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首页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大明:史上最狠暴君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大明第一吏天下长宁宋医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全文阅读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txt下载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3章 纸上立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夜色如墨,成都西园别院幽静无声。

竹影摇窗,烛火微动,映得厅中二人轮廓分明。

陈子元立于门侧,亲自执壶斟茶,动作恭敬如弟子侍师。

蔡旭坤须发皆白,衣衫简朴,袖口磨出毛边,脚上一双旧履沾着风尘。

他坐在主位,神情冷峻,目光如古井无波。

自踏入此院,他未发一言。

“先生远道而来,未曾迎于城外,是子元失礼。”陈子元放下茶盏,退后半步,长揖及地。

蔡旭坤眉头微皱:“谋士不必多礼。我已归隐十载,不问政事。你遣密使三请,又设此别院相待,究竟所为何事?”

陈子元不答,只从案下取出一册泛黄手稿,封面字迹斑驳,依稀可见《民算正义论》五字。

他双手奉上:“此书成于建安七年,着者凉州学正蔡公旭坤。当年仅刻三本,尽毁于战火。苏文谦在幽州乡间收得残卷,跋涉千里送至成都——今日,终得归主。”

蔡旭坤浑身一震,伸手欲接,指尖却在半空颤抖。

他接过书卷,轻轻翻开第一页,墨迹熟悉得令人心痛。

那是他亲笔所书:“赋出于民,账归于信。税非君令,乃天下之约。”

他的眼眶骤然湿润。

“这书……我儿曾帮我誊录……”声音沙哑,几不成句,“他因拒缴虚税,被郡吏活活杖死在衙前。我烧了所有书稿,发誓此生不再言‘账’字。可这残卷……竟还存于世?”

烛光下,老人的手抚过纸页,如同抚摸亡子的面庞。

良久,他缓缓闭目,一滴浊泪坠落,正落在“民信为本”四字之上。

陈子元低声说道:“天下将乱,非兵不足以安;然天下欲治,非账不足以立。先生着书立说,原为救民于苛政。今日,有人愿以命护账,有人愿以血书账,更有人千里传账、棺载凭证——只因他们相信,账不只是数字,是百姓活下去的凭证,是朝廷能否立信于民的试金石。”

他抬头,目光沉静而坚定:“我不求先生出仕为官,只求您执笔为这乱世,立一部真真正正的‘西部财政新制’。不依权术,不徇私门,只依实地之产、实录之账、实征之税。让边郡百姓,从此不必再怕一纸空文夺走口粮。”

蔡旭坤久久未语。

窗外风过竹林,沙沙作响,仿佛无数人在低声记账。

终于,他睁开眼,将书卷轻轻合上,抱于怀中。

“我不出山则已,出山便不再回头。”他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钉,“但你要答应我——此制一旦颁行,不得因一人之喜怒而废,不得因一时之利而改。它必须像山岳般立在那里,哪怕你我皆死,仍能镇住贪欲。”

“我誓之。”陈子元肃然起身,再度长揖,“以心守道,以身护法。”

七日后,上邽公算庭前人山人海。

崔业立于高台,身后是整整七十三箱账册,每一箱都贴有火漆封印,编号清晰。

他朗声道:“旧账已录,共计三万七千二百一十四笔,笔笔有据,户户可查!”

百姓爆发出震天欢呼,有人跪地叩首,有人抱头痛哭。

十年积怨,一朝得雪。

然而崔业抬手压下喧哗,语气陡然转厉:“但清算,不是终点——而是新世之始!”

全场寂静。

“自今日起,颁行‘三立令’!”他一字一顿,声震四野:

“一立《边民账权律》——凡我治下百姓,皆有权查阅官府收支明细,质疑不明款项,申诉不公征调!”

“二立常设公算所——每年春秋两季开庭,非战乱不得停歇。账不清,则税不征!”

“三立账吏轮训制——每县选派二人赴成都学习‘格算术’,三年为限,归则任账丞,违者问责!”

话音未落,黄琬之自人群后缓步而出,身披监察使黑袍,手持铜印令符。

她登台,当众验印,郑重加盖于三令文书之上。

“此令出自成都政署,如军令,如王法。违者,不论官职高低,皆以欺民、窃国论处。”

台下万众肃立,鸦雀无声。

有人喃喃重复:“账权……竟是我们的权?”

而在数百里外的陇西军营,赵弘独坐帐中,手中紧握那份“三立令”抄本。

亲兵入报:“金城急令,召你率部南下,剿灭公算所。”

“带多少人?”赵弘问。

“全营三千。”

他冷笑一声,将令书掷于案上:“三千人,去剿十万双眼睛?去杀那些拿着红票、等着还债的老弱妇孺?”

当夜,营中篝火未熄。

赵弘拔剑划地,火光照亮他坚毅面容:“自今日起,我部不听金城,只认公算所。粮从账出,命由民算。谁若再传虚令,我手中剑不认旧袍!”

