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南宋异闻录乌龙召唤:冷情妈咪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盛唐华章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回到明朝当王爷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大宋将门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4章 钟楼火烬冷残阳,十字街前骨积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岳峰传》载:\"德佑十四年八月初二未时,大同卫内城西南角楼先破,北元铁骑蜂拥而入。指挥岳峰率残卒三百,依十字街坊墙为障,与敌巷战。峰甲胄尽裂,左臂中矢,右肩被斫,犹提刀往来冲杀,手刃北元百户三人、千夫长二人。战至酉时,士卒仅存七十余,退保钟楼。时镇刑司缇骑郑屠已携粮仓地图降敌,引左贤王亲兵围钟楼,大呼 ' 生致岳峰者赏千金 '。峰倚楼柱喘息,裂帛裹创,骂曰:' 阉党余孽!汝今降敌为前驱,他日必为犬彘所食!' 声震街衢,郑屠不敢近。\"

《边镇杂录?守城考》补:\"大吴卫所制,内城仿元兴帝 ' 九坊十二街 ' 之制,十字街贯东西南北四门,钟楼居其中,高十丈,可俯瞰全城。岳峰战前三日,即命士卒拆富民宅门板百二十扇为盾,削榆木窗棂为短梃,皆循神武爷《守城要略》'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 ' 之训。左贤王遣通事持招降书至,书云 ' 若降,封汝为大同王,世守其地 ',峰接书于左手,右手拔佩刀劈为四裂,投于钟楼火盆,火星溅落甲片,嗤嗤作响,犹斥 ' 胡虏犬羊,敢谈封爵!' 其声穿火而出,闻者皆泣。\"

残阳如血染谯楼,巷战声催万骨朽。

盾裂犹遮残卒影,刀折仍向敌群投。

未酬报国身先死,已见全城血半流。

莫叹孤忠无后继,钟楼火烬照千秋。

钟楼火烬冷残阳,十字街前骨积霜。

血溅青砖犹识字,魂依断壁尚巡防。

三年苦守空留恨,万里驰援已断肠。

莫向残碑寻姓字,寒风吹处是忠良。

残阳把谯楼染成块烧红的烙铁,墙缝里渗出的血顺着砖面往下淌,在墙根积成小小的血泊,被晚风一吹,泛起细碎的红浪。张猛靠在断裂的门柱上,左手攥着半块碎裂的藤盾,盾面的裂痕里还嵌着敌军的箭簇,右手的环首刀早断成两截,刀刃上的缺口像排狰狞的牙。巷子里的厮杀声渐渐低了,只剩下伤者的呻吟和兵器拖过石板的刺耳声响,像钝刀在磨着每个人的神经。

“将军!西巷失守了!” 浑身是血的小兵扑过来,甲胄上的铜钉被打落了大半,露出底下渗血的伤口。张猛猛地直起身,断刀拄在地上发出 “咔” 的脆响,他看见巷口涌来的敌军,弯刀在残阳下闪着冷光,像群嗅到血腥味的狼。“举盾!” 他嘶吼着将藤盾往前推,盾面 “嘭” 地撞上迎面而来的长矛,震得他虎口发麻,盾上又裂开道新缝,透过缝隙能看见小兵惊恐的脸。

巷战的漩涡里,每个士兵都成了旋转的血陀螺。李三的盾被劈成了筛子,木片混着血粘在胳膊上,他却用身体护住身后的伤兵,直到敌军的刀从后背穿透胸膛,嘴里还在喊 “往钟楼退”。王二的刀断了,就抱起地上的石头往敌军头上砸,石头上的血顺着指缝往下滴,糊住了眼睛也不肯松手,最后被三支长矛钉在墙上,尸体还保持着举石的姿势。

张猛的视线开始模糊,左肋的伤口像被撒了把盐,疼得他直抽气。他看见钟楼的方向冒起了黑烟,那是他们约定的集合点,此刻却成了火狱。三天前守城时,他还对弟兄们说 “守住钟楼,就守住了全城”,现在才明白,这城早就成了座大坟,他们不过是在坟里多杀几个敌人。

“将军!撤吧!” 仅剩的几个士兵架着他往钟楼退,脚下的尸体绊倒了好几次。张猛望着那些年轻的脸,最小的才十六,昨天还在偷偷哭着想娘,此刻脸上却糊满了血,眼神里只剩狠劲。他突然挣脱搀扶,将断刀往敌军堆里掷去,刀身在空中打着旋,虽没伤到谁,却逼退了追兵半步。“我殿后!” 他吼道,声音劈得像破锣,“告诉城里的百姓,咱没怂!”

