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见陈登似乎不想明说,便进一步试探道:“备愿与陶公共守徐州,护佑徐州百姓,先生可愿信备?”
陈登微微一笑:“使君素有仁德之名,能共守徐州,是徐州之幸。
然,徐州此战后,兵力趋于匮乏,可统帅之人寥寥无几,能战之将、谋定之臣,也是屈指可数。
恕我直言,使君实力也兵不过万,将只有关张两位将军,谋臣唯孙乾、简雍二位,二位谋略与军政才能一般。
而曹操阵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于禁皆有统军之才,也有善战之能,许褚、李典、乐进都是虎将。
谋略方面,戏志才是旷世奇才,荀彧是王佐之才,程昱、荀攸也智谋达人。
可抵御曹操者,徐州无人啊!”
“那,依先生来看,雁门军…如何?”刘备语气平稳,问。
陈登不假思索,立马答道:“赵剑天马行空,雁门军兵强马壮,沮授、田丰都是大谋之才,虽不比戏志才、荀彧之能,却也有顶级谋略。
赵剑本人就是天下无敌,麾下赵云、黄忠、徐晃、张辽、张合、徐荣军团,都久经沙场,战力强悍。
今,又组建了马腾、阎柔、段煨兵团,虽不知这三人实力如何?能被赵剑委以统领兵团,足以说明此三人定有才能。
其麾下勇将如典韦、鲍出、庞德,据说皆勇冠三军。
幽州牧刘虞竟也为其出仕,太原郭家,天下豪富毋极甄家为其后盾,数部鲜卑,凉州羌族皆依附他。
若徐州能得赵剑护佑,自然无惧曹操!
此次雁门军突袭彭城,驰援郯县,必有用意。
只是…
不知道赵剑来了没有?”
顿了片刻,陈登看着刘备问:“使君,若雁门军染指徐州,使君有何打算?”
刘备心中一凉,知道陈登是向好雁门军,眼底笑意敛去几分,却仍语气谦和而坚定:“徐州乃陶州牧之基业,备能蒙州牧错爱,誓死扞卫州牧!”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凝重:“雁门军骁勇,备早有耳闻。只是‘染指’二字过重。
若其是奉朝廷诏令、或为驰援徐州而来,备自当率部接应,共听州牧调遣。
可若无故觊觎州牧疆土、惊扰徐州百姓,备虽不才,也断不能坐视。”
“毕竟,”他抬眼看向陈登,目光似含深意,“备受州牧厚恩,当以死相报!届时纵是与雁门军反目,亦是为护州牧基业、保一方平安。
先生乃徐州柱石,想必也不愿见故土遭兵戈、百姓流离吧?”
既撇清自身“据有徐州”的嫌疑,严守从属身份,又将立场绑定陶谦与徐州百姓,把“对抗雁门军”包装成“尽忠护主、安民保土”。
以此来再次确认陈登会站队哪方?
陈登指尖叩击案几,目光锐利如鹰,直刺刘备眼底:“州牧年事已高,徐州要的是太平!
雁门军若真要来,谁能拦得住?
何况州牧也是明理之人,赵剑也非曹操之流。徐州会怎么样?你我还是拭目以待。
谁让徐州不安,我陈家绝不姑息!”
刘备点点头,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先生所言极是!州牧仁厚,毕生以安民为念,岂会陷徐州混乱?
备更盼徐州乃天下百姓乐土,若雁门军接纳,备必当为徐州百姓守土一方!”
陈登点点头,两人又寒暄几句,刘备告辞。
回到驿馆,关羽立即说道:“大哥,曹操转攻下邳,笮融弃城而逃,正是天赐良机!
下邳枕泗水、临沂水,城高池深,还有瓮城为核心,易守难攻
又是徐州仓储重地,漕运便利,能持续补济。
此地士族聚居、民心归附,掌控此地便等于握住徐州民政命脉。
而彭城却是平原开阔,无险可依,敌军一冲便破。且彭城粮草全靠外调,一旦被围便是坐以待毙。
占了下邳,便是占了徐州的‘腰眼’,进可攻、退可守,日后无论应对曹操、雁门军,还是立足徐州,都比困在彭城被动强百倍!”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谋划:“陶谦素来倚重大哥,此时若主动请令,言称‘愿率部驰援下邳,为州牧守住这根本之地’,陶谦定然应允。
届时我等入了下邳,外拒曹操,那时即便雁门军来了,大哥乃陶谦属下,以陶谦之声望,雁门军也断不敢公然抢夺!
之后,大哥内收民心,稳定局势稍,这兵家要地便尽在大哥掌握。
既名正言顺,又能避开雁门军的锋芒,岂不比困守彭城被动周旋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