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天下长宁明末:从土匪到列强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田园大唐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步步生莲弘农杨氏,恭送大汉!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91章 悟后躬身明罪愆,泪陈己过谢群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后妃传》载:“德佑十四年十二月廿五,瓦剌屯兵通州,李太后召帝萧桓于慈宁宫,以‘玄夜卫退卒’所递密信为据,劝帝‘以龙体为重,暂迁南京避祸’,称‘胡骑势盛,京师难守,宗庙可暂移南都,待援兵齐聚再复神京’。帝疑其伪,遣玄夜卫勘验密信,果查得为石迁(李谟余党,脱逃未获)所伪造,牵连太后近侍王氏、宫女林氏,殿内宫闱之议遂止。”

《玄夜卫档?宫闱录》补:“玄夜卫查得,石迁脱逃后,匿于太后近侍王氏之兄王六私宅,得王氏援引,伪充‘玄夜卫退卒’,借‘奏报军情’之名面见李太后 —— 其所递密信用理刑院旧纸,仿玄夜卫‘急递’格式,然骑缝章‘玄夜卫北司’为私刻,墨色为松烟墨(玄夜卫日常用桐烟墨,色褐而淡,松烟墨色黑带青,二者差异显着),玄夜卫文勘房验视即察其伪。王氏受石迁银饰二十件,供词称‘迁言助太后劝帝迁避,可安帝身,他日必获重赏’。另查得宫女林氏,其父林皋为前镇刑司书吏,李谟伏诛时连坐流放,林氏入宫后为石迁旧党张成(已伏诛)所联络,张成许‘瓦剌破城后封林氏为妃’,林氏遂屡向太后呈递‘京师兵卒逃散过半’的伪报,其所书伪报墨色,与石迁篡改边军密信所用松烟墨一致;玄夜卫又于林氏居处搜出张成所赠银钗(钗身刻‘林’字),与张成案中查获的赃物银饰形制完全相同。李太后得悉实情后,愧悔不已,即日捐私产三万两充作边军军饷,闭门省己三日,拒见外臣,此节分入《石迁蛊惑后宫案勘卷》《林氏通敌案勘卷》,分别存于诏狱署东库第二十九柜、第二十八柜。”

其一

后宫惑起听谗言,伪传胡骑逼宫垣。

妄报京师兵尽溃,乱君筹策扰圣筵。

慈闱念切龙体重,苦劝暂迁避险艰。

谢郎持节陈忠款,力谏死守志弥坚。

玄夜勘书露伪迹,密擒奸佞破连环。

近侍招辜承诡计,终教邪祟伏刑愆。

慈闱愧悟明大义,同扶宗社固金天。

其二

慈闱初惑堕谗渊,误信奸言劝帝迁。

悟后躬身明罪愆,泪陈己过谢群贤。

捐金助饷充军实,散产纾难安社稷。

闭门省己思前失,绝却尘缘避佞牵。

帝整干纲防宫乱,新颁国法禁私传。

十二月廿五的寒夜,慈宁宫的烛火透着窗纸,映出李太后焦虑的身影。她坐在紫檀木椅上,手里捏着宫人林氏刚送来的密报,指尖反复摩挲着 “瓦剌破卢沟桥,明日攻西直门” 几字,心像被寒针扎着疼。自瓦剌增兵通州,她每日都派宫人探听军情,可今日这密报,比往日任何一次都更惊心 —— 若京师真破,桓儿(萧桓)身为天子,必不能苟活,这大吴的社稷,也就要完了。

“太后,” 林氏端着参汤进来,声音压得极低,眼角却瞟着太后手里的密报,“这是石迁先生托奴婢递的‘迁避策’,先生说,他前几日在居庸关亲见瓦剌骑兵,个个披重甲,京师守兵根本挡不住 —— 若陛下肯暂迁太子和后妃去南京,就算京师有失,也能保住大吴的根。”

李太后抬头,看着林氏 —— 这宫女是三年前入宫的,手脚勤快,又懂些诗书,平日里常陪她说话解闷,故而格外信任。“石迁... 不是前次弹劾谢渊的罪臣吗?” 太后略起疑,林氏却立刻跪地道:“太后明鉴!石先生是被冤枉的!他前次弹劾,是怕谢侍郎主战误国,如今见京师危急,冒死递策,全是为了陛下和社稷啊!”

