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首页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七零,嫁个兵哥当军嫂快穿:小狐狸携崽追夫记替假千金下乡?搬空渣爹家嫁疯批盗墓:九门团宠是真郡主彩礼谈崩后,我转身嫁给豪门大佬我,赤犬大将,开局轰杀逃兵王穿越修仙:顾客我好像在哪见过你综影视从梦华录开始原神仙途抗战:鬼子太太不想丈夫丢工作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99章 汉纪四十五 孝桓皇帝上之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元嘉元年(公元151年,辛卯年)

春天,正月初一,大臣们都去给皇帝朝贺,大将军梁冀竟然带着剑就进了朝堂。尚书、蜀郡人张陵大声呵斥,让他出去,还命令羽林军和虎贲军把梁冀的剑夺了。梁冀吓得赶紧跪地谢罪,张陵根本不搭理他,马上就上奏弹劾梁冀,请求廷尉治他的罪。皇帝下诏,让梁冀用一年的俸禄来赎罪,这下百官都被震慑住了。河南尹梁不疑曾经举荐张陵为孝廉,他就对张陵说:“以前举荐你,现在看来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啊!”张陵说:“大人您不嫌弃我没本事,错爱提拔我,现在我是通过伸张国家法律来报答您的私人恩情呢!”梁不疑听了,一脸羞愧。

正月癸酉日,皇帝大赦天下,还改了年号。

梁不疑这人喜欢研究经书,也乐意结交士人,梁冀看他不顺眼,就把梁不疑调去当光禄勋,然后让自己十六岁的儿子梁胤做河南尹。梁胤长得那叫一个难看,连帽子和腰带都撑不起来,路上的人看见他没有不嘲笑的。梁不疑觉得兄弟之间有矛盾挺丢人的,就干脆让位回家,和弟弟梁蒙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梁冀不想让梁不疑和宾客们来往,就偷偷派人乔装打扮到梁不疑家门口,记录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刚上任,就去拜见梁不疑。梁冀就暗示有关部门上奏,说马融在郡里贪污腐败,又找了些别的事儿陷害田明,结果两人都被剃光头发、鞭打一顿,然后流放到朔方去了。马融自杀没成功,田明就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夏天四月己丑日,皇帝偷偷出宫,跑到河南尹梁胤的府上去了。当天,大风把树都拔起来了,大白天的天却黑得像晚上。尚书杨秉上奏章说:“我听说上天会通过灾异现象来警告世人。皇帝您身份尊贵,出入都应该有固定的规矩,出行要清道警戒,休息要在安静的地方。要是没有祭祀天地宗庙的大事,就不该轻易动用车驾。就连诸侯到大臣家里去,《春秋》都要记录下来以示警戒,更何况您穿着先王规定的礼服私自出宫游玩,扰乱了尊卑秩序,威严等级都乱套了,让侍卫守着空荡荡的皇宫,把玉玺交给宫女。要是突然发生什么意外变故,像任章那样的阴谋出现,那对上对不起先帝,对下后悔都来不及啊!”但皇帝根本不听他的。杨秉是杨震的儿子。

这时候,京城发生旱灾,任城和梁国闹饥荒,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司徒张歆被免职,朝廷任命光禄勋吴雄为司徒。

