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学海无涯乐作舟

首页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离谱!谁说我老婆贪慕虚荣?!EDG打中单,真要被坑哭了神奇宝贝:系统加载了16年时空中的深情火系法爷修炼指南重生祁同伟,踏雪至山巅穿成疯批反派,万人迷皇子杀疯了限制级巨星网游之封神英雄联盟之传奇归来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学海无涯乐作舟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全文阅读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txt下载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3章 鸡西市《滴道区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滴道区地处黑龙江省鸡西市西北部,东接鸡冠区、恒山区,西连林口县,南邻梨树区,北靠麻山区,区域总面积约614平方公里。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穆棱河支流滴道河穿境而过,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墨等矿产资源,更沉淀了从垦荒拓土到工业崛起的深厚历史。作为鸡西市的工业辖区之一,滴道区的发展始终与东北地域文化、矿业开发史紧密交织,既保留着矿区特有的生活印记,也孕育着自然生态与乡村风情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沿革:从荒屯到工业城区的变迁

滴道区的历史脉络,始终围绕“移民垦荒”与“矿产开发”两大核心展开,行政建制随时代需求不断调整,见证了从农业聚居点向工业城区的转型。

清末以前,滴道一带属满族先祖的渔猎之地,山林茂密、人烟稀少,仅有少量赫哲族、满族先民在此以渔猎为生,无明确行政归属。1907年,清政府废除东北封禁政策,推行“移民实边”,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沿穆棱河陆续迁入,在滴道河两岸开垦土地、搭建房屋,逐渐形成“滴道屯”“大通沟屯”等聚居点,此时该区域隶属密山府管辖。

民国初年,滴道屯规模逐步扩大,1912年划归密山县第三区;1924年,东北军阀张作霖时期,地质勘探人员在滴道一带发现优质煤炭资源,私人矿主随即在此开设小煤窑,矿工人口逐渐聚集,工商业初步萌芽,滴道从农业屯落向矿业集镇转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伪当局对滴道煤矿进行掠夺式开采,设立“滴道炭矿株式会社”,修建铁路支线连接矿区与鸡西市区,强制征用中国劳工,此时滴道成为日伪统治下的重要煤炭产地,行政上隶属鸡宁县。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滴道地区回到人民手中。1946年,中共密山县委在滴道设立区政府,隶属密山县;1948年,滴道区划归鸡西县管辖,成为鸡西县下辖的工业重点区;1957年,鸡西市升格为地级市,滴道区正式设立,成为鸡西市的市辖区之一。此后行政建制基本稳定,仅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曾短暂改称“滴道人民公社”,1962年恢复区建制,沿用至今。

从清末的移民垦荒到民国的矿产开发,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发展,滴道区的历史始终与“资源开发”紧密关联,煤炭产业不仅塑造了城区的空间格局,更奠定了其作为鸡西工业重镇的地位。

二、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两街一镇一乡的特色格局

滴道区现辖2个街道、1个镇、1个乡,分别是东兴街道、矿里街道、滴道河镇、兰岭乡。各街道与乡镇因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共同构成滴道区的空间版图。

(一)东兴街道:城区核心与商业文化枢纽

东兴街道位于滴道区中部,是滴道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政府、法院、检察院等行政机关均坐落于此。辖区东至滴道河,西至大通沟煤矿,南接滴道河镇,北邻矿里街道,面积约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较高。

作为城区核心,东兴街道的发展与煤炭工业深度绑定。上世纪50-80年代,辖区内聚集了滴道煤矿、滴道机械厂等大型工业企业,形成了以矿工家属为主的居住社区;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街道内陆续新建了商业步行街、超市、农贸市场等设施,如东兴商业街、滴道农贸市场,成为居民日常购物、休闲的主要场所。此外,街道内还设有滴道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每年定期举办元宵灯会、夏季广场文艺演出、煤炭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二)矿里街道:百年矿区的工业记忆载体

