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首页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盛唐华章穿越占座山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乌龙召唤:冷情妈咪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国士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1章 乾隆第六次南巡(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隆第六次南巡,视察水务、检查河堤所占用的时间,约莫占据了总时长的一半。

而剩余的时间,他则用于了解民情、整饬吏治,甚至还会微服私访。

世人皆说乾隆是个败家皇帝,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把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攒下的家底都“霍霍”完了。

不过乾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事后他对臣子们自我反省:朕深感这六次南巡,其作用远不及祖父康熙。

“……”

康熙六下江南,奇闻异事鲜有耳闻,乾隆则不同了,他的那些酒桌上的谈资数不胜数。

当乾隆第六次南巡抵达杭州时,江南民间流传着一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据说,乾隆微服私访之际,在杭州灵隐寺邂逅了一位老和尚。

老和尚手指西湖山水,向乾隆发问:“陛下巡游天下,可知晓这西湖山水究竟是谁家天下?”

乾隆皇帝微微一笑,然后从容答道:“这西湖山水,虽是天地造化之功,但千百年来,

是百姓的辛勤劳作让它更加美丽,是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赋予它的灵魂。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这湖山水,既是天地所赐,更是天下百姓共同呵护的瑰宝。

朕作为一国之君,只是代为守护这片山河,让它得以长存,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共享这大好河山之美。”

老和尚一听双手合十,“吾皇果然有天地之胸怀,实乃百姓之福也。

既然山水有百姓保护,吾皇无需千里奔波。”

乾隆听罢陷入沉思,脑海里全是沿途脸色憔悴的百姓,他们不得不高呼皇上万岁,乾隆心中隐隐作痛。

与老和尚作别,乾隆回到行宫后,挥笔写下“南巡者,非乐游也,实自流放耳”的御笔之句。

这则传说,与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不谋而合,即乾隆不孝敬生身父母,故此流放寻找生父生母。

民间传说乾隆是海宁陈氏之子,乾隆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陈家花园,

说他南巡是寻觅亲生父母。还说所谓“效法圣祖”,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当然了,从历史史料来看,乾隆是陈世倌的儿子没有依据。

也许是良心发现。乾隆在最后南巡途中,不断自我反思。

彼时,他在御舟之上,翻阅康熙朝的《河工图说》,只见祖父手绘的黄河堤坝草图旁,批注着“朕亲测水深七尺五寸”等文字。

乾隆读罢,不禁心生惭意,眼神黯淡,双手将祖父的“巡视河工图”轻轻放置龙案上。

心中自责:“朕六次南巡,何曾如圣祖般俯身蹲地,亲自测量水的深度?”

祖父的所作所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乾隆的自惭形秽。

乾隆对自己南巡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判。

据《清高宗御制诗》所记,此次南巡期间,乾隆共创作了 207 首诗,其中有 37 首提及“劳民”“自省”等内容。

例如,他在镇江金山寺题诗:“物力已伤休更咏,龙艘万斛引悲辛”。

此句中“物力已伤休更咏”,意思是不应再对这类巡游之事大唱赞歌了,

表达了乾隆意识到六次南巡,耗费了国家大量人力财力,致使国家元气大伤。

“龙艘万斛引悲辛”则是感慨那承载帝王的万艘龙舟,所牵引的皆是百姓的悲苦与辛酸。

此时,盛世的宏大排场虽仍历历在目,可衰落的种种迹象已然悄然显现。

“……”

南巡船队继续南下,翌日,天空雨雾蒙蒙,乾隆闲来无事,执意要前往龙井胡公庙巡游。

龙井胡公庙坐落于今杭州市西湖区狮峰山下,乃是祭祀北宋兵部侍郎胡则的庙宇。

胡则是大宋清官,爱民如子。

乾隆欲前往瞻仰胡则的画像,随后在这蒙蒙细雨中游览一番,自有一种别样的情趣。

刘墉紧随皇上身旁,撑着明黄罗伞,行走在青石板路上,脚步声啪嗒作响。

刚至庙前,便见几个茶农正围着竹筐满面愁容。

原来,筐里的春茶被雨水打湿了,而贡茶的期限眼看就要错过。

听闻皇上驾到,主持方丈赶忙迎上前,双手合十说道:“皇上,这是胡公庙前的十八株御茶树,今春头茬本应今早送进京……”

原来,庙里雇了这些茶农前来采茶,奈何遭遇雨天,茶叶都被打湿了。

这些茶农满心内疚,犹如做错事的孩子,一个个低着头。

乾隆凝视着茶农手中沾着茶渍的粗布帕子,忽然展颜一笑:

“朕瞧着这湿茶反倒更显鲜灵,又何必非得晒干呢?”说着,他弯腰捏起一撮茶叶,指尖染上一抹翠绿。

此刻,他忽然想起前几次南巡时,地方官总是将最好的茶叶积攒起来,等他到来尝鲜。

如此一来,说不定错过了茶叶最佳的炒制时辰。

“来,取锅!”乾隆指着庙前石灶,竟要亲自炒茶。

茶农们听闻,皆惊愕得不知所措,“扑通”跪下磕头道:“皇上金身玉体,哪有亲自掌勺炒茶的道理?”