箭雨在此时泼了过来。张猛看见第一支箭穿透了自己的咽喉,血沫从嘴角涌出来,溅在胸前的 “忠勇” 二字上。倒下的瞬间,他看见钟楼的火越烧越旺,火苗舔着木质的楼檐,把残阳都映成了通红的一团。那些未说出口的话卡在喉咙里 —— 他还没告诉弟兄们,援军昨天就到了城外,却被奸人拦着不让进来。

钟楼的火烬在残阳里泛着余温,焦黑的梁木横七竖八地搭着,像只折断翅膀的巨鸟。十字街前的尸骨堆得快有半人高,有的还保持着厮杀的姿势,断手断脚与兵器缠在一起,霜花落在骨头上,白得像层薄雪。风卷着纸灰从街东刮到街西,那是百姓们偷偷烧的纸钱,被风吹散在空中,像无数只白色的蝴蝶。

青砖上的血渍早已发黑,却在月光下显出奇异的纹路。有识字的老人蹲在墙根辨认,说那是士兵们临死前用手指写的字,“守”“家”“国”…… 笔画歪歪扭扭,有的只写了一半,血就凝固了。老人用袖子擦了擦砖面,想把字擦得更清楚些,却越擦越模糊,最后只剩下掌心的暗红。

断壁残垣间总有人看见奇怪的影子。有晚归的货郎说,深夜经过钟楼时,听见里面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像有队士兵在巡逻;打更的老头说,他看见墙头上站着个穿破甲的身影,手里举着半截断刀,望着城门的方向一动不动。百姓们说,那是没走的魂,还在守着这座城。

三年后,援军终于开到城下。领兵的将军跪在十字街前,望着堆积如山的白骨,突然放声大哭。他怀里揣着迟到的圣旨,上面写着 “嘉奖忠勇”,可那些该受嘉奖的人,早已成了白骨上的霜。有个老兵认出将军腰间的玉佩,说那是张猛当年的信物,将军听了,将玉佩狠狠摔在地上,玉碎的声响里,混着满城百姓的呜咽。

残碑立在钟楼遗址前时,春天已经来了。碑上没刻一个名字,只凿着 “忠良” 二字,是用当年士兵们的断刀刻的,笔画里还嵌着细碎的骨渣。寒风吹过碑石,发出呜呜的响,像是无数人在低声诉说。有个放牛的孩子问爷爷,这些人都叫什么名字,爷爷望着远处的谯楼,那里的残阳依旧如血,轻声说:“风里都是他们的名字。”

夕阳西下时,碑前总会多些野花。是城里的百姓采来的,黄的像号角,红的像血,插在石缝里,在风中轻轻摇晃。有只乌鸦落在碑顶,低头啄了啄石缝里的草籽,突然振翅飞向谯楼,翅膀掠过残阳,投下的影子在地上拖得很长,像条未断的脊梁。

德佑十四年八月初二,巳时。内城东门的轰鸣声震落最后一块城砖时,岳峰正跪在十字街的水井旁,给伤兵喂最后半袋炒米。那是昨夜从镇刑司粮仓抢来的,米里还混着沙砾,嚼起来咯吱作响。

\"将军,西坊墙破了!\" 千户孙诚的吼声带着血沫。他左臂被箭贯穿,断骨从皮肉里刺出来,却仍用右手攥着半截枪杆。岳峰抬头,见北元骑兵正踩着坊墙缺口涌入,玄色的披风卷着尘土,像群掠过荒原的乌鸦。

