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级英雄盛唐华章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古代历史着名人物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亮剑之重霄王承柱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明末:从土匪到列强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2章 食盐销售许可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启元年十月,京城内外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都挤满了来自各地的身穿华丽服饰的人们,他们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和期望,汇聚于此。原来,今日将要举行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拍卖会——大明王朝有史以来首次对未来五年十七个省份的食盐经营许可证展开竞拍。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今圣上朱由校雷厉风行地清查并取缔了晋商和徽商等势力。通过一系列强硬手段,内廷成功掌控了全国百分之七十的盐场资源,同时还占据了高达百分之八十五的产盐份额。再加上原本就归属于官方所有的盐场,如今朱由校的内帑与朝廷已然牢牢把控住了全国百分之九十五的盐场以及百分之九十的食盐销售量。如此一来,将食盐完全收归国有的条件可谓是水到渠成,万事俱备。

朱由校自然不会再犹豫不决,他果断地以泰昌元年全国二十亿斤的食盐销量作为天启二年的生产指标,并根据各个省份历年的销售状况来确定其采购数量。初步计划是给每个省份仅颁发一张食盐销售许可证,至于五年之后是否会增发许可证,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为确保这项新政能够得以顺利推行,朱由校不辞辛劳地与内阁大臣们以及六部官员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深入细致的商讨。经过反复权衡利弊、斟酌考量,终于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且可行的方案。

此时此刻,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正站在紫禁之巅,俯瞰着脚下这片繁华而喧嚣的京城大地,心中满怀壮志豪情,期待着这场拍卖会能成为推动国家发展、造福百姓的重要契机。

经过长时间激烈的商讨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令人瞩目:龙骧商会,这个身负皇室背景的强大商会,竟然毅然决然地主动舍弃了沿海省份那利润丰厚且至关重要的食盐销售权!他们斩获了诸如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交通极为不便的内陆省份,还有乌斯藏都司、蒙古等地处偏远且环境恶劣的地区的食盐销售大权。

对于掌控西藏与蒙古两地的食盐销售,年轻而睿智的朱由校心中早已有了一番深远的谋划。他深知,通过牢牢把控住食盐这种生活必需品的销售渠道,可以巧妙地将自身的影响力逐步渗透进这些地区。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加强对当地的了解与掌控,更为未来大明王朝收复这些失地的伟大战略目标预先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这场备受瞩目的销售许可证拍卖会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巨大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朝廷并未对参与竞拍的对象加以任何蛮横无理的干预或限制。换句话说,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拥有足够雄厚的实力与人脉资源,任何人皆可投身于这场竞争激烈的角逐之中。毫无疑问,这样的政策对于那些功勋卓着的贵族以及尊贵的皇室成员而言,无疑是破天荒头一回遇到的天大好事。

当然,这一切看似轻松获得的成果背后,实则离不开朱由校高瞻远瞩的决策,沿海七个省份的食盐销售权最终落入了大明精英集团手中。而大明勋贵以及皇室亲王则拿下了六个,他们必然会因为共同的利益而更加紧密无间地团结在皇帝朱由校的周围,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政治合力。

就这样,朱由校在其众多拥护者的支持下,成功地夺取了全国范围内整整十个省份的销售权。这意味着全国超过六成的省份都落入了勋贵以及皇室的掌控之中。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对于这些人在后续经营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诸如加价销售、行贿受贿之类的违规行为,则完全取决于东厂在全国十七个省份所设立的情报调查使司究竟具备怎样的监管能力。

若要说在这场食盐销售许可证的竞拍活动当中,究竟哪两个人最为高兴,那么毫无疑问当属户部尚书李长庚与工部尚书董可威了。平均算下来,每张制作成本仅仅只有区区五十文钱的所谓许可证,最终竟然拍出了高达三百万两银子这样惊人的价格!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尚不包含未来一整年里预计将会接近两千万两银子的盐课收入呢!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朱由校更是兴奋得难以自抑。尽管他所掌控的商会仅仅获取到了那些地处偏远地区的销售权,但令人欣喜若狂的是,几乎所有的海盐盐场都稳稳地掌握在了他的手中。要知道,盐课税银可是由生产方和销售方共同来分担的,即便将全部的生产成本都计算在内,每一斤盐哪怕只能赚取区区五文钱,然而当数量累计到惊人的十亿斤时,那利润就高达足足五百万两银子。而且,实际上这个数字还远远低估了呢,毕竟,市场对盐的需求如此之大,十亿斤或许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罢了。

随着整整三百万两雪花白银顺利地归入户部与工部的库房之中,许多先前由于资金短缺而一直停滞不前的重大工程项目,如今终于迎来了转机。

比如说至关重要的黄河防汛堤坝建设,以及规模宏大的紫禁城三大殿重修等等这些大型工程,它们所急需的经费总算有着落。

提及黄河,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部治黄史,半部中国史。”自从大明王朝建立以来,如果非要提到一个人的话,那就非被誉为“千古治黄第一人”的潘季驯莫属了。此人的丰功伟绩简直可以与上古时期治水的大禹相媲美。

正是因为经历过他先后多达四次精心治理黄河之后,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条曾经肆意咆哮、给华夏大地带来无数灾难的母亲河,竟然再也未曾像从前那样疯狂肆虐了。

但是,终究是时代的限制,光靠石头堆积的堤坝,总有一天会被黄河冲垮。治理黄河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将其驯服,而是为北方百姓提供充足的水源。

所以,如何将黄河之水浇灌到北方百姓的良田中,就是下一阶段朝廷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不从圣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长生界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生活达人在末世修仙界的捡尸人浪迹在诸天世界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体坛之召唤猛将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华娱从男模开始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侧妃每天都想逃跑闺蜜双穿,我在七零年代吃大瓜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绿茵三十六计
经典收藏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龙飞凤儛我保驾凰啼山河寒门第一才子天下长安圣雄之名三国之武皇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独治大明续命大明朝新闯王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亮剑:一亿碎片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带着淘宝去抗日大唐好相公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魏虎
最近更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楚武信君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大明辽国公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清宫秘史十二章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