北匈奴的呼衔王进犯伊吾,打败了伊吾司马毛恺,还攻打伊吾的屯城。皇帝下诏让敦煌太守马达带兵去救援,等马达的军队到了蒲类海,呼衔王就带兵撤走了。

秋天七月,武陵的蛮人反叛。

冬天十月,司空胡广退休。

十一月辛巳日,京城发生地震。皇帝下诏让百官举荐品行独特的人。涿郡举荐了崔寔,崔寔到了公车署,却称病不参加对策,而是回去写了篇讨论世事的文章,叫《政论》。文章里说:“天下之所以治理不好,通常是因为君主在位太平日子过久了,风俗逐渐败坏却没察觉,政治慢慢衰败也不改正,习惯了混乱和危险,却浑然不知。有的君主沉迷于欲望,不操心国家大事;有的听不进劝谏,厌恶真话,轻信假话;有的在岔路口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被信任的大臣,只为保住俸禄,闭口不言;有的被疏远的大臣,因为地位低,说的话没人听。所以上面国家的法纪松弛,下面有智慧的人郁闷不得志。可悲啊!自从汉朝建立以来,已经三百五十多年了,政令松弛,上下懈怠,老百姓怨声载道,都盼着能有中兴的办法来拯救国家。拯救时世的办法,就在于修补漏洞、支撑倾斜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目的就是要让这个世道安稳下来。所以圣人掌权,会根据时代制定合适的制度,步骤方法各有不同,不会强迫人做他做不到的事,也不会不顾眼前紧急的情况,只追求听闻中的理想状态。就像孔子回答叶公时说要让远方的人来归附,回答鲁哀公时说要治理好百姓,回答齐景公时说要注重礼节,不是孔子的说法不一样,而是针对的问题和当时的紧急事务不同。一般人拘泥于旧的条文和过去的经验,不懂得变通,觉得听到的那些神奇伟大的办法才好,却忽视眼前实际情况,这种人怎么能和他们讨论国家大事呢!所以那些谈论政事的人,就算说的符合圣德,也常常被反驳否定。为什么呢?那些顽固的人不了解时代形势,只习惯自己看到的,不懂得成就大事的道理,更别说考虑事情的开端了,只会说一切照旧就行。那些所谓通达的人,有的爱慕虚名、嫉妒有才能的人,觉得计策不是自己出的很丢脸,就舞文弄墨、强词夺理来破坏别人的观点。少数人敌不过多数人,就被排挤抛弃了,就算稷、契这样的贤能之人还在世,也会被困住。这就是贤能智慧之人的言论常常郁闷不能伸张的原因啊。

“治理国家,如果君主不是品德极高的人,那政策严就能治理好,政策宽就会出乱子。怎么证明呢?就说最近的孝宣皇帝,他明白做君主的道理,清楚治理国家的方法,所以采用严刑峻法,吓破了奸人的胆子,让天下清平,国家治理得很安稳,成效比汉文帝还好。到了元帝即位,实行了很多宽松的政策,最终导致国家衰败,权力开始被夺走,他也成了给汉朝埋下祸根的君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政策的得失。以前孔子写《春秋》,称赞齐桓公、晋文公,感叹管仲的功劳,难道他不赞美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吗?其实是因为他明白要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来挽救弊病的道理。所以圣人能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而一般人却不懂得变通,以为远古结绳记事的办法,还能用来治理混乱的秦朝;以为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就能解除平城之围。像熊攀援、鸟伸展那样的养生方法,虽然能延年益寿,但治不了伤寒病;呼吸吐纳的方法,虽然能养生,但不是接骨的药膏。治理国家的方法就像调养身体,身体好的时候就保养,生病了就得治疗。刑罚就是治理乱世的药石,德教就是使国家兴盛太平的美食。用德教去除残暴,就好比用美食治病;用刑罚治理太平的国家,就好比用药石当饭吃。现在我们继承了百代帝王留下的弊病,又赶上了厄运,好几代以来,政策大多是宽容赦免,就像驾车的人松开了缰绳,马嚼子也没勒紧,四匹马横冲直撞,国家的道路危险倾斜,现在正要赶紧拉紧缰绳、固定车辕来挽救,哪还有时间讲究车上铃铛的节奏呢!以前汉文帝虽然废除了肉刑,但该斩右脚趾的人改为死刑,被鞭打的人也常常被打死。这说明汉文帝是用严厉的政策实现了国家太平,而不是靠宽松的政策。”崔寔是崔瑗的儿子。山阳人仲长统曾经看过这本书,感叹说:“凡是做君主的,都应该抄录一份,放在座位旁边。”