矿里街道位于滴道区北部,距区政府约3公里,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因地处滴道煤矿老矿区而得名,是滴道区历史最悠久的矿区街道。

滴道煤矿始建于1926年,是东北较早的机械化煤矿之一,日伪时期曾被大规模开采,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有重点煤矿,鼎盛时期矿工及家属人口超过2万人,街道内形成了完整的矿工生活社区,包括职工医院、子弟学校、矿工俱乐部等配套设施。如今,随着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滴道煤矿虽已缩减产能,但街道内仍保留着大量上世纪的工业建筑,如苏式风格的矿工宿舍、老旧的矿井井口、蒸汽机车库房等,成为滴道区工业历史的重要见证。此外,街道内的矿里公园依托矿区闲置土地改建而成,园内保留了矿车、卷扬机等设备作为景观,成为居民缅怀矿区历史、休闲健身的去处。

(三)滴道河镇:近郊农业与生态休闲基地

滴道河镇位于滴道区南部,东接恒山区,南邻梨树区,辖区面积约286平方公里,下辖滴道河村、金山村、团山子村、王家村等8个行政村,是滴道区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乡镇。

滴道河镇地处滴道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滴道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近年来,镇内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金山村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年产蔬菜超过4000吨,供应滴道城区及鸡西市区;团山子村的生态果园,种植苹果、梨、李子等果树,每年秋季举办“采摘节”,吸引市区游客体验农事乐趣。此外,滴道河镇境内的滴道河两岸植被茂密,形成天然湿地景观,镇政府在河岸修建了总长约5公里的滨河步道,春季可赏野花、夏季可避暑、秋季可观红叶,成为居民休闲散步的热门地点。

(四)兰岭乡:矿产资源与山林生态交融之地

兰岭乡位于滴道区西部,西连林口县,北靠麻山区,辖区面积约308平方公里,下辖兰岭村、永台村、新建村、大同村等6个行政村,是滴道区矿产资源丰富、山林面积广阔的乡镇。

兰岭乡因境内“兰岭山”得名,山上曾生长大片兰草,故而得名。该乡矿产资源丰富,除煤炭外,还蕴藏石墨、硅线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其中石墨储量较大,目前已有多家石墨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从采矿到加工的产业链。同时,兰岭乡地处完达山余脉,山林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70%以上,森林覆盖率超过65%,境内有兰岭山森林公园、大同沟水库等自然景观——兰岭山森林公园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主要树种为落叶松、白桦、柞树,林中栖息着狍子、野兔、山鸡等野生动物,是徒步、露营的理想之地;大同沟水库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人工湖,湖周群山环绕、湖水清澈,可开展垂钓、划船等休闲活动。近年来,兰岭乡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部分村落开办农家院,提供农家菜、住宿服务,吸引市区游客周末前来休闲。

三、文化脉络与历史人物:工业精神与红色记忆的交织

滴道区的文化脉络以“煤矿工业文化”为核心,辅以红色革命记忆与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多元且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人物虽无全国闻名的大家,却有一批为当地发展、革命胜利作出贡献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成为文化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脉络:工业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传承

滴道区的文化核心是“煤矿工业文化”,这种文化源于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煤炭开采历史,体现在矿区建筑、生活习俗、精神传承等方面。例如,矿区内的苏式建筑(如滴道煤矿职工俱乐部)、矿用铁路、蒸汽机车等,是工业文化的物质载体;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矿工精神,则是工业文化的精神内核——上世纪50年代,滴道煤矿的矿工曾创造“日采煤量超800吨”的纪录,多次获省级表彰,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至今仍在滴道区传承,成为当地发展的精神动力。

