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鹰视狼顾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穿越占座山盛唐华章国士重生国民千金明末:从土匪到列强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2章 谁把军名册中字,磨成刀笔问忠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

《大吴史?刑法志》载:\"德佑中,三法司会勘边军粮饷案,岳峰劾户部亏空,词连勋贵。帝心疑,密召镇刑司指挥李德全问边将旧部事,语在《起居注》。时朝论汹汹,谓 ' 会勘非为查弊,实乃衡兵权 '。\"

紫宸殿深烛影斜,密语帘前透玉阶。

谁把军名册中字,磨成刀笔问忠邪。

一、暖阁夜召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镇刑司的鎏金令牌在宫道上划出细碎的响。李德全踩着雪水进暖阁时,见萧桓正对着一幅《边镇图》发怔,烛火在宣纸上投下他佝偻的影子,倒比案头的铜鹤更显孤寂。

\"奴才李德全,叩见陛下。\" 他跪下时特意让袍角扫过地面的炭灰,露出里面簇新的锦缎衬里 —— 这是昨日张懋刚送的 \"岁贡\",据说一匹料子能抵边军一月饷。

萧桓没回头,指尖在 \"宁武关\" 三个字上重重一点,墨迹被戳得发毛:\"岳峰在三法司堂上,说户部欠边军粮饷十七万石,你怎么看?\"

李德全的指甲在袖中掐出红痕,声音却软得像棉絮:\"陛下圣明,岳都督守边辛苦,许是记错了数目。户部的账册奴才看过,每笔支出都有司礼监批文,断断不会......\"

\"朕问的是他的人。\" 萧桓突然转身,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晃得人眼晕,\"那些跟着他从偏关出来的旧部,周诚、沈峰...... 一个个都成了气候,玄夜卫的缇骑里,竟有半数认他这个都督,不认朕的令牌。\"

李德全的头埋得更低,额角几乎触到金砖:\"陛下容禀,岳峰旧部多是边地粗人,只知有将不知有君。去年阳和卫陷落,周诚竟私放北元降兵,说是 ' 留着换粮 ',这不明摆着把军令当儿戏?\" 他忽然抬眼,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精光,\"还有沈峰,前几日查通政司扣报案,竟敢私藏王敬的供词,奴才怀疑......\"

\"怀疑什么?\" 萧桓的手指在御案上敲出闷响,案上的《边军名册》被震得簌簌落页。

\"怀疑他们结党。\" 李德全的声音压得像耳语,\"奴才查到,岳峰每月都给旧部家中送银,名义上是 ' 抚恤 ',实则......\" 他故意顿住,看着萧桓的脸色由青转白,\"实则比朝廷的月例还多三成。\"

二、名册背后

萧桓猛地翻开名册,第一页就是周诚的名字,籍贯 \"大同卫\" 三个字被朱砂圈着 —— 那是永熙帝当年亲批的 \"忠勇之家\"。\"周诚的父亲,是永乐年间跟着元兴帝扫北的百户,\" 他的指尖抚过纸页上的刀痕,那是岳峰当年亲手刻下的战功记录,\"你说他不可靠?\"

李德全从袖中掏出一卷纸,借着烛火展开,上面是镇刑司缇骑画的素描:周诚在宁武关与北元降兵私语,手里的酒囊上印着北元的狼图腾。\"陛下您看,\" 他用指甲戳着画中人的脸,\"这酒囊是元兴年间的贡品,早就不入边军了,不是私通敌营,哪来的这物件?\"

萧桓的呼吸忽然粗重起来,他想起上月谢渊递的奏折,说周诚率三百人夺回阳和卫半壁城,手臂被箭射穿仍死战不退。\"画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把名册往李德全面前一推,纸页拍在对方手背上,\"沈峰呢?他是玄夜卫校尉,总不会通敌吧?\"

李德全的嘴角撇出一丝冷笑,像是早等着这话:\"沈峰更可疑。他前年在诏狱审王敬,竟让犯人 ' 病死 ' 了,死前还烧毁了半本账册。奴才后来查到,那账册上记着英国公府领的 ' 边军棉衣 ',实际都卖到了蒙古部落。\" 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沈峰的弟弟,就在岳峰的亲卫营里当千总。\"

暖阁的炭火烧得太旺,萧桓觉得喉咙发紧。他望着窗外的雪,想起幼时随永熙帝巡边,看见士兵们把冻裂的手伸进彼此怀里取暖,那时的军名册上,每个名字都沾着硝烟味,不像现在,墨迹里全是算计。

三、弦外之音

\"岳峰说,粮饷亏空是户部与勋贵勾结。\" 萧桓突然抛出这句话,眼睛死死盯着李德全的脸,\"你在镇刑司掌刑狱,该知道 ' 勾结 ' 二字,要掉多少人头。\"

