为扣报,暗线初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陆太太复婚吧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长生界凡仙飘渺传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乱世枭臣重生之小小玩家甜蜜婚令:陆少的医神娇妻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上门女婿叶辰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宇宙职业选手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神级小坏蛋员工比老板还有钱食梦貘手记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慕林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捡个飞碟送外卖
经典收藏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明末好国舅医将婿红楼群芳谱三国之飞将再世特种兵之至尊高手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最强终极兵王王爷深藏,妃不露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独治大明我助大唐盛世天下我爹是奸臣大明最后一个大帝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
最近更新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清宫秘史十二章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穿越之原始之路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寒门状元路衣冠谋冢大唐躺平王道藏辑要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三藏还俗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