同时,滴道区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抗日战争时期,滴道一带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区域,抗联战士在此开展游击战,打击日伪势力;1936年,抗联第五军在滴道兰岭山一带设立密营,储备粮食、药品,多次袭击日伪运煤车队和据点。解放战争时期,滴道煤矿的矿工积极支援前线,通过开采煤炭、修理机械,为解放军提供物资保障。如今,滴道区内保留着抗联兰岭山密营遗址、滴道煤矿工人支援前线纪念馆(设于矿里街道)等红色遗址,成为传承红色记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此外,滴道区有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朝鲜族主要聚居在滴道河镇王家村,他们保留了部分传统习俗,如春节吃打糕、秋夕节祭祖等,朝鲜族的长鼓舞、《阿里郎》等歌舞也会在区里的文化活动中展示,为当地文化增添多元色彩。

(二)历史人物:平凡英雄的奉献故事

滴道区的历史人物多为特定历史时期作出贡献的普通人,他们的事迹虽不惊天动地,却深刻影响了当地发展。

1. 赵守业:抗联交通员的隐蔽斗争

赵守业(1910-1978)是兰岭乡兰岭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他以货郎身份为掩护,担任东北抗日联军交通员,负责传递情报、运送药品和粮食。1937年,日伪当局对滴道一带进行“大扫荡”,赵守业在传递情报时被日军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却始终未泄露抗联秘密,后被村民营救逃出。抗战胜利后,赵守业参与土地改革,带领村民分田地、搞生产;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兰岭乡小学担任校工,直至退休。其事迹被收录于《滴道区革命老区史料》,成为当地红色教育的典型案例。

2. 孙桂兰:矿工家属的“安全带头人”

孙桂兰(1928-2015)是矿里街道的矿工家属,上世纪50-60年代,她组织矿区家属成立“安全互助小组”,每天在井口为下井矿工递热水、送毛巾,叮嘱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定期走访矿工家庭,帮助照顾老人、孩子,解决矿工后顾之忧。1958年,孙桂兰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她带领的“安全互助小组”多次获省、市表彰,成为矿区家属支援生产的典范。她常说:“矿工在井下辛苦,我们家属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安心、平安。”其奉献精神影响了一代矿区家属,成为滴道区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必游景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滴道区的旅游资源以“工业遗址、自然生态、红色遗址”为核心,既有展现工业历史的场所,也有亲近自然的景区,适合不同需求的游客。

(一)滴道煤矿工业遗址公园:工业历史的活化石

滴道煤矿工业遗址公园位于矿里街道,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以展示滴道煤矿开采历史、矿业文化为主题,是滴道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

公园内保留大量矿业遗迹,包括1926年开凿的滴道煤矿一号井老井口、蒸汽机车、选矿厂旧址、矿工宿舍等。其中“老井口遗址”是核心景观——井口直径约4米,保留着当年的卷扬机、铁轨等设备,游客可通过参观通道近距离观察矿井结构,了解煤炭开采流程;“蒸汽机车陈列区”收藏2台上世纪50年代的蒸汽机车,部分经修复后可启动,游客可体验乘坐复古蒸汽机车的乐趣。此外,公园内的“滴道煤炭工业展览馆”,通过图片、实物、模型展示滴道煤矿从日伪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以及矿工工作生活场景,让游客深入了解煤炭工业历史。

(二)兰岭山森林公园:天然氧吧与徒步胜地

兰岭山森林公园位于兰岭乡境内,距滴道城区约20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树种为落叶松、白桦、柞树,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公园内有多条徒步线路,最受欢迎的“兰岭山主峰环线”总长约6公里,难度适中,沿途经溪流、山涧、林间空地,秋季枫叶、柞树叶呈现红、黄、绿等色彩,是摄影好时节。公园内栖息着狍子、野兔、山鸡等野生动物,游客徒步时可能偶遇;林间还生长着榛蘑、松蘑、山野菜(如婆婆丁、蕨菜),春秋季当地村民会进山采摘,游客可在向导带领下体验(需遵守公园规定,不破坏植被)。公园入口处的“森林科普馆”,展示园内动植物种类、生态保护知识,适合带孩子的家庭参观。

