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声落下,教室像被掀开的蜂巢,人潮轰然散去。
走廊被夕阳染成橙色,嘈杂中夹杂着新书的墨香与青春的汗气。
山田丽子站在人群中,略显茫然。她抱着一本笔记本,站在原地张望。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她连食堂的方向都不清楚。
她看上去像一只被时间误放到这片热闹土地上的鸟。
刘小利注意到了。
他快步走过去,拉了拉她的书带子,笑得随意:“你看起来像个迷路的姑娘。我带你去吃饭吧。咱学校的盖饭便宜又大碗。”
丽子微微一愣,然后点点头。
两人并肩穿过操场,阳光在他们身后拉出两条长长的影子。
路过篮球场时,几个男生正大声打闹,球声、笑声、哨声混在一起,像是一首没有歌词的歌。
他们来到食堂。
人声鼎沸,空气里是米饭、酱油和油烟的味道。刘小利熟门熟路地点了两份家常盖饭,推给她一份。
“来,开学第一天,得充点电。”丽子看着那份简单的饭菜,神情恍惚。
她轻轻接过,认真地说:“谢谢。”
那声音里有异国的腔调,却比任何礼貌都真诚。
乔伊、陈树、王昭也赶来,五个人挤在一张长桌边。气氛热闹,却带着某种小心的克制。
乔伊率先开口,目光直白:“丽子,你不是跟松本一起的吗?怎么会来我们班?是他派你来的?”
丽子的表情没闪躲,只有真诚。“确实是他们安排我来的。”她坦然地说,“一开始是让我做暗线,打探你们,传点消息。”
她停顿,目光落在窗外的操场上,“但我做不了。井下那些日子,不是随便能忘的。我们一起活过,也一起怕过。那种恐惧、那种信任,把人绑在了一起。松本给的,是条件;可那口井,给我的,是良心。”
她轻轻叹了口气:“我不想再做他们的棋子。”
这句话落下,四周的喧哗仿佛都被抽走了一层。
陈树的眉头松了松,王昭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刘小利低头扒饭,耳尖却有些红。
乔伊伸出手,声音平静:“那就好。既然你来了,就别想着两面做人。我们走得够难了。”
丽子握住她的手,笑容温柔:“谢谢。这里的学生,比我想象的更真。你们不仅为理想读书,也为彼此而战。这样的时代,我喜欢。”
话题慢慢变得轻。
王昭歪着头问:“丽子,你以前不是在国外读书吗?哥伦比亚大学,那不是传说级名校吗?怎么会跑来这儿?”
丽子的眼神柔和下来,带着一点淡淡的怀旧:“那里确实美。常常下雨,图书馆像座教堂。钟楼每天傍晚都敲钟,我经常一个人听着发呆。”
她顿了顿,轻声补充:“但越美的地方,越孤独。家人的期待、国家的战争、女人的命运……那时我总觉得被推着走。直到来到这里,我第一次觉得——人可以为了真实而活。”
刘小利低声笑:“你说得像小说。”
丽子望着他,微微一笑:“可人生何尝不是小说?只要还有人相信,就有人继续写下去。”
几人都愣了愣。那句话轻飘飘地落在桌上,却像石子投入湖心,泛起久久不散的涟漪。
饭后,他们绕着操场慢慢走。
夕阳烧红了天,风吹过草丛,像谁在低声叹息。
丽子偶尔抬头,望着夜色下的星光——她的眼神有种跨越时间的温柔。
“这个时代真好。”她说,“热闹、诚实、有人情味。只是,有时我也会想念家人,一起吃饭、一起散步的日子。”
乔伊点点头,没有再问。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无法回去的地方。
走到校门口时,刘小利忽然拍了拍她的肩:“你要是真心,我们就当你是自己人。”
丽子愣了下,笑意泛起:“那我就不负这一份真诚。”
风起,树影婆娑。几个人散开,街灯亮起——光线把他们的影子拖得很长,交织在一起,像一条命运的线,仍在往深处延伸。
陈树翻出钱包,那张泛黄的合影被他抚得发亮——年轻的陈正,笑容憨厚,眉宇间是一种工人特有的倔劲。
他盯着照片,陷入久违的沉默。
丽子凑过来,忽然怔住:“等等——这人,我见过。”
“什么?”陈树抬头,声音发抖。
“我很确定。”丽子的眼神骤然明亮,“井下,罢工那次,他就在场。他是工头,左眼下有一道伤疤。松本那时和他起了冲突。我躲在帐篷后面,看见得很清楚。”
那一刻,空气凝固。
食堂外的喧嚣似乎远去,世界只剩下照片与呼吸声。
乔伊看着两人,目光变得锐利——命运的线,终于又牵回那口三号井。
食堂的灯光摇晃着,碗筷的碰撞声在晚饭后的喧闹里显得格外清脆。
乔伊盯着陈树手中的那张旧照片,心中一阵酸楚。她知道,这个男孩这些年一直都在寻找父亲的下落——那位消失在三号井爆炸中的矿工陈正。
乔伊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却坚定:“树,我们干脆去一趟三号井吧。”
这是她能给出的最直接、最诚实的支持。
陈树怔住了,眼里的光闪了几下:“你是认真的?”
“当然。”乔伊点点头,“有些真相,等别人告诉你,永远也等不到。必须自己去看。”
刘小利立刻附和:“没问题!我还记得井口那边的路。我去准备工具。”
王昭也攥紧拳头:“这次,我们谁也不落下。”
空气里似乎都带着决绝的热度。
丽子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声音发颤却笃定:“如果你们要去,我也一起。我要找到我爸爸——不管他是死是活。”
她的眼神像一束穿透时间的光,燃烧着。
四人都看着她,那一刻,他们之间不再有国籍、不再有隔阂。
只有相同的命运。
他们在食堂角落的小圆桌上摊开笔记纸,讨论计划。
陈树画着井口示意图,刘小利写下所需工具清单,王昭负责联系当年的老矿工。
乔伊默默记录时间与路线,思绪飞速计算着每一步风险。
灯光从上方投下,把他们的影子叠成一团。
那一刻,五个人像被某种命运的线,牢牢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