臣司马光说:汉朝的法律已经够严厉了,可崔寔还觉得宽松,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衰败时代的君主,大多软弱怯懦,那些平庸愚蠢的辅佐大臣,只知道无原则地宽容,所以有权有势又受宠的大臣犯了罪不被治罪,强横狡猾的百姓犯了法也不被惩罚;施加的仁爱恩惠,只看眼前;奸邪之人得志,国家的法纪却立不起来。所以崔寔的言论,是为了纠正一时的偏差,不是适用于百世的普遍道理。孔子说:“政策宽松,百姓就会懈怠,懈怠了就用严厉的政策来纠正;政策严厉,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受到伤害了就用宽松的政策。用宽松来调节严厉,用严厉来调节宽松,这样政治就能和谐。”这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啊。

闰月庚午日,任城节王刘崇去世,他没有儿子,封国就此废除。

朝廷任命太常黄琼为司空。

皇帝想褒奖尊崇梁冀,就让中朝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一起讨论给梁冀的礼遇。特进胡广、太常羊浦、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人都称赞梁冀的功勋和品德可以和周公相比,应该赐给他山川、土地、附庸。只有黄琼说:“梁冀之前因为迎亲的功劳,封邑增加到三千户,他儿子梁胤也得到了封赏。现在诸侯是以封邑户数为标准,不是以土地面积为限,梁冀可以和邓禹相比,总共享有四个县的食邑。”朝廷采纳了黄琼的建议。于是有关部门上奏:“梁冀上朝时可以不用小步快走,带着剑穿着鞋上殿,朝拜时司仪不用直呼他的名字,礼仪规格和萧何一样;把定陶、阳成剩下的户数都封给梁冀,凑成四个县,和邓禹一样;赏赐给他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上等住宅,和霍光一样,以此来突出他的特殊功勋。每次朝会,梁冀和三公座位分开。他十天进宫一次,处理尚书事务。把这些规定向天下宣布,作为万世的法则。”可梁冀还是觉得这些礼遇不够优厚,心里不高兴。

评论

元嘉元年的历史记载,集中展现了东汉中后期权力结构的畸形与士大夫群体的思想挣扎,梁冀的跋扈、皇权的孱弱与士人对时局的反思,共同构成了王朝衰落期的典型图景:

权力博弈的荒诞:跋扈者的嚣张与孤勇者的微光

梁冀带剑入朝堂的细节,堪称权力失控的缩影:作为辅政大臣,他竟突破“君臣仪轨”携带兵器入省,而尚书张陵的呵斥与弹劾,成为黑暗中的一丝亮色。这场冲突的结果极具讽刺性——梁冀仅“以一岁俸赎”,却让“百僚肃然”,既暴露了权贵特权的稳固,也反衬出张陵“申公宪报私恩”的难得。

梁冀对其弟梁不疑的打压,则揭示了权力集团的内耗本质:因不疑“好经书、喜待士”便夺其权,用十六岁“容貌甚陋”的儿子梁胤接任河南尹,甚至因马融、田明拜访不疑就将二人迫害至流放或死亡。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让权力彻底沦为排除异己的工具,连家族内部的基本理性都荡然无存。

而桓帝“微行幸梁胤府舍”的行为,更凸显了皇权的堕落:皇帝不顾“先王法服”的尊严,私访外戚府邸,面对杨秉“侍卫守空宫,玺绂委女妾”的警告仍“不纳”,说明此时的皇权已完全依附于外戚,连表面的“尊卑秩序”都懒得维持。

社会危机的深化:天灾人祸下的制度失灵

这一年的“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绝非单纯的自然灾荒,而是政治腐败的直接恶果:梁冀集团“拓林苑、掠财富”导致民力枯竭,地方官“贪聚无厌”加剧底层破产,当朝廷既无赈灾之力、又无体恤之心时,“人相食”便成了体制崩溃的残酷注脚。

北匈奴寇边、武陵蛮反的边患,则暴露了国防体系的废弛。敦煌太守马达救援伊吾的被动,侧面反映出中央资源被外戚挥霍后,边防力量的空虚——当权贵的“兔苑”与“第宅”耗费无数时,军队的粮饷、边疆的防御自然被搁置,内外危机的叠加,让王朝的统治根基摇摇欲坠。

