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瀛开始兴起军国主义,他们在其颁布的所有军事条例、守则与训令中,始终将“进攻至上”奉为圭臬,反复加以强调。
因东瀛本土战略资源极度匮乏,根本无力支撑长期消耗战,其军事思想的核心便定格为:寄望于倾尽全力的雷霆攻势,达成“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效果,进而夺取最终胜利。
故而,“进攻”二字早已深植每一名日寇军官的骨髓,成为其不可动摇的作战信条。即便是眼下的岛屿防御战,他们依旧坚信防御只是进攻的铺垫,是为后续反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几乎所有防御工事的构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一切建设为了便于进攻。
林译早已洞悉这一点,这与南天门战场的小鬼子打法如出一辙。以眼下这点兵力想要守住阵地,唯一的办法便是龙文章与孟烦了侦查到的那套战术:不设一防、二防、三防的层层布防,而是将兵力全数投入战场,依托交通壕实现快速机动。
换句话说,如今坑道内潜藏的鬼子,比地面作战的兵力还要多一倍以上!他们在幽暗的坑道中蓄势待发,一旦花旗陆军进攻被压制,便会立刻冲出坑道,对敌人实施包夹围歼。
“立刻加强攻势!你们地面打得越猛,坑道里的弟兄们越容易得手!”林译一把攥住无线步话机的话筒,声音因急切而带着沙哑的嘶吼。
这帮花旗士兵实在太过松散,林译按捺不住心头的焦躁。他太清楚坑道里的凶险了。小鬼子身材矮小,其挖掘的坑道本就狭窄逼仄,对身形高大的花旗士兵而言,更是只能弯腰驼背行动,严重影响其战斗能力。
幽暗的坑道内死寂一片,漆黑的环境放大了每一丝声响。难以施展开的花旗士兵几乎不可能没有动静,此时便会被警觉的鬼子轻易察觉。届时,只需一颗手雷滚过,便能造成惨重伤亡。
因此,地面部队必须全力进攻,而且要打得狠、打得猛!唯有地面的炮火与枪声掩盖住坑道内的动静,才能让地下的战士们安心执行作战计划,稳步向前推进。
林译一番解释,两名团长当即恍然大悟,对着步话机厉声喝道:“open fire!”
话音刚落,阵地上瞬间炮火轰鸣,迫击炮呼啸着砸向敌方阵地,轻重机枪的嘶吼交形成密集火力网。士兵随即展开试探性进攻,他们打的极为谨慎,却恰好为地下作战的同伴掩盖了动静。
坑道里的士兵们严格遵照军官指令,bAR自动步枪持续压制,手雷接二连三地掷出,待硝烟散尽便端起冲锋枪开路,稳步向前推进。
然而,地下小鬼子的突然袭击依旧防不胜防。有时是过早暴露了行踪,有时是冲锋不够果敢,更因坑道地形本就利于鬼子藏匿,士兵们时常反遭对方火力压制,陷入被动。
但无论地面战场如何胶着,地上地下的攻势始终相互支撑、彼此成就。随着地下部队的稳步推进,地面进攻部队明显感觉到压力减轻,进攻的势头也愈发顺畅。
鬼子的防御战术师承高卢鸡陆军,其核心是在防御区域构建以分散火力支撑点为基础的防线,再以小股部队依托这些火力点展开固守。
然而,这套战术早已被证明存在致命缺陷,普鲁士军队早年便已想出破解之法。那就是组建“暴风突击队”实施快速突击,火力压制以点破面。更何况,如今花旗军队的火力强度,早已远超当年的普鲁士军队。
因此,一旦失去坑道机动部队的协同策应,鬼子部署的这些火力支撑点,完全可以采用两翼压制,中心突破的战术逐一拔除。只要进攻部队足够谨慎耐心,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甚至有望将伤亡降至忽略不计。
“太棒了,林先生!您的战术部署堪称完美!天知道我们在硫磺岛犯了多少致命错误!”团长放下望远镜,声音带着喜悦之情有些兴奋。
林译却神色凝重,眉头紧锁。他心里清楚,这里与南天门有着本质区别。当年虞啸卿按兵不动,给了鬼子充裕时间从容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
而硫磺岛的一切物资,从钢筋水泥到炸药,都需依赖海运补给。花旗封锁了海上运输,且有绝对制空权,守军根本无法将所有防御工事都构建成铜墙铁壁。
结合硫磺岛的实际情况来看,鬼子只能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炮兵阵地、指挥所、仓库与通讯站等核心区域。
其余地带则充分利用天然地形,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实施持久抵抗,这正是硫磺岛多数区域的主流防御战法。
如此一来,这座高地绝不会被完全挖空。其正面主防御阵地被攻破后,真正的核心防御区域,理应在反斜面阵地。
果然不出所料,经过两个小时的惨烈鏖战,步兵团成功攻克高地正面。然而,士兵们刚一登顶,便遭到鬼子迫击炮的猛烈轰击,反斜面阵地的鬼子预备队随即顺势发起反扑,这正是他们早有规划好的防守反击战术。
但花旗士兵并未慌乱。在承受第一波打击后,他们迅速稳住阵脚,依托bAR自动步枪与加兰德步枪的高射速死死顶住攻势,再由跟上来的m1919风冷式重机枪组抵近实施压制。
此前多携带的手榴弹此刻派上了大用场,在这种居高临下的地形中,手榴弹远比迫击炮更为高效,只需向下投掷,便能有效协助机枪压制鬼子反扑的势头。
得益于详尽周密的战术部署,加之士兵们不折不扣的执行,鬼子这波反扑并未达成预期效果。反而在花旗部队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下伤亡惨重,最终未能守住阵地,高地彻底落入我部手中。
接下来只需如法炮制,拿下另一侧山头即可。林译当即操起步话机,声音急促而坚定:“立刻发起进攻!一鼓作气拿下对面山头!占领阵地的部队不许停留,迅速迂回,包抄另一侧反斜面的鬼子!”
两名花旗陆军团长凝神注视着林译的指挥,脸上毫无半分异议,仿佛这份指挥权本就该属于他,一切都顺理成章。