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南岳清水湾

首页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逆天下北月篇佣兵1929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锦衣夜行老子是最强皇帝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醉枕江山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藏国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南岳清水湾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全文阅读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txt下载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章 枫香溪会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1934年的贵州,连绵的武陵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苍翠的山峦间弥漫着潮湿的雾气。蜿蜒的山道上,红三军战士们背着磨得发亮的步枪,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军装,在荆棘丛生的小径上艰难跋涉。彼时的中国革命正处于至暗时刻,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阴霾尚未散去,红三军被迫离开湘鄂西根据地,在黔东的崇山峻岭中寻找新的生机。就在这片看似沉寂的土地上,一场改变红军命运的重要会议——枫香溪会议,正悄然酝酿。

一、隐秘召开的转折会议

枫香溪小镇深藏在群山环抱之中,狭窄的青石板街道仅能容两人并肩通过,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沿着山势错落分布。司令部设在小镇深处一座略显破败的木楼里,斑驳的木门和褪色的窗棂,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1934年6月的一个清晨,潮湿的空气里还带着露水的寒意,夏曦、贺龙、关向应三位重要领导人在此秘密召开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会议。

当时的红三军建制残缺,政治部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整个政治部仅有四名年轻干事协助工作,他们白天要跟随部队转移,夜晚蜷缩在油灯下整理文件,困了就用凉水冲把脸。夏曦作为中央党代表,承担着决策重任,却因之前执行“左”倾路线备受争议。黄新远作为政治部秘书,每日穿梭在简陋的办公室与部队驻地之间,传递着重要文件;而我作为军事秘书,负责收集情报、绘制地图,见证着那段艰难岁月。如今,黄新远已退休定居长沙,每当他回忆起司令部里昏暗的油灯、斑驳的墙壁,以及夏曦紧锁的眉头,眼中依然会泛起泪光。

二、革命火种的培育

部队驻扎枫香溪期间,这里成了红色革命的摇篮。小镇四周的山峦既是天然屏障,也限制了物资流通。战士们只能住在老乡的谷仓里,睡在稻草堆上,吃着掺着野菜的糙米饭。但艰苦的环境并未磨灭大家的斗志,反而催生了新的希望——干部大队在此成立。

干部大队的训练场地就在小镇外的一片空地上,那里原本是村民晒谷的场所,如今成了战士们学习的课堂。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学员们已经整齐列队。训练课程紧张而充实,既有《步兵操典》的理论讲解,也有实弹射击、战术演练;既有政治理论学习,也有群众工作方法讨论。杨秀山当时只是个年轻战士,却展现出过人的领悟力。他在训练中总是第一个到达场地,最后一个离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学习心得。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七师担任宣传队长,后来一步步成长为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

干部大队毕业典礼的那天,小镇热闹非凡。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挂着用红布书写的“干部大队毕业典礼”横幅。夏曦、关向应亲自到场,为学员们颁发毕业证书。这些毕业生如同火种,被撒向各个部队,他们教战士们读书识字、宣讲革命道理,让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制度革新与力量重塑

枫香溪会议之后,红三军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变革。在部队制度建设上,重新恢复了连有指导员、团有政治委员、师有宣传队的传统。七师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展开制度落实工作。我担任七师师委书记,肩上的担子陡然加重。白天,我要深入连队了解战士们的思想动态;夜晚,与各团政委商讨工作方案,常常忙到深夜。

杨秀山带领的宣传队成了七师的“文艺轻骑兵”。他们自编自演话剧《穷人的出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露地主剥削的本质;创作歌曲《跟着红军闹革命》,在田间地头传唱。樊哲详带领的另一支宣传队,则擅长绘制宣传画,他们用石灰水在墙壁上画出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场景,引得老乡们驻足观看。这些制度的恢复,让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战士们的士气高涨,战斗力显着提升。