李德全的额头沁出冷汗,滴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陛下息怒!岳都督许是被底下人蒙了。奴才查过,户部主事刘启是大同卫旧部,当年被岳峰救过命,这次会勘,就是他带头指证上司......\"

\"刘启?\" 萧桓想起这个名字,在谢渊的奏折里见过,说他因弹劾张懋被降职,\"一个小主事,敢扳倒户部尚书?\"

\"背后有人撑着呗。\" 李德全的声音陡然尖利,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岳峰的旧部在各司局当差的,算起来有二十七人,个个都捧着他的牌位过日子。上次内库银被换假银,查来查去,最后竟是个看库的老兵顶罪,那老兵......\" 他故意停顿,看着萧桓的拳头越攥越紧,\"就是岳峰带出来的偏关旧人。\"

烛火突然爆出个灯花,照亮萧桓鬓角的白发。他想起三法司堂上,岳峰掀开衣襟露出的伤疤,说那是为救周诚被北元的刀划的。\"若真要反,\" 他喃喃自语,像在问李德全,又像在问自己,\"何必等到现在?\"

李德全膝行几步,几乎要趴在地上:\"陛下忘了魏王之乱了?当年不也是先结党羽,再掌兵权,等朝廷反应过来,兵都围到城下了!岳峰现在握着宁武关、偏关、大同左卫三处兵马,旧部遍布边军,真要......\"

\"住口!\" 萧桓猛地一拍案,镇纸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响,\"传旨,让岳峰把旧部名册交上来,三法司会同玄夜卫,逐个查验。\" 他望着李德全退出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暖阁里的炭火,竟比殿外的风雪还冷。

四、暗布罗网

李德全出暖阁时,张懋的亲信已在角门等候,递上一个烫金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二十七张纸,每张都写着岳峰旧部的 \"罪状\":周诚 \"私藏敌人物品\"、沈峰 \"擅杀犯人\"、刘启 \"伪造账册\"...... 最后一张,是个陌生的名字:\"王二狗,宁武关小兵,通敌书信一封\"。

\"英国公说,\" 亲信的声音裹在风里,\"这些 ' 罪证 ',够他们喝一壶了。\"

李德全冷笑一声,将匣子揣进怀里。他想起刚才在暖阁,萧桓虽没明说,但眼里的怀疑已像种子发了芽 —— 帝王最怕的从不是贪腐,而是 \"结党\",尤其这党还握着刀把子。

此时的三法司衙门,岳峰正对着周诚的卷宗发呆。谢渊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刚从玄夜卫抄来的记录:\"李德全的缇骑在查你的旧部,连十年前退伍的老兵都没放过。\" 他指着 \"王二狗\" 的名字,\"这小兵去年冻死在西箭楼,哪来的通敌书信?\"

岳峰的指节捏得发白,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边关的刀能挡外敌,挡不住朝堂的暗箭。\" 他望着窗外飘进的雪,落在卷宗上很快融化,像极了那些旧部的血,在史书里连个痕迹都留不下。

谢渊忽然压低声音:\"陛下密召李德全的事,玄夜卫的人听见了。\" 他凑近岳峰耳边,\"问的是 ' 旧部是否可靠 '。\"

岳峰的目光落在《军卫法》上,那上面写着 \"边将旧部,可委以重任\",墨迹还是元兴帝的御笔。他忽然笑了,笑声里全是寒意:\"可靠?在他们眼里,边军的血,不如勋贵的银子可靠。\"

五、会审僵局

三法司公署的铜炉燃着陈年艾草,烟气却驱不散堂内的滞闷。刑部尚书李绅用银箸拨弄案上的账册,竹纸因反复翻阅起了毛边,\"永乐七年定例,边军粮饷需 ' 季清季结 ',如今宁武关的账册竟有三季空白,户部如何解释?\"

张懋的指节叩着案几,紫檀木桌面留下浅浅的凹痕:\"边地苦寒,账册传递延误本是常事。何况去年秋汛冲毁驿道,文书积压非户部之过。\" 他眼角扫过都察院左都御史,对方正摩挲着胡须,喉结在官帽下滚动 —— 那是镇刑司缇骑昨夜 \"拜访\" 后留下的紧张。

谢渊忽然将一卷卷宗拍在中央案上,纸页散开露出粮商的供词:\"大同府粮商王顺供称,去年腊月曾接户部密令,将三千石军粮转售英国公府,价银入了 ' 内库预备金 '。这 ' 预备金 ' 在《大吴会典》中并无记载,张大人可否解释?\"