\"带伤兵进钟楼!\" 岳峰将空米袋扔进水井,水花溅起时,他看见自己映在水里的脸 —— 三天没合眼,颧骨凸得像刀削,唯有眼睛亮得怕人。昨夜周显突围前塞给他的布条还在怀里,上面 \"谢帅已提兵出宣府\" 的字迹被汗水洇得发虚。

午时,十字街北口。百户王二狗背靠着 \"德盛昌\" 绸缎庄的门板,喉咙里发出破风箱似的声响。他胸前插着支羽箭,箭杆上的雕翎还在颤,手里却死死攥着块带血的布 —— 那是岳峰给他的伤药,今早才发现早被镇刑司换了灶心土。

\"二狗!\" 岳峰挥刀劈开冲来的骑兵,血溅在绸缎庄的匾额上,\"还记得你娘给你纳的鞋底不?\" 二狗笑了,咳着血沫点头。三个月前新兵入营,这娃总把鞋底掏出来看,说上面绣着 \"平安\" 二字。

突然一阵马蹄声,郑屠带着十余个缇骑从巷口转出,他们的镇刑司腰牌已换成北元的铜符。\"岳峰,降了吧!\" 郑屠的声音像刮锅,\"左贤王说,只要你肯认通敌罪,保你全尸。\"

岳峰没理他,刀光扫过处,北元兵的头颅滚落在二狗脚边。二狗突然抓起地上的枪,用尽最后力气捅进一个缇骑的小腹,自己也被马蹄踏翻,临终前还喊着 \"娘的平安鞋...\"

未时,钟楼西巷。岳峰靠在土坯墙上,撕开战袍裹住右臂的伤口。那是被郑屠暗箭所伤,箭头淬了毒,此刻整条胳膊已肿得发亮。巷子里横七竖八躺着尸体,有北元兵,也有他的弟兄,百户陈武还保持着咬敌咽喉的姿势,牙齿缝里嵌着对方的皮肉。

\"将军,油尽了。\" 火夫老周抱着最后一个油罐爬过来,罐底只剩几滴灯油。战前他们拆了三十户民家的灯盏,本想烧坊墙阻敌,此刻却连点燃钟楼火盆的油都不够。岳峰看向巷口,北元兵正搬来柴草,想火攻。

\"把油罐给我。\" 他突然扯开甲胄,露出胸前的血书残片 —— 那是从烽火台灰烬里捡的,\"忠\" 字只剩半边。老周突然明白过来,哭着摇头:\"将军不可!\" 岳峰却笑了,将灯油浇在残片上:\"等会儿火起,让谢帅知道,大同兵没降的。\"

申时,钟楼基座。岳峰被二十多个北元兵围在中间,手里的刀早卷了刃。他右腿的筋被箭射断,只能单膝跪地,左手抠着砖缝里的尘土 —— 那是大同的土,混着弟兄们的血,腥气里带着点谷子香。

左贤王的使者又来了,举着镶金的招降书:\"岳将军,大同已是死地,降则为王,抗则为灰。\" 岳峰突然笑出声,笑声震得砖缝里的尘土簌簌掉:\"我爹岳忠泰守阳和口时,北元也说过这话。他死时,怀里揣着神武爷赐的 ' 忠勇 ' 牌,你见过吗?\"

使者脸色变了。阳和口之战,岳忠泰率三百兵挡住三万敌,最后烧了粮仓与城同归于尽,北元至今谈之色变。岳峰突然撑起身,用断刀指着使者:\"回去告诉你主子,大同的土,埋过我爹,今天再埋我岳峰,够本!\"

酉时,钟楼三层。岳峰被郑屠的人拖到钟槌旁,肋骨断了三根,每喘口气都像吞刀子。郑屠正用小刀撬他怀里的卫所印信,那印是玄铁铸的,刻着 \"大同卫指挥使司\",边角早被岳峰摩挲得发亮。