四、迷雾中的决策与争议

关于枫香溪会议的具体内容,对我来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由于严格的参会制度,只有夏曦、贺龙、关向应三位分局委员能够进入会场。会议期间,司令部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异常紧张。卢冬生作为七师师长,只能在门外焦急等待会议结果,他曾向我感慨:“真希望能进去为部队说说话。”

后来听闻,会议讨论了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党组织活动等重要议题。但夏曦在会上的态度引发诸多争议,他虽支持建立根据地,却仍坚持一些“左”倾观点。会后,部队在执行决议时出现分歧,这也为后来南腰界会议埋下伏笔。

那段时间,文件的起草与传递成了大难题。樊详学常常熬夜撰写文件,他的桌子上堆满了泛黄的纸张,煤油灯的黑烟把墙壁都熏黑了。谭友林负责印刷,他用简陋的油印机,一张一张地印制文件,手指被油墨染得漆黑。这些珍贵的文件,承载着部队的决策与希望,通过交通员秘密传递到各个部队。

五、黔东大地上的红色浪潮

红三军的足迹踏遍黔东大地。在沿河,战士们帮助老乡收割庄稼,与他们同吃同住,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德江,宣传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贫苦农民第一次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含着泪说:“红军是我们的大恩人!”在印江、江口、松桃,以及与贵州相邻的酉阳、秀山,部队收编“神兵”、建立地方武装。那些曾经占山为王的“神兵”,在红军的教育下,明白了革命的意义,纷纷加入红军队伍。

九师师部驻扎的祠堂,成了指挥作战的核心枢纽。祠堂的梁柱上挂着军事地图,八仙桌上堆满了情报资料。深夜,油灯下,指挥员们围坐在一起,分析敌情、制定作战计划。祠堂外,战士们警惕地站岗放哨,月光洒在他们的钢枪上,闪烁着清冷的光芒。

六、争议与希望并存的岁月

1934年8、9月间,南腰界会议的召开,让部队内部的矛盾彻底爆发。会议现场气氛剑拔弩张,团政委、师宣传队长等二十余人参加会议。贺龙拍着桌子,声音洪亮:“再这样下去,部队就要散了!”夏曦却固执己见,涨红着脸争辩,会议多次陷入僵局。尽管这次会议未能彻底解决问题,但它如同一声惊雷,让大家意识到必须团结起来,才能走出困境。

中央五中全会决议的传递过程充满惊险。那位勇敢的交通员将决议用黑墨水写在白衬衫上,扮成商人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他曾遭遇土匪抢劫,衬衫被撕破,却死死护住写有决议的衣角;在关卡被敌人盘查时,他机智应对,最终将珍贵的文件送到部队手中。友生同志负责接收文件,他小心翼翼地将字迹拓印下来,连夜呈报给上级。这份决议,为部队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黔东的日子里,部队严格执行编制规定。在沿河的一次战斗中,敌人突然袭击,一位年轻的排长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他倒下的瞬间,手中还紧握着步枪,眼睛望向部队转移的方向。这场战斗虽然激烈,但因编制限制,部队指挥有序,最终成功突围。战士们掩埋好战友的遗体,擦干眼泪,继续踏上征程。

如今,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枫香溪的青石板路依然蜿蜒,祠堂的飞檐依然翘立。那场会议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黔东革命的道路。红三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和信念奋勇前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太吾传人响当当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一不小心赖上你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上门女婿叶辰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字符的游戏陆太太复婚吧虚竹传人的足球之旅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原界主宰之混沌骑士仗剑高歌网游:神级刺客,我即是暗影!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捡个飞碟送外卖北明不南渡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龙王婿
经典收藏秦时之七剑传人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田园大唐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晋风明末好国舅凰啼山河超神狂兵三国懒人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穿越水浒收好汉圣雄之名大唐最强路人甲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大唐好相公时空手环:代号025特种兵之至尊高手北宋大法官
最近更新大明锦官梦清宫秘史十二章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带着基地闯三国穿越古代异界争霸史上最强县令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我在北宋教数学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巨宋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南岳清水湾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txt下载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最新章节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