林氏的眼泪掉下来,砸在青砖上:“奴婢父林皋,前镇刑司书吏,去年因李谟案连坐,奴婢入宫后,常听石先生说‘太后仁慈,陛下仁孝,绝不能让胡虏害了皇家’—— 这策子,真是为了陛下好!” 太后看着她哭得真切,之前的疑虑渐渐散了:是啊,若不是真心为社稷,石迁怎会冒死递策?林氏又怎会这般急切?

她接过 “迁避策”,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却写得恳切:“帝若留京,必为胡虏擒;迁南京,可凭长江之险,徐图恢复。愿太后劝帝,以龙体为重,以宗庙传承为重。” 太后的手开始发抖,想起萧桓幼时生病,她整夜抱着他喂药的模样 —— 这孩子自登基来,没享过几日安稳,如今又要面临城破之危,她怎能不心疼?

“知道了,” 太后叹了口气,把密报和策子藏在袖中,“明日我便召桓儿来,劝他迁避。”

十二月廿六的清晨,萧桓刚从兵部议事回来,就被太监引去慈宁宫。进殿时,见李太后坐在榻上,眼圈红肿,桌上摆着他幼时穿的小袄,心里顿时一紧:“母后,您怎么了?”

太后拉着他的手,掌心的凉意透过龙袍传过来:“桓儿,你坐下,母后有话跟你说。” 萧桓依言坐下,太后从袖中掏出密报和 “迁避策”,递到他面前:“昨夜林宫人递来的,说瓦剌已破卢沟桥,明日就攻西直门 —— 桓儿,京师守不住了,听母后的话,暂迁太子和后妃去南京,你留京督战,若真不行,也能南撤,保住性命要紧啊!”

萧桓拿起密报,扫过 “瓦剌破卢沟桥” 几字,眉头立刻皱起 —— 昨日谢渊还递来奏报,说卢沟桥守兵稳固,瓦剌攻了三次都没破,怎么一夜之间就 “破了”?再看 “迁避策”,笔迹眼熟,却想不起在哪见过,只觉得墨色发滞,与寻常奏疏所用桐烟墨不同。

“母后,” 萧桓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疑虑,“这密报是谁递的?石迁前次篡改边信,已是罪臣,他的‘迁避策’,怎能信?” 太后却急了,攥紧他的手:“桓儿!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管谁递的?林宫人说,她亲见瓦剌骑兵往京师来,石迁也是为了救你!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母后怎么活?大吴的宗庙怎么传?”

太后的眼泪掉在他手背上,滚烫的:“当年你父皇走得早,母后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就是盼你平平安安的 —— 京师破了可以再夺,龙体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听母后的话,迁吧!” 萧桓看着母亲憔悴的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 —— 他知道母后是为他好,可 “迁避” 意味着弃京师、弃百姓,他怎能做这等事?

“母后,” 萧桓扶着太后的肩,“这事得从长计议,我已让谢渊加固城防,大同、宣府援兵也到了,瓦剌未必能破城。您先别急,我去让玄夜卫查查这密报的虚实,若真危急,再议迁避也不迟。” 太后见他松口,点头道:“好,你快去查,可千万别耽误了!”

萧桓刚出慈宁宫,就撞见谢渊急匆匆赶来。“陛下,” 谢渊的甲胄还沾着雪,“卢沟桥守将李默递来急报,说瓦剌昨夜攻了一次,被打退了,城防完好 —— 臣听说太后召您,可是为了‘迁避’之事?”

萧桓把密报和 “迁避策” 递给谢渊:“母后得了这东西,劝朕迁避。你看,这密报说‘瓦剌破卢沟桥’,与李默的奏报完全相反;这策子的笔迹,你认不认得?” 谢渊接过,只看了一眼墨色,就道:“陛下,这墨是松烟墨,与石迁篡改边信时用的墨一致!笔迹虽刻意模仿常人,可‘迁’字的竖笔收尾带钩,正是石迁的习惯 —— 这必是石迁的党羽递的伪报!”