思想的碰撞:崔寔《政论》与“宽严之辩”的时代回响

崔寔在《政论》中直击时弊的批判,成为东汉士人对“衰世”的深刻反思:

他指出“天下不治”的根源在于帝王“承平日久而不悟,政浸衰而不改”,官吏“括囊守禄”,士人“言以贱废”,精准勾勒出官僚体系的僵化与统治阶层的麻木。

其“严之则治,宽之则乱”的主张,看似与儒家“德治”传统相悖,实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回应:当“政多恩贷”导致“权幸有罪不坐,豪猾犯法不诛”时,强调“刑罚如药石”的严刑,本质是对制度公平的渴求。

司马光虽批评崔寔“矫一时之枉”,主张“宽猛相济”,但二者的分歧实则反映了衰世的困境——当“宽”已沦为纵容腐败的借口,“严”便成了士人眼中最后的救命稻草。

崔寔的思想共鸣者众多(如仲长统“宜写一通置之坐侧”的评价),说明“制度失效”已成为士大夫的共识,而这种共识的无法落地,更凸显了改革的绝望。

封赏闹剧:权力合法性的自我解构

朝廷商议梁冀礼遇时,胡广等人主张“比周公”,黄琼坚持“比邓禹”,最终梁冀因“所奏礼簿”而“不悦”,这场闹剧极具象征意义:

周公、邓禹的封赏基于开国或中兴之功,而梁冀的“勋德”不过是外戚专权的产物,用“比古圣贤”的方式粉饰,实则暴露了统治阶层对“合法性”的焦虑。

梁冀的“不悦”,则揭示了权力的贪婪无度——即便已获“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同萧何、霍光的待遇,仍不满足,这种永无止境的索取,最终只会加速其自身的崩塌。

从更深层看,这场争论中无人质疑“外戚专权”的合理性,仅纠结于“封赏规格”,说明士大夫群体已部分丧失了批判的根本立场,只能在既有框架内做有限抗争,这正是东汉衰落的核心病灶。

元嘉元年的历史,如同一面镜子:梁冀的嚣张、皇帝的昏聩、士人的挣扎,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当权力失去约束、制度沦为空壳、道德让位于私欲,即便有张陵、黄琼这样的孤勇者,有崔寔这样的清醒者,也难以挽救王朝的颓势。崔寔笔下“四牡横奔,皇路险倾”的比喻,不仅是对当时政局的描述,更预言了东汉最终覆灭的命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在异世界做普通人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坑爹萌宝已上线从遇见云韵开始灵气复苏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快穿精灵梦叶罗丽透视牛医慕林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我有修真界绿卡牧者密续绿茵三十六计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我家的厕所通异界陆太太复婚吧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逝者敲门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武炼巅峰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
经典收藏武道穷途以泪为证:校园那点事儿你想不爱上我都难洪荒:我袁洪一心求稳,人间清醒变成赛迦的我该何去何从?残障者,圣者!月华倾心斗罗:佛道双魂,我玩转诸天祁同伟:小艾表白,侯亮平疯了穿越七零,嫁个兵哥当军嫂农家小医妃一轮明月入冰湖四合院:精神病面前禽兽算个球隼甲大勺日记南宫轩与上官洛儿倾城之恋谁让你出生的!撩哄:清冷前夫失控吻我两只虫崽在垃圾星的日常生活相亲当天,和偏执首富领证了我靠踹了前男友惊爆热搜
最近更新国民影帝暗恋我一炁造化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惨死除夕夜,重生老太带弹幕杀疯了!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预见你的死亡搬空家产去随军,禁欲大佬痴宠我外室欺上门?我转身嫁给渣男他叔心情诗你巅峰时我退让,你衰老时我骑脸超能:我有一面复刻镜渣雌从良,五位美惨强兽夫爱惨了反派大佬暗恋我,弹幕替他表白啦!地狱使徒我在妖怪调查局上班摸鱼搬空家产,资本家小姐下乡嫁军官穿越兽世:七个兽夫缠上我恶毒后娘:靠美食养活一窝小反派快穿:宿主她只想做反派的老父亲一日不见兮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