\"这印,李缇骑说了,值五千两银子。\" 郑屠的指甲缝里还留着抢来的胭脂,那是西市苏寡妇的,今早巷战时被他一刀捅死在柜台后。岳峰突然偏头,一口血啐在他脸上:\"李谟给你的密信呢?' 杀岳峰后献城 ' 那七个字,是不是也值五千两?\"

郑屠脸色骤变,拔刀就要砍。岳峰却突然用尽全身力气撞过去,两人一起滚向钟槌,\"咚\" 的一声,巨钟轰鸣,声震全城 —— 那是约定的信号,只要钟响,幸存的士兵就往南巷撤,那里有周显留下的密道。

戌时,南巷口。十几个残兵背靠着土墙,听着钟楼方向的钟响越来越弱。百户赵勇的儿子才六岁,此刻正用石块砸北元兵的马腿,那孩子的娘今早死在坊墙下,临死前把孩子塞进米缸。

\"赵勇,带娃走!\" 岳峰不知何时出现在巷口,甲胄全碎了,只用布条缠着躯干,手里的断刀上还挂着郑屠的半只耳朵。他身后跟着三个兵,都是伤得站不稳的,却把刀举得笔直。

北元兵追来了,火把照得巷子通红。岳峰突然转身,推赵勇进密道:\"告诉谢帅,镇刑司粮仓的账目在钟楼地砖下,十七万石粮,一石都不能少!\" 密道门关上的刹那,赵勇听见岳峰喊了声 \"大同卫,死战!\",接着是刀剑碰撞的脆响。

亥时,钟楼火起。北元兵点燃了钟楼的木梯,火焰顺着梁木往上窜,把铜钟映得通红。岳峰被钉在钟架上,四肢都插着箭,像只展翅的血鸟。左贤王站在楼下,看着他的嘴唇还在动,让通事问想说什么。

\"水...\" 岳峰的声音比蚊子还轻。左贤王让人递上皮囊,他却没喝,而是把水泼在钟上,蒸汽腾起时,他突然笑了 —— 二十年前,他爹教他敲钟,说 \"钟要淬火才响,兵要经血才勇\"。

火舌舔到他的战袍时,他突然用尽最后力气喊:\"谢渊!援军... 到了吗...\" 声音混在钟声里,传得很远,远到南巷密道里的赵勇抱着孩子,突然跪地大哭。

子时,十字街。北元兵在清扫战场,把尸体扔进拉货的板车。有个小兵发现岳峰的手还攥着什么,掰开一看,是半块烧焦的家书残片,上面 \"爹\" 字的一点,正好是他指血凝成的。

突然远处传来马蹄声,玄夜卫的黑旗在月光下格外显眼。沈炼带着十骑从宣府狂奔而来,看见钟楼的火光,突然拔剑砍向身边的北元哨兵,血溅在 \"德盛昌\" 的匾额上,与岳峰的血混在一起。

\"岳将军!\" 他嘶喊着冲向钟楼,却被乱箭挡在街口。火光照见他怀里的密信,李谟与郑屠的通信还在,墨迹被汗水泡得发涨,\"大同商税分三成\" 的字样,在火光里像条毒蛇。

丑时,南城墙。谢渊的先头部队终于赶到,宣府兵的铠甲在晨雾里闪着冷光。他们看见的是火烬中的钟楼,十字街的尸堆,还有北元兵插在城头上的岳峰的战袍 —— 那战袍背后,用血绣的 \"忠\" 字,被箭射得千疮百孔,却仍在风里飘动。

\"挖地三尺,找钟楼地砖下的账册!\" 谢渊拔剑指天,声音劈碎晨雾。他身后的士兵开始搬尸体,搬着搬着就哭了 —— 有个宣府兵认出自己的表弟,那孩子去年还给他写信,说 \"岳将军教我们识字,说打赢了就能回家\"。

寅时,天微亮。谢渊跪在钟楼废墟前,手里捧着从岳峰怀里找到的卫所印信。印上的血迹还没干,蹭在他的朝服上,像朵开败的红梅。远处传来九边援军的号角,辽东兵的马蹄声震得地动,可钟楼的铜钟,再也响不起来了。