萧桓的脸色瞬间沉了:“果然是奸人作祟!母后不知内情,才被蒙骗。谢侍郎,你立刻让周显查宫人林氏,看她是不是石迁的党羽!” 谢渊躬身道:“臣这就去!陛下,太后那边,您需委婉解释,莫让她动气 —— 太后是为陛下安危着想,只是被奸人利用了。”

萧桓点头,心里五味杂陈 —— 母后的担忧是真的,可奸人的算计也毒,若今日他信了密报,真议迁避,朝堂必乱,瓦剌再趁虚而入,京师就真的完了。他转身往慈宁宫去,想先跟母后说明情况,却见林氏从宫门外进来,手里拿着个食盒,看见他,眼神突然慌了,慌忙低头行礼。

周显带着玄夜卫卒到林氏的住处时,她正收拾行李,想从后门逃走。食盒里的糕点撒了一地,贴身的银钗掉在地上,钗底刻着 “林” 字 —— 这钗的形制,与张成案中查获的银器一模一样。“林氏,” 周显的声音冷得像冰,“你私递伪报,勾结石迁旧党,还想逃?”

林氏瘫坐在地上,泪水混着鼻涕流下来:“我... 我是被张成逼的!他说,若我不递密报劝太后迁避,就杀了我在流放地的父亲!” 周显拿出从她枕下搜出的密信,是张成写的:“事成后,保你封妃,接你父回京。” 周显把信扔在她面前:“逼你?张成许你封妃,接父回京,这也是逼你?”

林氏再也无话可说,只是哭着求饶:“我错了... 求大人饶我一命... 我再也不敢了...” 周显让人把她押下去,立刻去慈宁宫见萧桓,递上查获的银钗和密信:“陛下,林氏招了,她父林皋是前镇刑司书吏,李谟案连坐流放,张成以她父性命要挟,让她入宫后联络太后,递伪报劝迁 —— 石迁的‘迁避策’,也是张成死前交给她的。”

萧桓看着银钗,想起母后刚才的眼泪,心里又气又疼 —— 气奸人利用母后的仁慈,疼母后被蒙骗却全然不知。他起身道:“摆驾慈宁宫,朕要亲自跟母后说明白。”

慈宁宫的烛火依旧明亮,李太后却没了之前的焦虑,只是坐在榻上,反复摩挲着桌上的小袄。萧桓进来时,见她眼角还有泪痕,心里一软:“母后。” 太后抬头,看见他身后的周显,手里还拿着银钗和密信,瞬间明白了什么,脸色变得惨白:“桓儿... 这... 这是怎么回事?”

萧桓坐在她身边,把密信和银钗递过去,轻声道:“母后,林氏是石迁旧党张成的人,她递的密报是假的,卢沟桥没破,瓦剌也没攻到西直门 —— 她这么做,是想骗您劝朕迁避,好让瓦剌趁机破城。” 太后接过密信,看着上面 “封妃”“接父回京” 的字样,手开始发抖:“我... 我竟信了她的话... 还劝你迁避... 我差点害了大吴,害了你...”

太后的眼泪又掉下来,这次是愧疚:“桓儿,母后糊涂啊!只想着你的安危,却没查这密报的真假,若你真听了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萧桓握住她的手:“母后,您是为了朕好,朕知道。奸人狡猾,您也是被蒙骗的,不怪您。”

周显躬身道:“太后仁慈,只是被奸人利用。如今林氏已被擒,石迁旧党也在清查,京师防务稳固,太后不必担忧。” 太后深吸一口气,擦了擦眼泪:“桓儿,你放心,母后再也不会听信谗言了。明日起,我就把私产捐出来充军饷,闭门省己,不再干预朝政 —— 只求能补过。”

十二月廿七的清晨,李太后捐私产三万两的消息传遍京师。百姓们听说太后为守城捐产,纷纷称赞 “贤后”,之前因 “迁避” 之说而起的恐慌,彻底消散。谢渊拿着户部递来的捐银清单,对萧桓道:“陛下,太后捐的三万两,可造箭簇十万支、云梯五十架,解了工部的燃眉之急。”

萧桓点头,心里颇感欣慰 —— 母后虽一时糊涂,却能及时醒悟,还以实际行动补过,这份大义,实属难得。他看向窗外,玄夜卫卒正在清查宫中人,凡与林氏有往来者,皆被带走勘问;慈宁宫的宫门紧闭,太后已开始闭门省己,每日只诵经祈福,不再见外臣。

“陛下,” 谢渊又道,“周显查得,林氏的父亲林皋,已在流放地病逝,张成是故意用‘接父回京’骗她 —— 这奸人,连死人都利用。” 萧桓的目光变冷:“林氏虽被蒙骗,却也助纣为虐,按律处置;张成的余党,继续清查,绝不能留。”