(三)大同沟水库景区:山水休闲胜地

大同沟水库景区位于兰岭乡大同村,距滴道城区约25公里,是依托大同沟水库打造的自然景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湖面面积约1平方公里。

水库湖水源于兰岭山溪流,大坝高约18米,坝体两侧植被茂密,春季野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结冰,可开展滑冰、冰钓活动。湖周设有总长约3公里的环湖步道,游客可徒步赏湖光山色;湖中心的“望湖岛”建有观景亭,可登高远眺湖区全景。景区内设有垂钓区、游船码头,游客可租用渔船垂钓或泛舟;岸边露营基地提供帐篷租赁,适合家庭或朋友组团露营,夜晚可赏星空与湖面倒影。

(四)抗联兰岭山密营遗址:红色记忆之地

抗联兰岭山密营遗址位于兰岭乡南部山区,距滴道城区约18公里,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的秘密营地,现为鸡西市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面积约1.5平方公里,保留着抗联战士居住的地窨子(半地下式房屋)、了望哨、战壕、粮仓等遗迹,其中地窨子遗址有4处,每处面积约8-10平方米,内部仍可见当年的火炕、灶台、武器存放坑。遗址旁设有解说牌,详细介绍抗联战士的战斗历程,如1936年“大同沟伏击战”——抗联五军战士在此设伏,袭击日伪运煤车队,缴获大量物资。如今,遗址成为滴道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学校、机关单位组织人员参观,缅怀革命先烈。

五、古刹、寺庙与道观:小众宗教场所的文化印记

滴道区的宗教场所数量不多,多为近现代修建,规模较小,但承载着当地信众的宗教活动需求,反映地域宗教文化的发展。

(一)滴道观音寺:城区佛教活动场所

滴道观音寺位于东兴街道东部的滴道公园内,始建于1996年,由当地佛教信众集资修建,是滴道区唯一的佛教寺庙。

寺庙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均为传统中式风格,屋顶覆盖琉璃瓦。殿内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四大天王等佛像,佛像为玻璃钢材质,外涂金粉,庄严肃穆。观音殿是核心建筑,殿内观音菩萨像高约2.8米,两侧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像高约3.5米,两侧为阿难、迦叶尊者像。

寺庙日常对外开放,信众可前来上香、祈福,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六月十九(观音成道)、九月十九(观音出家)举办法会,吸引周边信众参加。寺庙周边种植松柏、银杏,环境清幽,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居民休闲散步的地方。

(二)兰岭乡基督教堂:乡村基督教活动点

兰岭乡基督教堂位于兰岭乡兰岭村,始建于2001年,由当地基督教信众自发修建,经政府宗教部门批准开放,是滴道区农村地区的基督教活动场所。

教堂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为单层砖木结构,外观简洁,屋顶为坡屋顶,墙面刷白色涂料,正门上方悬挂“兰岭乡基督教堂”牌匾。教堂内部设礼拜堂、牧师办公室、接待室,礼拜堂可容纳约180人,室内摆有长椅,前方设讲台,墙上悬挂十字架。

教堂每周日举办礼拜活动,内容包括唱诗、祈祷、讲经,逢圣诞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举办庆祝活动,信众合唱赞美诗、分享蛋糕,部分活动邀请周边村落信众参与。教堂还积极参与乡村公益,组织信众整治环境、慰问孤寡老人,融入乡村生活。

(三)滴道河镇道教活动点:民间道教场所

滴道河镇内有一处小型道教活动点,位于滴道河村东部山腰,始建于2005年,由当地道教信众筹资修建,经宗教部门备案开放,规模较小,主要供周边信众开展活动。

活动点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核心建筑为“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木雕神像,外饰彩绘,风格古朴。殿外设香炉、祈福牌位架,信众可上香、挂祈福牌。活动点日常由一位道教居士负责管理,除每日的日常供奉外,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辰)会举办小型法会,信众聚集诵经、祈福,规模多在50人以内,氛围庄重。活动点周边种植松树、柏树,环境安静,除信众活动外,也吸引部分游客前来参观,了解道教文化中的祈福传统与建筑风格。

