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原有个大周王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老皇帝勤政爱民,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都说这国运昌盛,全因皇帝御座下埋着一块天降的“镇国石”。
这镇国石可不是凡物,传说它是开天辟地时的一块灵石,能汇聚天地龙气,保佑江山永固。但凡事都有个讲究,这镇国石有个邪乎的禁忌——它阳气极盛,阴气不侵,最怕被至阴至柔的女子触碰。一旦被女子玷污,龙气就会逆行,给国家带来泼天的大祸。
这规矩,从太祖皇帝传下来,已是铁律。皇宫里的人,上到皇后嫔妃,下到宫女太监,谁也不敢靠近那金銮殿上的御座半步。
皇帝有个小女儿,名叫昭阳。这小公主年方五岁,长得粉雕玉琢,天真烂漫,是皇帝的心头肉。她不像别的皇子公主那样怕父皇,反而最喜欢往皇帝怀里钻。皇帝批阅奏折时,她就在旁边玩积木;皇帝去御花园散步,她就迈着小短腿跟在后面,像个小尾巴。
那天下午,皇帝在偏殿和几位大臣议事,小昭阳公主一个人觉得无聊,便溜达了出来。她手里捏着一只刚从御花园里抓来的蝴蝶,一路追着蝴蝶跑,不知不觉就跑到了平时戒备森严的金銮殿。
说来也巧,守殿的侍卫换岗时出了点小差错,有那么一小会儿的空当,小公主就像只灵巧的猫儿,一溜烟钻了进去。
金銮殿里空旷又庄严,一排排巨大的柱子像沉默的巨人。小昭阳哪见过这阵仗,她的小眼睛里全是好奇。她看见远处高高的台阶上,那张金光闪闪的椅子,就是父皇平时坐的御座。在她眼里,那不是什么权力的象征,只是一个看起来最好玩的“大椅子”。
她咯咯笑着,迈上台阶,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她的小鞋子踩在光滑的台阶上,发出“啪嗒啪嗒”的轻响。终于,她爬到了最高处,一屁股坐进了宽大的御座里。小身子陷进去,只露出个小脑袋。她晃着两条小腿,觉得有趣极了,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坐在那块关系着国运的镇国石正上方。
就在她坐下的那一刻,谁也没有注意到,御座底下的地面,似乎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红光,快得就像错觉。
小昭阳玩够了,从御座上爬下来,又追着蝴蝶跑开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然而,灾祸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当天深夜,万籁俱寂。皇宫里的人都睡熟了,只有巡逻的侍卫打着哈欠,提着灯笼走过长廊。突然,有人惊恐地喊道:“走水了!走水了!金銮殿走水了!”
人们惊醒过来,只见金銮殿的方向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那火势来得又快又猛,仿佛是从地底下喷出来的一样,很快就吞噬了整座大殿。侍卫和太监们提着水桶冲过去,可那火邪乎得很,水泼上去,不但不灭,反而烧得更旺。
皇帝和皇后被惊醒,站在寝宫外,看着那片火海,面如死灰。皇帝喃喃自语:“是镇国石……是镇国石的怒火啊……”
这场大火烧了整整一夜,将金銮殿烧成了一片焦黑的废墟。所幸发现得早,没有人员伤亡,但这座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大殿,就这么没了。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都说这是不祥之兆。
皇帝下令彻查,可查来查去,也查不出个所以然。直到有个胆小的太监战战兢兢地回忆起,昨天下午好像看到小公主往金銮殿方向跑了。
皇帝的心“咯噔”一下,立刻派人去问小昭阳。小公主哪里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她奶声奶气地说:“是呀,我去坐了父皇的大椅子,可好玩啦!”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皇帝的脸瞬间变得惨白,他明白了,灾祸的根源,竟是自己的心肝宝贝!
这件事成了宫里最大的禁忌,谁也不敢再提。但小昭阳公主,从那天起,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大火后的第三天,皇后抱着小昭阳在御花园里晒太阳。小昭阳本来还笑嘻嘻的,突然,她指着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小声对皇后说:“母后,那里有个穿白衣服的爷爷,他一直在哭。”
皇后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里空空如也,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皇后以为孩子做噩梦了,便哄她说:“阳阳看错了,那里没有人。”
小昭阳却很固执,她摇着头,认真地说:“有的,他好伤心,他说他的风筝挂在树上下不来了。”
皇后心里泛起一阵寒意,但还是安慰自己,孩子小,胡言乱语是正常的。
可从那以后,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
吃饭的时候,小昭阳会突然停下筷子,对着空荡荡的角落说:“阿姨,你别抢我的碗,我分你一半。”吓得宫女们魂飞魄散。
晚上睡觉,她会突然从梦里惊醒,指着床尾说:“母后,有个没有脸的姐姐在看我。”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爱笑爱闹,常常一个人对着空气说话,时而好奇,时而害怕,时而同情。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忧郁和困惑。
宫里的人都开始躲着小公主,说她被大火吓傻了,更有人说,她是被镇国石的怨气缠身,变成了不祥之人。曾经人见人爱的小公主,成了皇宫里一个孤独的影子。
皇帝和皇后心急如焚,请遍了天下名医,都查不出任何毛病。那些大夫都说,公主身体康健,脉象平和,好得很。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女儿,已经活在了另一个世界里。
皇帝终于意识到,这不是病,而是那场灾祸留下的“后遗症”。镇国石的阳气虽然被小公主无意中扰乱,但那股力量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小公主体内某种神秘的大门,让她看到了常人看不见的东西——那些游荡在人间,有执念、有故事的鬼魂。
看着女儿日渐消瘦,日益孤僻,皇帝心如刀割。他不再去想什么国运昌盛,什么江山永固,他只想让自己的女儿变回那个无忧无虑、会笑着扑进他怀里的小公主。
在一个深夜,皇帝独自一人来到金銮殿的废墟前。他跪在焦黑的土地上,对着那片空无一物的御座旧址,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神石啊神石,”他声音沙哑地说道,“朕是天子,却护不住自己的女儿。若说有罪,罪在朕身。朕愿以半数国运,换我女儿一世安宁。求你,收回这份‘恩赐’吧。”
话音刚落,一阵夜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灰烬,仿佛一声悠长的叹息。
说来奇怪,从那以后,小昭阳的情况似乎好转了一些。她虽然还是能看到那些“朋友”,但不再那么害怕。她开始学着和他们“相处”,她会告诉那个哭的白胡子爷爷,让侍卫帮他取下风筝;她会把自己的点心分给那个抢碗的“阿姨”;她会对着那个没有脸的姐姐说:“你别怕,你很漂亮。”
她变得安静而温柔,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她不再缠着父皇母后,而是常常一个人坐在窗边,静静地望着天空,像是在和另一个世界的朋友聊天。
皇帝再也没有重修金銮殿,那片废墟就一直那么留着。他颁布了一道史无前例的圣旨,废除了“镇国石”的所有禁忌。他说:“国之昌盛,在民心,不在一石。若一石之安,需以女子之灾为代价,那这样的国运,不要也罢!”
从此,大周王朝再也没人提镇国石的事。而昭阳公主,虽然一生都能看见鬼魂,却也因此拥有了最独特的慈悲心。她常常能从那些鬼魂口中,听到他们生前未了的心愿,然后悄悄告诉皇帝,为那些早已被人遗忘的灵魂,完成最后的遗愿。
她成了大周朝最特别的一位公主,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却用她的方式,连接了两个世界,给了无数孤独的灵魂以慰藉。人们渐渐忘了那场大火和那个可怕的传言,只记得,皇宫里曾有一位善良的通灵公主,她的眼睛里,藏着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