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大家光是看着网上这些炽热的留言,就跟集体打了鸡血似的,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多年的耕耘终于要迎来第一次实质性的检验,梦想的蓝图正在一点点变为可视、可触的 reality;紧张的则是,越是临近内测,那种近乡情怯的忧虑感就越发浓重。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赶工,抓紧内测前最后的时间打磨细节、修复已知的bug,期待着第一轮内测结束后,能收到玩家们积极的、肯定的反馈。但同时,一种隐忧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万一呢?万一《还愿》大世界的初次亮相,评价就遭遇滑铁卢怎么办?万一玩家们觉得它辜负了单机版的荣光,或者无法适应这种类型的转变怎么办?这种对未知结果的恐惧,与高涨的期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高压又充满动力的工作室氛围。
沈时雨作为项目的美术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的角色和场景原画部分,其实到了临近测试的这个阶段,大规模的新增绘制工作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主要压力转移到了程序和策划那边进行最后的整合与调试。她本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调整节奏。
但置身于这样一种全员紧绷、同舟共济的环境里,她也实在放心不下,无法心安理得地准点下班。于是,她也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加班的大军。
既然主要的绘制任务完成了,她就主动给自己找活儿干。她开始着手绘制用于第一轮内测宣传倒计时的系列预告插图。
这次,这些充满福利性质的画稿,她没有选择发布在自己的个人社交账号上,而是统一交由工作室的官方账号发布,以“距离《还愿》大世界内测还有x天”为题,每天发布一张,进行为期三十天的倒计时预热。
这些倒计时画稿,沈时雨有意回归了最初设计第一版《还愿》单机游戏时,所使用的那个标志性风格,被一些核心老粉丝戏称为“黑暗萌”的独特画风。
画面主体往往是q版圆润、显得甚至有几分可爱的角色轮廓,但用色却大胆而沉郁,偏向暗黑系,线条在简洁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扭曲感,背景或细节处常常隐藏着令人细思极恐的、属于《还愿》世界的诡异元素。
这种极度反差融合形成的独特美感,正是当年《还愿》单机版一炮而红的重要视觉记忆点之一。
不过,由于《还愿》的核心玩家群体和关注沈时雨个人账号的粉丝有着高度的重合,加上部分老粉丝的眼睛实在是毒辣得很。
即便这些稿件是用工作室账号统一发布,并且没有任何署名,他们也能在图片加载出来的第一时间,就精准地识别出这熟悉的笔触和韵味。
【嘿嘿嘿,一看这味儿就知道是沈鱼太太的亲笔!这独特的黑暗萌风格,别人模仿不来!所以太太这是拿到了工作室的官方账号密码了?还是太太画完之后,直接交给运营小伙伴代为发布的呀?】
【啊?原来这不是工作室对外约的商稿吗?大家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是沈鱼太太的画啊?我也关注了沈鱼太太的微博,她近期的画风不是偏写实华丽的那种吗?跟这个完全不一样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画风真的好独特好可爱,又带着点诡异的美感,不知道约这种稿贵不贵,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好想也约一张哦!】
【楼上这位姐妹一定是最近才关注沈鱼太太的,对不对?作为从她只有几百个粉丝时就蹲在坑底的老粉,同时也是《还愿》从最初demo就开始玩的老玩家,我有必要科普一下!沈鱼太太最早期、最本源的风格就是这样的!
黑暗萌独树一帜!《还愿》的第一个单机版是个2d横版解谜游戏,那时候我记得没错的话,从主角到Npc,从场景到道具,甚至包括游戏图标和UI界面,整个游戏的美术几乎都是沈鱼太太一个人包办的!
我记得我当初就是因为被沈鱼太太画的游戏图标那种诡异又可爱的反差感吸引,才没忍住下载了最初那个只有几十mb的《还愿》demo,然后就一头栽进这个坑里,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了……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青春啊!】
【是的是的!没错!这就是沈鱼太太最初的本格风格!虽然太太这几年为了寻求突破和适应不同项目需求,尝试和转换过不少画风,每种风格都超级厉害、超级好看,但在我心里,始终对这套最初的黑暗萌风格有着最特殊的感情。
本来我还以为随着项目越做越大,沈鱼太太不会再回到这种略显青涩的风格了呢,没想到会在《还愿》大世界这么重要的项目内测倒计时里再次遇见!我真的是太感慨了,有种梦回最初的感觉,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太太的这个风格我印象可太深刻了!当年第一版《还愿》刚火起来的时候,游戏圈和同人圈都掀起过一阵模仿这种黑暗萌风格的热潮,有不少画手都尝试过类似的感觉。
但说实话,很少有人能真正画出沈鱼太太笔下那种既天真又诡异、既可爱又让人脊背发凉的独特韵味。形似容易,神韵难抓,这真的是独属于她的、无人能及的标志!】
沈时雨一条条翻看着评论区这些熟悉又陌生的Id留下的长段评论,心头百感交集。其实在她自己看来,这个所谓的黑暗萌风格,并不算多么成熟和完善,甚至带点早期为了效率和辨识度而不得已为之的取巧痕迹。
评论区提到的黑暗萌,准确来说,是一种在暗黑系整体基调下,融合了q版圆润造型的美术风格。她最开始决定采用这种风格来绘制第一版《还愿》的人物和部分场景,纯粹是因为时间真的真的不够用了。沈时雨都没想到这个风格的画作至今还会有这么多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