六、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地域生活的鲜活表达

滴道区的民俗风情深深植根于工业生产与乡村农耕,既有矿区特有的生活习惯,也保留着东北传统的节庆文化;特色美食则以东北风味为基底,融入本地食材的新鲜与矿工饮食的实在,口味浓郁、分量充足,尽显地域生活气息。

(一)民俗风情:工业习俗与乡村传统的共生

1. 矿区特色习俗:安全文化与互助传统

在滴道区的老矿区,至今仍保留着与煤炭生产紧密相关的习俗。最具代表性的是“井口安全礼”——过去矿工下井前,家属会提前准备好装有热水的搪瓷缸、裹着咸菜的馒头,在井口列队等候,亲手将物品递到家人手中,轻声叮嘱“注意安全”;矿工之间则会互相拍打安全帽、检查矿灯,用拳头轻撞对方肩膀,寓意“互相照应,平安归来”。如今,煤矿安全条件大幅改善,这一习俗虽不再每日可见,但春节开工日、矿工退休等重要节点,仍有老矿工家属到井口送祝福,煤矿企业也会组织“安全宣誓”活动,延续对平安的重视。

“矿工互助”也是矿区传承已久的传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矿工家庭若遇婚丧嫁娶、家人生病,邻里会主动搭手——办喜事时,大家一起搭棚子、备饭菜;家人生病时,轮流帮忙照顾孩子、送饭;遇到经济困难,还会自发凑钱凑物。这种互助精神至今仍在矿区社区延续,老年活动室、志愿者服务队多由老矿工及家属牵头成立,定期为独居老人上门服务、组织社区清扫,成为矿区邻里关系的纽带。

2. 乡村传统习俗:农耕仪式与节庆热闹

滴道河镇、兰岭乡的农村地区,保留着东北传统的农耕习俗与节庆活动。每年春季播种前,村里经验最丰富的老农会牵头举办“开犁礼”——选一个晴朗日子,在农田旁摆上馒头、水果、白酒,老农手持犁铧翻开第一垄土,念诵“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愿,随后村民才开始播种,以此表达对土地的尊重。秋季丰收后,村民会开展“晒秋”,将玉米、大豆、南瓜晾晒在屋顶、庭院,金黄的作物堆成独特的乡村景观;同时举办“丰收宴”,各家端出拿手菜(如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聚集在村广场分享,畅谈丰收喜悦。

节庆方面,乡村的传统氛围尤为浓厚。春节时,村民提前贴春联、挂红灯笼,腊月三十全家围坐吃年夜饭,大年初一清晨穿新衣挨家拜年,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回赠压岁钱;元宵节会组织“扭秧歌”队伍,村民穿红绸衣、绿绸裤,踩着鼓点扭秧歌,队伍中穿插“跑旱船”“踩高跷”“舞龙舞狮”,村广场还会搭建冰灯展,吸引周边村民观赏;端午节时,村民早早到田间采艾蒿挂在门前,用彩线编“五彩绳”系在孩子手腕,包粽子、煮鸡蛋,传承传统习俗。

3. 少数民族习俗:朝鲜族的文化保留

滴道河镇王家村的朝鲜族村民,保留了部分本民族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朝鲜族家庭会制作“打糕”——将蒸熟的糯米放入石臼,由家人轮流用木槌捶打至软糯有弹性,切成小块后蘸白糖、黄豆粉或蜂蜜食用,寓意“家庭团圆”。农历八月十五(秋夕节),村民会准备“松饼”(糯米粉做皮,包豆沙、芝麻馅,外压花纹),摆上水果祭祀祖先,全家团聚赏月,老人还会给晚辈讲述家族历史。此外,朝鲜族歌舞文化也在村里传承,闲暇时村民聚集在村文化室,跳长鼓舞、唱《阿里郎》,部分老人还会教年轻人朝鲜族语言和刺绣,努力保留民族文化。