大理寺卿周镗刚要开口,袖中突然掉出一张字条,墨迹洇透纸背:\"家眷安好\"。他慌忙将字条塞进靴筒,咳了两声:\"粮商供词恐有不实,需再行核查。\" 谢渊瞥见他发抖的指尖,忽然明白 —— 三法司的门槛外,镇刑司的马队正嚼着草料。

暮色漫进公署时,沈峰带着玄夜卫送来卷宗,封皮盖着 \"诏狱署封存\" 的朱印:\"这是阳和卫粮库的入库记录,与户部账册差了两千石。\" 张懋立刻起身:\"此乃伪证!诏狱署怎会有边地文书?\" 沈峰掀开卷宗,露出骑缝处的玄夜卫印记:\"德佑二十八年,先帝令玄夜卫监边库,此乃铁证。\"

堂内死寂,艾草烟在横梁下凝成漩涡。谢渊望着张懋发白的鬓角,忽然想起昨夜风宪司衙门前的黑影 —— 那人身形与镇刑司掌刑千户无二,手里攥着的麻绳还沾着泥。

六、证人口供

第七日会审,粮商王顺被玄夜卫押上堂。他的棉袍沾着草料,左额的淤青肿得老高,\"小人... 小人确实转售过军粮。\" 张懋猛地拍案:\"大胆刁民!竟敢诬陷朝廷命官!\" 王顺浑身一颤,眼神瞟向堂外 —— 那里站着个穿锦袍的仆役,正用手指在颈间比划。

\"去年腊月十三,\" 谢渊突然念出日期,声音掷地有声,\"英国公府管事李三到粮栈,持户部半印勘合,说 ' 张大人有令,粮款直接缴司钥库 '。这是李三留下的收条,上面的墨痕与户部账房的笔锋一致。\" 他将收条推到王顺面前,\"你若敢翻供,玄夜卫自会去你老家查抄 —— 听说你儿子正在太学读书?\"

王顺的喉结滚了两滚,忽然扯开衣襟,露出后背的鞭痕:\"是镇刑司的人打我!他们说若不认 ' 被岳峰胁迫 ',就断我儿子的腿!\" 沈峰突然掀开王顺的袖口,腕间赫然有圈勒痕:\"昨夜缇骑将他从诏狱署后门拖走,这是麻绳留下的痕迹。\"

李绅的银箸 \"当啷\" 落地。他望着张懋袖中露出的镇刑司令牌,想起今早李德全送来的 \"孝敬\"—— 一箱从阳和卫掠来的北珠,此刻正锁在自家地窖。大理寺卿周镗突然起身:\"此事... 需奏请陛下定夺。\"

七、旧部证言

岳峰的旧部、前宁武关粮秣官陈谦被传上堂时,右腿还拖着镣铐 —— 他因 \"账目不清\" 被镇刑司关押三月,膝盖上的冻疮已烂成窟窿。\"德佑三十年冬,\" 他咬着牙说,\"张尚书的侄子张诚来关城,说 ' 内库要补亏空 ',拉走了五千石粮,只给了张白条。\"

谢渊展开白条,上面的 \"代支\" 二字确是张懋笔迹。张懋却冷笑:\"陈谦因贪墨军粮被革职,证词岂能作数?\" 陈谦突然扑向案前,镣铐在青砖上拖出火星:\"我贪的那点粮,够你给李公公买一根玉带吗?\"

镇刑司缇骑突然撞开堂门,领头的王振举着鎏金令牌:\"奉陛下口谕,陈谦乃钦犯,需押回镇刑司再审!\" 沈峰横刀拦住:\"三法司会审期间,非陛下手诏不得提人!\" 王振将令牌砸在地上:\"玄夜卫想抗旨?\"

谢渊望着门外突然聚集的禁军,忽然明白这是李嵩的后手 —— 借 \"抗旨\" 之名解散会审。他抓起案上的账册:\"今日若要提人,先踏过都察院的卷宗!\" 李绅与周镗对视一眼,竟缓缓站到谢渊身侧,棉袍下摆扫过满地狼藉的证物。

八、密信风波

会审暂停的第三日,沈峰在诏狱署墙角挖出个瓦罐,里面藏着张懋与李嵩的密信。\"宁武关粮饷可挪作 ' 东宫预备金 ',\" 墨迹透过纸背,\"镇刑司已打点好库吏,只待三法司松口。\" 谢渊将信呈给萧桓时,御案上正摆着李德全的奏折:\"谢渊勾结玄夜卫,伪造密信构陷大臣。\"

萧桓捏着密信的指尖泛白,忽然想起永熙帝临终前的话:\"三法司是国之权衡,若权衡被人动了手脚,江山就会倾斜。\" 他望着窗外飘落的雪,\"传旨,让李嵩、张懋明日到文华殿对质。\"