百名老兵齐声应诺,声震旷野。

金城幕府,杜预端坐灯下,手中正握着一封密报。

良久,他忽然轻笑出声,眸光幽深如渊。

“赵弘倒了……倒得干净利落。”

他将密报置于灯焰之上,看着它缓缓化为灰烬。

“陈子元果然不在夺地,而在立规。”

窗外风起,吹动案上残图。

那七条南行小径,依旧如血脉般连接着西部大地。

杜预抬眼望向西南方向,嘴角微扬。

“好一个‘以账载道’……”杜预焚尽密报,火光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像一场无声的风暴在心底翻涌。

他缓缓起身,踱至帐中舆图前,指尖划过上邽、陇西、金城一线,最终停在那七条如脉络般南连成都的小径上。

“赵弘倒了……倒得干净利落。”他再度低语,唇角却扬起一丝近乎敬意的笑意,“不是被兵威所夺,是被一张纸、一本账,活活掀翻了军心。”

他唤来幕僚议事,声音沉稳如常:“今若强攻上邽,必激民变——彼以‘账权’立信,百姓手持红票如执刀刃,一呼百应,我军未至,民心已溃。若退守金城,闭门自保,则六郡豪强将疑我无能,争相倒戈,不出三月,孤城必陷。”

帐中众人默然。有人低声问:“主公之意,莫非要……仿而效之?”

杜预眸光微闪,缓缓点头:“陈子元以账载道,我便以道载权。设‘西盟账议堂’,邀六郡豪强共议财税,许以三年免税换兵卒五千,五城联防换盐铁专营之利。名义上与民共算,实则结盟固势。他立民账,我立豪账;他分权于民,我聚利于上。”

命令既下,金城快马四出,六郡震动。

豪绅大族闻风而动,纷纷遣使赴会,皆道:“陈子元许百姓查账,终究虚妄;杜公许我等免赋,实利在手,何去何从,不言自明。”

然无人知晓,蔡旭坤早年门下有两位弟子——程谦与陆衍,一为金城学官,一为账房典吏,皆因不满师门遭毁、仕途断绝而隐忍多年。

今见恩师所着《民算正义论》竟成新政之基,且陈子元亲执其志,二人痛悔前非,暗中遣人携密信南下成都,只言一句:“西盟账议堂,七日一聚,所议无一为民,尽是田界划分、私仓归属、役丁摊派。名为共算,实为分赃。”

此报抵成都时,陈子元正于竹室批阅秋税草案。

他展信细读,良久不语,忽而提笔,在纸背写下八字批语:“彼以账分利,我以账分权。”

翌日,黄琬之受命北上,随行非甲士千骑,而是三十辆辎重车——车载算具、账册、红票模板、铜印母版,更有百名经训导团亲训的年轻算吏。

每至一县,不入府衙,先立“宣账台”于市集中央。

黄琬之亲自主讲,命算吏展开《三立令》全文,逐条释义。

百姓围聚如堵,有人听罢泪下,有人惊疑不敢信。

一日抵武阳,一老农拄杖上前,颤抖着问:“姑娘,你说这《边民账权律》,真能让咱查官家的钱?管得住那些张口就加税的吏?”

黄琬之不语,只取一张红票,填入农户户籍编号,投入“溯源格”木匣。

片刻后,算盘轻响,一张回执自格中滑出,印有成都总库编号、本年该户实征粮额、减免记录及监察使签章。

她将回执递出,当众按上监察铜印:“能管住账,就能管住官。此印一落,若有虚征,你可持票直诉公算所,三级连责,不得推诿。”

老农跪地,捧票如奉圣旨,身后数百乡民随之伏地叩首,呼声震野:“活路有了!活路有了!”

消息如风北传,当杜预立于金城城头,遥望南方烟尘滚滚——那是宣账车队穿县过镇扬起的尘土,是百姓奔走相告激起的喧腾——他忽然感到手中权柄如沙,正悄然流失。

夜深人静,他独坐幕府,久久凝视案上“西盟账议堂”名录,忽唤亲信:“召魏续来。”

停顿片刻,又低声补了一句:

“崔业不死,公算所不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重生之冷面王爷的娇俏王妃惊,玄学大佬竟是鬼怪它祖宗浪迹在诸天世界乱世枭臣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陆太太复婚吧替身狂婿直踏青云之巅不从圣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两个人的聊天记录我在异次元修复地球灵气庶女当家日常慕林绝代武神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暴力军嫂有点甜
经典收藏三国之飞将再世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独治大明穿越水浒收好汉天下长安称皇超神狂兵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误入红楼,修仙人生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炮灰"攻"养成系统我在汉末当后浪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明末好国舅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大唐镇国公春风玉露回到大汉打天下
最近更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北宋第一狠人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道藏辑要明朝的名义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衣冠谋冢浴血山河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我才是猫大王啊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txt下载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最新章节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