同日,萧桓下旨:“后宫不得干预朝政,凡宫人与外臣私通消息者,斩;设‘宫闱监察司’,由玄夜卫统领,专查宫中人言行,防奸人渗透。” 这道旨意,既肃清了后宫的隐患,也让朝堂上下明白,帝后一心,皆以死守京师为念。

十二月廿八的午后,瓦剌太师也先见京师防务稳固,援兵又至,粮草耗尽,终于率部退离通州。消息传到慈宁宫,李太后正在诵经,听到后,忍不住落下泪来 —— 这几日的愧疚、担忧,终于随着瓦剌的退去而消散。她让人叫来太监,吩咐道:“去告诉陛下,就说母后为他高兴,也为大吴高兴。往后,母后只求京师安稳,百姓安康。”

萧桓接到回话时,正与谢渊、李东阳商议后续防务。他笑着对二人道:“母后能放下心结,朕也放心了。这一次,虽有后宫惑乱,却也让咱们看清了奸人的伎俩,加固了宫闱防线 —— 也算是因祸得福。” 李东阳躬身道:“陛下仁孝,太后明大义,君臣同心,百姓拥护,这才是大吴得以安稳的根本。”

德佑十五年正月初一,京师开城,百姓们涌上街头,庆祝新年,也庆祝京师解围。李太后虽闭门省己,却让人送来亲手缝制的冬衣百件,分发给守城的兵卒。兵卒们捧着暖和的冬衣,纷纷对着慈宁宫的方向躬身行礼 —— 他们知道,这位太后虽曾一时糊涂,却也是真心为了大吴。

萧桓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看着殿下的谢渊、李东阳、周显等人,又想起母后的补过之举,心里突然坚定:大吴的江山,不是靠迁避能守住的,是靠君臣的忠勇、百姓的拥护,还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他起身道:“今日京师安稳,是诸位臣工死战之功,是百姓拥护之功,也是太后明大义、补己过之功。往后,朕与诸位,当同心同德,守好这大吴的江山,护好这天下的百姓!”

百官齐声应和,声音震得殿内烛火晃了晃,也震得窗外的积雪,轻轻落在太和殿的金砖上 —— 那是新年的雪,也是安宁的雪,覆盖了之前的烽烟,也预示着大吴的新生。

片尾

德佑十五年正月,李太后捐私产三万两充军饷后,又散宫中珍宝,换银两万两,用于安抚宣府卫、大同卫的死难将士家属;闭门省己三月后,虽偶与帝后相见,却再不提朝政,每日只诵经祈福,为大吴祈求平安。

林氏因 “通敌递伪报”,被判流放大漠,终身不得回京;其党羽凡五人,皆伏诛。玄夜卫 “宫闱监察司” 正式设立,选调精干卒三十人,驻于后宫外围,凡宫中人出入、外臣与后宫往来,皆需经其勘验,后宫干预朝政之患遂绝。

谢渊因守城有功,升兵部尚书,总领九边军务;周显升玄夜卫指挥使,仍掌诏狱署;李东阳加太子太傅,继续辅理内阁。京师内外,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只有城墙上的箭痕,还在默默诉说着那场 “后宫惑乱、君臣共守” 的往事。

卷尾

《大吴史?后妃传》载:“李太后,帝桓生母也。德佑十四年十二月,为宫人林氏所惑,劝帝迁避,后知林氏通奸党,愧悔,捐私产五万两充军饷,闭门省己三月,终身不复干预朝政。帝感其大义,每岁正月朔日,必率后妃入慈宁宫问安,天下称‘贤后’。”

《玄夜卫档?宫闱录》补:“宫闱监察司设立后,定‘三禁’之制:禁宫人与外臣私通消息,禁后宫为外臣求官,禁宫人传布宫外谣言。德佑十五年至永熙帝朝,后宫无干预朝政之事,宫闱肃然。林氏流放后,玄夜卫查其党羽,凡涉及镇刑司旧吏者,皆流放边地,永不叙用,李谟余党彻底肃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重生之官路商途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逝者敲门上门女婿叶辰明星前女友报复我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校花的贴身高手转乾坤之凡缘世快穿:谁家白月光摁着男主亲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三国之袁术家臣侧妃每天都想逃跑神王令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
经典收藏新闯王圣雄之名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带着淘宝去抗日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魏虎医将婿王爷深藏,妃不露制霸大宋之奸臣传南北乱世我种田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
最近更新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英烈传奇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楚武信君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云起惊鸿客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真理铁拳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