当夜,镇刑司的火光照亮了半个京师。李德全指挥缇骑焚烧粮商账册,火星溅在 \"阳和卫\" 三字上,将纸页烧成蜷曲的黑蝶。突然有人喊 \"玄夜卫来了\",他慌忙将半截账册塞进炭盆,却被沈峰一箭射穿手腕,箭杆上刻着 \"都察院监\" 的小字。

九、玉带为证

文华殿对质那日,谢渊捧着块玉带碎片跪在丹墀下。\"此乃从英国公府马夫处查获,\" 他举起碎片,上面的蟠螭纹缺了一角,\"与阳和卫粮库梁上的玉带残片严丝合缝。李公公去年腊月曾戴着同款玉带赴宴,席间说 ' 新得张尚书所赠好物 '。\"

李嵩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张懋却突然大笑:\"谢大人竟用市井之物污蔑大臣!陛下可查《内库档》,此玉带乃元兴帝赐给英国公府,怎会出现在粮库?\" 谢渊突然转向萧桓:\"陛下,可查司钥库去年腊月的 ' 玉带修缮 ' 记录,李德全曾支银五百两,说是 ' 补缀蟠螭纹 '。\"

李德全瘫在地上,发髻散了半边:\"是... 是张尚书让老奴收的,他说... 说用粮饷抵玉带钱...\" 话未说完就被李嵩打断:\"阉奴血口喷人!陛下明鉴!\" 萧桓望着案上的密信、玉带、账册,突然将朱笔掷在地上:\"查!司钥库、英国公府、户部粮库,一处也不许漏!\"

十、会审终章

三法司最终会审定谳那日,都察院的铜钟敲了十二下。刑部拟判:张懋 \"监守自盗\",论斩;李嵩 \"通同作弊\",革职抄家;李德全 \"干预司法\",杖毙。谢渊却在奏本后添了句:\"边军粮饷亏空仍欠八万石,内库现存银一百二十万两,可暂支补垫。\"

萧桓朱批 \"准\" 字时,笔尖在纸上停顿三次。最终诏书传下:张懋改判流放岭南,李嵩降为南京户部侍郎,李德全罚俸三年。谢渊望着诏书,忽然想起阳和卫老兵的话:\"将军的骨头冻成冰坨,也没等来朝廷的粮。\"

三日后,岳峰在宁武关收到补发的粮饷,其中三成是灌铅的假银。他将假银熔铸成碑,刻上 \"饷银\" 二字,立在关城之下。风雪掠过碑面,似有无数亡魂在低语。

片尾

《大吴史?刑法志》载:\" 德佑三十二年秋,三法司会勘边军粮饷亏空案,论罪者二十三人,然首恶张懋、李嵩皆从轻发落。时人谓 ' 法不责贵,自古皆然 '。

是岁冬,户部再奏 ' 内库银不足 ',请加征边地赋税。岳峰在宁武关杀驿使,焚诏书,曰 ' 宁抗旨死,不刮民骨 '。萧桓终未追责,唯令 ' 暂缓加征 '。\"

卷尾

《大吴史?论》曰:\" 粮饷亏空一案,非独张懋、李嵩之罪,实系制度之弊。三法司虽有会勘之名,然镇刑司掣肘于内,勋贵施压于外,天子犹豫于上,纵有谢渊之忠、沈峰之勇,终难挽颓势。

夫边军之饷,国之命脉也。命脉为权臣所噬,法纪为私利所屈,民心为苛政所离,北境之失,早已定于朝堂之上。岳峰熔假银为碑,非怒银之假,实悲法之虚;谢渊持卷力争,非为一案之清,实图国本之固。

观此后十载,边地粮饷亏空愈甚,北元犯边日频。史家谓 ' 德佑之衰,始于粮饷 ',信哉斯言。当律法沦为权贵手中之器,当忠良困于罗网之隙,纵有坚城利甲,亦难挡民心离散 —— 此非外敌能破,实由内朽而溃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慕林阴阳先生太吾传人响当当福妻嫁到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替身狂婿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霸道首席嗜宠妻食梦貘手记员工比老板还有钱透视牛医我家的厕所通异界川军抗日,屠百万鬼子铸傲世强军七零穿越:最强军官的锦鲤妻从遇见云韵开始灵气复苏行走的正能量不从圣明星前女友报复我修仙:开局获得一双鹰瞳
经典收藏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大宋风云最强终极兵王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亮剑:一亿碎片晋风最强大唐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他改变了法国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虎啸三国乱世黑马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唐镇国公北宋大法官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
最近更新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楚武信君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大周第一婿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水浒之往事随风云起惊鸿客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