有个老兵在灰烬里扒出块烧熔的铜片,是钟上的 \"同\" 字偏旁。谢渊接过它,塞进贴身的锦囊 —— 里面还有半张岳峰的血书,是周显带出来的,上面 \"援军至否\" 四个字,墨迹已深嵌锦缎。

片尾

《大吴史?德佑帝本纪》载:\"八月初五,谢渊复大同,收岳峰遗骸,见其喉骨碎裂,齿间犹含敌酋皮肉。帝闻之,辍朝三日,命铸 ' 忠勇无双 ' 金牌,葬峰于阳和口其父墓侧,春秋二祭。\"

《谢渊文集?复大同疏》存:\"臣至钟楼时,砖缝犹渗血,火烬未全灭。得岳峰所藏镇刑司账册,载扣粮十七万三千石,分赃者凡二十九人,与沈炼密信一一吻合。臣已将账册封送三法司,乞陛下严惩,以慰忠魂。\"

《罪惟录?北元列传》评:\"大同巷战,岳峰以三百残卒抗三万骑,迟滞敌三日,使九边援军得集,实挽北疆危局。左贤王晚年对其孙言 ' 大同钟楼的钟声,比杀声更怕人 ',盖为此也。\"

卷尾

《大吴史?礼志》载:\"帝诏建忠烈祠于大同十字街,以祀岳峰及殉难士卒三百一十三人。祠制依神武爷所定 ' 边镇忠魂祠 ' 规格,前设钟楼(仿大同巷战故地),后立碑,刻诸人姓名,谢渊亲书碑额 ' 碧血丹心 '。每岁八月初二,边镇将士必往祭拜,至永熙朝犹不辍。\"

《玄夜卫档?战后查勘录》存:\"大同收复后,谢渊命玄夜卫勘巷战遗迹,于钟楼柱上得箭镞七枚,皆北元特制狼牙箭;砖缝中搜得残甲片,上有齿痕 —— 验为岳峰临终时啮甲明志所留。另获郑屠降敌文书,钤镇刑司半印,与李谟密信印模吻合,遂定其 ' 通敌叛国 ' 罪,秋后处斩于大同市,百姓争啖其肉。\"

《边镇志?民风篇》记:\"大同民为岳峰立 ' 活城隍 ' 牌位,每至巷战纪念日,罢市三日,孩童歌曰 ' 岳将军,持长刀,杀胡虏,护家苗 '。谢渊闻之,奏请帝允民间祭祀,曰 ' 民心即天心,不必拘于礼制 ',帝从之。后大同商户合捐银千两,于十字街铺青石,石上血痕历年不褪,时人谓 ' 忠魂所凝 '。\"

《罪惟录?德佑朝军政》评:\"岳峰巷战之烈,不仅在殉国,更在以三百残卒迟滞北元三日,使谢渊援军得以及时赶到,保雁门关内千里无虞。战后,帝纳谢渊议,废镇刑司掌边镇粮权,改由五军都督府直辖军仓,此制实肇始于岳峰之死。\"

时人有《大同怀古诗》流传:\"十字街前石尚红,钟楼残影照长空。三百壮士随将军,一抔黄土埋精忠。胡尘已散边声静,祠庙犹存俎豆丰。莫笑书生轻万户,请看青史记孤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慕林快穿:谁家白月光摁着男主亲快穿:多胎笨蛋美人气哭绝嗣大佬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逝者敲门霸道首席嗜宠妻转乾坤之凡缘世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透视牛医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行走的正能量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我家的厕所通异界重生之小小玩家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
经典收藏龙飞凤儛我保驾三国之汉室再兴凰啼山河大明最后一个大帝大唐好相公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汉官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乌龙召唤:冷情妈咪续命大明朝南北乱世我种田朕实在太难了我们家的小静静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冷王的金牌宠妃圣雄之名制霸大宋之奸臣传我爹是奸臣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唐代秘史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寒门状元路高门庶子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冰临谷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铁骑红颜:大秦霸业铜镜约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