“无妨。你们暂且歇息一会。马上就炒好。”乾隆来江南几次,已经看会了炒茶。

圣命难违,众人只好递上铁锅。

只见乾隆宽袖一挽,学着老茶农的模样往锅里翻炒。

然而,他的手刚碰到热锅,便“嘶”地一声迅速缩回——茶农们常年炒茶,手掌早已磨出厚厚的茧子,

而乾隆养尊处优,他的手又怎能经受得住这般滚烫?

随从见状,刚欲上前帮忙,乾隆却摆摆手,换了另一只手继续翻炒。

炒到半干之时,他忽然停手,问道:“朕这手艺,怕是要把御茶炒坏了吧?”

乾隆看到茶色黑乎乎的,没那种翠绿精气神,已猜到了七八分。

茶农们哪敢接话,只听他慢悠悠地说道:“既然朕动了手,就当朕品了此茶,这些茶就别送京城了,

留在庙里给百姓和香客尝尝吧,也算朕沾沾龙井的灵气。”

方丈躬身施礼,“多谢皇上赐福,老衲定会把皇恩雨露遍撒佛门圣地。”

谁知乾隆转身刚离去,一直陪伴乾隆左右的浙江巡抚,悄悄将那锅茶收了起来——毕竟是皇帝亲手炒制的茶,即便有些焦糊,那也是稀世珍宝!

后来,这锅茶被供奉在巡抚衙门,成了“御炒龙井”的噱头,引得富商们竞相出天价竞拍。

乾隆大概未曾料到,自己一时兴起想要“体察民情”的举动,最终却沦为地方官捞钱的由头。

“……”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乾隆望着西湖上的画舫,又忆起前几次南巡时,官员们为了讨他欢心,竟将断桥修建成了“锦桥”的场面,

彼时满湖都漂浮着花灯,夜色中犹如天上的繁星,场景奢靡至极。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尚未写完的诗稿,上面刚题了句“民瘼(疾苦)常萦心”,

然而这一刻,他脚下所踩着的,分明是百姓用汗水和辛劳铺就的巡游之路。

五月的运河,水位逐渐降低,船队返程时,需征调民夫拉纤,否则船只很容易搁浅。

不用乾隆操心,地方官早就征好了纤夫。

乾隆在船舱中,听见岸上民夫拉纤的号子声嘶哑干裂,他忍不住掀起窗帘,只见纤夫们赤着双脚,

踩在碎石之上,脚踝处被芦苇割得鲜血淋漓。

见此情景,乾隆心中大为触动,突然下令停船,并将自己的御膳分发给纤夫。

此时,一个少年纤夫,显然是跟着父亲来的。他啃着白米饭,竟泪流满面地说道:

“我从出生就没吃过这么好的饭。家中如今只剩糠麸度日了。”

经历此事后,乾隆在南巡笔记中写下了极为痛切的话语:朕每至一处,官员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行宫,

百姓必定进献美食,看似君民同乐,实则是在剥削百姓的脂膏。

昔日圣祖南巡,纤夫皆能获取雇佣报酬,如今却强行拉来民夫,且分文不给——朕之过错,比那河患更为严重!”

回京后,乾隆下旨减免江南地区积欠的钱粮共计 280 万石,

然而他却并未停止修建圆明园的“盛世”景区。

当帝王的反思与享乐主义冲突斗争时,历史已然悄然翻开了新的篇章。

“……”

这场持续了四个月之久的南巡,最终以“非常圆满”的乐章落下了帷幕。

但是,民间流传的诸如“拆明陵楠木”、“瘦西湖落水”等传说,却远比官方史书,更为生动鲜活地记录了这段历史。

当龙船在江南的烟雨中缓缓远去,那个曾自诩为“十全老人”的帝王,或许在某一瞬间,已然瞥见了盛世华服之下,裹藏着的破棉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医武狂兵逝者敲门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明星前女友报复我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三国之袁术家臣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从遇见云韵开始灵气复苏我家的厕所通异界员工比老板还有钱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侧妃每天都想逃跑武炼巅峰绝代武神陆太太复婚吧综漫空间只有我知道剧情一不小心赖上你
经典收藏冷王的金牌宠妃制霸大宋之奸臣传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之飞将再世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NBA万界主教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凰啼山河日月余晖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龙飞凤儛我保驾超神狂兵北宋大法官我爹是奸臣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春风玉露大明最后一个大帝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新闯王
最近更新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英烈传奇高门庶子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水浒之往事随风穿越之原始之路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冰临谷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寒门状元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大乾风云起苍穹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