(二)特色美食:本地食材与风味的结合

1. 滴道矿工大骨汤

矿工大骨汤是滴道区的标志性美食,源于矿工重体力劳动后的饮食需求。制作时选用新鲜猪筒骨,浸泡2小时去除血水,冷水下锅煮沸撇去浮沫,加入姜片、葱段、八角、桂皮,小火慢炖3小时至骨头软烂、汤汁乳白。食用时,碗中放入大骨,搭配土豆、玉米、萝卜块,舀入滚烫骨汤,撒葱花、香菜,可依口味加盐、胡椒粉或辣椒油。这道汤肉质鲜嫩、汤汁浓郁,既能补充能量,又能驱寒暖身,过去是矿工下井归来的“标配”,如今成为大小餐馆的招牌菜,深受本地人与游客喜爱。

2. 兰岭山野菜炒肉

兰岭乡山林茂密,盛产蕨菜、婆婆丁、刺老芽、柳蒿芽等山野菜,山野菜炒肉成为当地特色农家菜。制作时,新鲜山野菜洗净(蕨菜、刺老芽需开水焯烫去苦涩),切段后与五花肉丝一同入锅翻炒,加生抽、料酒、盐、蒜末调味,炒至野菜变软、肉丝熟透即可。不同山野菜口感各异——蕨菜爽口、刺老芽清香微苦、柳蒿芽带草本香气,搭配五花肉的油脂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春季是吃山野菜的最佳时节,兰岭乡的农家院几乎都能吃到这道菜。

3. 滴道河炖杂鱼

滴道河穿境而过,盛产鲫鱼、柳根鱼、泥鳅鱼等淡水鱼,炖杂鱼成为当地经典美食。制作时,杂鱼处理干净(保留鱼鳞和鱼籽增鲜),热锅凉油,放姜片、葱段、干辣椒爆香,放入杂鱼煎至两面微黄,加生抽、料酒、醋、少许白糖调味,倒入热水没过鱼身,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至汤汁浓稠,撒葱花、香菜即可。这道菜鱼肉鲜嫩,汤汁浓郁,可搭配玉米饼子或米饭,用汤汁泡饭风味更佳,是滴道人家待客的常用菜。

4. 粘耗子

粘耗子是滴道区冬季的传统美食,也是东北农村的特色主食。制作时,用大黄米面或糯米面加温水揉成柔软面团,醒发1小时后分成小剂子;馅料多为豆沙馅(红豆煮熟压泥,加白糖、少许黄油拌匀)或酸菜肉馅(酸菜切碎挤干,与猪肉末、姜末、葱花、盐、酱油拌匀)。取剂子擀成薄皮,包入馅料捏成月牙形,底部垫苏子叶(防粘连),放入蒸锅蒸熟即可。粘耗子外皮软糯,馅料香甜或咸香,苏子叶增添清香,冬季时滴道人家会大量制作冷冻保存,作为早餐或加餐,暖身又顶饿。

5. 炸三角

炸三角是滴道区的传统小吃,多见于早餐摊或小吃店。制作时,面粉加温水揉成面团,醒发后擀成薄饼,切成三角形,每个三角饼皮中包入韭菜鸡蛋馅或白菜猪肉馅,捏紧封口,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这道小吃外皮酥脆、内馅鲜香,搭配豆浆或豆腐脑食用,是滴道人喜爱的早餐选择。

七、旅游指南攻略:实用信息与行程规划

(一)交通指南

滴道区交通便利,对外通过公路、铁路连接鸡西市区及周边,对内乡镇间以公路为主,出行方式灵活。

- 外部交通:

- 公路:鹤大高速(G11)、鸡滴公路(S206)穿境而过,从鸡西市区自驾至滴道区,沿鸡滴公路行驶约18公里,车程25分钟;也可在鸡西市客运总站乘坐前往滴道区的班车,每10-15分钟一班,车程35分钟。

- 铁路:城鸡铁路(下城子至鸡西)经过滴道区,设有滴道站(位于东兴街道附近),有往返鸡西市区、密山市、林口县的普通列车,车程20-40分钟,票价3-5元,适合经济出行。

- 内部交通:

- 城区内:城区面积较小,主要街道(东兴街、矿里街、中心街)可步行或骑行;也可乘坐三轮车(俗称“蹦蹦车”),短途票价2-5元,或乘坐城区公交(1路、2路),连接东兴街道、矿里街道主要站点,票价1元。

- 乡镇间:前往滴道河镇、兰岭乡,可在滴道区客运站乘坐乡村班车——滴道河镇方向每20分钟一班,车程20分钟,票价3元;兰岭乡方向每30分钟一班,车程35分钟,票价5元;若前往兰岭山森林公园、大同沟水库,建议自驾或包车,车程更灵活,可随时停车观景,包车费用约100-150元\/天。

(二)住宿建议

滴道区的住宿以经济型酒店、宾馆和乡村农家院为主,覆盖城区与乡镇旅游景点周边,设施完善,满足不同需求。

- 城区住宿:推荐东兴街道附近的酒店(如滴道宾馆、东兴招待所),靠近滴道煤矿工业遗址公园、滴道观音寺、商业步行街,步行可达,方便游览和购物。部分酒店提供东北传统早餐(粥、馒头、咸菜、茶叶蛋、油条),性价比高。

- 乡村住宿:若计划在滴道河镇、兰岭乡深度游览,可选择乡村农家院,如兰岭山森林公园附近的兰岭农家院、大同沟水库周边的水库民宿。农家院住宿环境朴素,可体验农村生活,还能品尝农家自制美食(如矿工大骨汤、山野菜炒肉、粘耗子),适合喜欢乡村氛围的游客。

(三)行程建议

根据滴道区旅游资源分布,建议安排2-3天行程,兼顾景点游览与民俗体验。

- 2天1夜行程(紧凑版):

- 第一天:工业历史与城区文化

- 上午:从鸡西市区出发,前往滴道煤矿工业遗址公园,参观老矿井遗址、蒸汽机车陈列区、煤炭工业展览馆,了解滴道煤矿历史,建议游览2.5小时。

- 中午:在矿里街道附近餐馆品尝矿工大骨汤、炸三角,体验矿工美食。

- 下午:前往滴道观音寺,参观寺庙建筑;之后到滴道公园散步,俯瞰城区;傍晚逛东兴商业街,购买山野菜干、粘耗子等特产。

- 晚上:住宿城区酒店,若逢节庆,可到中心广场观看文艺演出或扭秧歌。

- 第二天:自然生态与乡村体验

- 上午:自驾或乘班车前往兰岭乡,游览兰岭山森林公园(选择“主峰环线”徒步),建议2小时;之后前往大同沟水库,环湖徒步或泛舟,建议1.5小时。

- 中午:在兰岭乡农家院品尝山野菜炒肉、滴道河炖杂鱼。

- 下午:参观兰岭乡基督教堂(若开放),之后返程。

- 3天2夜行程(深度版):

- 第一天:同2天行程第一天,晚上增加“矿区夜景”体验,前往矿里街道老矿区,观赏灯光下的矿井、蒸汽机车。

- 第二天:同2天行程第二天,晚上住宿兰岭乡农家院,体验农村夜晚,若季节合适,参与“包粘耗子”“摘山野菜”活动。

- 第三天:红色文化与乡村风情

- 上午:前往抗联兰岭山密营遗址,参观地窨子、战壕,了解抗联历史,建议1.5小时;之后到滴道河镇王家村,体验朝鲜族打糕制作(需提前沟通)。

- 中午:在滴道河镇乡村餐馆品尝粘耗子、东北大炖菜。

- 下午:秋季可到团山子村生态果园采摘水果,之后返回鸡西市区。

(四)注意事项

- 季节出行建议:

- 春季(4-5月):气温回升,山野菜生长,适合踏青、徒步,但早晚温差大(可达10c以上),需带薄外套;春季多风,做好防风准备。

- 夏季(6-8月):气候凉爽(平均20-25c),是游览兰岭山、大同沟水库的最佳季节,可徒步、泛舟、露营,但需防晒、防蚊虫,携带防晒霜、驱蚊液。

- 秋季(9-10月):山林色彩丰富,适合摄影,也是采摘水果、蘑菇的季节,但山区早晚气温低,需带厚外套。

- 冬季(11-次年3月):气温低(最低-28c以下),工业遗址覆雪呈独特雪景,水库可冰钓、滑冰,但需穿戴羽绒服、雪地靴、帽子、手套等全套保暖装备,防止冻伤。

- 其他注意事项:

- 参观滴道煤矿工业遗址公园时,部分遗迹(如老矿井、蒸汽机车)需工作人员引导进入,勿擅自攀爬设备;展览馆内禁止拍照区域需遵守规定。

- 前往抗联兰岭山密营遗址,路况较差(部分为土路),需穿舒适徒步鞋,携带水和零食;尊重历史遗迹,不破坏、丢弃垃圾,不触摸文物。

- 体验农家院时,提前沟通饮食、住宿需求,尊重当地习俗,保持环境整洁;采摘山野菜、水果需在农户指导下进行,不采摘未成熟或受保护植物。

- 购买特产时,选择正规商店或农户自产产品,确保品质;东北特产分量大,按需购买,避免浪费。

滴道区没有名山大川的壮阔,却以工业历史的厚重、乡村风情的淳朴、自然生态的宁静,构成独特的地域气质。无论是触摸滴道煤矿工业遗址的老设备,感受矿工精神的传承;还是漫步兰岭山的林间步道,呼吸天然氧吧的清新;亦或坐在农家院,品尝一碗热乎的矿工大骨汤,都能让人深入体会这座城区的故事。对于偏爱小众旅行、注重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游客而言,滴道区无疑是一处值得放慢脚步、细细探索的目的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重生之冷面王爷的娇俏王妃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转乾坤之凡缘世北明不南渡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医武狂兵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绿茵三十六计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慕林火影开局夺舍了白莲神王令重生之小小玩家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星际:最强机甲师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
经典收藏高维寻道者谁动了我的老婆小漂亮npc美貌值爆表游戏降临我有一座新手村极爆机甲神复仇对象是京都美少女我在仙侠手游广结良缘无限圣道航海求生:我的船是一座岛女主大佬在生存游戏里嗨炸了!打职业的我绝不加班啊少前:指挥官的工作日常我的世界回忆传红警之制霸银河掌上娇娇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三国杀:吾虽年迈,万军取首娄卿卿容淮的小说免费阅读Nage新世界王虎JB谁啊!我是3MZ第五人格:对囚上隐
最近更新斗罗:转投武魂殿后,我内卷成神普攻斩杀,我全点攻速你不炸了?穿越古代成了女帝亮剑:开局手搓飞雷炮,老李乐疯了!火影:我纲手之夫,统战木叶原神:他太温柔了带着外挂,她在万族战场杀疯了综影视:一见钟情再见倾心鸣潮:从黑海岸开始攻略首席指挥官的自我修养嬿婉传:本宫踩碎凤冠登帝位我也不想沦陷啊,可她男装太帅啦斗破:焚穹九幽高达08MS小队同人:托璞重生我的师座林译饼干人王国:我也可以是个反派名侦探柯南之宿命共鸣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港片太子:女厕藏枪认错人山海经中山的故事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学海无涯乐作舟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txt下载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